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西绿洲灌区覆土浅埋滴灌对春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何丽 李娜 +3 位作者 邓浩亮 杨平峰 翟凯昌 刘雁齐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1期26-28,34,共4页
为探索河西绿洲灌区覆土浅埋滴灌条件下春小麦耗水特性,于2023年在张掖市甘州区上秦镇开展了覆土浅埋滴灌试验,以地面滴灌(灌溉定额480 mm)为对照,设置覆土浅埋滴灌3个灌溉定额(480 mm、384 mm和288 mm)处理,分析春小麦各生育期耗水量... 为探索河西绿洲灌区覆土浅埋滴灌条件下春小麦耗水特性,于2023年在张掖市甘州区上秦镇开展了覆土浅埋滴灌试验,以地面滴灌(灌溉定额480 mm)为对照,设置覆土浅埋滴灌3个灌溉定额(480 mm、384 mm和288 mm)处理,分析春小麦各生育期耗水量和日耗水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春小麦生育期推进,各生育阶段耗水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趋势,抽穗期各处理耗水量最高,为139.79~162.43 mm,对照地面滴灌480 mm处理各生育阶段耗水量均高于覆土浅埋滴灌处理;在覆土浅埋滴灌条件下,春小麦各生育阶段耗水量随灌溉定额降低呈降低趋势,各处理全生育期耗水量表现为地面滴灌480 mm>覆土浅埋滴灌480 mm>覆土浅埋滴灌384 mm>覆土浅埋滴灌288 mm。春小麦日耗水强度随生育期推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拔节期达到最大,为5.78~8.12 mm/d,且各生育阶段对照地面滴灌480 mm处理日耗水强度高于覆土浅埋滴灌3个灌溉定额处理,各处理全生育期日耗水强度表现为地面滴灌480 mm>覆土浅埋滴灌480 mm>覆土浅埋滴灌384 mm>覆土浅埋滴灌288 mm。可见,在河西绿洲灌区应用覆土浅埋滴灌方式灌溉可降低春小麦耗水强度。本研究结果可为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节水灌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覆土浅埋滴灌 耗水特性 耗水量 日耗水强度 河西绿洲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土浅埋滴灌玉米田双作物系数模型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戚迎龙 赵举 +4 位作者 史海滨 尹春艳 曹国军 李彬 李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9-108,共10页
为深刻了解双作物系数模型参数对覆土浅埋滴灌玉米田蒸散发耗水结构及水分传输过程的影响,采用拓展傅里叶幅度敏感性检验法对模型参数进行全局敏感性分析,筛选出敏感参数,提高调参校准的效率和精准度。结果表明:参数±10%变化时,全... 为深刻了解双作物系数模型参数对覆土浅埋滴灌玉米田蒸散发耗水结构及水分传输过程的影响,采用拓展傅里叶幅度敏感性检验法对模型参数进行全局敏感性分析,筛选出敏感参数,提高调参校准的效率和精准度。结果表明:参数±10%变化时,全生育期土壤蒸发量、作物蒸腾量、蒸散发耗水量最大值较最小值分别高18.72%、25.37%、19.9%。土壤蒸发是表土水分的消耗过程,总量在最大、最小值条件下1 m土层日贮水量动态接近,而作物蒸腾是消耗整个根系层内土壤水,总量变化对1 m土层水分消耗的影响较大。土壤蒸发总量的敏感参数为土壤表层可蒸发水量、生长中期基础作物系数,其全局敏感性指数为0.662、0.321,是不敏感参数均值的33.6~69.4倍。作物蒸腾总量的敏感参数为根系不受水分胁迫的临界土壤贮水量、生长中期基础作物系数、田间持水量,其敏感性指数为0.569、0.485、0.455,是不敏感参数均值的34.5~43倍。敏感参数与蒸发蒸腾的关系为:表土完全湿润后,其可蒸发水量决定干燥过程土壤蒸发量,二者正相关。中期基础作物系数影响蒸发系数,总蒸发量与其负相关。根系不受水分胁迫的临界土壤贮水量越高,玉米根区易利用的水量区间越窄,根系越早发生水分胁迫,作物蒸腾受限,总蒸腾量与其负相关。中期基础作物系数与总蒸腾量正相关,对其影响程度远高于初期、后期基础作物系数。田间持水量高的土壤能在灌溉、降雨量较大时存贮更多水分用于作物蒸腾,总蒸腾量与其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模型 敏感性分析 双作物系数 覆土浅埋滴灌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土浅埋滴灌玉米分阶段亏水条件下AquaCrop与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精度对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戚迎龙 赵举 +3 位作者 宁小莉 李彬 李敏 史海滨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77,共14页
近年来,西辽河流域地下水超采问题日益突出,改进灌溉技术降低农业用水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该技术缺乏科学的水分管理方法及适宜的理论模型。基于单阶段及多阶段亏水情形试验,对比同类农田水分模型精度,优选阶段性亏水管理辅助模型。... 近年来,西辽河流域地下水超采问题日益突出,改进灌溉技术降低农业用水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该技术缺乏科学的水分管理方法及适宜的理论模型。基于单阶段及多阶段亏水情形试验,对比同类农田水分模型精度,优选阶段性亏水管理辅助模型。研究设置7个玉米分阶段亏水调控处理,于2018、2019年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取得2个同类模型的本地化参数并比较其模拟精度。结果表明,AquaCrop和双作物系数模型可相近表达玉米冠层发育到最大而未开始衰减期间土壤水分的消耗过程,而对快速生长期与后期1m土层贮水量的模拟差异大。AquaCrop模型在土壤贮水量偏低时高估其实测值,其他情形正负偏差分布相对均匀,双作物系数模型多数情形低估其实测值。AquaCrop模型描述玉米各阶段蒸散量因亏水情形而变化能力优于双作物系数模型。AquaCrop模型和双作物系数模型的标准均方根误差平均值在模拟1 m土层贮水量时分别为4.494%~8.443%、6.017%~8.626%,在模拟蒸散量时分别为8.158%~9.510%、5.980%~15.022%。综合来看,AquaCrop模型表现更好,推荐作为适宜西辽河流域覆土浅埋滴灌玉米水分管理模型。研究可为该区域覆土浅埋滴灌种植玉米选出适宜的水分管理模型,理解新技术条件下玉米分阶段亏水调控机制及田间灌溉管理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精度 AquaCrop模型 双作物系数模型 覆土浅埋滴灌 玉米分阶段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