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与人类解放之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启示 被引量:5
1
作者 徐碧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2期157-162,共6页
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和发展并不是只有“正统”的一种 ,而存在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西方马克思主义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形态 ,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对来说较薄弱的领域 ,特别是在艺术和文化问题上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和发展并不是只有“正统”的一种 ,而存在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西方马克思主义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形态 ,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对来说较薄弱的领域 ,特别是在艺术和文化问题上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本文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及艺术对现实的批判功能、新感性理论作为人类追求精神解放的一种理解、对大众文化的批判等三个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 精神解放 新感性 艺术 现实 大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管窥 被引量:4
2
作者 朱兰芝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18,共6页
  2 0世纪中国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呈渐趋加强的态势。到世纪末 ,可以说已蔚成风气。研究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当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积极成果 。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研究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人本论形态及其内在局限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兴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2-127,共6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人本论不仅存在黑格尔主义的、弗洛伊德主义的和存在主义的形态差异,而且各自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理论局限。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人本论,未能从上层建筑的结构形态入手对资本主义统治的持久性问题做出细致分...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人本论不仅存在黑格尔主义的、弗洛伊德主义的和存在主义的形态差异,而且各自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理论局限。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人本论,未能从上层建筑的结构形态入手对资本主义统治的持久性问题做出细致分析。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内含本质主义的人性假设,同时忽视大众在文化消费中的能动性。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两大根本弊端在于集体维度和历史维度的缺失。因此,我们不能套用或照搬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论,而应回到中国语境,重构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人学话语的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人本论 形态 局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与偏离─—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季水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12-17,共6页
“发展与偏离”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最基本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在艺术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意识形态论、人性异化论几个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但同时又在美学方法、美学方向、美学精神、美学基点几方面偏... “发展与偏离”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最基本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在艺术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意识形态论、人性异化论几个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但同时又在美学方法、美学方向、美学精神、美学基点几方面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偏离并不是背叛,而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在西方学术传统影响和20世纪特定历史条件下合乎逻辑的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苏联马克思主义美学 意识形态论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卢卡奇 艺术生产论 艺术反映论 美学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 路易·阿尔都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国当代美学
5
作者 张玉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35-40,共6页
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作为参照系,审视中国当代美学的建设和发展,必然的结论就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既不能象某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那样,以艺术生产论否定艺术的意识形态性质,又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把马克思主... 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作为参照系,审视中国当代美学的建设和发展,必然的结论就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既不能象某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那样,以艺术生产论否定艺术的意识形态性质,又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把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审美和艺术实践结合起来,形成自己民族的特色。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特色就在于,发扬中国“向内求善”审美观念的长处,充分发挥审美和艺术的以情动人,美善结合,整体中和的特点,避免片面性,全面推动中国美学的建设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中国当代美学 “向内求善” 情感本位 美善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科学与意识形态的美学——中西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般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阎国忠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4-36,共13页
马克思主义美学应该是科学,也是意识形态。但中国马克思主义关学注重美学的科学性,而忽略它的意识形态性;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则注重美学的批判和否定的功能,实际上即意识形态功能,而忽略它的科学性。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学科建设上做... 马克思主义美学应该是科学,也是意识形态。但中国马克思主义关学注重美学的科学性,而忽略它的意识形态性;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则注重美学的批判和否定的功能,实际上即意识形态功能,而忽略它的科学性。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学科建设上做出了贡献,但具有“学院化”的倾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深化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但没有找到真正的哲学根基和逻辑归宿,作为一门科学没有形成整体的理论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美学科学性 意识形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得失谈
7
