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文学人文传统的异质互补与延续——评蒋承勇教授《西方文学“两希”传统的文化阐释》
1
作者 李安斌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5期223-224,共2页
关键词 西方文学“两希”传统的文化阐释》 蒋承勇 人文精神 生命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在时间意识与现实主义叙事 被引量:1
2
作者 孔建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5-99,共5页
理性的必死意识催生了以现在之维为重心的时间智慧。如何使短暂的现实人生变得有意义 ,中国与西方传统经历了不同的寻找过程 ,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市民社会出现之后 ,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意义的时间体验结构被强化了 ,并产生了新的文学叙事... 理性的必死意识催生了以现在之维为重心的时间智慧。如何使短暂的现实人生变得有意义 ,中国与西方传统经历了不同的寻找过程 ,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市民社会出现之后 ,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意义的时间体验结构被强化了 ,并产生了新的文学叙事类型 ,中西有别的时间智慧 ,使其叙事风格各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在之维 西方文学传统 叙事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表现论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韩铁椿 《文艺理论研究》 1988年第5期47-52,共6页
一我国明代公安派的“性灵说”和西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表现主义,以提倡表现人的主观精神和心灵为基本特征,吸引我们对它们作多角度、多层次的中西文学差落的比较。如果就文学的发生论、本体论以及文学内部的一些本质、规律着眼... 一我国明代公安派的“性灵说”和西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表现主义,以提倡表现人的主观精神和心灵为基本特征,吸引我们对它们作多角度、多层次的中西文学差落的比较。如果就文学的发生论、本体论以及文学内部的一些本质、规律着眼,“性灵说”和表现主义有着广大值得探索和研究的处女地,但本文无意对这两种文艺理论作全面的论述,而只拟对它们的显著特征作些粗略的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灵说 明代公安派 西方文学传统 袁宏道 袁中道 二十世纪初 作家 儒家思想 表现主义 美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期学人
4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刘建军,男,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吉林省高级专家。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吉林省文学学会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出版基金、艺术基金评审委员。承担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刘建军,男,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吉林省高级专家。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吉林省文学学会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出版基金、艺术基金评审委员。承担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和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一般项目等10多项,三次获得教育部人丈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三次获得教育部科研管理先进个人,还曾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华为优秀教师奖等。主编《20世纪西方文学》等全国教材10多部。出版有《演进的诗化人学》《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传统》《欧洲中世纪文学论稿》《西方长篇小说结构模式研究》《圣俗相依:刘建军教授谈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传统》等学术专著10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西方文学传统 专业委员会 基督教文化 东北师范大学 科学研究基金 社会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