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向统纳式:社会组织高质量党建新思路——基于“结构-功能-过程”分析框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冉 张瑞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5,共11页
任务导向的社会组织党建实践缺乏针对高质量的图景识别,一定程度导致对有形而非有效的关注。破解社会组织党建的理论与实践双重困局亟待回应“何为高质量党建的应然样态”。为此,跳出传统宏中观的分析定式,在“嵌入”与“统合”模式的... 任务导向的社会组织党建实践缺乏针对高质量的图景识别,一定程度导致对有形而非有效的关注。破解社会组织党建的理论与实践双重困局亟待回应“何为高质量党建的应然样态”。为此,跳出传统宏中观的分析定式,在“嵌入”与“统合”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统纳式”社会组织高质量党建新模式。同时,纳入“过程”维度以调和结构功能主义的静态逻辑,构建起“结构-功能-过程”的理论框架,继而从系统结构关系、功能维度呈现、动态周期过程三维度微观呈现了统纳式党建的应然图景。“统纳式”党建应体现结构上的系统性、关系上的柔性化、流程上的动态性,具体可通过“结构”维度的组织群域关系、“功能”维度的多维要素呈现以及“过程”维度的不同生命周期得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高质量党建 “统纳式”党建 结构-功能-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路径趋向——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的系统分析框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瑞芳 孙迎联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91,共10页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关涉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全局,是共同富裕的关键节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的系统分析框架,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是以县域为抓手,以城乡要素资源为切入点,以结构为动力点,以功能为落脚...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关涉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全局,是共同富裕的关键节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的系统分析框架,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是以县域为抓手,以城乡要素资源为切入点,以结构为动力点,以功能为落脚点的整体性、开放性、异质性进程。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有着深层的内在逻辑,发挥县域劳动力、土地、资本、科技要素双向流动是逻辑基础;统筹多层次资源要素嵌入产业、文化、生态、治理结构是逻辑展开;耦合宜居、宜业、和美、和谐、韧性功能显现是逻辑归宿。因而,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趋向需畅通要素流动,挖掘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资源禀赋;完善结构适配,优化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运行态势;助推功能显现,铸就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集成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乡融合 系统论 要素-结构-功能 内在逻辑 路径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治理组织网络的演化机理:一个“结构-过程-价值”整合性分析框架 被引量:6
3
作者 郑石明 宋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13,共14页
解构灾害全过程治理组织网络特征及规律,揭示其在历时性演进中的变化特征,可为组织网络结构与过程的演变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为例,构建灾害全过程治理组织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刻画灾前、灾中... 解构灾害全过程治理组织网络特征及规律,揭示其在历时性演进中的变化特征,可为组织网络结构与过程的演变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为例,构建灾害全过程治理组织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刻画灾前、灾中和灾后不同阶段的组织网络形态,从整体上分析网络结构演变、核心-边缘区域变化特征,探究网络中核心、边缘区域的组织变化。研究发现,灾前、灾中和灾后各阶段组织网络结构变化遵循了“紧密耦合型-松散集中型-多核心结构型”的演变过程;随着灾害治理网络不同阶段的演化,组织网络的收缩性特征凸显,处于边缘区域的组织逐步退出组织网络;在“核心-边缘”结构上,灾前、灾中和灾后网络中组织的进入和退出具有较大差异,对于实际响应过程涌现的组织,随着情境的变化很难持续发挥作用。文章提出“结构-过程-价值”整合性分析框架,解释组织主体权力关系与网络结构,环境变化与核心边缘特征,并对价值进行回应,为组织网络演变的理论解释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核心-边缘结构 结构-过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治理--基于“结构-过程-价值”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26
4
作者 沙勇忠 王超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共11页
大数据驱动被视为应对公共安全风险治理失灵,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在分析当前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治理存在结构模糊、过程脱节和价值失衡三种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数据驱动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结构-过程-价值&... 大数据驱动被视为应对公共安全风险治理失灵,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在分析当前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治理存在结构模糊、过程脱节和价值失衡三种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数据驱动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结构-过程-价值"三维分析框架。