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诗歌地理学的角度看西部诗歌的建构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思敬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0-196,共7页
诗歌地理学是文学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从共时的角度,以空间为框架而展开的对诗歌空间分布、空间组合的描述,凸显诗歌文化的空间特征,最终解决诗歌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问题。21世纪诗歌地理学的开创与拓展,为西部诗歌向空间的展开提供了新... 诗歌地理学是文学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从共时的角度,以空间为框架而展开的对诗歌空间分布、空间组合的描述,凸显诗歌文化的空间特征,最终解决诗歌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问题。21世纪诗歌地理学的开创与拓展,为西部诗歌向空间的展开提供了新的可能。西部诗歌的建构从诗歌地理学的角度看,可从自然地理的层面、人文地理的层面、民族心理的层面、诗人个体心理的层面加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诗歌地理学 西部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诗歌如何成为可能?——由古马想及昌耀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章斌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2年第5期76-78,共3页
翻开古马的诗集《红灯照墨》和《落日谣》,我们立即有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众神"、"荆冠"、"吐蕃特人"……这让我们想起了当代新诗史上一位大诗人——昌耀。虽然笔者此前对古马的生平并无太多了解,但是直觉告诉我他的写作必定和... 翻开古马的诗集《红灯照墨》和《落日谣》,我们立即有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众神"、"荆冠"、"吐蕃特人"……这让我们想起了当代新诗史上一位大诗人——昌耀。虽然笔者此前对古马的生平并无太多了解,但是直觉告诉我他的写作必定和昌耀有关系,果不其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诗歌 昌耀 新诗史 诗集 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诗歌审美意识的超越——姚学礼诗歌印象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思敬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30,共3页
现实生活是具体的、堆积的、直线推进的,诗则是空灵的、跳动的、骤然腾升的。优秀的诗作总是来源于现实,但是又要超越现实。诗的超越性,实际是从有限进入无限,最终实现人的精神境界的自由。姚学礼对此深有体悟,他的创作,鲜明地表现为对... 现实生活是具体的、堆积的、直线推进的,诗则是空灵的、跳动的、骤然腾升的。优秀的诗作总是来源于现实,但是又要超越现实。诗的超越性,实际是从有限进入无限,最终实现人的精神境界的自由。姚学礼对此深有体悟,他的创作,鲜明地表现为对传统的西部诗歌审美意识的超越,即对描写对象的实体性的超越和对现实时空关系的超越。他超越的步子还能迈多大,归根到底取决于能否不断地超越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诗歌 审美意识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部诗歌的悲情意识
4
作者 程国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西部诗歌 悲情意识 荒原意识 审美品格 自审意识 忧患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被忽略的审美倾向——西部诗歌审美趣味的当代性发掘
5
作者 张玉玲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2-146,共5页
中国当代西部诗歌作为一种文学现象被评论界所关注始于1980年代初期的"新边塞诗"。当时的"新边塞诗"以其英雄主义的浩歌崛起于诗坛,它与古代边塞诗的诗歌风格一脉相连。19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西部诗歌虽然被边缘化... 中国当代西部诗歌作为一种文学现象被评论界所关注始于1980年代初期的"新边塞诗"。当时的"新边塞诗"以其英雄主义的浩歌崛起于诗坛,它与古代边塞诗的诗歌风格一脉相连。19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西部诗歌虽然被边缘化,但却在更广阔的意义上摆脱了"新边塞诗"的局限,它所呈现的审美趣味更呈现出现代人的审美趣味。这一特征显示出当代西部诗歌丰富的内涵和高雅的品味,但过于"西部精神"强调却使这特征的丰富内涵长期被遮蔽或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西部诗歌 新边塞诗 审美倾向 审美趣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隐匿到升起——论宗教质素在西部诗歌当代重构中的呈现 被引量:2
6
作者 沈秀英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57,共11页
1949年随着全新的民族国家的确立,西部诗歌重新领有了自己的运命。中国西部诗歌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当代性”,具体体现为社会主义文化在西部的全面重置。与此相适应,中国西部诗歌发生了当代重构,有了一个崭新的开始。在西部诗歌的当... 1949年随着全新的民族国家的确立,西部诗歌重新领有了自己的运命。中国西部诗歌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当代性”,具体体现为社会主义文化在西部的全面重置。与此相适应,中国西部诗歌发生了当代重构,有了一个崭新的开始。在西部诗歌的当代重构所涉及的外部和内部因素中,宗教质素是西部诗歌发生当代重构的要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诗歌 当代性 重构 宗教 隐匿 社会主义文化 1949年 民族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西部诗歌的一份提纲 被引量:1
