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80年代对西方现代派文学接受中的技术主义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德领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8,共8页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对形式的热衷,与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大量译介紧密相关。出于规避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非理性成分的考量,一些作家对其中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了剔除,从内容中"剥离"出形式,"成功"地将现代派的...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对形式的热衷,与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大量译介紧密相关。出于规避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非理性成分的考量,一些作家对其中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了剔除,从内容中"剥离"出形式,"成功"地将现代派的创作技巧移植到中国文学中来,从而解构了定为一尊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使文学创作出现了多元化。但是,由此带来的"技巧崇拜"或曰"技术主义",也导致了中国的现代主义只注重技巧的操练,而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精神,同时又屏蔽掉了对社会现实的有效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派文学 形式 技术主义 文体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舍与西方现代派文学 被引量:9
2
作者 史承钧 伍斌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78-86,共9页
我国现代文学是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中诞生的。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大师们无一不受到西方进步文学的影响,老舍也不例外。他的作品不仅受到自古希腊罗马文学乃至近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薰陶,而且也从他创作之初即在西方流行的现代派文学中吸取... 我国现代文学是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中诞生的。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大师们无一不受到西方进步文学的影响,老舍也不例外。他的作品不仅受到自古希腊罗马文学乃至近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薰陶,而且也从他创作之初即在西方流行的现代派文学中吸取了养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城记》 布莱希特 西方现代派文学 现代主义 福克纳 乌托邦小说 《茶馆》 《骆驼祥子》 《月牙儿》 文学概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丑”──兼及与传统文学的联系 被引量:3
3
作者 蒋承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72-75,共4页
论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丑”──兼及与传统文学的联系蒋承勇艺术家应该追求美、创造美,应该通过他们的创作去展示生活的美,进而激励人们去追求美的事物、美的生活。自古希腊开始,西方文学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和展示美的世界与人... 论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丑”──兼及与传统文学的联系蒋承勇艺术家应该追求美、创造美,应该通过他们的创作去展示生活的美,进而激励人们去追求美的事物、美的生活。自古希腊开始,西方文学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和展示美的世界与人生的。古希腊的神话中,神的形象是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派文学 传统文学 反英雄 “丑” 《恶之花》 以丑为美 审美理想 陀思妥耶夫斯基 波特莱尔 理想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现代派文学与资本主义精神危机 被引量:1
4
作者 龚翰熊 《社会科学研究》 1984年第1期86-93,共8页
西方现代派文学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精神危机结出的酸果:一、它所反映的现代西方社会,由于传统的信念和价值标准的崩溃,陷入了空前深刻的精神危机;二、属于现代派范畴的作家是一切失去了原有根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归宿的精神上的流亡者... 西方现代派文学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精神危机结出的酸果:一、它所反映的现代西方社会,由于传统的信念和价值标准的崩溃,陷入了空前深刻的精神危机;二、属于现代派范畴的作家是一切失去了原有根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归宿的精神上的流亡者,是现代资产阶级的浪子,他们自身也处于不可克服的精神危机之中。一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中心图画是非理性世界中的非理性的人。这里所谓的“非理性”,其实际含义主要是:它已非西方传统的理性所能解释,换句话讲,现实已经和传统的理性分离,在精神上呈现出一片混乱;曾经长期作为西方精神支柱的理性,由于经不起现实的检验被视为“童稚的幻想”,遇到了严重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派文学 精神危机 现代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 精神支柱 理性王国 非理性 作家 西方社会 价值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色调·追求——浅议西方现代派文学与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本质区别 被引量:1
5