作者 陶水平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8-41,共4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简称西马文论)是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论坛上一支极为引人注目的力量。自卢卡契1923年发表《历史与阶级意识》以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文论家的队伍中,云集了为数众多学养极深的作者,涌现了大批很有份量的理论著...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简称西马文论)是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论坛上一支极为引人注目的力量。自卢卡契1923年发表《历史与阶级意识》以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文论家的队伍中,云集了为数众多学养极深的作者,涌现了大批很有份量的理论著作,并形成了西马文艺学的许多具体的分支学派。认真研究西马文论的产生、发展及理论得失,对于建设有当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将有直接的借鉴意义。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论 西马文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 大众文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意识形态 卢卡契 借鉴意义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世纪的对话——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理论 被引量:2
8
作者 苏宏斌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8-113,共6页
本文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论是各种现代思想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之间对话和交融的结果。本雅明的出发点是一种本体论的语言哲学,因此他把艺术生产论解释为美学上的形式本体论;阿尔都塞和马歇雷把马克思的思想结构主义化了... 本文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论是各种现代思想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之间对话和交融的结果。本雅明的出发点是一种本体论的语言哲学,因此他把艺术生产论解释为美学上的形式本体论;阿尔都塞和马歇雷把马克思的思想结构主义化了,因而在科学与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的张力中寻找艺术的位置;伊格尔顿试图综合这两种倾向,并重新返回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立场,提出了一套融意识形态与艺术生产于一体的批评理论。艺术生产论在西方的发展过程既表明马克思的思想在当代的充分活力,又启发我们,只有通过积极的对话与融合才能保持这种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艺术生产关系 本雅明 艺术生产论 阿尔都塞 文学生产 马歇雷 艺术技巧 审美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之交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9
作者 李衍柱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9-55,共7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胚胎和诞生地。以此为起点,20世纪出现了两条不同的发展路线:一条路线从属于政治,在革命的风暴中曲折发展;另一条路线则脱离政治实践,转向文艺学、美学自身的研究。前者以...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胚胎和诞生地。以此为起点,20世纪出现了两条不同的发展路线:一条路线从属于政治,在革命的风暴中曲折发展;另一条路线则脱离政治实践,转向文艺学、美学自身的研究。前者以列宁、毛泽东为代表,后者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代表。面对时代的挑战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发展中出现的种种复杂现象,我们必须汲取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使其在发展中具有更大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 世纪之交 毛泽东 资本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手稿》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人的本质力量 政治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莎士比亚化”的艺术生产论──评曾簇林《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纲要》 被引量:1
10
作者 傅其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122-125,共4页
关键词 艺术哲学 “莎士比亚化” 马克思恩格斯 “美的规律” 艺术生产论 历史唯物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艺术本体 对象客体 审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志荣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30,共5页
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在美学界独树一帜。其以实践本体论取代和超越认识论美学,有力地推动了实践美学的发展。他既重视社会性又强调感性和人的个性,重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将美看成客观必然性与人的自由性的统一。他认为实... 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在美学界独树一帜。其以实践本体论取代和超越认识论美学,有力地推动了实践美学的发展。他既重视社会性又强调感性和人的个性,重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将美看成客观必然性与人的自由性的统一。他认为实践的自由是通过创造来实现的。从审美活动的角度,他将劳动理解为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在具体的论述中,他对西方现代美学有批判、有继承,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尤其能有所肯定,主张中国的实践美学应当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进行认真的对话和交流。他还结合具体的创造等问题对实践本体论美学加以阐释。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观值得我们珍视、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纲纪 实践本体论 实践美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紫千红才是春”——序季水河《美学理论纲要》
12
作者 蒋孔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66-66,共1页
几年以前,季水河同志来信说,他正在编写一部《美学理论纲要》。现在,他写好了,把稿子寄给我,要我写篇序。我拆开包装得严严密密的包裹,取出装订得整整齐齐的三大叠稿子。我不禁想,只有一个热心于自己的事业的人,才会这样爱护自己的成果... 几年以前,季水河同志来信说,他正在编写一部《美学理论纲要》。现在,他写好了,把稿子寄给我,要我写篇序。我拆开包装得严严密密的包裹,取出装订得整整齐齐的三大叠稿子。我不禁想,只有一个热心于自己的事业的人,才会这样爱护自己的成果。正是出于这种爱护的心情,我翻阅的时候,不能不产生几分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水河 美学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密密 美育 美学原理 当代美学 美学研究 美的追求 美学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史,本文及其它因素的参照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荣翼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4期63-68,共6页
文学史,本文及其它因素的参照作用张荣翼文学史要涉及到文学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它包括文学发展的规律、文学风格与文体的演变及盛衰、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般关系,文学史中前、后代之间的影响及反拨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最终都得集... 文学史,本文及其它因素的参照作用张荣翼文学史要涉及到文学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它包括文学发展的规律、文学风格与文体的演变及盛衰、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般关系,文学史中前、后代之间的影响及反拨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最终都得集中在文学作品方面。在这一问题上,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本文 文学史 文学作品 潜本文 《史记》 罗兰·巴特 “互文性” 其它因素 符号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鲁迅与外国文化比较研究综述(一)
14
作者 李春林 王吉鹏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3-68,共6页
王富仁在他的《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①中称鲁迅学中的比较文学研究是“先锋派的鲁迅研究”之一,并且最早影响到鲁迅研究界。在简单罗列了成绩之后,他也指出了存在的长处与不足:重在鲁迅思想、艺术和国际影响的研究,重在阐明... 王富仁在他的《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①中称鲁迅学中的比较文学研究是“先锋派的鲁迅研究”之一,并且最早影响到鲁迅研究界。在简单罗列了成绩之后,他也指出了存在的长处与不足:重在鲁迅思想、艺术和国际影响的研究,重在阐明文学的国际联系的必要性和接受外国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 研究综述 比较研究 文化比较 表现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中西文化 西方文化 象征主义 《狂人日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离与文化裂变
15
作者 李明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7年第2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先锋文学 马尔库塞 两极化发展 精神文化 社会转型期 审美文化 审美之维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历史主义 商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