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粒度分层网格划分的多星对地覆盖计算方法
1
作者 宋志明 黄诚 +3 位作者 陈晓宇 戴光明 王茂才 彭雷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545,共10页
针对多星联合对地覆盖计算问题,深入分析了卫星星座及星地覆盖空间几何特征,并提出一种基于Delaunay三角网和多粒度分层网格划分混合的多星对地覆盖计算方法。基于Delaunay三角网特性与划分规则,对覆盖目标区域进行特征图元划分,定义了... 针对多星联合对地覆盖计算问题,深入分析了卫星星座及星地覆盖空间几何特征,并提出一种基于Delaunay三角网和多粒度分层网格划分混合的多星对地覆盖计算方法。基于Delaunay三角网特性与划分规则,对覆盖目标区域进行特征图元划分,定义了球面三角形的区域覆盖状态,提出了星座覆盖状态的判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星地瞬时性覆盖率计算方法与时段性覆盖指标精确计算方法。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在不同覆盖场景下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证明了其不仅能适用于规则形状的地面区域,也能高效处理任意形状地面目标的覆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星座 覆盖计算 Delaunay三角网剖分 多粒度分层网格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确定性星座对地覆盖计算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晓宇 戴光明 +1 位作者 王茂才 宋志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60,共6页
为提高星地覆盖计算精度和效率,研究了星座对地覆盖问题.首先,分析了星座对地覆盖几何特性,着重研究了基于Delaunay三角网和Voronoi图的星座空间几何构形划分方法;其次,通过定义卫星的所属覆盖区域,将星座对地覆盖问题简化为单星覆盖问... 为提高星地覆盖计算精度和效率,研究了星座对地覆盖问题.首先,分析了星座对地覆盖几何特性,着重研究了基于Delaunay三角网和Voronoi图的星座空间几何构形划分方法;其次,通过定义卫星的所属覆盖区域,将星座对地覆盖问题简化为单星覆盖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星座对任意类型地面目标覆盖能力的精确、快速计算方法;最后,比较不同覆盖目标下,所提出的方法和经典的网格点划分方法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具有正确性和高效性,且该方法可以有效应用于卫星星座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星座 覆盖计算 性能分析 DELAUNAY三角网 VORONOI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星空背景观测覆盖范围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杨雨茜 乔栋 +2 位作者 张晨 朱政帆 温昶煊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3-143,共11页
针对日趋复杂的空间环境,天基观测由于其分布灵活和全天候观测的特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类问题为典型的星空背景观测(above-the-horizon,ATH)问题。基于分段积分思想,提出了一种ATH观测三维空间覆盖范围的计算方法,涵盖了该问题所有... 针对日趋复杂的空间环境,天基观测由于其分布灵活和全天候观测的特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类问题为典型的星空背景观测(above-the-horizon,ATH)问题。基于分段积分思想,提出了一种ATH观测三维空间覆盖范围的计算方法,涵盖了该问题所有可能的10种积分形式,适用于因观测约束参数不同取值而形成的任意几何构型场景。不仅在二维平面覆盖问题上与现有方法进行了比较并验证,还首次解决了ATH在三维空间中覆盖体积的定量解析计算难题。仿真结果表明,平面和空间覆盖最大化所对应的最优观测轨道高度存在明显差异,空间覆盖计算模型能更为准确有效地表示卫星覆盖性能,同时能为星座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卫星 星空背景观测 观测覆盖范围 覆盖体积 覆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RTL的故障数目预测及故障覆盖率计算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志冲 周锦锋 倪光南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85-1089,共5页
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过程中 ,门级故障仿真通常因仿真速度太慢而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近年来寄存器传输级 (RTL)故障仿真成了一个研究热点 已有的RTL的故障模型和故障仿真方法在计算系统的故障覆盖率时 ,对故障数目或者加权系数... 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过程中 ,门级故障仿真通常因仿真速度太慢而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近年来寄存器传输级 (RTL)故障仿真成了一个研究热点 已有的RTL的故障模型和故障仿真方法在计算系统的故障覆盖率时 ,对故障数目或者加权系数的计算需要将RTL设计综合到门级 文中在信号位宽和运算符类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在RTL预测故障数的手段 ,并由此得到完全RTL的故障覆盖率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L 故障数目预测 故障覆盖计算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寄存器传输级 故障模型 加权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遥感分区混合端元提取计算海洋溢油覆盖度 被引量:5
