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盖黄土坡面产流产沙对坡长和覆沙厚度的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庆妮 曹晓娟 +1 位作者 刘颖 张风宝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89,共9页
【目的】沙盖黄土坡面是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多动力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特殊地貌单元,存在特殊侵蚀方式。研究该类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对坡长和覆沙厚度的响应,可为该区内水土流失预防预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室内模拟降雨试验,以... 【目的】沙盖黄土坡面是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多动力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特殊地貌单元,存在特殊侵蚀方式。研究该类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对坡长和覆沙厚度的响应,可为该区内水土流失预防预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室内模拟降雨试验,以未覆沙黄土坡面为对照,定量分析坡长(1和3 m)和覆沙厚度(2、5和10 cm)对坡面产流产沙变化的影响。【结果】(1)覆沙较未覆沙黄土坡面初始产流时间延长3~30.72倍,平均产流速率降低25%~84%,平均产沙速率增大3.03~15.91倍,含沙量增加3.38~18.07倍,且都随覆沙厚度增加而加强。(2)1 m坡长10 cm覆沙对产流速率减少作用强烈,3 m坡长平均产流速率在不同覆沙厚度下变化较小;不管是否覆沙,3 m坡长平均产沙速率和含沙量明显高于1 m坡长。(3)降雨过程中,坡长和覆沙厚度的增加能够协同增强产流产沙过程的变异性,1 m坡长未覆沙坡面瞬时产流速率高于覆沙,3 m坡长较厚覆沙坡面产流产沙陡增陡降,有明显峰值,瞬时径流系数出现大于1的现象。(4)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坡长对产流速率影响最大(路径系数为0.65),覆沙厚度对产沙速率影响最大(路径系数为0.71),坡长通过产流以间接正效应(路径系数为0.40)影响产沙。【结论】坡长增加了坡面产流产沙率,覆沙厚度减少了产流率,增加了产沙率。坡长和覆沙厚度协同增强了产流产沙过程的变异性,使得降雨过程中产流产沙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流 坡长 覆沙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层厚度和粒径组成对覆沙黄土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谢林妤 白玉洁 +2 位作者 张风宝 杨明义 李占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72,共13页
片沙覆盖黄土区是水蚀风蚀交错带内土壤侵蚀最为强烈的区域,研究该区内土壤侵蚀特征可对水蚀风蚀交错带水土流失的预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室内模拟降雨,研究黄土坡面不同覆沙厚度(2 cm、5 cm和10 cm)和沙层粒径组成(100%<0.25... 片沙覆盖黄土区是水蚀风蚀交错带内土壤侵蚀最为强烈的区域,研究该区内土壤侵蚀特征可对水蚀风蚀交错带水土流失的预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室内模拟降雨,研究黄土坡面不同覆沙厚度(2 cm、5 cm和10 cm)和沙层粒径组成(100%<0.25 mm、75%<0.25 mm+25%>0.25mm、50%<0.25 mm+50%>0.25 mm、未处理原沙和100%>0.25 mm)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覆沙黄土坡面较黄土坡面的初始产流时间明显延长,产流速率和产流量减小,产沙速率和产沙量增大,降雨过程中产流产沙波动性增大,且这些变化随覆沙厚度增加而明显加强;沙层粒径组成在不同覆沙厚度下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不同,2 cm覆沙厚度坡面在降雨前期随粒径变粗产流产沙呈增大趋势,降雨后期无明显变化;5 cm覆沙厚度坡面随沙层粒径变粗产流速率呈增加趋势,降雨前期上覆粗粒径沙层坡面的侵蚀速率高于细粒径沙层坡面,降雨后期恰好相反;10 cm覆沙厚度的坡面产流产沙随沙层粒径组成变化不明显。典型覆沙黄土坡面的产流过程为雨水垂直入渗―沙土界面潜流―沙层边缘渗流―地表径流,产沙过程为沙层边缘渗流侵蚀―沙层坍塌重力侵蚀―地表径流输移,明显不同于无覆沙黄土坡面的超渗产流方式及溅蚀―片蚀―细沟侵蚀的侵蚀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坡面 覆沙厚度 粒径组成 产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草原弃耕恢复草地土壤与植被的RDA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王兴 宋乃平 +5 位作者 杨新国 陈林 刘秉儒 曲文杰 杨明秀 肖绪培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0-97,共8页