作者 哈若蕙 《宁夏社会科学》 198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西方现代派文学对于我国今天的许多读者已不是十分生疏的了。这本来是并不奇怪的,但是,一部分青年作者为其殊异的内容,新奇的形式所吸引、迷醉,摒弃文学创作的传统手法,盲目模仿、照搬现代派艺术的现象,却不能不引... 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西方现代派文学对于我国今天的许多读者已不是十分生疏的了。这本来是并不奇怪的,但是,一部分青年作者为其殊异的内容,新奇的形式所吸引、迷醉,摒弃文学创作的传统手法,盲目模仿、照搬现代派艺术的现象,却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忧虑与不安。因此,对现代派文学做一些了解,认识其所由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藉以立足的思想、哲学基础以及作品所体现的时代色彩、所达到的社会效果,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派文学 文学创作 超现实主义 无产阶级文学 社会历史背景 现代派艺术 资本主义制度 现实主义文学 时代色彩 美学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悲观主义论析
6
作者 郑松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114-117,122,共5页
西方现代派文学兴起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发展于五、六十年代,至今尚有余绪.当人类几十亿人口接连卷入毁灭性的战燹之中,人们的正常理性遭受到严重践踏时,现代派文学与艺术的产生便不会仅仅是它自身发展的结果.既然在战争之中人类变得... 西方现代派文学兴起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发展于五、六十年代,至今尚有余绪.当人类几十亿人口接连卷入毁灭性的战燹之中,人们的正常理性遭受到严重践踏时,现代派文学与艺术的产生便不会仅仅是它自身发展的结果.既然在战争之中人类变得那么不可理喻,大战留给西方人民的,除了那到处的废墟与瓦砾以外,自然还有种种可怕的精神上的创伤:平衡感没有了,传统价值失落了,科学真理引起了人们的怀疑,甚至连一般的西方人的精神归宿——宗教,也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寄托,尼采的一句名言:“上帝死了.”成了欧美思想界热门的话题. 纵观西方现代派文学发展的历史,有一股悲观主义基调始终贯穿着这个潮流。从象征主义文学的“忧郁是美”,到意识流文学描写的“焦虑”,存在主义所谓的“死亡之前的超越”,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派文学 悲观主义 存在主义哲学 象征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 黑色幽默派 表现主义 意识流小说 尼采 西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现代派文学与中国当代大学生
7
作者 夏天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5期83-89,共7页
1978年~1990年,中国当代大学生在这历史性的十年中经历了一个艰苦探索的历程.在这一进程中,西方学术思潮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笔者在此就西方现代派文学与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关系作一定的探讨。一、西方现代派文学与当... 1978年~1990年,中国当代大学生在这历史性的十年中经历了一个艰苦探索的历程.在这一进程中,西方学术思潮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笔者在此就西方现代派文学与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关系作一定的探讨。一、西方现代派文学与当代大学生的视角文学艺术领域的“现代派”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来西方在“先锋主义”、“颓废主义”、“实验派”和各种现代文学艺术流派名称之下兴起和汇合的一场文艺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派文学 现代文学 学术思潮 当代大学生 颓废主义 先锋主义 反传统 二十世纪初 批判性 文艺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文艺创作思想上的反污染斗争——评西方现代派文学思想对我国文艺创作的影响
8
作者 吴野 《社会科学研究》 1983年第6期12-18,共7页
近几年来,我国文艺界少数同志著书撰文,为西方现代派文学鼓吹,甚至提出“中国文学需要现代派”的口号,认为现实主义是蒸汽机时代的产物,没有能力反映丰富复杂的原子时代、电子时代的社会生活,应予以“合理的排斥”,只有向西方现代派学习... 近几年来,我国文艺界少数同志著书撰文,为西方现代派文学鼓吹,甚至提出“中国文学需要现代派”的口号,认为现实主义是蒸汽机时代的产物,没有能力反映丰富复杂的原子时代、电子时代的社会生活,应予以“合理的排斥”,只有向西方现代派学习,我国文学艺术才能获得表现现代生活的生命活力。这样,不但水平参差不齐的一些现代派作品得到了高度的评价,而且现代派的哲学思想和文学主张,也在缺乏分析批判的情况下,被介绍给文艺创作者。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到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从表现自我到非理性主义,从无人物、无情节、无典型到反小说的小说、反戏剧的戏剧……,都被当作现代文学应有的标志,被引进了社会主义的文艺园地。这些文学主张、文学思想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它们不会象进口的机器零件那样,只能在所有者的操纵下发挥被事先限定了的作用。它们是能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派文学 创作思想 社会生活 资产阶级 表现自我 精神分析学 现实主义 无情节 现代文学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文艺理论界 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论争
9
作者 丁子春 《远程教育杂志》 1986年第5期13-16,共4页
西方现代派文学,对于我们来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一个神秘而陌生的世界。近几年来,一批现代派作品潮水般地涌进我们的刊物和书店,因而在理论界、学术界引起种种不同的反响,成为我国批评界论争的一个重要课题。这种论争,首先表... 西方现代派文学,对于我们来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一个神秘而陌生的世界。近几年来,一批现代派作品潮水般地涌进我们的刊物和书店,因而在理论界、学术界引起种种不同的反响,成为我国批评界论争的一个重要课题。这种论争,首先表现在学术会议上,尔后见于报刊和专著,渐及高校的讲坛。虽然有的刊物已宣告讨论结束,但认识仍未统一,继续争论之势犹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派文学 理论界 文艺 学术会议 学术界 刊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里斯托芬剧作的喜剧性与“双向性变形”——兼与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怪诞比较
10
作者 修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95-102,共8页
