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路径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佃来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37,共4页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政治哲学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理论 文化批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法论反思 被引量:2
2
作者 唐正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5,共4页
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梳理和反思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自觉和方法论创新的目标、方向和思路,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本刊特邀请几位青年学者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等不同角度对此话题展开讨论。邹吉... 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梳理和反思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自觉和方法论创新的目标、方向和思路,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本刊特邀请几位青年学者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等不同角度对此话题展开讨论。邹吉忠博士的文章《从规范到创新:学术自觉的新动力》从知识社会学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学术自觉的逻辑进程和内在动力,并围绕学术自主创新和"学术发动机"问题,提出学术自觉的新思路,以期为学术自觉注入新的、更强的动力。沈湘平博士的文章《学术自觉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反思性》从宏观层面提出:哲学社会科学的反思性不同于自我意识上的反思,它指向作为整体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无意识前提和社会基础,只有对这些表现为不同场域的决定性机制的分析与批判,真正的学术自觉才有可能,而这些分析和批判又有赖于良好公共性论辩的展开。刘怀玉博士的文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再中国化"问题》则从一个微观层面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再中国化",就是要站在中华民族所肩负的世界历史新的时代使命的高度和着眼于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兴亡的高度,来回答与反思重大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要有自觉地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与学术思想问题的意识,要有长远的和开放的学科建设与学术思想积累的发展战略举措。唐正东博士的文章《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法论反思》从另一个微观层面提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谱系中的文化批判线索和这一理论谱系中的经济学批判线索虽然都有其独特的理论贡献,但在方法论上两者都具有某种局限性,透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谱系中的这两条理论线索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可以更清楚地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学术思想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方法论 批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建设的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学术研讨会侧记
3
作者 王雨辰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4期7-8,共2页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术研讨会 创新 工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4年11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 侧记 意义 湖北教育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武汉大学 中央编译局 人文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哲学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路径
4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97-297,共1页
李佃来在《求是学刊》2006年第5期撰文《政治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路径》指出,无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还是新自由主义、社群主义,都是在一种反实证主义的思想氛围中出场亮相的,这意味着它们不管在论题上有多大差... 李佃来在《求是学刊》2006年第5期撰文《政治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路径》指出,无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还是新自由主义、社群主义,都是在一种反实证主义的思想氛围中出场亮相的,这意味着它们不管在论题上有多大差异,在思考人的存在方式上,它们是一致的,它们所提供的思考进路,不约而同地指向了生活世界的意义与政治活动的价值,实质上,这正是政治哲学(无论其形式)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强烈共鸣的最根本原因,也正是我们欲求以政治哲学解读推进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原发性内驱力。这一工作无论如何都是对一个新的研究平台的构筑,它不仅对于深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有所助益,也能够使具有勃勃生机的国内政治哲学研究获得一种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在拓宽政治哲学研究视野的同时,推动政治哲学在中国学术界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政治哲学 路径 《求是学刊》 人的存在方式 哲学研究 新自由主义 反实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与展望:中国语境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二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在黑龙江大学举行
5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2006年7月19至20日,由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和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发起,由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和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主办、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协办的全国第... 2006年7月19至20日,由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和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发起,由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和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主办、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协办的全国第二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在黑龙江大学举行。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期刊界编辑共五十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黑龙江大学 中国语境 文化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路径(笔谈)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一兵 欧阳谦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5-30,共6页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哲学反思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人学 文化 文本 思想解放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方向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3
7
