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人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认识与批判
1
作者 刘明明 《新视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8,共8页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无产阶级立场,在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认识与批判中,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首要考量因素,揭露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狭隘性,批判资本主义现代化是扩张掠夺、物质主义膨胀、人与自然失衡、两极分化的现代化。中国共产...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无产阶级立场,在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认识与批判中,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首要考量因素,揭露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狭隘性,批判资本主义现代化是扩张掠夺、物质主义膨胀、人与自然失衡、两极分化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人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认识与批判秉承辩证的态度,既没有因为其推动生产力的巨大作用而全盘肯定,也没有因为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弊端而全盘否定。在继承资本主义现代化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摒弃其糟粕,构筑其所不具备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结构,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资本主义现代化 西方 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意蕴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绍勇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2-283,共12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百年艰辛探索中立足时代方位,不断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拓新和实践突破的全面发展之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创性充分彰显其在政治原则、理论升华、价值旨归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守正创...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百年艰辛探索中立足时代方位,不断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拓新和实践突破的全面发展之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创性充分彰显其在政治原则、理论升华、价值旨归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守正创新的理论自觉,深刻蕴涵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现代化理论的丰富表达。与西方现代化相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社会生产关系的现代建构以及“两个和解”的协调发展,映衬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超越,又在构造“整体性文明”、超越“资本中心论”、打破“西方一元论”中,凸显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旨趣。在新征程上,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人的现代化 资本主义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法国小农资本主义的演进道路及其现代转型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新光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59,共6页
近代法国"革命范式"的小农资本主义演进道路,不仅剪断了农村资本主义发展的翅膀,而且拖延了从传统农业国转向现代工业国的历史进程。二战结束后,法国现代农业转型的主要特征是商业化、资本化、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社会... 近代法国"革命范式"的小农资本主义演进道路,不仅剪断了农村资本主义发展的翅膀,而且拖延了从传统农业国转向现代工业国的历史进程。二战结束后,法国现代农业转型的主要特征是商业化、资本化、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农民职业化与家族化公司交织在一起,既顺应世界农业发展一体化的新趋势,又保持欧洲大陆农业生产的传统特点,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资本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大革命 小农资本主义 法国式道路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 被引量:2
4
作者 聂运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2,共8页
当今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积极探索不是偶然发生的 ,它是十月革命后欧美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长期探索过程的自然的、历史的发展 ,是社会主义发展多样性的体现 ,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具有... 当今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积极探索不是偶然发生的 ,它是十月革命后欧美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长期探索过程的自然的、历史的发展 ,是社会主义发展多样性的体现 ,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共产党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卢森堡 葛兰西 陶里亚蒂 社会主义民主 经济体制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法国式道路及其新发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新光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4-111,共8页
近代农业向资本主义关系的演进形式,在世界各国由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不同,呈现出多样性和不平衡性的明显特征。"革命的法国范式"是在欧洲中世纪比较典型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发展近代农业资本主义的具有普遍性的演进道路,这... 近代农业向资本主义关系的演进形式,在世界各国由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不同,呈现出多样性和不平衡性的明显特征。"革命的法国范式"是在欧洲中世纪比较典型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发展近代农业资本主义的具有普遍性的演进道路,这种建立在小块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小农资本主义经济缺乏农民与土地分离的退出机制,不仅"剪断了法国农村资本主义的翅膀",而且严重地阻碍和拖延了法国从传统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工业国的历史进程。当代法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家族化、商业化、资本化、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公司化、社会化、合作化、农民职业化交织在一起,既保持了欧洲大陆地区农业生产的传统特点,又顺应了当今世界农业国际化、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大革命 小农经济 农业资本主义 法国道路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法国式道路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新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6-101,共6页
近代农业向资本主义关系的演进形式,由于世界各国具体历史条件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和不平衡性的特征。"革命的法国范式"是欧洲中世纪比较典型的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发展近代农业资本主义的演进道路,这种建立在小块土地... 近代农业向资本主义关系的演进形式,由于世界各国具体历史条件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和不平衡性的特征。"革命的法国范式"是欧洲中世纪比较典型的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发展近代农业资本主义的演进道路,这种建立在小块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小农资本主义经济缺乏农民与土地分离的退出机制,不仅"剪断了法国农村资本主义的翅膀",而且严重地阻碍和拖延了法国从传统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工业国的历史进程。当代法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家族化、商业化、资本化、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公司化、社会化、合作化及农民职业化交织在一起,既保持了欧洲大陆地区农业生产的传统特点,又顺应了当今世界农业国际化、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大革命 小农经济 农业资本主义 法国道路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地认识当今资本主义世界——读《西方世界透视》
7
作者 李海鸥 《党校教学》 1991年第1期46-49,共4页
到底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当今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状况、弊端、矛盾是怎样的?为什么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社会主义是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为什么一些人盲目向往资本主义?这一... 到底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当今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状况、弊端、矛盾是怎样的?为什么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社会主义是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为什么一些人盲目向往资本主义?这一连串的问题是我们许多人,特别是广大青年所不了解的。为此,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适应全国各条战线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需要,编写了《西方世界透视》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充足的事实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 西方世界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制度 马列主义 透视 垄断资产阶级 第三条道路 资本主义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若干历史特点
