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2020年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1
作者 卢帅 张晓凡 +4 位作者 向莹 吴健辉 刘延国 张廷斌 李景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2-311,共10页
[目的]探究西藏“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年楚河和拉萨河)地区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机制,为该区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方法]基于2000—2020年归一化植被指数、土地利用数据... [目的]探究西藏“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年楚河和拉萨河)地区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机制,为该区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方法]基于2000—2020年归一化植被指数、土地利用数据、生态工程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GIS技术、残差分析、slope趋势分析和M-K检验等方法,研究“一江两河”地区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的影响机制。[结果]①2000—2020年研究区植被NDVI总体呈增加趋势,但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NDVI增加区主要集中在河谷两岸。②2000—2020年人类活动对NDVI正向影响区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等河谷地带,负向影响主要分布在拉萨市区及其周边地区,分布较少,以正向影响为主导。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程度不同,草地和灌丛对NDVI变化的贡献率最大,两者共达到92.8%,其中城镇和森林面积急剧增加,城镇生态系统增加面积主要由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转入,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主要由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转入。④生态工程林是研究区NDVI增加主要原因之一,生态工程林面积变化与NDVI变化率、残差变化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生态工程林能够较好地解释残差变化。[结论]人类活动是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地表植被覆盖变化的重要促进因素,适度的生态工程对植被恢复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 植被覆盖 人类活动 土地利用方式 生态工程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的饲草生产技术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曲云鹤 余成群 +2 位作者 孙维 武俊喜 李少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0-79,共10页
以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算农户饲草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并从饲草类别、农业规模和地区分布3个维度进一步分析技术效率的增产空间。结果显示,饲草生产存在显著效率损失,提高生产效... 以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算农户饲草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并从饲草类别、农业规模和地区分布3个维度进一步分析技术效率的增产空间。结果显示,饲草生产存在显著效率损失,提高生产效率,单产还有近30%的增长空间;投入要素劳动、种子、燃料、农家肥、化肥和土地产出弹性分别为0.1423,0.2197,0.1309,0.2600,0.2265和0.0206;品种差异是饲草技术效率最主要影响因素,农业规模和流动资金要素对饲草生产效率提高产生间接负向影响,人力资本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素对饲草生产效率影响不显著。释放饲草生产技术效率增产空间,可采取推广普及豆科饲草生产技术、扩大饲草种植规模、各地区(特别是拉萨地区)进一步明确适宜引种的饲草品种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饲草生产技术效率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人口空间分布的动态演变 被引量:8
3
作者 唐伟 钟祥浩 周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9-164,共6页
人口分布的空间演变是人口发展过程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人口的集聚与扩散是诠释区域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与形态的重要方面。对其研究有助于揭示人口分布现状的本质、理解区域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本研究运用局部空间自相关方法... 人口分布的空间演变是人口发展过程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人口的集聚与扩散是诠释区域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与形态的重要方面。对其研究有助于揭示人口分布现状的本质、理解区域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本研究运用局部空间自相关方法,并结合GIS技术,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人口密度为衡量指标,对西藏"一江两河"地区1990-2008年间人口分布空间格局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一江两河"地区各县市(区)人口总量和密度均有明显增长,人口分布总体上呈现出不断集中的态势。局部自相关分析揭示"一江两河"地区开始显现以拉萨市和日喀则市为中心的两个显著的人口高密度区,显示出该区域人口分布的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对以拉萨市、日喀则市和乃东县为中心的区域密度函数进行拟合。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的估计结果显示,"一江两河"地区空间发展正逐步由20世纪90年代单中心(拉萨市城关区)阶段,向目前的多中心向心集聚阶段转变,除拉萨市城关区外,日喀则市和乃东县集聚能力开始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分布格局 动态演变 人口的集聚与扩散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牧结合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卓嘎 扎西多布杰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4,共3页
从西藏"一江两河"、农牧结合概念以及农牧结合功能的提出,分析目前在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牧结合的现状和实行农牧结合的优越性,提出了在该区实行农牧结合的对策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 西藏“一江两河” 农牧结合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土地沙化空间分布研究
5
作者 李永霞 方江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232-234,共3页
采用TM影像对西藏"一江两河"流域1989、2002和2009年沙化土地空间分布、沙化土地类型分布格局和沙化程度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现有沙化土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6.44%,其中沙砾质类占2/3。但从区域来看,东部(46.64%... 采用TM影像对西藏"一江两河"流域1989、2002和2009年沙化土地空间分布、沙化土地类型分布格局和沙化程度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现有沙化土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6.44%,其中沙砾质类占2/3。但从区域来看,东部(46.64%)、中部(54.94%)明显高于西部(18.15%),说明"一江两河"流域沙化治理工作集中在东部、中部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化土地面积 沙化类型 空间分布 西藏“一江两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现 新观点 新动态
6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17-221,共5页
新发现 新观点 新动态马兰矿获IMA通过这一新矿物是於祖相发现于河北遵化的铜镍矿脉中,属硫尖晶石型铜铂硫化物,等轴晶系,其Pt、Ir、Rh三种元素均为3价,这种价态的Pt、Ir、Rh在自然界尚属首次发现。芒硝矿层中发... 新发现 新观点 新动态马兰矿获IMA通过这一新矿物是於祖相发现于河北遵化的铜镍矿脉中,属硫尖晶石型铜铂硫化物,等轴晶系,其Pt、Ir、Rh三种元素均为3价,这种价态的Pt、Ir、Rh在自然界尚属首次发现。芒硝矿层中发现卤水虾粪粒化石魏东岩的这一发现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现 厄尔尼诺现象 新观点 有色冶金 成矿带 石油化工 地面臭氧 高纬度地区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 南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