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要素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殿国 张又嘉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83-97,共15页
运用多层统计模型,以合适的形式将金融发展纳入到经济增长分析框架下,构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要素效率影响的计量模型。基于中国省域的数据,实证分析金融发展高对经济增长要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省域之间的剩余全要素生产率及要素效... 运用多层统计模型,以合适的形式将金融发展纳入到经济增长分析框架下,构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要素效率影响的计量模型。基于中国省域的数据,实证分析金融发展高对经济增长要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省域之间的剩余全要素生产率及要素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异质性);金融效率会负向影响剩余全要素生产率;金融结构对资本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对技术创新效率形成明显的负面作用;金融规模可以带动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段,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要素效率的影响结果也有所不同。因此,中国在发展高质量经济时,不仅要考虑创新的影响,还要考虑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及要素效率的影响,同时把握好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段的金融发展侧重点,围绕剩余全要素生产率及要素效率的提高设计好金融发展政策,以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可能会进一步拓展金融发展对高质量经济增长影响理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要素效率 多层统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全社会公平 提高全要素效率——“公平与效率”关系新论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永杰 《经济研究参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2期3-14,共12页
(1)公平是效率的前提,效率是公平的结果;公平产生效率,效率反映公平;公平与效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公平是市场经济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市场经济产生效率的基本条件。(2)公平是公正与平等,不是平均与均等。公平是从理念、规则、程序... (1)公平是效率的前提,效率是公平的结果;公平产生效率,效率反映公平;公平与效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公平是市场经济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市场经济产生效率的基本条件。(2)公平是公正与平等,不是平均与均等。公平是从理念、规则、程序到机会、结果和监督的全过程公平。公平是全要素公平,即对各类人群或各阶层人民的普遍公平。(3)效率是单位生产要素在单位时间内投入的产出,但这个生产要素是全部生产要素,因此,效率是全部生产要素的总体效率。(4)公平与效率并非此消彼长,公平产生效率,效率反映公平,不同公平产生不同效率,最大公平产生最大效率。(5)传统计划经济总体上不是公平的经济,它在经济上是低效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上更为公平,它在经济上提高了效率。(6)一些过去的公平正在变为超公平,它对应着对其他生产要素的不公平,带来了其他生产要素的低效率,从而降低社会的整体效率。(7)真正和谐的社会是普遍公平的社会,是全要素公平的社会,它提高全要素效率,使社会成为最有效率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与效率 全社会公平 要素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绿色全要素效率 被引量:11
3
作者 汪莉 于佳鑫 邵雨卉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30,共14页
采用Super-MSBM距离函数测算能源和环境约束下的绿色全要素效率,并实证检验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忽略能源要素会导致区域绿色全要素效率被低估,忽略环境污染物则会导致绿色全要素效率被高估;... 采用Super-MSBM距离函数测算能源和环境约束下的绿色全要素效率,并实证检验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忽略能源要素会导致区域绿色全要素效率被低估,忽略环境污染物则会导致绿色全要素效率被高估;在投入产出要素中,劳动投入的效率最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分省份来看,天津、海南和青海的绿色全要素效率处于前三位,而河北和内蒙古的绿色全要素效率偏低。进一步地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绿色全要素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肯定了"污染光环效应"在中国的存在;就影响机制而言,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是通过促进能源投入和劳动投入的效率提高来对绿色全要素效率产生正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绿色全要素效率 能源投入 Super-M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开采企业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韩丽萍 陈烁 +4 位作者 滕英霞 张思雨 高元平 苏红梅 孙保华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煤炭开采行业是高碳能源的生产行业,提升煤炭开采企业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对促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影子价格模型,对企业的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进行测算,进而构建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计算煤炭开采企业绿色全... 煤炭开采行业是高碳能源的生产行业,提升煤炭开采企业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对促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影子价格模型,对企业的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进行测算,进而构建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计算煤炭开采企业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实证结果表明:样本企业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参差不齐,但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相对于综合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对企业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上升做出了更多贡献。基于上述结果,从企业内部、外部2个视角对影响企业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专利分析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及技术选择、分析外部政策环境,提出完善碳交易市场形成有效监管、适当扩张企业规模提高规模效率、加强自主研发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企业 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 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 专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诉求下中国要素配置结构效率的状态识别、差异分解与时空演化
5
作者 李冬 杨万平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4-174,共11页
探求要素配置结构优化的有效路径是释放经济增长潜力的核心动力,更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多重诉求,考虑投入结构优化与环境福利非减性的双重约束来设计要素配置结构效率测度模型,并以“... 探求要素配置结构优化的有效路径是释放经济增长潜力的核心动力,更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多重诉求,考虑投入结构优化与环境福利非减性的双重约束来设计要素配置结构效率测度模型,并以“胡焕庸线”为界,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来重新审视中国要素配置结构效率的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化规律。研究发现:中国要素配置结构效率出现小幅下降趋势,且受制于发展效应,以“资本—非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劳动—环境建设”的贡献依次递减,但协调效应则有小幅改善。中国要素配置结构效率总体差异不断扩大,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且存在全局空间集聚特征和β条件收敛。区域要素配置结构效率以“东南—沿线—西北”梯度递减,均受制于资本为主导的发展效应,且存在俱乐部收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要素配置结构效率 “胡焕庸”线 时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创新要素配置效率的视角
