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金乌兰构造混杂岩带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永文 王玉德 +1 位作者 李善平 张林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5-20,共6页
西金乌兰构造混杂岩带为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的西端,由于以往研究程度低而认识较为模糊。通过1∶25万区调系统研究表明,混杂岩带组成复杂,由基底岩块、海滩砂岩、辉长(辉绿)岩墙群、蛇绿岩、硅质岩、灰岩(海山)、复理石和磨拉石组成... 西金乌兰构造混杂岩带为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的西端,由于以往研究程度低而认识较为模糊。通过1∶25万区调系统研究表明,混杂岩带组成复杂,由基底岩块、海滩砂岩、辉长(辉绿)岩墙群、蛇绿岩、硅质岩、灰岩(海山)、复理石和磨拉石组成。蛇绿岩环境分析表明,部分为洋中脊环境,大部分为洋岛环境。明确了西金乌兰构造混杂岩带由一系列向南俯冲的逆冲断层分隔的岩块组成。初步总结了西金乌兰蛇绿构造混杂岩带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金乌构造混杂岩 特征 西金乌金沙江缝合 青海 可可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金乌兰构造混杂带中基底变质岩的特征和意义
2
作者 王永文 李善平 王发明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0-44,共5页
在可可西里的西金乌兰湖一带首次发现了基底变质岩。岩石组合以石英质变质岩石组成。原岩为沉积建造。出露仅限于西金乌兰构造混杂带内。根据区域对比,认为是羌塘陆块的结晶基底。说明西金乌兰构造混杂带是羌塘陆块上裂解形成的。
关键词 变质岩 基底 西金乌构造混杂 羌塘陆块 青海 可可西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火山地区西金乌兰湖-金沙江蛇绿构造混杂带的物质组成及发展演化特征
3
作者 陈健 李建放 +2 位作者 安勇胜 任晋祁 史连昌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6-43,共8页
笔者以构造地质调查为主线,以蛇绿构造混杂带建造为基础,通过路线地质调查,剖而测制工作,在全面收集岩石学、岩石化学、年代学、地球化学、运动学等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对西金乌兰湖-金沙江蛇绿构造混杂带的物质组成、规模、边界断裂特征... 笔者以构造地质调查为主线,以蛇绿构造混杂带建造为基础,通过路线地质调查,剖而测制工作,在全面收集岩石学、岩石化学、年代学、地球化学、运动学等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对西金乌兰湖-金沙江蛇绿构造混杂带的物质组成、规模、边界断裂特征等的研究,进而恢复和再造缝合带的发展演化历史。对缝合带的物质组成进行全方位解剖。在综合缝合带组成,结构、构造等方面的基础上对其形成、发展演化进行探讨和研究。为青藏高原及东特提斯超级造山系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金乌 金沙江 羌塘地体 蛇绿构造混杂 物质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可西里湖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朱迎堂 郭通珍 +7 位作者 彭伟 杨延兴 陈海清 史连昌 王永文 保光普 陈建 韩海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3-548,共6页
在西金乌兰构造带发现新元古代和泥盆纪地层。在巴颜喀拉山群中采获早三叠世和晚三叠世诺利期双壳化石,查明了测区三叠纪巴颜喀拉山群最高层位为诺利期陆棚—海陆交互相沉积。在移山湖及明镜湖一带发现大量泥盆纪基性岩墙群,获得了345.6... 在西金乌兰构造带发现新元古代和泥盆纪地层。在巴颜喀拉山群中采获早三叠世和晚三叠世诺利期双壳化石,查明了测区三叠纪巴颜喀拉山群最高层位为诺利期陆棚—海陆交互相沉积。在移山湖及明镜湖一带发现大量泥盆纪基性岩墙群,获得了345.69Ma±0.91Ma的角闪石Ar-Ar法同位素年龄值。在湖东梁、太阳湖等地新发现钙碱性流纹岩、流纹英安岩及次火山岩,获得2.2Ma锆石U-Pb年龄和6.63Ma±0.07Ma透长石Ar-Ar年龄,为测区最新一期火山活动。在西金乌兰湖及蛇形沟等地发现倾向向南的构造面;根据三叠纪前陆盆地、火山岩浆弧及蛇绿岩等空间配置,结合深部地球物理特征,提出西金乌兰构造混杂岩带构造极性向南俯冲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界 巴颜喀拉山群 诺利期 喜马拉雅期火山岩 西金乌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羌塘盆地多彩地区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善平 潘彤 +6 位作者 李永祥 王磊 温得银 王树林 常有英 黄青华 王钦元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92-1606,共15页
