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双重视域——哲学观变革与现代性问题 |
庞立生
王艳华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
2
|
价值主体:马克思哲学“主体性”思想的根本旨趣——读贺来教授《“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 |
马新宇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
3
|
哲学的新方向:提高人生的境界——评张世英著《天人之际》、《进入澄明之境》、《哲学导论》 |
林可济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
4
|
恩格斯“哲学终结”观的若干比较与分析 |
徐长福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
5
|
世纪之交的中国哲学走向与社会发展——张曙光教授访谈录 |
江河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
1997 |
0 |
|
|
6
|
马克思哲学:一种价值论哲学 |
朱鲁子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
7
|
科技时代人类的生存困境及其超越 |
张雪敏
王艳华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
2019 |
4
|
|
|
8
|
解构与思辨 |
杨鸥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0 |
|
|
9
|
事实与价值问题评述 |
思新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
199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