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构造演化特征及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
28
1
作者
马君
刘剑平
+3 位作者
潘校华
王训练
万仑坤
刘权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8年第3期60-64,10,共6页
通过对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结构、构造特征,以及边缘发育演化简史的分析,探讨了西非被动大陆边缘形成演化的动力学背景。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的演化主要经历了"同裂谷阶段"、"过渡阶段"和"后裂谷阶段"3个过程,...
通过对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结构、构造特征,以及边缘发育演化简史的分析,探讨了西非被动大陆边缘形成演化的动力学背景。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的演化主要经历了"同裂谷阶段"、"过渡阶段"和"后裂谷阶段"3个过程,不同构造阶段控制了不同构造样式和沉积分布特征,而控制西非大陆边缘形成、演化的主要动力学因素则是那些发育在长期稳定的非洲板块之下的、由于热聚集而形成的地幔热柱。这些地幔热柱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其中以早白垩世的Tristan热柱和早渐新世的Afar热柱的作用最为重要。Afar热柱产生的热岩浆是将非洲大陆板块"焊接"、固定起来;而Tristan热柱起到了使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分离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
边缘
结构
演化特征
地幔热柱和热点
动力学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西非大陆边缘比较及其油气意义
被引量:
23
2
作者
马君
刘剑平
+2 位作者
潘校华
万仑坤
王训练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8-545,共8页
通过比较,分析了东、西非大陆边缘在形成时间、形成方式和边缘结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对东、西非边缘的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探讨。东非边缘的裂谷作用时间早,且结束时间也早;形成了以右行剪切边缘、左行剪切边缘及它们之间的斜向剪切为...
通过比较,分析了东、西非大陆边缘在形成时间、形成方式和边缘结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对东、西非边缘的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探讨。东非边缘的裂谷作用时间早,且结束时间也早;形成了以右行剪切边缘、左行剪切边缘及它们之间的斜向剪切为特点的大陆边缘形式。东非边缘也具有陆架窄、陆坡较陡,沿大型海洋转换断层形成了一系列地形高的特点,对沉积物延伸具有明显的限制作用。而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的裂谷作用开始时间较晚,海底扩张开始的时间亦较晚;边缘为拉分型,具有陆架宽、倾角缓的特点,发育了与油气关系密切的厚层蒸发岩及相应的盐构造,形成了大量盐构造及泥底辟,有利于油气聚集,并形成了很多大型油气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时间
形成方式
边缘
结构
异同
东非
大陆
边缘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构造演化特征及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
28
1
作者
马君
刘剑平
潘校华
王训练
万仑坤
刘权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油国际海外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8年第3期60-64,10,共6页
基金
中国石油科技部重点科研项目资助(编号:ZXOS10)。
文摘
通过对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结构、构造特征,以及边缘发育演化简史的分析,探讨了西非被动大陆边缘形成演化的动力学背景。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的演化主要经历了"同裂谷阶段"、"过渡阶段"和"后裂谷阶段"3个过程,不同构造阶段控制了不同构造样式和沉积分布特征,而控制西非大陆边缘形成、演化的主要动力学因素则是那些发育在长期稳定的非洲板块之下的、由于热聚集而形成的地幔热柱。这些地幔热柱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其中以早白垩世的Tristan热柱和早渐新世的Afar热柱的作用最为重要。Afar热柱产生的热岩浆是将非洲大陆板块"焊接"、固定起来;而Tristan热柱起到了使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分离开的作用。
关键词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
边缘
结构
演化特征
地幔热柱和热点
动力学背景
Keywords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in West Africa
margin structur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mantle plume and hotspot
dynamic background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西非大陆边缘比较及其油气意义
被引量:
23
2
作者
马君
刘剑平
潘校华
万仑坤
王训练
机构
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海外研究中心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8-545,共8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重点科研项目(ZXOS10)
文摘
通过比较,分析了东、西非大陆边缘在形成时间、形成方式和边缘结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对东、西非边缘的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探讨。东非边缘的裂谷作用时间早,且结束时间也早;形成了以右行剪切边缘、左行剪切边缘及它们之间的斜向剪切为特点的大陆边缘形式。东非边缘也具有陆架窄、陆坡较陡,沿大型海洋转换断层形成了一系列地形高的特点,对沉积物延伸具有明显的限制作用。而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的裂谷作用开始时间较晚,海底扩张开始的时间亦较晚;边缘为拉分型,具有陆架宽、倾角缓的特点,发育了与油气关系密切的厚层蒸发岩及相应的盐构造,形成了大量盐构造及泥底辟,有利于油气聚集,并形成了很多大型油气圈闭。
关键词
形成时间
形成方式
边缘
结构
异同
东非
大陆
边缘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
Keywords
formation time
evolution manner
the margin s textur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East Africa margin
West Africa
passive margin
分类号
TE12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构造演化特征及动力学背景
马君
刘剑平
潘校华
王训练
万仑坤
刘权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8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东、西非大陆边缘比较及其油气意义
马君
刘剑平
潘校华
万仑坤
王训练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