-
题名太像一道作文题,反而写不好
- 1
-
-
作者
王栋生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47,共2页
-
文摘
有些学生,见多识广,交流中能说很多有趣的事,可是作文并没有特别的优势;有些老师讲述课堂经历,很有灵气,常给人启发,请他写成实录或心得,却写得和述职报告一样无味:像有无形的束缚限制了他们的表达。怎么回事?曾有老师戏言:“太像一篇文章了,往往不是好文章。”学生也有类似的抱怨:“看到正规作文题,就感到难写。”因为追求“像”,因为要“正式”,因为遵从“中规中矩”,时间长了,或许习惯了;习惯了,会懒于找新路。
-
关键词
述职报告
老师
中规中矩
作文题
习惯
见多识广
课堂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小作文可以“多做少批改”
- 2
-
-
作者
王栋生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3-44,共2页
-
文摘
多做小作文,两三天写一次,学生反应快,有感而发,有事即记,见多识广,写成习惯,不把信手写二三百字当作难事。他会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成为有价值的作文资源,他学会了扩充组合内容,调整结构,有了把不同材料、不同表达方式综合的能力,经常地写小作文,就不至于把"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当作不得了的事。开始就让学生自由写,不要提什么教学要求,不拘形式,让他自由自在地写,像开始说话一样,只要能写出点"意思"就很好。
-
关键词
不拘形式
小作文
调整结构
批改
作文资源
自由自在
有感而发
见多识广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通识的巨大魅力--《地理学与生活》评介
- 3
-
-
作者
张宇哲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出处
《地理教学》
2022年第6期1-1,共1页
-
文摘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到:高中地理课程要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使其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落实到生活中,我们行走的大地,赖以为生的食物与水,每天都在使用的燃料,以及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等,都在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内。因此,地理学非常符合通识教育的目标,它可以使人们成为见多识广的公民。
-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高中地理课程
家国情怀
资源环境问题
研究范畴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可持续发展问题
见多识广
-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