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要素指数法的皖江城市带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强 刘蕾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59,共4页
由人均建设用地与健康人均建设用地水平构建要素指数法评价模型,并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国土空间格局调整的现实需求,对区域内59个县(市、区)进行了土地承载力评价,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有55个县市区土地承载状态为Ⅰ级(良好状... 由人均建设用地与健康人均建设用地水平构建要素指数法评价模型,并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国土空间格局调整的现实需求,对区域内59个县(市、区)进行了土地承载力评价,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有55个县市区土地承载状态为Ⅰ级(良好状态),仅芜湖市镜湖区、铜陵市铜官山区、合肥市瑶海区与马鞍山市花山区土地承载潜力较小;通过与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的土地承载力比较,皖江城市带的土地资源优势明显。研究表明,基于要素指数法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科学可行,便于实现区域间评价结果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承载力 要素指数 皖江城市带 区域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机制及实现路径——基于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向晓梅 张拴虎 胡晓珍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7-35,共9页
海洋经济领域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一大短板。构建海洋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力机制模型,以考虑环境保护因素下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为切入点,以海洋要素效率的提升带来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以海洋要素资源的集... 海洋经济领域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一大短板。构建海洋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力机制模型,以考虑环境保护因素下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为切入点,以海洋要素效率的提升带来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以海洋要素资源的集聚带来海洋空间结构的改善。提出政府通过海洋制度供给引导投资和资源流向,以产业部门、空间布局和技术水平"三大突破"提高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从而推动海洋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素生产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约束下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变动分解——基于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魏玮 宋一弘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2年第9期52-57,共6页
中国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在考虑环境因素前后具有明显的差异,调整后的malmquist指数普遍低于调整前的值;环境约束下的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量具有沿海城市上升、内陆城市下降的特征;收敛性分析表明沿海城市趋于增强,内陆城市趋于恶化。
关键词 要素能源效率malmquist指数 环境约束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偏向型技术进步分析及收敛性检验 被引量:2
4
作者 薛建春 张安录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80,共8页
将方向性距离函数Super-SBM模型与Window-Malmquist指数模型相结合,测度黄河流域69个城市的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进一步分解为效率变化指数、投入偏向技术变化指数、产出偏向技术变化指数与技术规模变化指数,结合各类投入产出的... 将方向性距离函数Super-SBM模型与Window-Malmquist指数模型相结合,测度黄河流域69个城市的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进一步分解为效率变化指数、投入偏向技术变化指数、产出偏向技术变化指数与技术规模变化指数,结合各类投入产出的跨期比例,判断技术进步的具体要素偏向,并对指数进行收敛性分析。研究发现:一是流域内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处于增长趋势,投入偏向型技术进步和产出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贡献均为负;二是IBTC偏向于投入建设用地的城市占81.16%,OBTC偏向增加碳排放量、减少地均第二三产业产值或职工平均工资的城市占66.67%;三是流域上游和下游各城市的土地利用生产率指数满足σ收敛特性,同时,流域内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各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存在“追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生产率指数 偏向型技术进步 收敛性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对东部六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培兰 郭学先 马恒运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75-178,共4页
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对山东省和粤、冀、苏、浙、沪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通过观察企业经营的综合生产效率指数变化、技术进步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变化,从而找出提升效率的最佳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探求山东省制造业未来发展的... 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对山东省和粤、冀、苏、浙、沪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通过观察企业经营的综合生产效率指数变化、技术进步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变化,从而找出提升效率的最佳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探求山东省制造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MQUIST指数 方法 东部 制造业竞争力 要素生产率指数 山东省 趋势与对策 最佳途径 综合生产 效率指数 未来发展 提升效率 企业经营 技术进步 非参数 基础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市场化推进:进展、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任明 王为久 +4 位作者 周文泓 刘越男 姚艾昕 文利君 巩一瑾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5,共11页
[目的/意义]系统地总结当前全国各地的数据要素市场化推进的实践进展及经验做法,为政策制定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实证基础。[研究设计/方法]基于数据要素市场化推进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基础环境、保障支撑、执行推... [目的/意义]系统地总结当前全国各地的数据要素市场化推进的实践进展及经验做法,为政策制定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实证基础。[研究设计/方法]基于数据要素市场化推进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基础环境、保障支撑、执行推进三个维度,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推进情况展开深入调查和综合分析。[结论/发现]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推进整体上呈三级梯队分布并呈现出显著的地域特征。各地在产业环境发展、制度保障、技术平台建设、公共数据开放与授权应用、数据流通交易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数据制度体系不完善、场内数据交易规模不足等问题。基于此从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制度保障体系建设和加强公共数据供给激活数据流通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创新/价值]对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推进进行了全景式的调查和研究,提炼共性问题,总结发展经验,为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向纵深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数据要素市场 数据交易 数据要素市场化推进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约束下长三角经济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Luenberger指数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段海啸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8-130,共3页