多彩蛇绿岩是通天河蛇绿混杂岩的组成部分,区域上隶属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北延部分。多彩蛇绿岩各岩石组分呈构造岩块、岩片产出,出露零星,面积小,但岩石组分较齐全,主要由异剥橄榄岩、单斜辉石岩、辉长岩、玄武岩、辉绿岩及硅质岩... 多彩蛇绿岩是通天河蛇绿混杂岩的组成部分,区域上隶属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北延部分。多彩蛇绿岩各岩石组分呈构造岩块、岩片产出,出露零星,面积小,但岩石组分较齐全,主要由异剥橄榄岩、单斜辉石岩、辉长岩、玄武岩、辉绿岩及硅质岩等组成,缺乏地幔橄榄岩,蛇绿岩组分均与围岩呈构造接触关系。异剥橄榄岩以富MgO、贫TiO2、贫P2O5为特征,Eu不显异常或显弱负异常,是具有SSZ型蛇绿岩的重要岩石组分;辉长岩具高TiO2、Al2O3;玄武岩与辉绿岩具相似的特性,玄武岩Th/Ta平均为1.78,Ta/Hf>0.15,而Ta/Hf=0.15~0.2,与大洋板内玄武岩相似;硅质岩Al2O3/(Al2O3+Fe2O3)比值为0.9,(La/Ce)N值为1.81,可能具有陆源海特性。由上述特征并结合蛇绿岩形成时代及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推测多彩蛇绿岩形成于俯冲带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北羌塘盆地 蛇绿岩 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 俯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玉树哈秀岩体成因及^(40)Ar/^(39)Ar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陈文 张彦 +3 位作者 陈克龙 张雪亭 王清利 金贵善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3-396,共4页
哈秀石英闪长岩体出露于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西段,对其进行成因和侵位时代研究可以对沿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发生的板块俯冲、碰撞事件提供同位素年代制约。用主元素判别法判定其为造山花岗岩类(IAG型),形成于板块俯冲阶段。角闪石的40... 哈秀石英闪长岩体出露于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西段,对其进行成因和侵位时代研究可以对沿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发生的板块俯冲、碰撞事件提供同位素年代制约。用主元素判别法判定其为造山花岗岩类(IAG型),形成于板块俯冲阶段。角闪石的40Ar/39Ar测年结果表明其侵位时代约为216.4Ma,是印支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哈秀岩体的成因和时代研究表明,沿金沙江缝合带,迟至晚三叠世,板块碰撞作用仍然没有开始,洋壳的俯冲作用仍在继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秀岩体 西金乌-金沙江缝合 构造环境判别 ^40AR/^39AR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塘中生代海相盆地演化与后期改造及油气赋存 被引量:26
7
作者 刘池洋 郑孟林 +3 位作者 杨兴科 何碧竹 任战利 郭佩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259-3281,共23页
发育在羌塘地块之上的羌塘中生代海相盆地,总体具中间地块盆地特征。盆地可划分为北羌塘坳陷、西部隆起、中部低隆起带、南羌塘坳陷和东北斜坡五个一级构造单元。盆地经历了三叠纪和侏罗纪—早白垩世初两大海相沉积期和其间晚三叠世晚... 发育在羌塘地块之上的羌塘中生代海相盆地,总体具中间地块盆地特征。盆地可划分为北羌塘坳陷、西部隆起、中部低隆起带、南羌塘坳陷和东北斜坡五个一级构造单元。盆地经历了三叠纪和侏罗纪—早白垩世初两大海相沉积期和其间晚三叠世晚期构造环境(体制)转换期三大演化阶段。三叠纪盆地演化受羌塘地块北缘拉竹龙-西金乌兰陆间洋开、合的控制,以碎屑岩、碳酸盐岩及膏盐岩和含煤碎屑岩建造为特征,盆地基底表现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特点。晚三叠世晚期,随着拉竹龙-西金乌兰洋的闭合和羌塘地块与可可西里地块的进一步汇聚,盆地整体隆升,沉积间断,形成岩溶风化壳,遂发生区域裂陷、火山活动和班公湖-丁青陆间洋裂谷新生。侏罗纪羌塘盆地再复沉降和沉积,与南邻班公湖-丁青陆间裂谷的发生发展同步,海相沉积由南向北扩展;形成了北西西向展布的多个沉积-沉降中心,以碎屑岩、碳酸盐岩和膏泥岩建造为主要特征,整体表现为西南部和东北部相对较高,南羌塘东部、北羌塘中西部沉降幅度较大的构造格局。白垩纪早期,冈底斯(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汇聚,其间的班公湖-丁青陆间洋消亡,羌塘大型海相盆地沉积历史结束,遂进入了遭受后期改造和多个小型盆地陆相沉积时期。经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盆地反转和新生代进一步改造,使中生代羌塘盆地及其南北缘缝合带的原始面貌发生了较大改观,并使盆地西北部较大范围不复存在。羌塘盆地的叠合演化和改造,在中生界海相地层中发育了多套烃源岩,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基础,构成了多层系聚集、多类型成藏的油气赋存-成藏条件。多处不同形式的油气显示和大型古油藏的发现,展示和证实了盆地所发生的油气成生、成藏过程。后期改造是影响羌塘盆地油气成藏及分布、资源规模和远景评价以及勘探成效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叠合演化 拉竹龙-西金乌构造 班公湖-丁青构造 后期改造 油气赋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玉树地区扎喜科岩体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洁 陈文 +5 位作者 雍拥 陈岳龙 孙敬博 张彦 刘新宇 杨莉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3-786,共14页
