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要素图的舆情事件线索化方法研究
1
作者 何绯娟 杨宽 +1 位作者 缪相林 高建忠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1-104,共4页
[目的/意义]将事件按照内在关联组织成有序结构的过程称为事件线索化,事件线索化能够展现事件间的因果联系与演化过程,有助于理解舆情事件的起因与背景,预测事件的后续发展,为舆情事件的处理提供依据。现有事件线索化方法主要依据事件... [目的/意义]将事件按照内在关联组织成有序结构的过程称为事件线索化,事件线索化能够展现事件间的因果联系与演化过程,有助于理解舆情事件的起因与背景,预测事件的后续发展,为舆情事件的处理提供依据。现有事件线索化方法主要依据事件要素的共现特性,然而部分存在关联的事件之间共现特性并不明显,导致现有方法存在局限性。[方法/过程]利用百度百科中的条目及其中的关键词来扩充事件要素,建立了由关键词与超链接构成的要素图模型,并提出了基于该模型的舆情事件线索化方法。所提方法通过要素图差异性计算与密度聚类两个阶段将事件集划分为由相互关联事件组成的簇,从而实现事件线索化。[结果/结论]在舆情事件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共现特性不明显情况下能有效地实现事件线索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情 事件线索化 事件关联 要素图 百度百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icroBRIAN编制数字地形要素图
2
作者 史志刚 李锐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1-53,共3页
本研究采用网点法从1∶10000地形图上获取研究区的高程数据,利用mBRIAN图像处理系统建立起数字高程模型(DEM),通过光照模拟、地面曲度模拟以及迭置转换等处理,然后应用计算机分类方法做出了高程分级图、坡度分级图、坡向图、地面糙度图... 本研究采用网点法从1∶10000地形图上获取研究区的高程数据,利用mBRIAN图像处理系统建立起数字高程模型(DEM),通过光照模拟、地面曲度模拟以及迭置转换等处理,然后应用计算机分类方法做出了高程分级图、坡度分级图、坡向图、地面糙度图等地形要素图件。数字地形模型为利用计算机进行地形因子分析、土壤侵蚀研究和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处理系统 数字地形模型 地形要素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要素关联图的汉越跨语言事件检索方法
3
作者 赵周颖 余正涛 +2 位作者 黄于欣 陈瑞清 朱恩昌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132,共6页
汉越跨语言事件检索旨在根据输入的中文事件查询短语,检索出相关的越南语新闻事件文档。由于查询文档的新闻文本较长,中文事件查询短语与越南语的查询文档长度不一,表达差异较大,且查询文档中往往会包含大量与其描述的核心事件无关的噪... 汉越跨语言事件检索旨在根据输入的中文事件查询短语,检索出相关的越南语新闻事件文档。由于查询文档的新闻文本较长,中文事件查询短语与越南语的查询文档长度不一,表达差异较大,且查询文档中往往会包含大量与其描述的核心事件无关的噪声文本,现有的模型不能很好地捕获事件匹配特征,匹配效果欠佳。基于此,文中提出基于要素关联图的汉越跨语言事件检索方法。首先,预训练一个汉越双语词嵌入来解决跨语言问题;然后,抽取查询文档中的关键信息(关键词和实体)以构建要素关联图;最后,通过引入一个图编码器对构建的要素图进行编码,生成结构化的事件信息来增强传统的事件检索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优于传统的基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语言事件检索 跨语言词嵌入 要素关联 神经网络 文本匹配 事件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件的矿图要素分类与分层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庆忠 李博 史经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3-105,共3页
在充分调研我国矿图绘制技术和方案的基础上,讨论了矿图的种类、性质、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剖析了当前绘制技术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以图形数据冗余最小、要素表达一致、绘制精度一致、图形更新同步且与GIS数据融入为目标,提出了基... 在充分调研我国矿图绘制技术和方案的基础上,讨论了矿图的种类、性质、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剖析了当前绘制技术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以图形数据冗余最小、要素表达一致、绘制精度一致、图形更新同步且与GIS数据融入为目标,提出了基于文件的矿图绘制方案。对矿图要素的分类与分层表示,以矿图为目标的图层优化组合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 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域军事地质要素的提取及成果表达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晓煌 孙兴丽 +5 位作者 刘玖芬 李新昊 鲍宽乐 李宝飞 赵炳新 杨伟龙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93-203,共11页