本文首先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对长三角的环境效率进行测度,发现导致环境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污染物排放。在此基础上,用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长三角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结果显示长三角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的城市为无锡、绍兴... 本文首先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对长三角的环境效率进行测度,发现导致环境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污染物排放。在此基础上,用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长三角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结果显示长三角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的城市为无锡、绍兴和南通,样本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在无约束条件下均低于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测算出的值,主要原因是生产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效率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清 丁敏月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2-31,共10页
内部控制指数弥补了内部控制评价定量化的空白,是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行业或区域排名的直接反映,它能为企业强化自身内部控制管理、投资者规避风险、主管机构进行监管提供决策依据。以东北三省104家上市公司2009年数据为样本,进行内部控... 内部控制指数弥补了内部控制评价定量化的空白,是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行业或区域排名的直接反映,它能为企业强化自身内部控制管理、投资者规避风险、主管机构进行监管提供决策依据。以东北三省104家上市公司2009年数据为样本,进行内部控制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内部控制指数与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薪酬前三名董事薪酬总额显著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改变这些影响因素就能达到提高内部控制指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指数 上市公司治理 公司特征 会计造假 股权结构 内部控制五要素指数 内部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詹文杰 张金隆 杨颖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8-160,共3页
介绍了信息产业部2001年颁布的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湖北省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和6大要素指数值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研究,给出了提高湖北信息化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 湖北 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 比较研究 要素指数 水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入气候要素的重庆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时空分布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汪言在 刘大伟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42-1952,共11页
采用全要素生产率F?re-Primont指数,分析了纳入气候要素和非纳入气候要素2种情景的重庆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相比于非纳入气候要素情景,纳入气候要素的重庆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值尽管偏低,但具有显著的空间分... 采用全要素生产率F?re-Primont指数,分析了纳入气候要素和非纳入气候要素2种情景的重庆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相比于非纳入气候要素情景,纳入气候要素的重庆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值尽管偏低,但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且能较好的反映农业技术进步与极端干旱事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重庆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技术进步;而增长阻碍主要来自剩余混合效率,因此应加强农业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投入产出结构。(3)受农业发展基础和生产结构的影响,重庆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大的地区集中在西部区县;而增长偏低地区集中在主城区。(4)2006年重庆极端干旱事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显著影响,导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2006年明显偏低;各区县受极端干旱事件的影响不同,应根据各区县农业资源条件,有针对性提出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生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时空分布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一带一路国家科技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和累积TFP指数 被引量:14
11
作者 朱天星 陈晨 +1 位作者 于鑫洋 汪剑清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8-154,共7页
研究不同国家间的科技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比较不同国家间的科技资源配资效率、制定科技研发效率提高的相关政策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利用亚洲12个一带一路国家科技研发的两投入、两产出指标测算这些国家的科技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不同国家间的科技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比较不同国家间的科技资源配资效率、制定科技研发效率提高的相关政策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利用亚洲12个一带一路国家科技研发的两投入、两产出指标测算这些国家的科技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这些国家技术进步率的提高带动了科技研发效率的上升;发展中国家科技研发表现出明显的后发优势。经济规模与科技研发效率之间呈现"U"型关系,金融深化程度、人力资本水平、健康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与科技研发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最后本文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研发效率 MALMQUIST 指数 累积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DEA 模型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配置扭曲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静 彭飞 毛德凤 《西部论坛》 2013年第3期42-53,共12页