阿里斯托芬是古希腊著名的喜剧诗人,他把源于祭祀酒神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的旧喜剧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树起了欧洲喜剧史上的第一座峰巅。他是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作品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和深厚的人民性,诗人那... 阿里斯托芬是古希腊著名的喜剧诗人,他把源于祭祀酒神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的旧喜剧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树起了欧洲喜剧史上的第一座峰巅。他是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作品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和深厚的人民性,诗人那丰富奇妙的艺术想象和灵活多变的喜剧手法,曾使后世的不少艺术家为之倾倒,并从中获得了有益的美学借鉴。而今,当我们依据不断发展的文学史所提供的丰富史料,站在新的文化基点上探讨阿里斯托芬剧作的喜剧性,并试图寻求新的美学启迪时,他仍然没有使我们失望。独具特色的艺术变形是阿里斯托芬构筑喜剧世界的基本方式,他的变形主要是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里斯托芬 西方现代派文学 喜剧性 艺术变形 喜剧手法 双向性 理想与现实 社会现实 社会理想 内容与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正确的观点、态度对待西方现代派文学
11
作者 宁宓用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3期101-106,共6页
现代派文学一般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出现于西方的各种资产阶级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包括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文学、新小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等诸多流派。从它问世之日起。即以其... 现代派文学一般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出现于西方的各种资产阶级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包括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文学、新小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等诸多流派。从它问世之日起。即以其反传统(指反现实主义传统)的形式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派文学 现实主义传统 文学流派 超现实主义 资产阶级 象征主义 表现主义 未来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两重性
12
《文艺理论研究》 1983年第1期143-144,共2页
袁可嘉的《我所认识的西方现代派文学》(《光明日报》82年12月30日)一文对现代派文学的两重性作了如下分析: 我们读一些有代表性的现代派作品,可以看到人们如何从个人与社会游离或对立的角度对社会进行无目的的、抽象的、全面的攻击,甚... 袁可嘉的《我所认识的西方现代派文学》(《光明日报》82年12月30日)一文对现代派文学的两重性作了如下分析: 我们读一些有代表性的现代派作品,可以看到人们如何从个人与社会游离或对立的角度对社会进行无目的的、抽象的、全面的攻击,甚至否定有史以来的人类社会以及社会这种组织形式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派文学 人与人 袁可嘉 资本主义 代表性 社会矛盾 作品 两重性 角度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形色色的西方现代派文学
13
作者 周清 《远程教育杂志》 1984年第1期42-44,共3页
如何看待西方现代派文学是当前文艺界争论的一个重大问题。外国文学课仅对初期颓废文学有所涉及,为了帮助学员对现代派文学全貌有一个粗略的认识,以便在下一学期学习文学理论时能更好地联系实际,运用马列主义文学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 如何看待西方现代派文学是当前文艺界争论的一个重大问题。外国文学课仅对初期颓废文学有所涉及,为了帮助学员对现代派文学全貌有一个粗略的认识,以便在下一学期学习文学理论时能更好地联系实际,运用马列主义文学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对各种文学思潮和作品进行分析、鉴别,提高抵制精神污染的能力,现发表这一资料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派文学 毛泽东文艺思想 形色 文学理论 外国文学 颓废文学 文学思潮 马列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评价与借鉴
14
作者 傅修延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19-22,63,共5页
近几年来,国内谈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文章不少,其中有许多真知灼见,但也有人对它作了过高的评价,有人甚至还从借鉴问题谈到现代主义是中国文学发展的趋向。这种错误的观点扩散面很广,它超出了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直接影响到我国当代文学的... 近几年来,国内谈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文章不少,其中有许多真知灼见,但也有人对它作了过高的评价,有人甚至还从借鉴问题谈到现代主义是中国文学发展的趋向。这种错误的观点扩散面很广,它超出了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直接影响到我国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本文拟就对现代派的评价与借鉴的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以求教于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派文学 外国文学研究 当代文学 中国文学 文学传统 现代派诗歌 心理描写 陆文婷 改革文学 城南旧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西方现代派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的历史评价
15
作者 阙国虬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49-56,共8页
一一九七八年九月,一个W·J·F·詹纳尔的英国学者在柏林召开的一次关于中国文学的学术会议上作了题为“现代中国文学能否出现”的发言。不同于我们国内对“现代文学”的通常理解,他这里所说的文学的“现代”概念,指的是“