8
作者 叶同丰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81-87,共7页
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问题,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它始终制约着英国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了解英国的钥匙。英国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变革和农业生产力革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英国后来的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之所以具有典型性,都无不与... 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问题,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它始终制约着英国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了解英国的钥匙。英国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变革和农业生产力革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英国后来的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之所以具有典型性,都无不与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形式和道路有关。本文拟就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特点,作一肤浅的探索,以求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道路 圈地运动 农村 经营体制 农业资本主义发展 农场主 富裕农民 土地经营 封建土地所有制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视角下现代化模式比较研究
9
作者 余凯月 丁晓钦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9-59,共11页
在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中,现代生产力与不同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结合,在不同的国际环境与历史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形态,聚合成不同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依据所有制形式、政府与市场关系、民主制度、对外交往方式这四... 在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中,现代生产力与不同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结合,在不同的国际环境与历史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形态,聚合成不同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依据所有制形式、政府与市场关系、民主制度、对外交往方式这四个影响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关键要素,可将世界主要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划分为具有代表性的四种类型:西方以私有制与自由化为显著特征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苏联以高度集中与指令性计划为显著特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东亚、拉美被动与依附性的现代化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在现代化比较的四个维度上分别表现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主导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以及独立自主的和平对外交往方式。中国式现代化与其他三种现代化模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有着其他现代化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 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 东亚拉美依附性现代化 比较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特色”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红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9,共5页
当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存在四种误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资本主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封建资本主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非资非社";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资又社... 当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存在四种误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资本主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封建资本主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非资非社";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资又社的经济混合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它突破了苏联模式和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不同于"东亚模式"、东欧模式和欧美模式,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结合了中国实际,在自身实践的基础上独立自主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模式 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道路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力克 《浙江学刊》 CSSCI 1991年第6期7-12,共6页
在中国这一东方农业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新课题。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趋势,也留下了晚年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遗产。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现代化运动相结合。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现代化运动 资本主义社会 建设实践 马克思主义原理 社会发展道路 创造性 商品经济 马克思恩格斯 现代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人民性及其对西方模式的超越 被引量:8
12
作者 毕国帅 李海青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87,共8页
西方模式的内核是“资本”,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核是“人民”。西方模式形成于资本的积累和扩张过程中,坚持资本至上,以资本为中心展开,导向物质主义膨胀,建立并维护霸权体系,呈现的是资本主导现代化的“特殊”逻辑,绝非放之四海而皆... 西方模式的内核是“资本”,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核是“人民”。西方模式形成于资本的积累和扩张过程中,坚持资本至上,以资本为中心展开,导向物质主义膨胀,建立并维护霸权体系,呈现的是资本主导现代化的“特殊”逻辑,绝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成于人民选择和创造历史的能动过程中,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展开,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生成逻辑、价值立场、实践方式、目标追求、世界旨趣五个层面展现出鲜明的人民性,是对西方模式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西方模式 人民性 资本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道路”的现代化意味着什么?——论全球化语境下非西方国家的历史性突围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水仙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4-40,共7页
"现代化"的"中国道路"所指向的目标是实现民众富足、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然而,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却需要在"全球化"和"西方中心主义"双重时空背景的叠加下,去关注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内... "现代化"的"中国道路"所指向的目标是实现民众富足、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然而,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却需要在"全球化"和"西方中心主义"双重时空背景的叠加下,去关注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内的"不良倾向",进而把握好具体境遇中"如何进行现代化实践"的"度"。从而,以"现代化"之"中国道路"的历史性突围,回应"历史是否终结"的世纪之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现代化 西方中心主义 全球化 历史的终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道路比较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选择
14
作者 张宁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4,13,共5页
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表明,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将最终告别传统社会而实现现代化。但是这个发展的总趋势并不排斥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的多样性,现实社会主义道路则是中国历史选择的通往现代文明之路。