运用1998—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测算资本、劳动配置扭曲指数及企业个体、总体扭曲指数,分析企业要素配置扭曲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并检验要素配置扭曲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资本配置扭曲指数基本呈上升态势,劳动配置... 运用1998—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测算资本、劳动配置扭曲指数及企业个体、总体扭曲指数,分析企业要素配置扭曲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并检验要素配置扭曲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资本配置扭曲指数基本呈上升态势,劳动配置扭曲指数基本保持不变,总体企业扭曲指数略有上升;制造业的要素配置扭曲指数高于其他工业行业,国有、集体企业的要素配置扭曲比其他企业严重,东部地区要素配置扭曲指数高于中西部;如企业能够有效消除要素配置扭曲,则工业企业总体TFP可提高25.56%,东、中、西部地区可分别提高27.34%、20.65%和27.21%,国有与集体企业的潜在TFP增长空间明显高于非公有制属性的企业;资本劳动比提高和规模扩大是企业要素配置扭曲的主要来源,而出口密度、补贴密度、企业年龄、外资因素能够显著缓解企业要素配置扭曲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配置扭曲 要素生产率 要素配置效率 要素市场 要素流动 资本配置扭曲指数 劳动配置扭曲指数 企业要素配置扭曲指数 T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2004~2013
13
作者 徐宏毅 石茜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6,共4页
本文选择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分析对象,收集整理了其2004-2013年间10年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与Malmquist指数相结合的DEA模型采测算其全要素生产率.再时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科学精确的数学分解,得到反映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原因的两... 本文选择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分析对象,收集整理了其2004-2013年间10年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与Malmquist指数相结合的DEA模型采测算其全要素生产率.再时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科学精确的数学分解,得到反映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原因的两个重耍指数:技术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通过对DEA输出结果的观察与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2004-2013年间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技术上的失败,而技术效率略有上涨;(2)16家商业银行中建设、工商、农业和光大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回落趋势较为明显,南京和宁波银行的上升趋势较为显著;(3)10年间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呈现明显的转折:2005-2006年处于降低阶段,2007-2008年处于平稳阶段,2009-2011年处于增长阶段,2012~2013年处于下降阶段,其中2011年增长最为明显,而2012年下降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商业银行 效率 要素生产率Malrnquist指数 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创新要素集聚水平测度、空间差异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素素 卢哲凡 卢现祥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共12页
基于创新经费集聚、创新人力集聚、创新机构集聚和创新成果集聚四大维度采用熵值法测度2009~2019年中国创新要素集聚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和方差分解从空间和结构两个视角揭示中国创新要素集聚水平的差异及来源,并运用QAP方法研... 基于创新经费集聚、创新人力集聚、创新机构集聚和创新成果集聚四大维度采用熵值法测度2009~2019年中国创新要素集聚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和方差分解从空间和结构两个视角揭示中国创新要素集聚水平的差异及来源,并运用QAP方法研究创新要素集聚差异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集聚水平虽低但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其中创新人力集聚、创新机构集聚和创新成果集聚持续向好,而创新经费集聚呈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创新要素集聚差异的主要来源,东部内部差异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长江流域内部差异大于黄河流域;创新成果集聚差异是创新要素集聚差异的主要结构性来源;创新经费集聚差异对创新要素集聚差异作用强度从东向西依次增强,而创新成果集聚差异作用强度依次减弱,创新人力集聚差异和创新机构集聚差异在中部地区的作用强度最大,创新经费集聚差异对长江流域创新要素集聚差异的作用强度大于黄河流域,创新人力集聚差异、创新机构集聚差异和创新成果集聚差异的作用强度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要素集聚指数 空间差异 结构来源 Q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技术进步框架下全要素生产率核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雷钦礼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1-42,共12页
经典索洛全要素生产率核算的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假设与世界经济发展现实并不相符,本文将技术进步的设定扩展为通用技术进步框架,既涵盖希克斯中性、哈罗德中性、费景汉-拉尼斯中性技术进步情形,也涵盖各种偏向性技术进步情形。不同于传... 经典索洛全要素生产率核算的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假设与世界经济发展现实并不相符,本文将技术进步的设定扩展为通用技术进步框架,既涵盖希克斯中性、哈罗德中性、费景汉-拉尼斯中性技术进步情形,也涵盖各种偏向性技术进步情形。不同于传统微分方法,本文基于统计指数原理,将产出指数分解为全要素投入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采用标准化要素增强型技术(CES)生产函数,推导出了全要素投入(TFI)增长率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指数的计算方法,构建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核算模型,并发现了技术进步偏向对资本深化所导致的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的补偿机制。使用新核算模型,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可以使用经济统计数据直接计算,而不再只能按照索洛“剩余”间接计算。如果要素替代弹性为1或者不存在技术进步偏向和要素配置偏向,那么新核算模型就退化为索洛增长核算方程,索洛核算方程是新核算模型的特例。与经典核算方法相比,新核算模型不仅可以测算出经济增长中全要素投入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而且还可以测算出全要素投入增长率中要素投入强度和要素配置偏向变动的影响,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中技术进步强度和技术进步偏向变动的影响,测算相对更加精细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要素投入指数 要素生产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分解的工业用水效率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臻 许萍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9-93,共5页
