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澜沧江西藏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杜红春 朱挺兵 +3 位作者 龚进玲 胡飞飞 陈康 杨德国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6-64,共9页
为了解澜沧江西藏段浮游动物的现状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7-2020年对澜沧江西藏段流域的浮游动物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共鉴定出浮游动物29种,其中原生动物11种,轮虫10种,枝角类5种、桡足类3种。重要种有2种,分别... 为了解澜沧江西藏段浮游动物的现状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7-2020年对澜沧江西藏段流域的浮游动物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共鉴定出浮游动物29种,其中原生动物11种,轮虫10种,枝角类5种、桡足类3种。重要种有2种,分别为钟虫(Vorticella sp.)和美丽猛水蚤(Nitocra sp.)。浮游动物密度均值为(5.95±2.20)ind./L;生物量均值为(0.0042±0.0020)mg/L。浮游动物种类、密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基本上均为春季高于秋季,干流高于支流。澜沧江西藏段浮游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均值分别为(0.065±0.031)、(0.066±0.031)和(0.093±0.042),多样性指数显示澜沧江西藏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简单。聚类分析显示,澜沧江西藏段浮游动物可分为3个类群。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悬浮物固体、水温和浮游植物密度是影响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西藏 浮游动物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