6
作者 肖静荣 徐亮 《青海金融》 2024年第1期36-41,共6页
基于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科技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从三个方面构建了创新要素配置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结果表明:一方面,科技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 基于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科技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从三个方面构建了创新要素配置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结果表明:一方面,科技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创新要素配置效率正向调节科技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建议加强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力度,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领域,满足其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同时充分重视创新要素配置效率的调节效应,借助复合型金融人才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要素的赋能不断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更精准的金融服务,促进科技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经济增长 创新要素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与要素配置效率:影响机制与经验证据
7
作者 王爱民 董艳青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7,共10页
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数字金融对要素配置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1)数字金融显著提高了要素配置效率。(2)数字金融促进了中部... 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数字金融对要素配置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1)数字金融显著提高了要素配置效率。(2)数字金融促进了中部地区的要素配置,并且对资本要素配置的作用更加明显;西部地区发展数字金融有利于纠正资本错配,但加重了劳动力错配;东部地区数字金融的要素配置效应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要素上。(3)要素流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金融作用于要素配置的重要渠道。(4)对外开放和政府干预对数字金融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但扩大对外开放不利于数字金融发挥对资本配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要素配置效率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测度及动态解构
8
作者 席俊颖 《上海节能》 2024年第4期568-580,共13页
为降低单位GDP能耗,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是实现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之间脱钩的有效路径之一。选取2010-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借助于SuPer-SBM模型从静态角度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度,并对测度结果进行区... 为降低单位GDP能耗,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是实现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之间脱钩的有效路径之一。选取2010-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借助于SuPer-SBM模型从静态角度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度,并对测度结果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进一步使用GML指数从动态角度分析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整体水平较低,且存在区域异质性,其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的贡献率相对不足。各省份应因地制宜,积极开发利用当地能源资源,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同时持续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对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研究和开发,改善能源利用结构,从而实现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能源效率 Su Per-SBM模型 GM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物流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刘涛 《中国储运》 2025年第1期66-67,共2页
一、引言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部分省域农产品物流面板数据,选取DEA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产品物流效率进行测算,使用Tobit回归模型探讨乡村振兴下农产品物流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1年来各省域农... 一、引言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部分省域农产品物流面板数据,选取DEA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产品物流效率进行测算,使用Tobit回归模型探讨乡村振兴下农产品物流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1年来各省域农产品物流综合效率普遍偏低,但总体来看呈现上升态势;全要素生产效率表明农产品物流效率亦呈现上升态势。回归结果显示:除农业现代化的促进效果不显著,邮政网点数量、农村投递线路长度、互联网信息覆盖率等均与农产品物流效率呈现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MQUIST指数 乡村振兴 农产品物流效率 要素生产效率 邮政网点 综合效率 DEA模型 线路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Malmquist和DID的国家物流枢纽效率评估
10
作者 余志业 叶多婷 +2 位作者 洪文静 刘子健 卓亚龙 《中国储运》 2025年第1期54-55,共2页
本文结合国务院公布的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NHL)名单,确定相关投入产出指标,收集相关城市数据后,再结合DEA-Malmquist(DM)指数和双重差分(DID)模型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获得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变化情况以及双重差分模型... 本文结合国务院公布的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NHL)名单,确定相关投入产出指标,收集相关城市数据后,再结合DEA-Malmquist(DM)指数和双重差分(DID)模型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获得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变化情况以及双重差分模型下该政策的干预效果,得到当地物流业效率变化情况以及国家物流枢纽项目对当地物流业的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差分模型 要素生产效率 规模效率 投入产出指标 MALMQUIST 物流业效率 物流枢纽 效率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约束下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 被引量:67
11
作者 吴传清 董旭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83,共11页