从结构维度看,大数据驱动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是以大数据共建共享和风险联防联控为核心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协同-企业参与"的网络型治理体系;从过程维度看,大数据驱动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是以双重生命周期为理论逻辑的"情景-数据-决策-行动"一体化过程;从价值维度看,大数据驱动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是由"情景价值-治理价值-发展价值"构成的多层价值涌现的活动。最后,从技术治理视角提出了几点反思,以促进学界和实务界共同思考与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驱动 公共安全风险 风险治理 大数据治理 结构-过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要素-结构-功能”视角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建平 曹红梅 +2 位作者 胡红岩 蔡俊 姜姗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20,共3页
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体系进行研究,探讨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动力机制。借鉴系统理论,在“要素-结构-功能”视角下,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近年来高质量发展实践探索进行了回顾,进一步探讨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 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体系进行研究,探讨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动力机制。借鉴系统理论,在“要素-结构-功能”视角下,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近年来高质量发展实践探索进行了回顾,进一步探讨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近年来,医院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要素整合,逐步完善医院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努力做到党建引领、文化铸魂、医疗立院、科教强院、管理支撑、服务创新和公益彰显,实现了整体功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高质量发展 要素-结构-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应急的制度-结构因素与韧性能力建设 被引量:11
6
作者 颜烨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突发公共事件以社区为本的应急方式日益成为社会共识,根本上是要建设具有强大应急能力的韧性社区,但是影响社区应急方式及其功能效应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制度—结构):社区外部的政体结构和制度文化因素;社区内部结构因素... 突发公共事件以社区为本的应急方式日益成为社会共识,根本上是要建设具有强大应急能力的韧性社区,但是影响社区应急方式及其功能效应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制度—结构):社区外部的政体结构和制度文化因素;社区内部结构因素及其应急功能的差异。有效应对突发灾难,关键在于通过积极有效的社区营造等方式,将客观因素转化为应急动力,从而基于社会系统(要素)、应急管理环节(过程)理论等,构建科学合理的韧性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体系,包括有效的应急运行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为本 韧性社区 应急能力 制度-结构 要素-过程 社会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植被关键技术进展与建议 被引量:30
7
作者 邓艳 曹建华 +2 位作者 蒋忠诚 周晓东 岳祥飞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6-485,共10页
石漠化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关键步骤。本文根据第一期石漠化治理工程的进展,分析了岩溶水资源特征与开发利用技术、土壤资源维持与质量提升技术、植被恢复与功能提升技术和水-土-植被耦合模式的研发进展和不足,... 石漠化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关键步骤。本文根据第一期石漠化治理工程的进展,分析了岩溶水资源特征与开发利用技术、土壤资源维持与质量提升技术、植被恢复与功能提升技术和水-土-植被耦合模式的研发进展和不足,对第二期石漠化综合治理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第二期石漠化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应以"结构-过程-服务"为指导框架,加强岩土组构等地质环境背景、水土过程和石漠化过程以及关键服务功能维持和提升机理的基础研究,加强功能型植被、关键共性和个性技术研发以及关键技术的配套和优化,加大石漠化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的适用性评价和推广应用,完善流域内生态系统服务主体功能区评估和生态补偿,有效准确的治理石漠化,以促进西南岩溶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石漠化 关键技术 水土流失/漏失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结构-过程-服务”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分权体系的制约与协调机制——基于“结构—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陈国权 皇甫鑫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12,155,共10页
在现代公权力体制中,权力的绝对集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多种多样的分权模式。虽然西方三权分立式的政治性分权不适合中国,但是中国有着自身特色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离的功能性分权体系,这一体系力图通过构建多重的制约与协... 在现代公权力体制中,权力的绝对集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多种多样的分权模式。虽然西方三权分立式的政治性分权不适合中国,但是中国有着自身特色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离的功能性分权体系,这一体系力图通过构建多重的制约与协调机制实现既保障权力运行效率又防止权力滥用专断的双重目标。中国特色功能性分权体系建基于广义政府,基本要义是政治集权与组织分权、核心特征是功能性与嵌套性。实践中,中国特色功能性分权已初步形成了权力结构与权力过程双重维度上的制约与协调机制,在总体上呈现出"强协调-弱制约"、"强监督-弱制约"的特征。基于此,实务工作者与理论研究者应从权力结构和权力过程来审视、提升功能性分权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建立健全适合中国国情的权力制约与协调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分权 制约 协调 结构-过程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冲突治理中的结构固化与功能障碍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乐 童星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121,共12页
