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上市企业新质生产力指数编制暨发展报告(2011-2022年)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子尧 申程程 +1 位作者 张雪兰 王剑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8,共16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新质生产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需要以新质生产力指数与发展评价为基础。基于2011—2022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从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新质生产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需要以新质生产力指数与发展评价为基础。基于2011—2022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从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对象、优化组合等四个维度编制企业新质生产力指数,并从整体、个体、行业等层面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状况予以分析评价。研究发现,2011—2022年中国企业新质生产力指数按时间脉络可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成长期三个阶段,总体平稳进步,2022年略有回调。相较于小规模企业、国有企业、非初创企业与非专精特新企业而言,大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初创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迅速。从区域视角来看,不同省份之间的新质生产力指数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和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从产业视角来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企业新质生产力指数最高,资本密集型产业次之,劳动密集型产业最低;高新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新质生产力指数最高,高新技术制造业次之,非高新技术产业最低。因此,有必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劳动要素协同融合,优化产业体系建设,以此稳步推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新质生产力 新质劳动者 新质劳动资料 新质劳动对象 要素优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间协作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的机制研究——基于2012~2023年A股制造业企业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沥幻 宋佳 张金昌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40,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总结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为学术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基于2012~2023年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了新质生产力的定量测度指标,并实证检验了企业间协作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总结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为学术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基于2012~2023年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了新质生产力的定量测度指标,并实证检验了企业间协作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间协作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并通过人才集聚效应、生产工具高效利用、企业间联合创新的渠道提升新质生产力。异质性分析发现,国有企业、产业链主导企业、高数字化转型企业在企业间协作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方面的作用更加显著。这些研究结论丰富了新质生产力研究文献,并为推动提高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微观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三要素 生产要素组合优化 企业间协作 人才集聚效应 生产工具高效利用 联合创新 协作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格局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进路研究 被引量:69
3
作者 郑瑞强 郭如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29,183,共12页
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准确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空间重构基础上要素组合优化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义。从减贫规律认知升华、行为外嵌转向发展自觉、资源配置优化与延续效应发挥三个层面分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 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准确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空间重构基础上要素组合优化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义。从减贫规律认知升华、行为外嵌转向发展自觉、资源配置优化与延续效应发挥三个层面分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行为的内在逻辑,厘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对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应着力做好发展规划统筹、体制政策健全完善、产业转型升级、相对贫困治理、全域生态宜居环境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高质量建设、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协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领域工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及其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有效衔接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要素组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推进乡村益贫性产业发展的学理阐释 被引量:12
4
作者 郑瑞强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1-128,共8页
高质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壮大发展乡村产业尤其是做好益贫性产业发展与区域要素禀赋动态协调是关键。稳定脱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要求,产业兴旺是承接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支撑,益贫性产业因其扶... 高质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壮大发展乡村产业尤其是做好益贫性产业发展与区域要素禀赋动态协调是关键。稳定脱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要求,产业兴旺是承接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支撑,益贫性产业因其扶弱助困和引领发展的双重作用成为二者有效衔接的纽带。基于空间重构视角分析稳定脱贫与产业兴旺的互动关联,基于要素和功能双重视角系统思考乡村产业发展未来,益贫性产业发展与利益联结机制建设是稳定脱贫与产业兴旺良性互动的关键。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起步的关键过渡期,大力发展益贫性产业,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有助于系统推进稳定脱贫与产业兴旺互促互益,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稳定脱贫 产业兴旺 益贫性产业 要素组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