全要素能源效率是衡量能源短缺和环境压力下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L指数法对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度,并探讨了环境作用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一般机制,运用内生增长理论构建了环境约束全要素能源效... 全要素能源效率是衡量能源短缺和环境压力下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L指数法对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度,并探讨了环境作用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一般机制,运用内生增长理论构建了环境约束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理论模型。基于面板数据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企业行为、对外开放程度、政府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资本—劳动禀赋结构、技术进步等是影响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提升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效率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向质量效率型转变,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创新驱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和服务监管职能,加强区域间协同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要素能源效率 环境约束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2005年中国八大经济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61
12
作者 徐国泉 刘则渊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8-72,共5页
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是能源消费的目标值与实际值的比值。本文采用中国大陆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比较了1998~2005年中国八大经济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东南向西北逐步下降,并且与区域发展水平呈“... 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是能源消费的目标值与实际值的比值。本文采用中国大陆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比较了1998~2005年中国八大经济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东南向西北逐步下降,并且与区域发展水平呈“U型”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能源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面板数据 八大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泓泽 王宝 +1 位作者 郭森 孙晶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8-211,共4页
采用回归分析和DEA方法,在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情境下测度了北京市1991~2015年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基于回归分析探求了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1~2009年北京市全要素能源效率基本持续增加,"十二五"期间将... 采用回归分析和DEA方法,在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情境下测度了北京市1991~2015年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基于回归分析探求了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1~2009年北京市全要素能源效率基本持续增加,"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提升;北京市近年来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发展、能源价格及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能源效率 变动趋势 影响因素 数据包络分析 回归分析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的我国省际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尹建华 赵慎泽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91-196,共6页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了以各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总产值为产出,各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固定资本年均余额和流动资本年均余额、从业人员的年平均数为投入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并对2005—2007年间我国30个省市工业部门...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了以各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总产值为产出,各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固定资本年均余额和流动资本年均余额、从业人员的年平均数为投入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并对2005—2007年间我国30个省市工业部门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工业部门能源效率较高的省市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中部和西部大部分省市的工业部门能效相对较低,而且还存在较大程度的能源投入冗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能源效率 能源投入冗余 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增长视角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岳良文 武春友 张米尔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10期24-31,共8页
通过系统地整合MFA方法、DEA方法和生态效率评价法,探讨了一种绿色增长视角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方法,并对中国1953~2012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能源的经济效率、能源的环境效率和能源的生态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定义了全要素能源效率... 通过系统地整合MFA方法、DEA方法和生态效率评价法,探讨了一种绿色增长视角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方法,并对中国1953~2012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能源的经济效率、能源的环境效率和能源的生态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定义了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投入指标是能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科技资源以及能源的隐藏流,产出指标是经济价值与环境正影响。该研究给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方法不仅讨论了我国能源利用过程中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评价问题,还将经济价值、环境影响和生态代价纳入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评价框架中,是一种符合绿色增长理念的能源效率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能源效率 科技资源 物质流分析 绿色增长 隐藏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7~2012年中国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冉启英 周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9-1176,共8页