军事地质是军事行动和国防建设与地质信息实现军民融合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地球物理与现代陆域军事行动的关系研究,提取与军事活动有关的地质、地球物理要素,改化为军事地质要素,与军事目标、军... 军事地质是军事行动和国防建设与地质信息实现军民融合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地球物理与现代陆域军事行动的关系研究,提取与军事活动有关的地质、地球物理要素,改化为军事地质要素,与军事目标、军事地形和军事行动相结合,形成军事人员能够使用的军事用图,是军事地质研究重点。按照地质资料类型提取改化为军事地质要素的过程划分5大类、若干小类和子类军事地质要素指标。军事地质成果按照提取过程和使用对象分为军事地质改化类和应用类成果,改化类地质成果为军事地质要素成果,供军事地质改化人员使用,是地质成果向军事地质成果改化中间成果;应用类成果分为供一线作战人员使用的军事地质地形成果和供一线指挥员使用的军事地质专题成果。本研究为民用地质向军用地质转化和表达、民用地质术语向军事术语转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地质 军事地质要素 军事目标分类分级 军事地质要素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ndows98下的气象图形软件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太明 张爱民 赵建勇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5-48,共4页
介绍了基于 Window98下的一种图形处理软件的研制及应用 ,包括图形数据文件生成、等值线图制作、区域色斑图制作、趋势统计图制作、多要素点聚图制作几个功能模块的设计及应用。
关键词 形软件 气象要素图 WINDOWS98 等值线 区域色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GIS一张图快速构建平台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坤 江振鹏 +1 位作者 杨晓宇 安宁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0-46,114,共8页
目前,煤矿使用的工程专题地图基本都是CAD制图,高效提取CAD图件中的数据并快速组织成地理信息系统(GIS)服务,进而支持矿井空间对象创建和业务属性扩展,集成安全生产实时数据,是构建煤矿GIS一张图的关键。基于ArcGIS平台将CAD图件转为GI... 目前,煤矿使用的工程专题地图基本都是CAD制图,高效提取CAD图件中的数据并快速组织成地理信息系统(GIS)服务,进而支持矿井空间对象创建和业务属性扩展,集成安全生产实时数据,是构建煤矿GIS一张图的关键。基于ArcGIS平台将CAD图件转为GIS服务的方法实现过程较为繁琐,且ArcGIS平台成本较高,无法较好地跨平台运行。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煤矿GIS一张图快速构建平台。该平台包括CAD图件管理、地图服务发布、专题地图管理3大功能模块:CAD图件管理模块用于图件基础信息管理和状态跟踪,地图服务发布模块用于地图打包发布和在线预览,专题地图管理模块用于地图服务管理、矿井对象创建及属性扩展。基于开放设计联盟(ODA)的Teigha for Java SDK实现CAD图件全要素精确识别与快速准确提取;通过构建基于GIS数据特征的煤矿CAD图件数据分层描述模型,实现了CAD图件全要素数据快速存储;按照面向对象设计思路,开发了Spring Cloud框架下的Web端煤矿CAD图件数据集存储接口及专题地图服务发布平台,实现了煤矿GIS一张图快速构建。以某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为例,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快速构建平台进行煤矿GIS一张图的构建,对比结果表明,快速构建平台可大幅提高煤矿GIS一张图的构建效率,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时空数字底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智能化 煤矿GIS一张 地理信息系统 CAD件全要素提取 CAD件数据分层描述模型 专题地服务发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陵地区蚀变流体填图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4
8
作者 蒙义峰 侯增谦 +7 位作者 杨竹森 曾普胜 徐文艺 田世洪 李红阳 王训成 姜章平 姚孝德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5-110,共6页
蚀变流体填图是一项区域流体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区域大面积的流体填图工作的理论依据、思路方法、填图要素、技术要求和规范等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方法体系。在实施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 蚀变流体填图是一项区域流体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区域大面积的流体填图工作的理论依据、思路方法、填图要素、技术要求和规范等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方法体系。在实施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司的“铜陵地区蚀变流体填图”项目中 ,探讨了流体填图的理论依据、思路方法、研究内容和填图要素 ,对填图单位制定了 3级填图单元等级体制 ,即流体系统流体子系统流体单元。在铜陵地区划分出 4个流体系统 ,7个流体子系统和 18个流体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铜陵地区 蚀变—流体填 区域流体地质调查 要素 技术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件的矿图系统研究与实现
