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南北地区差异的要素分解与政策启示
1
作者 吴利学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99,共8页
21世纪以来,中国南北地区差异日益扩大,各增长要素作用差异明显。利用发展核算基础上的地区差异分解框架和1978—2022年中国省级地区数据,研究全要素生产率、物质资本、劳动投入对南北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南北地区总产出差异... 21世纪以来,中国南北地区差异日益扩大,各增长要素作用差异明显。利用发展核算基础上的地区差异分解框架和1978—2022年中国省级地区数据,研究全要素生产率、物质资本、劳动投入对南北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南北地区总产出差异总体上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但劳均产出近十多年来变化不大,劳动力和资本流入成为南方地区总产出更快增长的重要因素;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一直是影响南北差异的重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将会主导未来的区域差异趋势;物质资本差异受区域政策影响比较突出,但政策效果需要多方面协调考虑。要素分解对于缩小中国南北差异的政策启示在于,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加快国际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从而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地区差异 发展核算 要素贡献分解 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经营、区域布局变动对生猪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2
作者 王军 田露 闫云仙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86-89,共4页
生猪生产率持续增长是保障猪肉稳定供给的基础。生猪生产效率的持续增长有赖于两个机制:一是区域内不同规模的生猪生产率的显著提升,可以实现更高的产出水平;二是生猪生产布局结构的调整,促使产业资源从低生产率区域配置到高生产率区域... 生猪生产率持续增长是保障猪肉稳定供给的基础。生猪生产效率的持续增长有赖于两个机制:一是区域内不同规模的生猪生产率的显著提升,可以实现更高的产出水平;二是生猪生产布局结构的调整,促使产业资源从低生产率区域配置到高生产率区域中去。文章综合分解分析了规模经营和区域布局调整对全国生猪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07年以来中国生猪生产率净增长了88.2%,第一贡献因素是各区域内生猪生产率增长的结果,年均贡献率达到90%以上;其次,生猪规模化发展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年均贡献率在8%~16%之间。虽然,受环境约束影响生猪生产布局调整对全国生猪生产率增长有一定的负向作用,但总的影响程度不大,仅为-2.8%。未来促进中国生猪生产率增长需要进一步挖掘区域内生猪生产率增长,同时需要重点推进主产区生猪规模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区域布局 规模经营 生产率增长 要素贡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