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羌塘盆地古近纪康托组沉积物源及构造背景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嘉峰 王剑 +5 位作者 付修根 沈利军 郑波 韦恒叶 张豪薇 唐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3-110,共18页
沉积岩中的主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可以指示其物源、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等。康托组地层沉积时代为古近纪,是青藏高原早期隆升后首先沉积的陆相碎屑岩,对该地层的物源信息及构造背景分析对于研究羌塘盆地新生代演化和高原隆升过程具有... 沉积岩中的主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可以指示其物源、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等。康托组地层沉积时代为古近纪,是青藏高原早期隆升后首先沉积的陆相碎屑岩,对该地层的物源信息及构造背景分析对于研究羌塘盆地新生代演化和高原隆升过程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羌塘盆地半岛湖地区康托组地层进行了地层学、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和黏土含量分析,研究了其物源特征及构造背景。研究区康托组主要为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分选性和磨圆度较差,发育平行层理。对17件样品进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结果显示中等的化学蚀变指数CIA值(69.57~80.81),较高的化学风化指数CIW值(81.07~95.02)和斜长石风化指数PIA值(77.32~93.96),表明物源区整体经历了较强的化学风化作用。Th/U、Sc/Th、Rb/Sr等微量元素比值接近大陆上地壳值,结合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表明近源快速堆积的特点。根据TiO_(2)/Zr、Co/Th、La/Sc、Th/Sc、Cr/Zr值和δEu、δCe的负异常,结合相关判别图解说明康托组物源主要来自于长英质岩石。La—Th—Sc、Th—Sc—Zr/10、TiO_(2)—Fe_(2)O_(3)^(T)+MgO、Al_(2)O_(3)/SiO_(2)—Fe_(2)O_(3)^(T)+MgO和主量元素双因素构造判别图解表明物源区主要为被动大陆边缘。结合构造演化分析,指示了半岛湖地区康托组形成于陆内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岩 物源 地球化学 康托组 西藏羌塘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西藏羌塘盆地早期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京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0年第1期15-18,23,共5页
以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为基础 ,以西藏羌塘盆地非地震资料油气地质早期综合评价为例 ,分析了物探、化探及遥感资料及其找油模式后 ,认为在盆地早期评价阶段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关键词 西藏羌塘盆地 综合评价 石油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X预测滤波的基追踪算法在雀莫错地区低信噪比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若 张帅 +2 位作者 刘晓 祝有海 李志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8-435,共8页
雀莫错地区位于西藏羌塘盆地北羌塘坳陷带东部,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基本具备陆源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但受区域地层与构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传统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得到的地震剖面横向连续性不甚理想,影响了该地区... 雀莫错地区位于西藏羌塘盆地北羌塘坳陷带东部,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基本具备陆源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但受区域地层与构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传统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得到的地震剖面横向连续性不甚理想,影响了该地区天然气水合物构造、气源条件及冻土展布成藏体系的识别。为改善资料处理效果,将基于F-X预测滤波的基追踪算法应用于研究区的地震资料处理。介绍了基于F-X预测滤波的基追踪算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处理流程;给出了研究区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并与传统的基追踪算法的处理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其处理得到的反射系数剖面横向连续性好,为研究区后续厘清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关键因素、探测相关地球物理标志及圈定天然气水合物成矿远景区等提供了基础地震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羌塘盆地 雀莫错地区 天然气水合物 基追踪算法 F-X预测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