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区地壳电性结构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谭捍东 魏文博 +4 位作者 Martyn Unsworth 邓明 金胜 John Booker Alan Jones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5-690,共6页
为了探测西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区地壳浅部和深部构造沿东西和南北方向的变化特征 ,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区布设了三条南北向剖面 (错那—墨竹工卡、亚东—雪古拉、吉隆—措勤 ) ,采用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方法进行了地壳、上... 为了探测西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区地壳浅部和深部构造沿东西和南北方向的变化特征 ,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区布设了三条南北向剖面 (错那—墨竹工卡、亚东—雪古拉、吉隆—措勤 ) ,采用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方法进行了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探测研究 ,发现该区主要电性结构特征为 :1.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附近表层发育大规模的高阻体 ,岩体延伸最深达 30km以上 ,是冈底斯花岗岩体的反映 .2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南部有小规模的良导体 ,在其下方和北侧发育有大规模良导体 .3.沿剖面从南往北壳内普遍发育良导体 ,各良导体主体间是不连续的 ,规模逐渐增大 ,总体北倾 ,在缝合带附近产状较陡 .4 .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附近良导体由西往东规模逐渐增大 ,导电性逐渐变好 ,相对雅鲁藏布江在剖面上的位置逐渐南移 .这些重要的电性特征可能是印度板块向北俯冲所形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性结构 大地电磁测深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西藏高原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