5
作者 韩仲志 王轩慧 +1 位作者 时鸿涛 万剑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63-1570,共8页
溢油覆盖度的估测是海洋溢油探测与灾害评估的重要内容,受航空航天传感器地面分辨率的限制,准确探测溢油覆盖度比较困难。在海洋风浪及破碎波作用下,溢油往往呈条带状分布。获取的高光谱数据中存在大量的油、水混合像元;传统图像分割方... 溢油覆盖度的估测是海洋溢油探测与灾害评估的重要内容,受航空航天传感器地面分辨率的限制,准确探测溢油覆盖度比较困难。在海洋风浪及破碎波作用下,溢油往往呈条带状分布。获取的高光谱数据中存在大量的油、水混合像元;传统图像分割方式计算溢油面积存在偏差,且受传感器角度、高度等影响,光谱变异明显,传统端元提取方法很难找到纯像元光谱。提出了一种通过分区混合端元计算海洋溢油覆盖度的探测方法。首先对影像进行分区并使用N-FINDR算法进行端元预选;然后再利用独立分量分析(ICA)方法进行端元精选,按照负熵最大输出得到候选端元,并将地面同步参考光谱作为约束引入相似性溢油端元识别;最后基于非负矩阵分解方法(NMF)求取端元丰度,通过太阳耀斑区的修正,得到真实的溢油覆盖度。分区混合端元的提取较好的解决了全局端元变异及环境适应性差的问题,使精选后的端元具有更好的环境鲁棒性。为更好地衡量该算法精度,采用仿真数据与真实高光谱影像数据相结合进行实验验证。仿真实验中,人工设定溢油丰度,使用均方根误差(RMSE)和丰度估计误差对比评估估计丰度与设定丰度之间的差别,并设计了算法适应性和抗噪实验。结果表明采用MNF和ICA两种高光谱压缩方法,丰度估计误差均低于3%,重构图像的最小均方根误差RMSE最高为0.030 6,且具有较好的抗噪能力,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真实实验中,使用2011年山东长岛溢油8景机载高光谱影像数据为真实测试数据,由于真实遥感数据往往缺失地面同步丰度数据,导致对算法精度进行评价比较困难,使用仿真数据交互验证与目视解译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精度评价,通过耀斑区修正后估测的机载高光谱成像总的溢油覆盖面积为1.17 km^2,溢油覆盖度为22.85%,与现场人工估测面积偏差为2.15%,明显高于传统方法。受海洋破碎波、光谱变异性影响,和航空航天遥感器地面分辨率的限制,海洋溢油遥感中单个像元进行丰度解析是一个难题。基于亚像元丰度分解思想,讨论了海洋溢油覆盖度的问题,提出一种较为完善的海洋溢油覆盖度的计算办法,通过仿真数据和实际的高光谱溢油数据进行了方法的验证,实现了较为客观的自动化溢油覆盖度(丰度)探测方法,可以较为准确的估测海洋溢油的覆盖度,对溢油遥感面积的业务化探测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溢油 覆盖计算 高光谱图像 分区混合端元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LE模型全覆盖和抽样调查法的天山北坡县域尺度土壤侵蚀计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菊艳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7-835,共9页
为进一步探讨CSLE模型全覆盖和抽样调查法对估算区域土壤侵蚀的影响,明确天山北坡县域尺度适宜的抽样密度和土壤侵蚀推算方法,以天山北坡阜康市为例,开展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基于CSLE模型全覆盖和0.25%、1%、4%三种抽样密度,采用栅格推... 为进一步探讨CSLE模型全覆盖和抽样调查法对估算区域土壤侵蚀的影响,明确天山北坡县域尺度适宜的抽样密度和土壤侵蚀推算方法,以天山北坡阜康市为例,开展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基于CSLE模型全覆盖和0.25%、1%、4%三种抽样密度,采用栅格推算法分别对研究区土壤侵蚀进行估算,并对侵蚀强度面积和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阜康市水土流失类型可划分为北部沙漠风力侵蚀主导区、中部山前冲积扇及倾斜平原风水复合侵蚀主导区、南部中低山丘陵水力侵蚀主导区及南部高山冻融侵蚀主导区等4个区。与4%抽样密度下推算的侵蚀面积相比,0.25%和1%抽样密度下平均相对差异分别为8.76%和28.99%;三种抽样密度下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表现较为一致,轻度侵蚀主要在中部耕作区呈集中连片分布,中度侵蚀主要在植被盖度30%~60%、坡度8°~25°的区域分散分布。全覆盖计算的阜康市水土流失面积与三种抽样密度下推算面积相比均偏小。全覆盖推算侵蚀面积与0.25%、1%抽样密度下推算面积相差较大,分别偏小145.27 km^(2)和114.32 km^(2),与4%抽样密度计算结果相比仅偏小8.64 km^(2)。在天山北坡开展县域尺度土壤侵蚀调查工作时,若资源、资金等条件有限,需开展土壤侵蚀状况基础调查,0.25%抽样密度下采用栅格计算法即可满足要求;若进行土壤侵蚀定量分析,既要掌握土壤侵蚀模数,又要进行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可采用基于CSLE模型全覆盖计算方法,植被因子可采用高分卫片为基础,通过遥感影像提取并结合0.25%的分层系统抽样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坡 土壤侵蚀估算 CSLE模型 覆盖计算 抽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计算星座区域覆盖率的高效抽样网格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秦睿杰 戴光明 +1 位作者 王茂才 彭雷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65-1068,1073,共5页
