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蕃时期西藏建筑艺术初论
1
作者 张亚莎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0-84,共5页
关键词 西藏建筑 吐蕃时期 布达拉宫 佛教文化 桑耶寺 佛教建筑 大昭寺 宫殿建筑 佛教美术 建筑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传统民居与西藏建筑风格 被引量:2
2
作者 庄景堃 《规划师》 1995年第2期8-9,共2页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西南边陲的国防前哨。拉萨是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边防重镇。它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由于地处高原,空气稀薄缺氧,气候干躁,日照强烈,昼夜温差悬殊,在历代政治、经...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西南边陲的国防前哨。拉萨是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边防重镇。它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由于地处高原,空气稀薄缺氧,气候干躁,日照强烈,昼夜温差悬殊,在历代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等诸因素的影响下使拉萨的建筑群体布局及建筑风格等方面形成了它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如何研究和总结西藏建筑的特色,如何继存与发展西藏建筑的优秀传统,赋予社会的时代精神是值得重视和探讨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建筑 传统民居 建筑风格 城市建设 藏式建筑 西藏自治区 当地建筑材料 布达拉宫 民族特色 世界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西藏建筑史上陶质饰件的使用及其历史分期问题
3
作者 更堆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55-63,共9页
文章以西藏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为线索,通过对西藏各地古建筑遗迹中陶质饰件制作工艺的细致分析,概括西藏古代陶质饰件的使用情况及其历史分期。
关键词 西藏建筑 陶质饰件 使用 历史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监督的西藏古建筑室内显著性目标检测
4
作者 罗骞 杨晓波 +3 位作者 李建邦 许应成 周明强 王怡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07,共7页
针对西藏室内复杂纹理背景下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难以全面标记显著区域的问题,在A2SNet模型基础上提出改进的MA2SNet模型。引入高效通道注意力模块,增强预训练模型对复杂场景的检测能力;添加基于区域扩张的冲量策略,结合高置信度标签和... 针对西藏室内复杂纹理背景下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难以全面标记显著区域的问题,在A2SNet模型基础上提出改进的MA2SNet模型。引入高效通道注意力模块,增强预训练模型对复杂场景的检测能力;添加基于区域扩张的冲量策略,结合高置信度标签和噪声线索,提高伪标签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改进实时标签纠正策略,实时优化伪标签质量。采用深度学习的无监督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降低了为众多物品手动注释标签的人力成本。实验结果表明,F_(2)和召回率相较于基线模型,在西藏数据集和公共数据集都有所提高,可稳定、全面地检测图像占比大于40%的单物体显著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学习 显著性目标检测 西藏建筑 冲量扩张 室内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传统建筑生态低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戚瀚文 汪永平 杜明倩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93-95,共3页
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海拔较高,环境气候恶劣,物资稀少。基于此环境所产生的藏式传统建筑,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文章从藏式建筑所处自然环境为切入点,分析藏式建筑在建筑选址、建筑空间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对整个自然环境的生... 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海拔较高,环境气候恶劣,物资稀少。基于此环境所产生的藏式传统建筑,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文章从藏式建筑所处自然环境为切入点,分析藏式建筑在建筑选址、建筑空间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对整个自然环境的生态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建筑 建筑艺术 环境景观 建筑空间 审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古建筑中装饰织物的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尤飞 胡源 宋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4-289,共6页