9
作者 吴庆忠 李博 苏建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0-122,共3页
论文从分析各种矿图之间的关系入手,以图形数据冗余最小、要素表达一致、绘制精度一致、图形更新同步为目标,提出了基于文件的矿图绘制方案。对矿图要素的分类与分层表示、矿图文件的创建、图层控制与优化组合展开了研究,并初步实现了... 论文从分析各种矿图之间的关系入手,以图形数据冗余最小、要素表达一致、绘制精度一致、图形更新同步为目标,提出了基于文件的矿图绘制方案。对矿图要素的分类与分层表示、矿图文件的创建、图层控制与优化组合展开了研究,并初步实现了基于文件的矿图自动生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 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形态演变绘图方法研究——以90年代以来西安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立尧 张沛 +2 位作者 刘晖 田姗姗 黄清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4-430,共7页
依据传统"城市形态学"要义,结合我国当前城市空间结构特质,以90年代以来西安的城市形态演变图示绘制为范例,为我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及其平面图示的普适性、系统化绘制方法提供探索式参考.具体为:在给定时间段及合理地域空间... 依据传统"城市形态学"要义,结合我国当前城市空间结构特质,以90年代以来西安的城市形态演变图示绘制为范例,为我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及其平面图示的普适性、系统化绘制方法提供探索式参考.具体为:在给定时间段及合理地域空间范围内,选取西安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代表性年份,以卫星影像图、地图、规划用地现状图等为依据,针对建成区、道路、水系、地形、遗址、乡村等构成要素进行分层描绘;通过形状修正、图层叠加、单图静态效果调试与多图动态效果控制等步骤,绘制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城市形态演变的系列基底平面图示,为后续单一要素影响下的总体与局地空间形态的动态演进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演变 基底平面 要素 方法 90年代以来 西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的林业项目专题图自动分幅出图实现 被引量:6
11
作者 阳昭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4期14-17,22,共5页
基于ArcGIS10.2软件平台,利用ArcMap10.2提供的“数据驱动页面”分幅出图功能,以永平县2015年低效林改造项目作业设计图制作为例,阐述了出图版面设置、创建编辑出图要素类数据、创建设置定义启用操作数据驱动页面和数据驱动页面导出等... 基于ArcGIS10.2软件平台,利用ArcMap10.2提供的“数据驱动页面”分幅出图功能,以永平县2015年低效林改造项目作业设计图制作为例,阐述了出图版面设置、创建编辑出图要素类数据、创建设置定义启用操作数据驱动页面和数据驱动页面导出等自动分幅出图的流程、方法和步骤,实现了林业项目专题图自动分幅出图,认为该方法具有出图效率高,版面风格一致,元素布局统一,出图数据管理方便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分幅出 数据驱动页面 林业制 要素数据 永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效检索的多源地理空间数据关联模型 被引量:15
12
作者 吴烨 陈荦 +2 位作者 熊伟 钟志农 景宁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99-2010,共12页
地理空间信息往往包含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和文本描述信息,这些信息之间通常相互联系.如何快速、全面检索和定位这些相关联的信息,是地理空间信息应用中的新需求.为提高地理空间数据检索和分析的性能,该文提出一种面向高效检索的多源地... 地理空间信息往往包含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和文本描述信息,这些信息之间通常相互联系.如何快速、全面检索和定位这些相关联的信息,是地理空间信息应用中的新需求.为提高地理空间数据检索和分析的性能,该文提出一种面向高效检索的多源地理空间数据关联模型MSGCM.该模型通过提取多源地理空间数据空间信息、语义描述信息、内容描述信息及其关联关系,构建特征要素图,并基于关联模式将多源地理空间对象融合到统一空间中.通过计算不同对象之间的关联强度,构建类似图的关联模型.为提高模型构建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索引的分块构建方法.与已有方式相比,MSGCM模型可以有效支持多源地理空间信息的关联,进而能够支持地理空间信息查询、分析及综合展现等多种地理空间应用.实验及分析表明,MSGCM可以有效提高多源地理空间信息关联检索结果的多样性,并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地理空间数据 融合 关联模型 特征要素图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浦样区大比例尺SOTER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志强 陈健飞 陈松林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39-142,共4页
