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南部地热型锂资源特征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1
1
作者 罗璐 周总瑛 +2 位作者 朱霞 何春艳 刘慧盈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4期35-42,共8页
这是一篇矿业工程领域的论文。西藏南部是我国高温地热带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地热水化学分析测试结果显示,西藏南部高温地热带地热水中的锂含量最高可达34.51 mg/L,地热锂的相对丰度明显优于北美西部高原的克莱顿谷... 这是一篇矿业工程领域的论文。西藏南部是我国高温地热带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地热水化学分析测试结果显示,西藏南部高温地热带地热水中的锂含量最高可达34.51 mg/L,地热锂的相对丰度明显优于北美西部高原的克莱顿谷和南美安第斯高原的乌尤尼等世界典型的高原型盐湖卤水锂的相对丰度的盐湖卤水,镁锂比大部分小于3,有利于卤水提锂。西藏南部高温地热带地热水中锂含量较高的区域均分布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其以南地区,与富锂岩石的分布范围一致,同时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其以南地区地热水的Cl-Na型地热水比北部的更多,南部地热水的TDS更高,循环路径更长。根据地热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和周围富锂盐湖卤水中锂的物源推断了地热水锂的物源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地热水对富锂岩石的溶滤作用和岩浆分异过程中形成的富锂岩浆热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工程 西藏南部 高温地热带 地热型锂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东南部林火规律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德裕 《森林防火》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5-27,共3页
西藏东南部林火规律初探刘德裕(西藏林芝地区防火办)地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区域的藏东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区域内的林芝、米林、朗县、工布江达、波密、察隅、墨脱等7县。行政区划隶属林芝地区。其实际控制线内森林面积... 西藏东南部林火规律初探刘德裕(西藏林芝地区防火办)地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区域的藏东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区域内的林芝、米林、朗县、工布江达、波密、察隅、墨脱等7县。行政区划隶属林芝地区。其实际控制线内森林面积为213万多hinZ,森林资源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 规律 西藏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芝掠影——“西藏小江南”
3
作者 王文洁 《地理教学》 2017年第20期F0002-F0002,共1页
林芝市是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其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市、山南市相连,西连那曲地区嘉黎县,东接昌都市,南部部分区域在藏南地区(印度占据)与缅甸国接壤,被称为西藏的江南,有世界上最深的峡谷—... 林芝市是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其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市、山南市相连,西连那曲地区嘉黎县,东接昌都市,南部部分区域在藏南地区(印度占据)与缅甸国接壤,被称为西藏的江南,有世界上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和中国最美的雪山——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从林芝八一镇出发前往雅鲁藏布江,首先会遇到一条水流湍湍的河流——尼洋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林芝 江南 西藏南部 南迦巴瓦峰 那曲地区 藏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访西藏不只看雪山
4
作者 麦婉华 《小康》 2020年第26期7-7,共1页
对于西藏,我脑中的影像就是雪山、高原荒、漠加上布达拉宫。这种刻板印象让我其实对于西藏的认识非常不够。当我一下飞机踏足林芝之时,看见的却是郁郁葱葱的丛林。原来,林芝被誉为西藏的江南,藏语中是“太阳宝座”的意思。其位于西藏东... 对于西藏,我脑中的影像就是雪山、高原荒、漠加上布达拉宫。这种刻板印象让我其实对于西藏的认识非常不够。当我一下飞机踏足林芝之时,看见的却是郁郁葱葱的丛林。原来,林芝被誉为西藏的江南,藏语中是“太阳宝座”的意思。其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绿色植被非常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南部 绿色植被 布达拉宫 刻板印象 林芝 雪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墨脱原始风光美
5
作者 杨淑艳 《国土绿化》 2014年第9期48-49,共2页
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麓。全县总面积3.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万人,有耕地面积2万亩,森林面积3200万亩。
关键词 西藏墨脱 喜马拉雅山脉 耕地面积 西藏南部 雅鲁藏布江 森林面积 墨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豺:让野狼和雪豹恐惧的神秘动物
6
作者 张德强 《新疆林业》 2024年第1期38-39,共2页
近期,有关“红狗子”出现在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消息不断传出,这种神秘的动物一下子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众所周知,西藏东南部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且很多地方人迹罕至。这里不仅景色壮美,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在它们当中,近几年来... 近期,有关“红狗子”出现在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消息不断传出,这种神秘的动物一下子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众所周知,西藏东南部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且很多地方人迹罕至。这里不仅景色壮美,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在它们当中,近几年来不断出现的“红狗子”群体,经常与野狼、豹等凶猛动物竞争食物,格外引人注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大峡谷 西藏南部 野生动物 神秘 壮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林西剖面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层序地层分析
