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供应链下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基于钢铁行业的投入产出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彭徽 耿乃国 王玲莉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4-479,共6页
在全球供应链生产的背景下,产品内分工和要素跨国流动成为生产和贸易的基本特征。以钢材贸易为例,基于产品内分工和要素跨国流动的视角,扩展经典的要素禀赋理论,选取1987—2010年的数据,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残差检验... 在全球供应链生产的背景下,产品内分工和要素跨国流动成为生产和贸易的基本特征。以钢材贸易为例,基于产品内分工和要素跨国流动的视角,扩展经典的要素禀赋理论,选取1987—2010年的数据,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残差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可获得的要素禀赋,是一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关键。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可以参与高附加值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实现价值链的攀升;另一方面,可以积累资源,改变自身的要素禀赋特征,实现价值链的跳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禀赋理论 产品内分工 要素跨国流动 投入产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潜力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春江 范郁尔 +3 位作者 骆汝九 许强 朱荣 马文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5期162-166,共5页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各成员国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对"一带一路"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中国-东盟农业合作潜力研究,探索中国-东盟之间农业经济友好、务实、互利、共赢合作模式,对实现我国与东...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各成员国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对"一带一路"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中国-东盟农业合作潜力研究,探索中国-东盟之间农业经济友好、务实、互利、共赢合作模式,对实现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农业经济发展、合作融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东盟农业合作提供契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运用要素禀赋理论分析对外投资资本禀赋、对外贸易要素禀赋、资源要素禀赋、农业技术禀赋对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潜力。中国的资本、农业技术等禀赋要素优势更强,东盟各国的人力资源成本、自然资源等禀赋要素优势更强,两者可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农业合作的共赢,进而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农业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禀赋理论 中国-东盟 农业合作 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体育产业要素禀赋特征及布局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蒋钢强 童建红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3-37,44,共6页
从产业经济学理论出发,对广西体育产业要素禀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广西有着丰富的体育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但其他对于体育产业开发更为重要的人力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较为贫乏。基于要素禀赋理论,提出广西体育产业布局模式:... 从产业经济学理论出发,对广西体育产业要素禀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广西有着丰富的体育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但其他对于体育产业开发更为重要的人力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较为贫乏。基于要素禀赋理论,提出广西体育产业布局模式:优先发展体育旅游业和体育彩票业;重点扶持竞赛观赏业、健身娱乐业、体育培训业和体育经纪业;适度发展体育用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壮族自治区 要素禀赋理论 体育产业 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要素禀赋现状及其对体育产业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常保荣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0,共4页
要素禀赋理论是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运用该理论的基本原理,通过调查、总结,分析了西部地区多种要素的基本状况,探讨了西部要素禀赋情况,以及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为西部地区发展体育产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体育产业 西部地区 要素禀赋理论 区域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研究领域 基本原理 基本状况 产业发展 地区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贸易理论之新 被引量:3
5
作者 郭界秀 朱廷珺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68-72,共5页
新贸易理论的产生解决了传统贸易理论所面临的困境,把贸易理论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通过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界定新贸易理论的内涵,从产生基础、假设条件、分析视角、理论层面的互补性等四个方面揭示了新贸易理论之新,分... 新贸易理论的产生解决了传统贸易理论所面临的困境,把贸易理论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通过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界定新贸易理论的内涵,从产生基础、假设条件、分析视角、理论层面的互补性等四个方面揭示了新贸易理论之新,分析了新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从而揭示了新贸易理论今后发展的重点和研究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贸易理论 规模经济 比较优势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南非贸易模式及理论解释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跃生 杨丽花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5-49,共5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发展迅猛。但与此同时,中南贸易失衡也引发了南非部分人士对其"殖民贸易模式复制"的担忧与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基于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对中南贸易总量的分析表明,南中贸易逆差是双方货物贸易...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发展迅猛。但与此同时,中南贸易失衡也引发了南非部分人士对其"殖民贸易模式复制"的担忧与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基于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对中南贸易总量的分析表明,南中贸易逆差是双方货物贸易竞争力差异的必然结果,而且从发展趋势看,呈不断缩小趋势,因此更不应成为问题。基于全球贸易视角与要素禀赋贸易理论对南中贸易结构的分析表明,南中贸易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及其结构特征,是符合双方要素禀赋优势的,是一种自然发展的互利关系。因此,中南贸易绝非殖民贸易模式的复制,而是互利合作的双赢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南贸易 贸易模式 要素禀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兴古典分析——交易效率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梅妮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31-35,共5页
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作为主流经济学派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总体系中的影响力是巨大和深远的。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为解释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内核。这一理论的完美框架和强大的现实解释力引人瞩目... 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作为主流经济学派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总体系中的影响力是巨大和深远的。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为解释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内核。这一理论的完美框架和强大的现实解释力引人瞩目。其理论的核心在于该理论独特的分析工具:超边际分析方法。采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法,引入交易效率,对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进行新的分析,可以得出很多有价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新兴古典经济学 超边际分析方法 交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技术创新对中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差异影响——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4
