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数字普惠金融、要素流动效率与经济协调发展
被引量:25
- 1
-
-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
机构
巢湖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2-137,共6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YBNLTS2021-12)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8BJB020)
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项目(2019-GR-48)。
-
文摘
文章以2011—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FGLS模型、交互项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效应与实现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显著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提升经济协调发展程度;(2)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以资本要素流动和技术要素流动效率提升为渠道的传导机制,且不同区域的提升程度存在差异;(3)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要素流动效率渠道的门槛效应,即随着门槛值的提高,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进一步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4)经济开放程度、商业环境、金融发展水平等也是影响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
-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要素流动效率
经济协调发展
门槛效应
-
Keywords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factor flow efficiency
coordina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eshold effect
-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金融开放、要素流动效率与经济增长追赶效应
被引量:7
- 2
-
-
作者
张海军
岳华
-
机构
巢湖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45-149,共5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YBNLTS2021-12)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8BJB020)。
-
文摘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扩大金融开放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200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交互项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经济增长追赶效应,并对其实现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金融开放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追赶的间接效应显著强于直接效应;两种效应的实现以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和技术要素的流动效率提升为路径机制;分区域的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金融开放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经济增长追赶效应,且从金融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角度看,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表明扩大金融开放更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速的提升;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可以采取不同的效率提升策略来缩小与前沿发达地区的差距,如中部地区注重改善技术要素流动效率、西部地区注重提高资本要素流动效率和技术要素流动效率。
-
关键词
金融开放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追赶
要素流动效率
-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