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转体自动铺丝轨迹规划与覆盖性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曾伟 肖军 +3 位作者 李勇 还大军 王培源 徐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9-243,共5页
针对航空航天工业领域的复合材料回转体类构件,研究了回转体自动铺丝轨迹规划和覆盖性问题。应用一般回转体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基于解析解的自动铺丝轨迹规划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测地线的特性,建立了相邻铺丝轨迹中心线之间距离与丝数... 针对航空航天工业领域的复合材料回转体类构件,研究了回转体自动铺丝轨迹规划和覆盖性问题。应用一般回转体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基于解析解的自动铺丝轨迹规划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测地线的特性,建立了相邻铺丝轨迹中心线之间距离与丝数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覆盖性分析方法以处理可能出现的丝束重叠或空隙。根据上述算法,开发了CATIA V5R18环境下的回转体复合材料CAD软件,并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生成的铺丝轨迹效果较好,裁剪后的丝束能均匀覆盖在构件表面,满足工艺设计要求和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自动铺丝 轨迹规划 覆盖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O卫星接收天线对北斗三号MEO覆盖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宜稳 王峻 +2 位作者 陈玲玲 赵雯雯 朱向鹏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3期105-108,共4页
低轨增强系统是将低轨卫星作为卫星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天基监测站,与中高轨卫星定位系统形成互补,可增强定位的精度和完好性,助力构建GNSS全球天基监测网,同时通过提供高精度导航信号,助力提供全球准实时高精度服务。低轨导航增强系统处... 低轨增强系统是将低轨卫星作为卫星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天基监测站,与中高轨卫星定位系统形成互补,可增强定位的精度和完好性,助力构建GNSS全球天基监测网,同时通过提供高精度导航信号,助力提供全球准实时高精度服务。低轨导航增强系统处在同时同频全双工的工作状态,系统存在同频自干扰信号。针对该情况,首先,分析同频干扰对消技术对天基GNSS接收天线波束宽度的需求;其次,理论推导出GNSS接收天线与BDS-3 MEO卫星覆盖之间的关系,给出LEO卫星GNSS接收天线波束宽度最优值,该值既能最大限度降低同频干扰对消实现复杂度,又能实现LEO卫星作为导航增强的系统需求;最后通过工程实际证明该波束宽度的设置合理性,为后续实际工程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O卫星 GNSS接收天线 同频自干扰 MEO卫星 高精度导航 天基监测 覆盖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穷状态系统可覆盖性分析算法
3
作者 张龙 屈婉霞 +1 位作者 郭阳 李思昆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5-1151,共7页
针对良序结构迁移系统可覆盖性分析计算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运用有限状态模型检验技术解决无穷状态系统可覆盖性问题的算法.首先将良序结构迁移系统划分为不同权值限定下的一系列有限状态机模型;然后采用最新的模型检验技术增量式地... 针对良序结构迁移系统可覆盖性分析计算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运用有限状态模型检验技术解决无穷状态系统可覆盖性问题的算法.首先将良序结构迁移系统划分为不同权值限定下的一系列有限状态机模型;然后采用最新的模型检验技术增量式地计算不同权值下模型的可达状态空间上逼近,得到可覆盖的反例路径或证明该系统不可覆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同等计算时间限制下能够解决更多的测试样例;在1 GB内存限制下,可以解决97.2%的测试样例,超过同类算法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序结构迁移系统 无穷状态系统 覆盖性分析 PETRI网 I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型自适应控制的分层递阶构造与覆盖性质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昕 王中杰 +1 位作者 杨辉 李少远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7-372,377,共7页
针对一类非最小相位系统,设计一种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器.该控制器由固定控制器模型、常规自适应模型和可重新赋值自适应模型构成.固定控制器模型采用分层递阶结构用来减少模型集的数目,根据切换指标选出的上一层最优控制器,动态设计本层... 针对一类非最小相位系统,设计一种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器.该控制器由固定控制器模型、常规自适应模型和可重新赋值自适应模型构成.固定控制器模型采用分层递阶结构用来减少模型集的数目,根据切换指标选出的上一层最优控制器,动态设计本层固定控制器模型实现对其参数变化范围的覆盖.该控制器采用直接自适应算法,通过加权多项式的选取,消除了稳态误差.文末对系统的覆盖性、模型数目等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采用相同数目的模型时,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多模型控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型 分层递阶 非最小相位 直接自适应 覆盖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丝束变形和铺层力学方向的铺放线型规划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吉法 胡斌 +2 位作者 徐东亮 张小玉 李卓球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179,共8页
为规划不连续预浸丝束在构件曲面上的合理排布形式,分析构件外形、预浸丝束变形和铺层力学方向对构件曲面上铺放路径规划的影响,提出一种工程实用的铺放线型规划方法.分别计算当前路径点的力学方向和材料容许铺放方向相对于测地线方向... 为规划不连续预浸丝束在构件曲面上的合理排布形式,分析构件外形、预浸丝束变形和铺层力学方向对构件曲面上铺放路径规划的影响,提出一种工程实用的铺放线型规划方法.分别计算当前路径点的力学方向和材料容许铺放方向相对于测地线方向的偏角,通过偏角比例控制系数来确定多约束条件下的铺放方向,依次求得新的路径点,从而实现构件曲面的铺放路径规划;以曲面均匀铺满为目标,引入重叠系数进行线型的覆盖性分析,计算丝束增减的合理位置,完成构件曲面的铺放线型规划.以某自由曲面铺放线型规划为例,验证了该规划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浸丝束 铺放路径 线型规划 容许偏角 覆盖性分析 边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遍历法的开放曲面铺丝轨迹规划 被引量:7
6
作者 胡斌 徐东亮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24,共5页
根据自动铺丝对于铺放轨迹的要求分析了轨迹规划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将网格化曲面的方法运用到主应力法中,充分发挥网格化法便于计算的优势。基于铺层设计所得的离散点的铺放角度信息来生成铺丝轨迹。提出了自左向右遍历型面求轨迹的算... 根据自动铺丝对于铺放轨迹的要求分析了轨迹规划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将网格化曲面的方法运用到主应力法中,充分发挥网格化法便于计算的优势。基于铺层设计所得的离散点的铺放角度信息来生成铺丝轨迹。提出了自左向右遍历型面求轨迹的算法且重点讨论了轨迹规划起始点的选取及边界处铺放轨迹的求取方法。引入重合度以对纤维的重合和离缝程度加以控制,使得预浸料能够按要求铺满型面。在基于VC++开发的轨迹规划软件上对算法进行验证,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铺放 网格化曲面 主应力法 遍历法 覆盖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mination of boundary effect for laminated overburden model in pillar stability analysis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鹏 K. A. Heasley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468-1473,共6页
The laminated overburden model(La Model)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pillar design and stability analysis.As a boundary element program,the La Model program is sensitive to the boundary condition,which should be considere... The laminated overburden model(La Model)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pillar design and stability analysis.As a boundary element program,the La Model program is sensitive to the boundary condition,which should be considered before creating the model.To eliminate the boundary effect in a La Model pillar stability analysis,a suitable boundary buffer zone is needed around the model edge.The radius of influence(R)and the abutment load extent(D)are two major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tresses and displacements calculated in LaM odel.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buffer zone extent,a database of case histories was analyzed using the La Model program.Values for R and D were varied until a buffer zone having negligible influence on the pillar stability factor(SF)of the active mining zone(AMZ)was deter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lar stability boundary effect La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room-and-pill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