关键词 现代化道路 历史选择 中国社会主义 英法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俄国 现代文明 资产者 共同趋势 环境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被引量:6
15
作者 田鹏颖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161,共13页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现代化史上的伟大创举,自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人类现代化新历史,在世界现代化的总体图谱中形成了全新独特见解,标注了人类现代化理论、制度和实践的新高度,并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崭新图景。...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现代化史上的伟大创举,自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人类现代化新历史,在世界现代化的总体图谱中形成了全新独特见解,标注了人类现代化理论、制度和实践的新高度,并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崭新图景。中国式现代化因其“新”而面临着诸多世界难题和世纪难题,必须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来加以解决。我们应遵循“六个坚持”的重大原则,深刻把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守正创新的基本方法、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内在要求、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坚持系统观念的思维方式,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从而为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注入不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西方现代化 现代化道路 “六个坚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内涵 被引量:7
16
作者 蒋英州 何红谚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92,共13页
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内涵、形成逻辑与重要意义,需要将其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语境之中,也即人类文明新形态有着特定的时代内涵。人类文明新形态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成就与理论升华,其产生的标志是统... 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内涵、形成逻辑与重要意义,需要将其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语境之中,也即人类文明新形态有着特定的时代内涵。人类文明新形态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成就与理论升华,其产生的标志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相应地“五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成为其核心以及主要表现形式。而新发展理念则从方法论与世界观的维度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并指引着其发展。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个结合”不仅构成其根脉和魂脉,而且为其发展成熟提供精神指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更高阶段,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实现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彰显其先进特质并推动其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也就借助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文明”、新发展理念、“两个结合”与共同富裕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出来,显示出其与传统社会主义文明和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相比较的创新性、发展性、世界性及其使命追求。由于人类文明新形态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发展与成熟既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熟同步,也是一个与之相比更长的发展过程,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也给人类现代化与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方案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传统社会主义文明 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科学论证
17
作者 陈汉楚 《江淮论坛》 1982年第6期30-34,共5页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实现了我党历史上三次大的转折的最大一次转折,并且经过六中全会到十二大,终于找到了一条既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列宁主义 科学论证 基本原理 重点转移 六中全会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 生产力 社会主义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利益与精神富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特征 被引量:37
18
作者 吴艳东 廖小丹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38,共12页
精神贫困是西方现代性后果的主要病症所在,如何摆脱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困境,已经成为严峻而紧迫的时代课题。关照人的精神利益需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规定。在发展理念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精神贫困是西方现代性后果的主要病症所在,如何摆脱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困境,已经成为严峻而紧迫的时代课题。关照人的精神利益需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规定。在发展理念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人民至上为价值遵循、以群体本位为文化理念、坚持协调发展的基本策略,为人的精神利益实现提供了文明指引。在实现过程中,我国现代化建设始终将人民的精神利益贯穿于精神生产—精神分配—精神交往—精神消费的全链条中,在精神利益的实现内容、方式、性质上与西式现代化道路存在根本差异。在不同理念的指引及实践过程的运行下,精神贫瘠、人的全面异化是西方资本文明发展模式的历史必然;与之相对立,实现精神富裕、人的全面发展将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未来图景。中西两条现代化道路通过理念、过程及结果的动态比较,进一步彰显了实现人的精神利益向精神富裕的跃升,是人类文明新形态之于资本主义文明在精神层面的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利益 精神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人类文明新形态 资本主义文明 文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基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基本经济制度视角 被引量:58
19
作者 周文 肖玉飞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20,共11页
纵观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加剧财富分配失衡和制造社会两极分化的发展失衡历史。贫困加剧与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的内在必然,西方福利社会制度更难掩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极度不公的事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注定无法彻底... 纵观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加剧财富分配失衡和制造社会两极分化的发展失衡历史。贫困加剧与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的内在必然,西方福利社会制度更难掩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极度不公的事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注定无法彻底消除贫困难题与解决财富分配高度不公。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美好愿景,也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现代化伟大奇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独特制度优势,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基础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制度基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制度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观念与西方文化传统 被引量:9
20
作者 何中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0-77,共8页
本文认为,现代化观念的实质乃是理性精神,它孕育并产生于西方文化背景之中。西方文化的理性主义传统植根于西方人所特有的生存方式。古希腊罗马文化赖以生成的独特自然条件,决定了西方人对自我生存方式的选择。西方早期社会的市场化... 本文认为,现代化观念的实质乃是理性精神,它孕育并产生于西方文化背景之中。西方文化的理性主义传统植根于西方人所特有的生存方式。古希腊罗马文化赖以生成的独特自然条件,决定了西方人对自我生存方式的选择。西方早期社会的市场化进程,一方面培养了人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冲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伦理羁绊,使西方人把理性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这一自我意识类型,反过来又极大地强化了理性主义传统的塑造。由此决定了西方文化总是以理性的视野来看待和追求真、善、美,从而呈现出同东方文化传统的根本分野。因此,理性精神孕育形成的现代化现念,不过是一种文化承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化传统 现代化”观念 亚里士多德 理性精神 自我意识 理性主义 生存方式 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思恩格斯 现代化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