作者 邹诗鹏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0-34,共5页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哲学 当代性 当代西方哲学 问题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进新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翼星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12,共4页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 2 0世纪 80、90年代中国哲学界的重大事件之一。过去 2 0年中国哲学界许多问题的展开和许多理论倾向的形成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引入相关。李惠斌教授认为 ,在过去 2 0年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 2 0世纪 80、90年代中国哲学界的重大事件之一。过去 2 0年中国哲学界许多问题的展开和许多理论倾向的形成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引入相关。李惠斌教授认为 ,在过去 2 0年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过程中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带来了重要的启迪 ,为建立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世界性话语模式 ,提供了重要的话语背景。张一兵教授强调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要“重新面对我们一度以为完成了的文本和人物”进行经典文本的深度解读 ,同时要实现研究范式的转换 ,研究的重心要从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思潮和晚期马克思主义。胡大平博士对后马克思主义做了专门的划界。张翼星教授概括了目前哲学界关于法兰克福学派 ,特别是哈贝马斯以及关于萨特思想和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他认为目前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大大突破原有若干派别的范围或框架 ,呈现更广阔的视野。陈学明教授回顾了过去 2 0年中国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争论 ,提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定要着眼于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启示 ,必须强化问题意识 ,必须拓宽视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21世纪 法兰克福学派 哈贝马斯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方法论的四个维度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雨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3,共7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是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效应和实践效应以及理解史、解释史和接受史的研究。只有从历史维度、文化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四个方面展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是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效应和实践效应以及理解史、解释史和接受史的研究。只有从历史维度、文化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四个方面展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研究,才能真正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理论运思逻辑和理论个性,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质,使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有利于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问题,实现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 研究范式 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王雨辰教授访谈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雨辰 周玉林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161,共5页
近年来,王雨辰教授提出了"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等新的研究论域,力图把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国外马克思主义新思潮的追踪研究有机... 近年来,王雨辰教授提出了"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等新的研究论域,力图把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国外马克思主义新思潮的追踪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展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研究,从根本上深化我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并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价值归宿和目的定位在服从和服务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中国现代化实践上。王雨辰教授从自身的人生经历、研究经历对于上述问题分别做了具体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的深度耕犁与研究范式的断裂——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走向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一兵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共4页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 2 0世纪 80、90年代中国哲学界的重大事件之一。过去 2 0年中国哲学界许多问题的展开和许多理论倾向的形成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引入相关。李惠斌教授认为 ,在过去 2 0年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 2 0世纪 80、90年代中国哲学界的重大事件之一。过去 2 0年中国哲学界许多问题的展开和许多理论倾向的形成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引入相关。李惠斌教授认为 ,在过去 2 0年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过程中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带来了重要的启迪 ,为建立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世界性话语模式 ,提供了重要的话语背景。张一兵教授强调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要“重新面对我们一度以为完成了的文本和人物”进行经典文本的深度解读 ,同时要实现研究范式的转换 ,研究的重心要从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思潮和晚期马克思主义。胡大平博士对后马克思主义做了专门的划界。张翼星教授概括了目前哲学界关于法兰克福学派 ,特别是哈贝马斯以及关于萨特思想和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他认为目前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大大突破原有若干派别的范围或框架 ,呈现更广阔的视野。陈学明教授回顾了过去 2 0年中国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争论 ,提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定要着眼于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启示 ,必须强化问题意识 ,必须拓宽视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末 中国哲学研究 重大问题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研究范式 马克思主义研究 理论走向 外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的理论维度及其价值
12
作者 王雨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1,F0002,共8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的理论维度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思考的范式、理论总问题以及运用理论总问题分析当今社会提出的理论问题,还包括我们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的变化及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关系。因此,对西方马...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的理论维度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思考的范式、理论总问题以及运用理论总问题分析当今社会提出的理论问题,还包括我们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的变化及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关系。因此,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理论维度的研究不仅能更好地揭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影响和互动关系,明确和凸显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目的,而且有利于我们把握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革创新的轨迹与理论得失,是深化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实现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价值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 理论问题 理论逻辑 理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视野——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13
作者 李佃来 《湖北社会科学》 2003年第8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哲学研究 书评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研究范式 王雨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出版 被引量:1