青海玉树地区的扎喜科石英闪长岩体出露于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西段。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的轻稀土富集,(La/Yb)N为2.56~4.37,Eu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K*在4.18~4.89范围内,RbN/YbN比值范围在9.77~12.09间,... 青海玉树地区的扎喜科石英闪长岩体出露于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西段。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的轻稀土富集,(La/Yb)N为2.56~4.37,Eu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K*在4.18~4.89范围内,RbN/YbN比值范围在9.77~12.09间,这些特点均显示了岛弧岩浆岩的特征;运用Maniar主量元素判别法判定其为IAG型花岗岩(造山型花岗岩类),形成于板块俯冲阶段,在Pearce的构造判别图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通过对其进行角闪石40Ar/39Ar测年得到(222.3±1.7)Ma的年龄数据,代表其侵位时代,是印支期岩浆活动的产物。结合岩体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年代学研究结果可以初步确定,至晚三叠世,即约222Ma,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在沿扎喜科岩体处仍处于岛弧环境,板块俯冲作用仍在继续。这一结果对古特提斯末期的演化历史给予了岩石学和年代学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地区 西金乌-金沙江缝合 扎喜科岩体 构造环境 40AR/39AR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亦克幅、黑石北湖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振福 魏荣珠 +6 位作者 王权 王致山 武俊高 董挨管 段春森 魏云峰 杨五宝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5-601,共7页
发现了3条蛇绿混杂岩带,并以此对本区的构造地层单元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在碎石山、拜惹布错一带发现了较为典型的蛇绿混杂岩,从而为西金乌兰-金沙江结合带的西延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认为库牙克断裂与阿尔金断裂为同一条断裂,并首次提出... 发现了3条蛇绿混杂岩带,并以此对本区的构造地层单元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在碎石山、拜惹布错一带发现了较为典型的蛇绿混杂岩,从而为西金乌兰-金沙江结合带的西延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认为库牙克断裂与阿尔金断裂为同一条断裂,并首次提出库牙克断裂的断距约80km。在原侏罗系雁石坪群中发现了大量二叠纪化石,为地层的正确划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 蛇绿混杂岩 西金乌-金沙江结合 库牙克断裂 阿尔金断裂 侏罗系 二叠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玉树地区三叠纪地层之下角度不整合面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仁夫 朱迎堂 +3 位作者 周庆华 王满仓 李建新 孙南一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6-619,共4页
在2003年1∶25万玉树县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发现玉树地区三叠纪地层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于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之上,从而为确定西金乌兰-金沙江洋的封闭时代提供了确切的地层学依据,进一步证明了西金乌兰-金沙江带是华力西造山带。这一发现对... 在2003年1∶25万玉树县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发现玉树地区三叠纪地层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于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之上,从而为确定西金乌兰-金沙江洋的封闭时代提供了确切的地层学依据,进一步证明了西金乌兰-金沙江带是华力西造山带。这一发现对认识古特提斯洋-陆转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玉树 三叠纪地层 角度不整合 西金乌-金沙江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