选择闽东南典型丘陵台地区的漳浦部分地区为样区,依托SOTER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编制样区地貌图、岩性图、坡度图和土系图,叠加生成地形体、地形体组分和土壤组分3级SOTER单元。SOTER属性数据库包括图斑信息表、景观环境数据表、典... 选择闽东南典型丘陵台地区的漳浦部分地区为样区,依托SOTER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编制样区地貌图、岩性图、坡度图和土系图,叠加生成地形体、地形体组分和土壤组分3级SOTER单元。SOTER属性数据库包括图斑信息表、景观环境数据表、典型单个土体数据表和土壤发生层数据表。1:1万的大比例尺SOTER数据库,初步应用于漳浦样区景观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将地形体图层与土地利用图叠加,计算出各项景观格局指数,揭示了该样区景观生态系统处于结构单一、功能低下、稳定性差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TER数据库 地理信息系统 漳浦县 景观 生态系统 自然条件 要素图 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大利坡面稳定性的研究方法
14
作者 吴发启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118-122,共5页
本文着重介绍了意大利在研究坡面稳定性中所采用的制图法。此方法对各自然环境因素、坡面发育演化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与分级,并以图件反映最终研究成果,具有直观性、易读性等特点,为区域规划、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综合要素图 区域稳定性 意大利 坡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板内造山作用研究——认识中国区域地质构造基本特征的关键 被引量:10
15
作者 钱祥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1-225,共5页
中国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深受新生代初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陆陆碰撞的影响 ,原属显生宙不同时代构造单元拼贴的中国区域发生了普遍而强烈的构造叠加改造 ,导致板内造山作用。由作者新编的中国主要活动断裂构造图显示 ,印度板块的碰撞对中国... 中国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深受新生代初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陆陆碰撞的影响 ,原属显生宙不同时代构造单元拼贴的中国区域发生了普遍而强烈的构造叠加改造 ,导致板内造山作用。由作者新编的中国主要活动断裂构造图显示 ,印度板块的碰撞对中国地质构造演化的影响远比自中生代侏罗纪以来太平洋亚洲板块会聚造成的影响更为强烈。中国帕米尔山结东、西两侧的现今大陆动力环境差别巨大 ,其东侧的东移因遇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而获得上冲的自由空间。阿尔金断裂带把中国西部分划为南、北断裂构造活动性质不同的两大构造域。有人否认板内造山作用是因为他们只承认经典的板块边缘造山带的存在。要改变这一观念深入研究板内造山作用及演化 ,综合分析造山带构造地貌、山体隆升扩展、与前陆盆地的耦合、陆相沉积建造序列、冲断推覆构造系及其匹配、壳源花岗岩侵位及深部地球物理场观测等是关键。中国是研究大陆拼贴地块区板内造山作用的理想区域 ,在这一地区从事研究可大大丰富大陆动力学的内涵 ,把地质构造综合成果及对演化规律的认识作为编制大地构造图新的重要要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板内造山作用 大地构造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差异识别的老龄陪伴机器人服务设计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婉玉 何卫平 余隋怀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7-132,共6页
针对服务设计中设计人员与用户的认知差异问题,提出结合服务要素关系图与交互式质性分析法(Interactive Qualitative Analysis,IQA)的认知差异确定方法。通过确定服务设计要素的关系,通过Pareto功效分析确定对研究有重要影响的要素关系... 针对服务设计中设计人员与用户的认知差异问题,提出结合服务要素关系图与交互式质性分析法(Interactive Qualitative Analysis,IQA)的认知差异确定方法。通过确定服务设计要素的关系,通过Pareto功效分析确定对研究有重要影响的要素关系组,进一步以系统影响图对服务设计要素关系进行图形化表示,明确设计人员与用户对服务要素关注点的认知差异,为辅助设计人员设计出更符合用户认知的机器人服务提供支持。以老龄陪伴机器人服务设计为例,确认了设计人员与用户对服务设计要素的认知差异,设计出符合用户认知的陪伴机器人功能、外观设计方案与系统界面,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服务设计 老龄陪伴机器人 认知差异 交互式质性分析法 服务要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