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原本为改善公共环境而建设的垃圾处理设施却频遭周边居民的抵制,双方皆以保护环境为由,针锋相对难以妥协,经常陷入环境冲突治理的困境。从"结构-功能"分析视角看,这一困境的产生... 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原本为改善公共环境而建设的垃圾处理设施却频遭周边居民的抵制,双方皆以保护环境为由,针锋相对难以妥协,经常陷入环境冲突治理的困境。从"结构-功能"分析视角看,这一困境的产生源自环境冲突治理结构的日益固化,呈现出治理主体地位构成僵化、角色扮演刻板化和管控关系定型化等特征。治理结构的固化导致了严重且负面的结构性约束,生成了规制性约束、治理内卷化以及信息结构性梗阻等阻碍性力量。结构性约束又导致环境冲突治理体系原本应该具有的良好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而出现功能紊乱、功能退化和功能固着等不良倾向。有必要优化现有的治理模式,积极稳妥地推进治理结构转型,建立"结构与功能"自适应的调节机制,实现环境冲突治理的善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结构-功能分析 过程-结构分析 垃圾处理 邻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者网络理论下的永州市耕地保护策略探索
10
作者 黄淼 张明 +1 位作者 罗治勇 李亚涛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243-246,共4页
探索耕地保护涉及的各类因素及全流程,可为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政府耕地保护决策提供参考。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基础,构建由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组成、其他行动者积极参与的市级耕地保护行动者网络。结合市级耕地保护实践,... 探索耕地保护涉及的各类因素及全流程,可为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政府耕地保护决策提供参考。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基础,构建由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组成、其他行动者积极参与的市级耕地保护行动者网络。结合市级耕地保护实践,从要素整合、结构优化、功能提升和高效监管4个方面提出市级耕地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耕地保护体系 困境 要素-过程-结构-功能-价值 五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推动基层矛盾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样态与实践机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聚军 庞尚尚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5,共12页
基层矛盾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是基层社会安全稳定和良性运行的“压舱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顶层设计的引领下,地方围绕基层矛盾纠纷的预防与化解,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创新。然而,现有研究多以单案例的形式呈现,未能对基层矛盾治理形成... 基层矛盾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是基层社会安全稳定和良性运行的“压舱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顶层设计的引领下,地方围绕基层矛盾纠纷的预防与化解,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创新。然而,现有研究多以单案例的形式呈现,未能对基层矛盾治理形成完整的构象与分析。采用程序化扎根方法,基于25个典型案例,构建了一个以“结构-过程-功能”为核心内容的解释框架,力图深入展现新时代推动基层矛盾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样态与实践机理。研究发现,在问题导向与高位推动的双重动力驱动下,以党政统合为主、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基层矛盾治理结构初步成型。在此基础上,沿着“资源-能力-工具”3个维度推进的治理过程,最终有效保障了治理效能释放、社会稳定有序与党政领导力提升等治理功能的实现。为进一步解释新时代基层矛盾治理实践,基于对现实样态的深描,从结构、过程、功能等方面归纳基层矛盾治理的主体间赋能、治理制度化、破除“悬浮化”等深层次实践机理。在全面推动基层矛盾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为保障治理功能的有效发挥,既要继续强化提升党政领导力,也应重视完善各类过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安全 矛盾治理 基层治理现代化 结构-过程-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蓝绿空间公共性评价及影响因素——以湖南长沙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趁 张楠 +2 位作者 朱佩娟 秦书茜 张勇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42,共15页