为确定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工业用水水平,借鉴国外经验探索我国工业节水不足之处,选取14个工业竞争力较大的国家,采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分析2011~2019年各国工业用水效率。结果表明,剔除外部环境影响后,所选单元中我国工业用水效... 为确定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工业用水水平,借鉴国外经验探索我国工业节水不足之处,选取14个工业竞争力较大的国家,采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分析2011~2019年各国工业用水效率。结果表明,剔除外部环境影响后,所选单元中我国工业用水效率增幅最大,由于第二、三产业GDP比值过高导致外部环境最为不利。我国9年工业用水效率均值位于第11位,规模效率低下导致工业用水效率未达到前沿面,9年间规模效率虽有所提升,但仍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大部分国家9年间工业用水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我国年均增幅位于第二,工业用水效率提升相对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阶段DEA模型 MALMQUIST指数 工业用水效率 要素生产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生态环境治理绩效动态评价研究——基于PCA-SBM模型和TFP指数 被引量:14
17
作者 卢子芳 邓文敏 朱卫未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2-38,共7页
为研究江苏生态环境治理情况,文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降维,分别运用SBM模型和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对江苏省13地市2007-2016年的生态环境治理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显示:江苏平均生态环境治理绩效值仅为0.72,... 为研究江苏生态环境治理情况,文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降维,分别运用SBM模型和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对江苏省13地市2007-2016年的生态环境治理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显示:江苏平均生态环境治理绩效值仅为0.72,整体有待改进;江苏南北生态环境治理差距较大,区域间生态环境治理绩效呈现两极化;从静态分析角度来看,江苏生态环境治理绩效呈波动下降趋势;江苏整体生态环境治理绩效下降,主要是因为规模不经济的问题;从动态分析角度来看,江苏环境治理TFP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最后,根据结论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SBM模型 要素生产率指数 生态环境治理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大都市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京英 王强 +2 位作者 高析 杨红军 闾海琪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9,共7页
The paper designs a set of indicators to measure and compare the informatization level of Beijing and some other international metropolitan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it is still huge the distance Beijing lags behind ot... The paper designs a set of indicators to measure and compare the informatization level of Beijing and some other international metropolitan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it is still huge the distance Beijing lags behind other international metropolit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都市 信息化 测算 评价指标体系 北京 要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对中国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 被引量:19
19
作者 魏金义 祁春节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7-104,共8页
农业要素禀赋结构是分析我国有关农业经济问题的逻辑起点,也是决定农业经济增长的基础因素。为了揭示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本文在解析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原因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要素禀赋结构指数,应用探索性空间数... 农业要素禀赋结构是分析我国有关农业经济问题的逻辑起点,也是决定农业经济增长的基础因素。为了揭示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本文在解析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原因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要素禀赋结构指数,应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演变过程、空间自相关性及其异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要素间的相对价格变化、替代性及流动性差异是要素禀赋结构发生变化的内因,二元经济结构、制度性障碍及各要素面临的外部环境差异是其变化的外因;2总体上我国农业各要素比重相当,农业资本要素比重略高,但其波动最为明显,而土地要素结构指数则最为稳定,我国西南地区部分省份的农业劳动力份额不断上升,农业资本和土地要素比重有所下降,而东部沿海地区的农业资本要素比重大幅提升,另外两种要素份额呈现不同程度下降;3我国农业要素结构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农业劳动力要素的空间集聚性最强,农业土地的空间特性较为稳定,而农业劳动力和农业资本要素的空间自相关程度正逐渐减小;4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呈现出局部的时空异质性,部分地区间农业土地要素结构指数的空间差异呈现出扩大趋势,内蒙古、陕西、黑龙江和吉林是我国农业土地要素结构指数的热点区;5农业劳动力结构指数的不稳定区域逐步增多,新疆、宁夏、内蒙古、西藏四个地区由低低类型向低高类型集聚转变,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指数显著水平较高的地区逐渐地由中东部地区向西南地区转移。最后,提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构建、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农产品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要与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相适应。同时,应从健全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农业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着手,完善各要素市场,促进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要素结构指数 异质性 空间相关性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城市创新集聚效应比较研究——以上海、南京为例 被引量:16
20
作者 童纪新 李菲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5-39,共5页
采用AI改进模型测算创新要素集聚指数,对2004-2013年上海与南京两市的创新集聚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上海作为我国典型的创新型城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集聚都对地区专利申请量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高新技术产... 采用AI改进模型测算创新要素集聚指数,对2004-2013年上海与南京两市的创新集聚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上海作为我国典型的创新型城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集聚都对地区专利申请量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高新技术产业对创新活动具有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而南京只有研究机构集聚对地区专利申请量有显著正向作用,研发人员和规模企业集聚则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反作用。最后,针对研究结果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创新要素集聚指数 创新集聚效应 AI改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