土壤质量变劣是沙化的本质,核心内容为土壤物质流失,理化性质和生物特性退化,以及土体构型的变化。弃耕前土壤沙化程度和性质对弃耕地植被恢复进程、演替方向等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深入认识弃耕恢复草地不同覆沙厚度条件下,土壤环境... 土壤质量变劣是沙化的本质,核心内容为土壤物质流失,理化性质和生物特性退化,以及土体构型的变化。弃耕前土壤沙化程度和性质对弃耕地植被恢复进程、演替方向等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深入认识弃耕恢复草地不同覆沙厚度条件下,土壤环境因子和植物之间的关系,以宁夏盐池荒漠草原弃耕恢复草地为研究对象,应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analysisRDA),研究弃耕恢复草地随地表覆沙厚度在空间上的连续变化,植被分布及其多样性变化与主要土壤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覆沙厚度的增加植被由达乌里胡枝子群落向苦豆子群落转变;达乌里胡枝子的重要值由0.334降低到0.104,苦豆子的重要值由0增加到0.404。2)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从0.32增加到0.79,丰富度指数从0.13增加到0.40,均匀度指数从0.11增加到0.22。3)对弃耕地植物群落分布及其物种多样性变化有显著影响的主要土壤环境因子分别为碳酸钙和全盐(0~10cm)、碳酸钙(10~40cm)。表层土壤碳酸钙含量的变化表征了地带性灰钙土的沙化程度和退化阶段,弃耕恢复草地当前植物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还是特定土壤退化状态约束下物种随机扩散竞争的适应性结果,覆沙厚度所决定的表层土壤环境因子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是主要的决定因子,土壤养分对植被的直接作用尚未充分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弃耕恢复草地 覆沙厚度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不同处理对匙叶小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付生艳 马明呈 《青海农林科技》 2019年第4期1-5,20,共6页
为研究不同种子处理对匙叶小檗幼苗生长的影响。在青海门源县浩门林场寺儿沟苗圃,以优良匙叶小檗母树上的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浸泡时间、不同覆沙厚度、不同播种时期、不同播种量对匙叶小檗出苗率、苗高等生长... 为研究不同种子处理对匙叶小檗幼苗生长的影响。在青海门源县浩门林场寺儿沟苗圃,以优良匙叶小檗母树上的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浸泡时间、不同覆沙厚度、不同播种时期、不同播种量对匙叶小檗出苗率、苗高等生长指标的不同影响及作用规律。结果表明:(1)匙叶小檗种子GGR6号浸泡12h时,种子达到打破休眠的最佳时期而发芽,其生活力也最高;(2)当覆沙厚度为2cm时,匙叶小檗种子出苗率及苗高达到最大值;(3)匙叶小檗的种子出苗率在5月中旬进行播种时出苗率最高,其苗高也最高。(4)当播种量较小(1~3g/m^2)时,匙叶小檗种子出苗率且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出苗率依次不断升高,在3g/m^2的播种量下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匙叶小檗 浸泡时间 覆沙厚度 播种时期 播种量 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控一防”可提高鳖卵孵化率
5
作者 毛银 《内陆水产》 1993年第6期19-19,共1页
近年鳖的人工养殖发展很快,而如何提高鳖卵的人工孵化率则是广大养鳖专业户遇到的难题。要搞好鳖的人工孵化,提高鳖卵的孵化率,在孵化过程中,务必做到“三控一防”。
关键词 孵化率 人工孵化 温度 湿度 覆沙厚度 敌害防治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