8
作者 曹玉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1-114,共14页
加工贸易升级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技术创新又是驱动加工贸易升级的根本途径。在理论上,延承要素禀赋理论的分析逻辑,利用代数与几何方法模型化研究了技术动态演进影响产品内国际工序分工地位的内在机制。在实证上,根据中国... 加工贸易升级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技术创新又是驱动加工贸易升级的根本途径。在理论上,延承要素禀赋理论的分析逻辑,利用代数与几何方法模型化研究了技术动态演进影响产品内国际工序分工地位的内在机制。在实证上,根据中国PCT国际专利和国内专利不同类型在技术突破性和知识原创力方面的差别,量化识别了技术创新的低端、中端和高端三个不同层次,并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2-2016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静态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三层次异质创新对中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差异影响。基准回归和稳健性检验结果一致表明:(1)低端创新不能促进中国加工贸易升级;(2)中端创新和高端创新均可驱动中国加工贸易升级;(3)高端创新对中国加工贸易升级的促进作用远大于中端创新的。在实践上,从推进高端前沿创新以驱动国家创新结构和要素禀赋结构升级的角度,提出了使中国由全球价值链分工上的外围区段进入中心地位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加工贸易升级 PCT国际专利 要素禀赋理论 面板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林建红 徐元康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9-92,共4页
二战后 ,发展中国家相继采用比较优势战略 ,获得了比较利益 ,但却出现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的局面 ,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其问题的关键在于 ,随着大量新贸易现象的不断涌现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出现不适应性。必须对传统比较优势理... 二战后 ,发展中国家相继采用比较优势战略 ,获得了比较利益 ,但却出现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的局面 ,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其问题的关键在于 ,随着大量新贸易现象的不断涌现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出现不适应性。必须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进行重新认识。因此 ,从理论上对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进行了详尽的比较研究 ,其结论 :竞争优势比比较优势更适合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 ,具有更强的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国际贸易 自由贸易 国际分工 劳动生产率 国际竞争力 要素禀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产业成长的视角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传江 吴铮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8-21,共4页
本文首先根据生产要素细分的要素禀赋理论说明自由贸易协定将促进双方的贸易额的增长;然后利用动态化的要素禀赋理论阐述自由贸易协定能够达到提升双方产业结构的效果。目前,国内关于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文章大多围绕其对双边贸... 本文首先根据生产要素细分的要素禀赋理论说明自由贸易协定将促进双方的贸易额的增长;然后利用动态化的要素禀赋理论阐述自由贸易协定能够达到提升双方产业结构的效果。目前,国内关于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文章大多围绕其对双边贸易的促进和经济一体化的积极影响展开论述。我们提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不应只是贸易额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应当通过自由贸易的发展带动该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中国 东盟 产业结构 要素禀赋理论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对不同类型经济体的行业贸易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志刚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50,121,共7页
世界经济一体化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寻求对外贸易发展协调性与发展的可持续性日益重要。本文从行业内贸易视角,对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贸易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发现该贸易有明显上升趋势。这种趋势对发达国家市场、新... 世界经济一体化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寻求对外贸易发展协调性与发展的可持续性日益重要。本文从行业内贸易视角,对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贸易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发现该贸易有明显上升趋势。这种趋势对发达国家市场、新兴工业国家和新型出口国家尤其如此。究其原因,本文认为中国制造业的行业内贸易发展与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各产业中行业内贸易发展与贸易伙伴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制造业 行业内贸易 对外贸易 贸易伙伴国 行业内贸易指数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贸易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确定
12
作者 郑吉昌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97年第S1期9-14,46,共7页
国际贸易理论作为现代经济的专门分支始于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亚当.斯密从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率来说明各国产品价格的差异和贸易的原因,提出了绝对成本的概念,后经李嘉图修正,形成了比较成本理论,它提示了互... 国际贸易理论作为现代经济的专门分支始于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亚当.斯密从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率来说明各国产品价格的差异和贸易的原因,提出了绝对成本的概念,后经李嘉图修正,形成了比较成本理论,它提示了互利贸易的基础及贸易利益的来源.继而,赫克歇尔和俄林在《区域间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对此作出了解释,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即H—O模型).这一理论认为,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在于各国资源禀赋的不同.这样,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两个层次的核心——一比较成本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就被奠定了.此后的雷布律斯基、萨缪尔森等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形成了我们所熟知流行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内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不断遭到严峻的挑战.里昂惕夫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贸易理论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规模经济 结构类型 贸易利益 比较优势 传统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市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华区金融“金三角”战略布局构想
13
作者 何燎原 赵胤钘 《西部论坛》 2012年第5期95-101,共7页
在两岸三地经济合作深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大中华区迫切需要建立起具有竞争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基于要素禀赋等理论,可以以上海、香港、深圳、厦门、台北5个城市为金融中心建设大中华区金融"金三角"。这一以... 在两岸三地经济合作深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大中华区迫切需要建立起具有竞争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基于要素禀赋等理论,可以以上海、香港、深圳、厦门、台北5个城市为金融中心建设大中华区金融"金三角"。这一以城市集群为主体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新模式,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大中华区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而且可以形成一个能与传统大型国际金融中心相抗衡的新国际金融中心。大中华区金融"金三角"战略布局宜采取政府推进模式,由两岸三地政府主导这一进程;目前的主要措施在于推进统一的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开展金融监管交流与合作,并以深圳前海为试点形成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华区 金融“金三角” 国际金融中心 两岸三地 金融辐射 金融规模 金融集聚度 金融国际化 资源配置效率 要素禀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