利用不同火源对20种西藏古建筑中典型装饰织物和4种纯涤、纯棉和涤棉织物进行了燃烧试验,研究了其燃烧行为;利用极限氧指数(limiting oxygen index,LOI)和垂直燃烧(vertical burning,VB)方法对这20种织物的燃烧性能进行了测试,判定了燃... 利用不同火源对20种西藏古建筑中典型装饰织物和4种纯涤、纯棉和涤棉织物进行了燃烧试验,研究了其燃烧行为;利用极限氧指数(limiting oxygen index,LOI)和垂直燃烧(vertical burning,VB)方法对这20种织物的燃烧性能进行了测试,判定了燃烧级别,分析了材质的影响,并对4种纯涤、纯棉和涤棉织物分别在拉萨和合肥同期进行了LOI和VB对比测试,探讨西藏高原环境对装饰织物燃烧性能的影响;利用锥形量热标准化测试研究了部分代表性织物的对火反应特性,分析了材质、厚度等织物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藏古建筑内大部分装饰织物为易燃可燃物(LOI≤20),材质以丝质天然纤维和纤维素纤维为主,遇火后即发生复杂明火燃烧现象;西藏低氧低压条件已能充分支持织物的实尺度燃烧,虽织物燃烧速率降低,燃烧时间加长,但局部燃烧加剧,火焰体积加大,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纤维素织物热释放速率普遍高于以动物毛绒或丝质材料为主体成分的织物,且织物厚度越大、组织越致密、结构越复杂,热释放速率往往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建筑 装饰织物 燃烧特性 极限氧指数 热释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建筑艺术与古碉文化——访藏族著名学者杨嘉铭教授 被引量:5
7
作者 阿贵 才华多丹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5,共5页
藏族著名学者杨嘉铭先生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人,现为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藏族历史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在藏族建筑、古碉、格萨尔造像艺术及藏族面具文化等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著有10余部藏学专著,发表... 藏族著名学者杨嘉铭先生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人,现为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藏族历史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在藏族建筑、古碉、格萨尔造像艺术及藏族面具文化等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著有10余部藏学专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文章主要对杨嘉铭教授的成长经历、藏族建筑及古碉文化方面进行了采访,并对有关藏学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嘉铭 古碉文化 西藏建筑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陀宗乘之庙的建立及其历史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崇文 《西藏研究》 1988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在承德避暑山庄的北山鹿,座落着一座巍巍壮观的“小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整个寺庙的形象和布局,是仿照当时全国喇嘛教中心——西藏布达拉宫的样式修建起来的。乾隆十三年(1748年),弘历曾派两名官员,一名画师、一名测绘师,至布... 在承德避暑山庄的北山鹿,座落着一座巍巍壮观的“小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整个寺庙的形象和布局,是仿照当时全国喇嘛教中心——西藏布达拉宫的样式修建起来的。乾隆十三年(1748年),弘历曾派两名官员,一名画师、一名测绘师,至布达拉宫测绘临摹。随后,弘历为了庆祝自己的六十岁生日和皇太后钮钴录氏八十岁生日,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三月动工修建普陀宗乘之庙,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八月完成,历时四年半。寺庙周围山峦起伏,山下前临狮子沟;背后有高峻的山崖向东汇入武列河;整个庙宇被依山就势、蜿蜒曲折的虎皮石墙围绕,占地面积近20万平方米,在承德原有的十二座吉寺庙群中,可谓首屈一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达拉宫 弘历 普陀 十三年 乾隆时期 承德避暑山庄 喇嘛教 西藏建筑 寺庙 清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抒写藏女情爱的影片
9
作者 丁玉兰 《电影评介》 2001年第3期34-34,共1页
W我认识西藏也许始自郑钧的那首《回到拉萨》以及朱哲琴的喃喃自语——《阿姐鼓》和《央金玛》。那来自世界之巅的空灵的音乐在心中激起无边的遐想:雪山、雪莲、天湖,还有那圣洁的布达拉宫、庄严的活佛。缥缈的西藏、陌生的西藏同胞和... W我认识西藏也许始自郑钧的那首《回到拉萨》以及朱哲琴的喃喃自语——《阿姐鼓》和《央金玛》。那来自世界之巅的空灵的音乐在心中激起无边的遐想:雪山、雪莲、天湖,还有那圣洁的布达拉宫、庄严的活佛。缥缈的西藏、陌生的西藏同胞和神秘的藏族文化充满着诱惑。记忆中十七年唯一的一部西藏题材的影片是李俊导演的《农奴》,这是一部谨严肃穆的近乎于一幅版画的影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建筑 影片 《阿姐鼓》 布达拉宫 藏族文化 十七年 历史与现状 悲悯情怀 藏族寺院 《黑骏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