【目的】为我国制定差别化节能目标和推动农业高效节能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结合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DEA测算1997-2012年间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收敛性。【结果】东、中、西部地区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依次递减;在农业全要素能... 【目的】为我国制定差别化节能目标和推动农业高效节能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结合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DEA测算1997-2012年间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收敛性。【结果】东、中、西部地区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依次递减;在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中东部地区起主导作用的是技术进步,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同时起作用;1997-2012年间我国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收敛,但东、中、西部地区敛散性不同。【结论】在制定节能减排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地区差异性,同时积极促进东部地区人才、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和扩散,不断缩小地区间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 地区差异 收敛性 DEA 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约束下火电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减排潜力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喜平 田丹丹 《工业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3-109,共7页
为准确测算环境约束下火电企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和减排潜力,在引入环境生产技术和方向距离函数的基础上,构建了火电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和减排潜力模型。基于调研数据测算了河北省13家大型火电企业2009~2011年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和减排... 为准确测算环境约束下火电企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和减排潜力,在引入环境生产技术和方向距离函数的基础上,构建了火电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和减排潜力模型。基于调研数据测算了河北省13家大型火电企业2009~2011年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和减排潜力,进一步将能源效率分解为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1年间,样本火电企业整体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下降趋势,减排潜力较大。在现有技术水平下,每年平均约有16%的可降空间。不同火电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和减排潜力均存在较大差异,拥有高参数大容量燃煤发电机组的企业能源效率普遍较高,"追赶效应"相对明显。相对于经济效率,环境效率对火电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负面影响更大。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有效提升样本火电企业的能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能源效率 方向距离函数 减排潜力 火电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约束下河北省全要素能源效率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喜平 李振伟 田丹丹 《中国能源》 2012年第11期27-31,20,共6页
运用DEA模型,以环境生产技术和方向性距离函数为基础,测算了河北省1980~2009年环境约束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结构因素对环境约束下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河北省全要素能源效率呈波动性上升趋... 运用DEA模型,以环境生产技术和方向性距离函数为基础,测算了河北省1980~2009年环境约束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结构因素对环境约束下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河北省全要素能源效率呈波动性上升趋势,但上升缓慢,近年达到了相对有效状态;长期来看,增加第三产业比重、降低重工业比重和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加速城市化进程将有助于河北省能源效率的提高。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等应成为河北省节能减排的现实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能源效率 环境生产技术 方向性距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向型技术进步对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吴传清 杜宇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0-119,共10页
探究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关系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质量效率型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7-2015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面板数据,采用三要素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测算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和全要素... 探究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关系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质量效率型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7-2015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面板数据,采用三要素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测算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和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效率地区差异显著,上中下游地区依次递增;偏向型技术进步对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下游地区技术进步偏向人力资本,中上游地区技术进步偏向物质资本。进一步提高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效率,需完善创新软环境,加强区域技术合作,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优化要素配置结构,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偏向型技术进步 要素能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全要素能源效率——基于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宋敏 马艳霞 汪琦 《资源与产业》 2020年第2期69-78,共10页
选取2000—2016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样本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期望产出的DEA模型对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综合测算,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技术进步在金融发展对全要素能源效率产生作用的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研... 选取2000—2016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样本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期望产出的DEA模型对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综合测算,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技术进步在金融发展对全要素能源效率产生作用的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研究显示,我国金融发展水平和能源效率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但区域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西部;从纵向来看金融发展与能源效率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从横向区域对比来看,金融发展水平最高的东部地区也是全要素能源效率最高的地区;技术进步在金融发展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作用过程中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进步 要素能源效率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