关键词 西方现代派文学 现实主义 文学影响 现代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 三十年代 象征主义 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主义作家 文艺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杂志与现代派文学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以鑫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6期31-37,共7页
八十年代中期,当读者惊诧于《春之声》《你别无选择》《小鲍庄》《车站》等作品中的“现代派”时,曾有人认为这是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开始引进。其实,不论是象征主义、意识流,还是未来主义、弗洛伊德的“性心理”,早在三十年代就已频频... 八十年代中期,当读者惊诧于《春之声》《你别无选择》《小鲍庄》《车站》等作品中的“现代派”时,曾有人认为这是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开始引进。其实,不论是象征主义、意识流,还是未来主义、弗洛伊德的“性心理”,早在三十年代就已频频光顾中国文坛并产生硕果——这就是以穆时英、施蛰存、刘呐鸥、杜衡、戴望舒等人为代表的《现代》文学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杂志 施蛰存 西方现代派文学 穆时英 弗洛伊德 作品 姑娘 刘呐鸥 梅雨 小说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鲁迅与西方现代派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嘉慧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5年第1期16-21,共6页
论鲁迅与西方现代派罗嘉慧鲁迅文学和西方现代派文学在同一时期产生自不同性质的社会营垒,有着根本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这两类文学中却有着许多相似之点。这种特殊之处使得鲁迅的文学比起同时代的其他文学来说更显示出一种独特的深刻... 论鲁迅与西方现代派罗嘉慧鲁迅文学和西方现代派文学在同一时期产生自不同性质的社会营垒,有着根本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这两类文学中却有着许多相似之点。这种特殊之处使得鲁迅的文学比起同时代的其他文学来说更显示出一种独特的深刻。探讨鲁迅作品中的这个特点,将有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派文学 鲁迅文学 波德莱尔 危机意识 《故事新编》 《野草》 象征主义 作家 儒家文化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现代派文学
18
作者 吕世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25-128,132,共5页
现代派文学曾经风靡一时,如何对待现代派文学是文艺领域人们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学术界、文艺界正在广泛地进行治理整顿的今天,正确阐明和认识现代派文学,是很必要的。 (一) 现代派文学,又称现代主义文学,英美多用“现代派”、“现代... 现代派文学曾经风靡一时,如何对待现代派文学是文艺领域人们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学术界、文艺界正在广泛地进行治理整顿的今天,正确阐明和认识现代派文学,是很必要的。 (一) 现代派文学,又称现代主义文学,英美多用“现代派”、“现代主义”,法国则叫“先锋派”、“先锋文学”,意大利称它“颓废主义”。它是西方社会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文学 垄断资本主义 西方现代派文学 事义 资产阶级意识 中间阶层 作家和作品 社会 文艺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派小说思潮与新时期文学的形式追求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兮 《当代文坛》 1988年第1期77-80,共4页
在以往的文学历程中现实主义有着重要的地位,亳无疑问现实主义是一种优秀的创作方法,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把握世界的艺术方式。一旦把现实主义原则绝对化,现实主义的创作模式就必然走向僵化,造成对生活的千篇一律的再现,这就会失落了它鲜... 在以往的文学历程中现实主义有着重要的地位,亳无疑问现实主义是一种优秀的创作方法,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把握世界的艺术方式。一旦把现实主义原则绝对化,现实主义的创作模式就必然走向僵化,造成对生活的千篇一律的再现,这就会失落了它鲜活的生命力。寻求艺术表现的活力,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苏醒、企图挣脱框范的强烈欲求和文学自身发展的要求,对文学作为艺术走进生活的呼唤就愈来愈迫切。一股暗隐的潜流开始在传统的围城中寻找奔突的决口。值得指出的是,不管是自觉或不自觉,强调文学特性的初衷乃是为了捍卫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中心地位,而这一出发点导致了新时期文学在对待西方现代派文学上所采取的弃内容、取形式的态度,影响了新时期文学的形式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现代派小说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西方现代派文学 现实主义原则 艺术表现 自我意识 创作模式 艺术方式 中心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现代派不可能垄断“现代性”
20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99-99,共1页
陈慧在《现代派与“现代性”》(《文论月刊》90年7期)一文中指出: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看待欧美历史,大多采用“三分法”,即把西方整个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和现代时期。他们通常把文艺复兴看作是欧美文化史上“现代”期的起点,因为他们... 陈慧在《现代派与“现代性”》(《文论月刊》90年7期)一文中指出: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看待欧美历史,大多采用“三分法”,即把西方整个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和现代时期。他们通常把文艺复兴看作是欧美文化史上“现代”期的起点,因为他们感到从文艺复兴至今虽已有四五百年历史,但西方社会在基本的意识形态上却具有一贯性。他们所说的“现代性”或“现代意识”,实际上大多是指同中世纪意识显然有别的资产阶级意识。西方的资产阶级批评家和文学史家,一般都认为文艺复兴以来直到今日西方文学艺术之各种流派、各种思潮都具有“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文艺复兴 西方现代派文学 中世纪 百年历史 现代意识 资产阶级意识 资产阶级文化 西方社会 文化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