计算星座区域覆盖率的传统网格点法耗时长、计算效率低。基于抽样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抽样的网格点仿真方法,并给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精度要求下覆盖率计算的方法。同时,提出了误差估计方法,可以定量地根据置信度以及精度需求去调整网格大... 计算星座区域覆盖率的传统网格点法耗时长、计算效率低。基于抽样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抽样的网格点仿真方法,并给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精度要求下覆盖率计算的方法。同时,提出了误差估计方法,可以定量地根据置信度以及精度需求去调整网格大小,合理地控制误差与计算时间,避免了盲目调整导致的资源浪费。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把抽样方法应用于网格点法之中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而且,通过与传统的网格点计算方法相比,在不降低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抽样网格点法的计算效率可提高81倍,显著改善了区域覆盖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计算 抽样方法 网格点法 星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覆盖粒计算的K-medoids文本聚类算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邹雪君 谢珺 +1 位作者 任密蜂 续欣莹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2-166,共5页
传统K-medoids聚类算法随机选取初始聚类中心,存在迭代次数增加、聚类结果波动较大的问题,因此提出基于全覆盖粒计算的K-medoids文本聚类算法。该算法定义了全覆盖平均粒度重要性的概念。首先对文本进行Single-Pass粗聚类,利用全覆盖粒... 传统K-medoids聚类算法随机选取初始聚类中心,存在迭代次数增加、聚类结果波动较大的问题,因此提出基于全覆盖粒计算的K-medoids文本聚类算法。该算法定义了全覆盖平均粒度重要性的概念。首先对文本进行Single-Pass粗聚类,利用全覆盖粒度重要性和平均粒度重要性从粗聚类结果中产生初始聚类中心候选集,再基于密度和最大最小距离法则从候选集中选出初始聚类中心。通过实验验证,该算法的聚类迭代次数明显减小,聚类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聚类 K-medoids 覆盖计算 Single-Pass 聚类中心 最大最小距离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度条带划分的星座对地覆盖问题的快速求解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志明 刘海栋 +1 位作者 陈晓宇 王茂才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9-929,共11页
针对卫星星座对地面区域的覆盖问题,提出一种快速求解方法—经度条带法。将地面目标划分为若干个经度条带,并根据区域得到每个条带的纬度范围,根据卫星覆盖范围,计算星座对每个条带的覆盖情况,综合统计得到覆盖率。结合覆盖率上下界的思... 针对卫星星座对地面区域的覆盖问题,提出一种快速求解方法—经度条带法。将地面目标划分为若干个经度条带,并根据区域得到每个条带的纬度范围,根据卫星覆盖范围,计算星座对每个条带的覆盖情况,综合统计得到覆盖率。结合覆盖率上下界的思想,对连续性覆盖问题和累积覆盖问题的覆盖率上下界形式进行求解。数值仿真实验反映了该算法计算结果的精确性,能够对任意形状地面区域进行求解,计算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星座 区域目标 覆盖计算 经度条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某些几何覆盖问题的算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培德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5期21-25,共5页
提出了求覆盖平面点集最小圆的算法与平面点集中最大空圆的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先把点集S分成若干层,然后逐层求不包围S中点的最大圆并保留之,最后找半径最大的圆.对于包围点集S的最小圆问题,本文提出的算法是,先求点集S的凸... 提出了求覆盖平面点集最小圆的算法与平面点集中最大空圆的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先把点集S分成若干层,然后逐层求不包围S中点的最大圆并保留之,最后找半径最大的圆.对于包围点集S的最小圆问题,本文提出的算法是,先求点集S的凸包,然后再求包围该凸包顶点的最小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包 计算几何/几何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继卫星与用户星双向跟踪关系及策略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于衡 孙恩昌 易克初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0,共5页