借鉴人地关系、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建立“要素-功能-结构”的蓝绿空间公共性评价体系,以长沙蓝绿空间为例,探索其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蓝绿空间公共性包含要素可获取、功能可选择、结构连通可共享三大特征,对促进并扩大公... 借鉴人地关系、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建立“要素-功能-结构”的蓝绿空间公共性评价体系,以长沙蓝绿空间为例,探索其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蓝绿空间公共性包含要素可获取、功能可选择、结构连通可共享三大特征,对促进并扩大公共生活、支持泛社会关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2)长沙蓝绿空间公共性呈现由核心向外围递减的圈层式、依托水系扇形扩展的特征;要素可获取性——要素空间可及性表现出核心区高、近郊区低的特征,要素数量充裕度表现出核心区低、近郊区高的特征;功能可选择性——活动主体包容性表现出核心区及中心城区湘江沿岸低、湘江东岸低于西岸的特征,功能选择丰富性表现出核心区高、近郊区低的特征;结构连通可共享性——互动连通性表现出核心区高、近郊区低,两区过渡地带楔形交错的圈层特征,并伴随风光带沿线高的带型特征,景观连通性表现出核心区低、近郊区高,湘江西岸高于东岸的特征。3)社会需求、经济助力及环境支持,不同程度地推动了蓝绿空间公共性的空间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蓝绿空间 空间公共性评价 要素-功能-结构 湖南长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跳——扩散过程的信用风险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玉梅 潘宣东 纪大伟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0-32,共3页
信用风险的变动特性主要取决于相关信息的变动特性,而市场对信息事件的反应又往往处于不平稳状态,出现跳跃性。通过对跳——扩散性方程的描述,采用跳——扩散性条件下信用风险模型,沿用KMV模型中提出的期权特性思路,通过描述公司资产价... 信用风险的变动特性主要取决于相关信息的变动特性,而市场对信息事件的反应又往往处于不平稳状态,出现跳跃性。通过对跳——扩散性方程的描述,采用跳——扩散性条件下信用风险模型,沿用KMV模型中提出的期权特性思路,通过描述公司资产价值运动的跳——扩散特性来反映违约行为发生的跳——扩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过程 信用风险模型 资产价值 公司 信用管理 风险债券价格 信贷利差 资本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精准问责”的要素要件和运行机理 被引量:17
14
作者 吕永祥 王立峰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3-60,112,共9页
精准问责是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命题,亟待从理论上予以研究和回应。现有精准问责研究主要停留在问责要素分析或问责过程分析等单一维度,"结构-过程"分析框架将静态的问责要素分析与动态的... 精准问责是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命题,亟待从理论上予以研究和回应。现有精准问责研究主要停留在问责要素分析或问责过程分析等单一维度,"结构-过程"分析框架将静态的问责要素分析与动态的问责过程分析整合起来,为分析精准问责机制提供一个兼具学理性和整体性的分析框架。从该分析框架来看,在要素层面,精准问责思维融入现有问责制度对各项问责要素的具体设计之中,问责主体精细分工、问责对象精准认定、问责情形精细设置和问责方式精准刻度构成中国共产党精准问责机制的构成要素。在过程层面,精准问责方法贯穿各问责过程之中,精准获取问责信息、精准开展问责调查和精准作出问责决定前后相继,共同揭示出中国共产党精准问责机制的运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问责 问责要素 问责过程 结构-过程”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新方法剖析钻探井失利原因:以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系碳酸盐岩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君青 姜振学 +2 位作者 庞雄奇 庞宏 姜福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61-1172,共12页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系已发现的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显示了巨大的勘探潜力,然而由于塔里木盆地经历了多期的构造运动,早期形成的寒武系碳酸盐岩油气藏经历了后期的调整、改造、破坏和再聚集,油气成藏过程复杂,已有的油气成藏理论难以指...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系已发现的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显示了巨大的勘探潜力,然而由于塔里木盆地经历了多期的构造运动,早期形成的寒武系碳酸盐岩油气藏经历了后期的调整、改造、破坏和再聚集,油气成藏过程复杂,已有的油气成藏理论难以指导该地区的油气勘探。目前寒武系地层钻探成功率偏低,仅为25%。从地质角度出发,采用"功能要素匹配-构造过程叠合-晚期相势源复合的新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失利井原因进行分析,试图揭示该地区油气成藏机理,以便有效地指导油气勘探。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的15口失利井的分析结果表明:80%的失利井由于功能要素不匹配,落在有利成藏领域之外而失利;7%的失利井由于构造过程叠合改造破坏了早期形成的油气藏,落在有利勘探区带之外而失利;13%的失利井由于晚期相-势-源不复合,落在有利勘探目标外而失利。该方法完美地解释了塔里木盆地寒武系钻探失利的原因,说明其在指导油气勘探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以后的油气勘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寒武系 失利 功能要素匹配 构造过程叠合 晚期相--源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自组织逻辑 被引量:4
16
作者 安冬平 龙治泽 刘筱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3-57,共5页
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自组织逻辑能够催生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内生叠加效应和活力,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逻辑层面的理性选择。基于系统科学和自组织理论,以要素解读搜寻职业教育自组织的生成元,以结构透视梳理职业教育自组织内部的复杂关... 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自组织逻辑能够催生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内生叠加效应和活力,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逻辑层面的理性选择。基于系统科学和自组织理论,以要素解读搜寻职业教育自组织的生成元,以结构透视梳理职业教育自组织内部的复杂关系,以功能解析彰显职业教育自组织的无限潜能,期许能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崭新的理论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体系 自组织逻辑 要素-结构-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