7
作者 崔岳 高莲凤 +3 位作者 冷春鹏 蒋正军 李坤 李宗峰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89-93,共5页
西藏南部出露有良好的侏罗纪—白垩纪地层,通过实测浪卡子县林西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剖面,并依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对剖面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识别出3个层序。林西剖面主要由维美组、桑秀组和甲不拉组地层构成。晚侏罗世维美组可识别出... 西藏南部出露有良好的侏罗纪—白垩纪地层,通过实测浪卡子县林西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剖面,并依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对剖面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识别出3个层序。林西剖面主要由维美组、桑秀组和甲不拉组地层构成。晚侏罗世维美组可识别出1个层序,属于低水位体系域的滨浅海沉积。早白垩世桑秀组可以识别出1个层序,为Ⅱ型层序,桑秀组底部为次深海沉积,属海侵体系域;中部为滨浅海沉积,为低水位体系域;上部为火山陆隆,为深海体系域。甲不拉组的石英砂岩属于新层序的开始,为海侵位体系域。晚侏罗世层序地层总体上表现为海退的进积序列,反映了特提斯—喜马拉雅海区持续收缩和海平面下降的过程;早白垩世层序地层总体表现为海进的退积序列,反映了特提斯洋壳的扩张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西剖面 侏罗世—白垩世 层序地层 西藏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中药雪里见化学成分分离和纯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杰 国兴明 +1 位作者 徐裕彬 金辉乐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5年第3期265-267,共3页
关键词 化学成分 分离和纯化 贵州 中药 心脑血管疾病 西藏南部 天南星属 天南星科 跌打损伤 毒蛇咬伤 治疗效果 抑制肿瘤 研究结果 西南部 皮肤癌 宫颈癌 药材 劳伤 胰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尔巴舞曲(笛子独奏曲)
9
作者 边多 罗布次旦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83年第1期76-79,共4页
关键词 夏尔巴 西藏南部 ALLEGRO 兄弟民族 视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日全食
10
《地理教学》 2009年第9期48-48,共1页
6分1秒:7月22日我国境内能观测到的日全食时间最长达到6分1秒,被称为本世纪最长的一次日全食。3000千米:整条日全食带在我国东西长3000千米,南北宽最窄处226千米、最宽处251千米。全食带从我国西藏南部和云南西北部,扫向四川和重... 6分1秒:7月22日我国境内能观测到的日全食时间最长达到6分1秒,被称为本世纪最长的一次日全食。3000千米:整条日全食带在我国东西长3000千米,南北宽最窄处226千米、最宽处251千米。全食带从我国西藏南部和云南西北部,扫向四川和重庆,接着进人湖北和安徽,又向东扫向江苏和上海,最后从浙江的舟山群岛人海而东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全食 西藏南部 舟山群岛 西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食和月食出现机会多少的比较
11
作者 周义钦 《地理教学》 2010年第13期22-24,共3页
日食和月食是体现日、地、月关系的比较常见的天文现象。2009年为全球天文年,各种天文现象彷佛在庆祝似的一起来凑热闹。去年全球有一次日环食、一次日全食、一次月偏食及三次半影月食现象,其中7月22日上午的日全食,全食带起自印度... 日食和月食是体现日、地、月关系的比较常见的天文现象。2009年为全球天文年,各种天文现象彷佛在庆祝似的一起来凑热闹。去年全球有一次日环食、一次日全食、一次月偏食及三次半影月食现象,其中7月22日上午的日全食,全食带起自印度,横贯我国西藏南部和长江流域,最后结束于南太平洋,成为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全食奇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影月食 日食 天文现象 日全食 长江流域 西藏南部 南太平洋 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日食”将现长江中下游
12
《地理教学》 2009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发生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全食奇观。持续两个多小时,我国可观测最长时间达6分钟。全食带宽度可达250公里,自西向东经过西藏南部、四川中部、湖北南部、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 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发生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全食奇观。持续两个多小时,我国可观测最长时间达6分钟。全食带宽度可达250公里,自西向东经过西藏南部、四川中部、湖北南部、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省市,预计将有3亿多人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地区 日食 持续时间 西藏南部 四川中部 浙江北部 日全食 小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木兰科树种——黄兰
13
作者 李运兴 《中国城市林业》 2006年第6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木兰科树种 黄兰 西藏南部 乔木树种 斯里兰卡 含笑属 大黄 常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它是主力军之一
14
作者 《辽宁自然资源》 2022年第11期9-11,共3页