从跟踪策略和通信链路建立角度出发,利用中继卫星(TDRS)和用户星的空间几何关系,充分考虑用户星体和地球遮挡因素,推导出基于卫星经典轨道根数和姿态的TDRS与用户星的双向跟踪规律以及TDRS对用户星覆盖率计算公式.同时为了克服星体遮挡... 从跟踪策略和通信链路建立角度出发,利用中继卫星(TDRS)和用户星的空间几何关系,充分考虑用户星体和地球遮挡因素,推导出基于卫星经典轨道根数和姿态的TDRS与用户星的双向跟踪规律以及TDRS对用户星覆盖率计算公式.同时为了克服星体遮挡,提出用户星天线安装在星体对天面桅杆上的最佳安装策略,确定了桅杆高度与星体长度的关系,它们是TDRS和用户星跟踪部件设计和业务测控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继卫星 用户星 覆盖计算 天线安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LE模型和抽样单元法的县域土壤侵蚀估算方法对比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子轩 赵辉 +3 位作者 邹海天 李依珊 刘雨鑫 李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41-148,共8页
为提高县域尺度地块(栅格)土壤侵蚀模数估算的准确性,以河北省怀来县为例,基于CSLE模型,分别采用全域覆盖计算和4%密度抽样单元推算方法对全县土壤侵蚀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全域覆盖计算比4%抽样单元推算水土流失面积大59.0km... 为提高县域尺度地块(栅格)土壤侵蚀模数估算的准确性,以河北省怀来县为例,基于CSLE模型,分别采用全域覆盖计算和4%密度抽样单元推算方法对全县土壤侵蚀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全域覆盖计算比4%抽样单元推算水土流失面积大59.0km^2,相对差异达12.94%。全域覆盖计算可实现空间全覆盖,更准确地反映县域水土流失空间分布特点,适用于中、小尺度土壤侵蚀定量计算,但需要较高精度和全面的数据源保证;抽样单元推算适用于流域、区域等大尺度土壤侵蚀估算,但结果受抽样方法、抽样密度、外推或插值方法等因素影响较大。应进一步加强遥感解译准确性、侵蚀因子精度等对CSLE全域覆盖计算结果影响的研究,完善模型参数数据库,率定因子值,实现参数本地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估算 CSLE模型 全域覆盖计算 抽样单元推算 土壤侵蚀评估 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网络环境的LTE网络规划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威 陈海燕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4-168,共5页
在2G/3G/WLAN多网共存的复杂网络环境下建设LTE网络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系统融合组网和规划,这对LTE的精准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网络建设效率,降低建设成本,提升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以现有网络数据为基础,针对区域和场景... 在2G/3G/WLAN多网共存的复杂网络环境下建设LTE网络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系统融合组网和规划,这对LTE的精准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网络建设效率,降低建设成本,提升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以现有网络数据为基础,针对区域和场景进行融合建模,针对多网络环境下LTE网络规划设计的思路、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规划 融合组网 覆盖和容量计算 动态模型 无线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问题解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爱娟 曹文华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12期5-6,45,共3页
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是落实十八大以来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介绍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方法的特点,针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有关土壤侵蚀因子计算方法、水土流失面积界定、水土流失量计算、动态监测与普查的区别... 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是落实十八大以来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介绍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方法的特点,针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有关土壤侵蚀因子计算方法、水土流失面积界定、水土流失量计算、动态监测与普查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需要进一步优化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面积 动态变化 水土流失量 覆盖模型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