14
作者 钟楚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图书出版 当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
15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是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创社之初倾力策划推出的一套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本套丛书由李小娟总编辑策划。主编为全国知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衣俊卿先生。该论丛的策划者选取目前国内哲学界国外马克思主...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是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创社之初倾力策划推出的一套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本套丛书由李小娟总编辑策划。主编为全国知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衣俊卿先生。该论丛的策划者选取目前国内哲学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中成果卓著、声誉俱佳的六位知名学者,倾心奉献、精心打造了当代中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扛鼎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大学出版社 黑龙江 国外 编辑策划 知名学者 当代中国 李小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现实——戴维·麦克莱伦与辛向阳的学术对话 被引量:3
16
作者 禚明亮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6,共4页
俗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中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凸显出不同的理论侧面,加强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的交流和对话,对于我们所从事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事业大有裨益。禚明亮博士就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几个重要学术... 俗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中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凸显出不同的理论侧面,加强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的交流和对话,对于我们所从事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事业大有裨益。禚明亮博士就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几个重要学术问题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求教于英国著名学者、《马克思传》的作者戴维·麦克莱伦先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辛向阳先生。问题之间的段落标题由问题提问者自己凝练概括后所加。他们的回答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许多观点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学术对话 麦克莱伦 辛向阳 理论与现实 戴维 中国社会科学院 博士生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新时期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学术界的理论旅行——以萨特为例
17
作者 刘怀玉 王赛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2-91,共10页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西方现代思潮进入中国,在中国学术界经历一个复杂的理论嬗变过程,这个过程在总体上表现为从'精神污染'到思想资源的转变。具体来说,在改革开放初期,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起到了配合解放思想...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西方现代思潮进入中国,在中国学术界经历一个复杂的理论嬗变过程,这个过程在总体上表现为从'精神污染'到思想资源的转变。具体来说,在改革开放初期,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起到了配合解放思想、呼唤人性、弘扬人道主义的作用;到了90年代,学者们开始在主体性转向和异化批判的范式下研究这一理论;世纪之交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讨论,最有影响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存论转向',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成为这一转向的理论资源;新世纪以来,对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变得多元与精专,并展现出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合流的趋势。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学术界也大致经过上述四个阶段、四种范式。'人学辩证法'是萨特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带给中国学术界的思想冲击也最大,它刺激着中国学者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学'问题和'当代性'问题。而'当代性'一端连着传统哲学(近代哲学和形而上学),另一端连着后现代,萨特就是在传统哲学和后现代哲学之间搭建桥梁的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萨特 后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哲学、预言和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
18
作者 雅克·比岱 夏莹(译)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44,共6页
今年是马克思逝世130周年(1883~2013)。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太多的变化,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对马克思的记忆却永远无法抹去。直到今天,他依然是国际主流媒体所评选出来的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的肖像依然高举... 今年是马克思逝世130周年(1883~2013)。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太多的变化,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对马克思的记忆却永远无法抹去。直到今天,他依然是国际主流媒体所评选出来的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的肖像依然高举在欧洲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一系列罢工者的手中,他的话语也依然是今天全球人文社会学界严肃学者所无法回避的话题,甚至我们今天全世界人正在经历的全球变革(无论政治、经济、生态还是文化)也无不出自他当年所设定的议题……为纪念马克思逝世130周年,本刊与中国政法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合作,特约当代著名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者雅克·比岱(法国)、诺曼·莱文(美国)和汤姆·洛克莫(法国)分别撰文。这三篇文章,既有对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的专题研究(如比岱的《再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哲学、预言和理论的视角》),又有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反思性梳理(如菜文的《论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对马克思思想的解读:以“辩证唯物主义”为例》),更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径的探索(如洛克莫的《马克思的实践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实践》)。问题、理论和思想史,皆在这三篇充满哲学意蕴的文章中尽情流淌,其间,我们还可以看到任何一位严肃学者所不可忽视的文献研究功底。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三位作者中至少有两位具有明显的“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哲学意蕴 共产主义 逝世 专题 纪念 预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良法观及其时代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胡玉鸿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36,共12页
马克思通过"真正的法律"与"形式上的法律"的区分,阐明了良法必须是"真正的法律"这一意涵。就良法的实体标准而言,它必须是体现"理性"、"自由"和"实质正义"的法律;就良法... 马克思通过"真正的法律"与"形式上的法律"的区分,阐明了良法必须是"真正的法律"这一意涵。就良法的实体标准而言,它必须是体现"理性"、"自由"和"实质正义"的法律;就良法的形式标准来说,法律必须"明确"而"普遍"。良法作为一种成文规则,还必须以自然法、习惯法以及法律原则作为辅助渊源。马克思的良法观对于推动当代中国的法治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尤其表现在良法理念是法律进化的精神动力、实质正义相对于形式正义的优先性以及在一定范围内允许法官有造法的权利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法律理论 现时代 马克思主义法学 经典马克思主义 实践的社会主义 意义 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