地球,因地热能赋存于其内部岩土体、流体和岩浆体当中,是名副其实的“热球”“热库”。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储量丰富、分布较广、稳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在“双碳”背景下备受瞩目。我国幅员辽阔,随着全国地热能调查精度的持续提高,... 地球,因地热能赋存于其内部岩土体、流体和岩浆体当中,是名副其实的“热球”“热库”。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储量丰富、分布较广、稳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在“双碳”背景下备受瞩目。我国幅员辽阔,随着全国地热能调查精度的持续提高,地热家底逐渐明晰。传统理论认为,高温地热资源带主要位于地壳各大板块的边缘,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云南西部、四川西部等地。但是,近年来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天镇一带干热岩地热资源勘查开发”项目取得的重大突破,打破了此前的理论认知,拓宽了地热学科边界,拓展了地热产业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四川西部 西藏南部 可再生能源 调查精度 山西省大同市 地热能 云南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胜县臭参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宁加朝 郭元英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第8期22-22,共1页
臭参是桔梗科植物球花党参的根,有一种独特的气味,药食两用,有补中益气、补气生血、健脾润肺、增进食欲、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的功效。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和西藏东南部,多见于海拔2 200-3 500 m的灌木丛中及山地草... 臭参是桔梗科植物球花党参的根,有一种独特的气味,药食两用,有补中益气、补气生血、健脾润肺、增进食欲、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的功效。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和西藏东南部,多见于海拔2 200-3 500 m的灌木丛中及山地草丛中。臭参价格适中,销量逐年增长,云南的丽江、中甸等地的农户已在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胜县 技术 栽培 西藏南部 药食两用 补中益气 增强体质 川西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核桃栽培技术要点
16
作者 丁龙刚 朱正国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第8期35-36,共2页
铁核桃氍胡桃科、胡桃属,别名泡核桃、深纹核桃,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贵州全境,四川南部、广两西部及西藏东南部,为中国原产.其人工栽培历史在500年以上,是云南、贵州和四川南部等地区的重要经济林树种.
关键词 栽培技术要点 铁核桃 西藏南部 经济林树种 栽培历史 胡桃科 泡核桃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太阳能资源
17
《太阳能》 1991年第1期5-6,共2页
我国地处北半球欧亚大陆的东部。幅员辽阔,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我国各地的太阳辐射年总量大约在3.3×10~6—8.4×10~6kJ/(m^2·a~*)[80—200kcal/(cm^2·a)]之间,其平均值为5.9×10~6kJ/(m^2·a)
关键词 太阳能资源 太阳辐射 欧亚大陆 北半球 平均值 青海东部 西藏南部 总量 陕西北部 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狩猎、野生动物驯养
18
《中国农业文摘(畜牧)》 1999年第2期58-63,共6页
关键词 野生动物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黑龙江 黑叶猴 转基因动物 小鼠胚胎 囊胚发育率 小白鼠 存活率 西藏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山半干旱区麦草覆盖党参育苗技术
19
作者 赵华 《现代农业》 2016年第9期112-112,共1页
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质藤本,以根入药,有补气、益血、生津的功能。性喜凉爽、潮湿、荫蔽、怕强光。主产于海拔1800~3000米的西藏东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贵州、宁夏、青海东部、河南、山东、山西、河北... 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质藤本,以根入药,有补气、益血、生津的功能。性喜凉爽、潮湿、荫蔽、怕强光。主产于海拔1800~3000米的西藏东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贵州、宁夏、青海东部、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及东北等地区。适宜在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种植,涝洼地、盐碱地和黑黏性土质不宜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质藤本 云南西北部 西藏南部 陕西南部 半干旱区 甘肃东南部 四川西部 青海东部 桔梗科 涝洼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泊尔大地震,大陆板块逆冲惹的祸
20
作者 李晓春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5年第3期46-49,共4页
<正>据中国地震台网(CENC)测定,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点11分26秒,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北西77千米的博克拉附近发生8.1级大地震,震源深度10~24千米。17天后,在北京时间5月12日15时05分,加德满都北东方向77千米附近又发生7.5级地... <正>据中国地震台网(CENC)测定,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点11分26秒,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北西77千米的博克拉附近发生8.1级大地震,震源深度10~24千米。17天后,在北京时间5月12日15时05分,加德满都北东方向77千米附近又发生7.5级地震,震源深度12~16千米。此次浅源大地震活动造成尼泊尔的博克拉至加德满都一线大量民房倒塌,千年名胜古迹震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加德满都 逆冲断裂带 喜马拉雅山脉 尼泊尔 南亚 破裂带 喜马拉雅造山带 地震活动 地震次生灾害 逆冲型 西藏南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