7
作者 管卫中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2年第5期29-30,共2页
1.所谓西部诗歌的概念,如果只是评论界为了方便评论的权宜之计,就需要进一步厘清它的涵义:(1)它是泛指生活在西部的诗人创作的作品?(2)它是指生活在西部的诗人创作的西部题材的作品?(3)它是在西部特定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下诗... 1.所谓西部诗歌的概念,如果只是评论界为了方便评论的权宜之计,就需要进一步厘清它的涵义:(1)它是泛指生活在西部的诗人创作的作品?(2)它是指生活在西部的诗人创作的西部题材的作品?(3)它是在西部特定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下诗人们创作的具有人性深度的情景交融的作品?(4)凡是当代中国诗人创作的带有西部地域色彩的作品,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诗歌 诗人创作 提纲 权宜之计 西部题材 情景交融 人性深度 人文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茫世界与悲剧精神的寻求——浅论当代西部诗的自然价值取向 被引量:1
8
作者 龙克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8-10,共3页
为了推动,我把心灵戳一个孔, ——让春光和碧浪流进沙滩; 为了扼制,我把肋骨密密编织, ——筑成一道抗御风沙入侵的栅栏! ——杨牧《我在绿洲沙海间》 西部诗,就这样以浩茫、雄浑、悲怆的气势,闯进了新时期文学的视野。经过一段时间的... 为了推动,我把心灵戳一个孔, ——让春光和碧浪流进沙滩; 为了扼制,我把肋骨密密编织, ——筑成一道抗御风沙入侵的栅栏! ——杨牧《我在绿洲沙海间》 西部诗,就这样以浩茫、雄浑、悲怆的气势,闯进了新时期文学的视野。经过一段时间的骚嚷和潮动后,仿佛它已被今日“新潮”翻涌的“内陆”所淡漠,但历史却面对这座拱起的山脊说:一部在荒凉中寻求生命,寻求流火般人生的精神悲剧性史诗,以及华夏民族雄风猎猎、阳刚俊逸的命运性格塑造,非“西部精神”莫属也。对悲剧精神的寻求和赞美,相应于西部自然环境,天然成为西部诗的价值取向。这是“自然向人生成”,即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两相交融的结果和必然,并非理论家主观意识的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精神 西部诗歌 自然价值 生命体验 价值取向 精神悲剧 精神荒原 诗歌精神 新时期文学 哲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地苦难中的灵与肉——杨牧诗歌片论
9
作者 燎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2-26,共5页
杨牧:1944年生于四川,14岁时因偶然的一首小诗而罹祸。19岁时孤身一人流浪到新疆,度过了十多年建设兵团的拓荒生涯,并一度失去了人的价值和尊严。16年之后重新走上诗坛,成为在中国诗坛发生过重大影响的“新边塞诗派”和西部诗歌的代表人... 杨牧:1944年生于四川,14岁时因偶然的一首小诗而罹祸。19岁时孤身一人流浪到新疆,度过了十多年建设兵团的拓荒生涯,并一度失去了人的价值和尊严。16年之后重新走上诗坛,成为在中国诗坛发生过重大影响的“新边塞诗派”和西部诗歌的代表人物,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出版有诗集和长篇自传体文学共十一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牧 灵与肉 西部诗歌 纸鸢 作品 曹雪芹 哲理意识 理障 墨香 理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当代“西部文学”的断想
10
作者 安喆 《人文杂志》 1985年第3期100-101,共2页
祖国的西北部,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这里有辽远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有空阔的沙漠和湿润的绿洲,有浩瀚的戈壁和绵延绝塞的长城,有长青的草原和终年积雪的山脉,还有长途跋涉的骆驼队和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这一切都是那样和谐、那... 祖国的西北部,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这里有辽远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有空阔的沙漠和湿润的绿洲,有浩瀚的戈壁和绵延绝塞的长城,有长青的草原和终年积雪的山脉,还有长途跋涉的骆驼队和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这一切都是那样和谐、那样独特地统一在这块土地上。也正是这块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文学” 西部诗歌 张贤亮 西部特色 贾平凹 沙漠 戈壁 开发文学 少数民族小说 骆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创新——《平凡的土地——当代美国中西部诗选》译本序言
11
作者 陶乃侃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5期41-45,共5页
当代美国中西部诗歌对于中国读者也许正象这片广袤的腹地对于早期美国移民一样,还是一片处女地。我们的了解一般还限于20年代在该地区崛起的三位芝加哥派诗人:林赛、马斯特斯和桑德伯格。他们风格各异。
关键词 西部诗歌 学院派 威廉斯 美国中西部 风格 芝加哥 当代美国 社会科学学报 意象派 垮掉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月〉同题抒情短诗小辑》
12
作者 叶潮 《当代文坛》 1985年第7期40-41,共2页
题目选得好——《四月》!谁能对“春天”无动于衷呢?春天,是孕育诗的季节;春天,是属于诗人的季节。 不是么,十三位老中青诗人放开歌喉,犹如一支不同声部的合唱,有的沉雄,有的纤柔,有的凝重,有的悠扬,唱出了一个活泼泼的、血肉丰满的《... 题目选得好——《四月》!谁能对“春天”无动于衷呢?春天,是孕育诗的季节;春天,是属于诗人的季节。 不是么,十三位老中青诗人放开歌喉,犹如一支不同声部的合唱,有的沉雄,有的纤柔,有的凝重,有的悠扬,唱出了一个活泼泼的、血肉丰满的《四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短诗 诗人们 合唱 声部 歌喉 周涛 西部诗歌 韩作荣 树枝把 昌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