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2
1
作者 曹晖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5-159,共5页
近十年来(2002—2011),中国的女性主义艺术研究存在着学理性不足、选题过大、形式分析欠缺以及文化研究理路不清和对女性主义设计史研究重视不足等缺陷。如何真正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去看待和研究女性主义艺术,是今后中国女性主义研究需要... 近十年来(2002—2011),中国的女性主义艺术研究存在着学理性不足、选题过大、形式分析欠缺以及文化研究理路不清和对女性主义设计史研究重视不足等缺陷。如何真正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去看待和研究女性主义艺术,是今后中国女性主义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艺术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研究 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研究 文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史巍 韩秋红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2-167,共6页
国内理论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研究,呈现为在历史研究中把握关系、在经典阅读中寻找问题、在专门研究中反思现实的发展趋势,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也为进一步研究留有一定的空间,有待我们继续深化、拓展和提高。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女性主义研究浅议 被引量:11
3
作者 荣维毅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4-151,共8页
女性主义和社会性别谈中国女性主义研究状况,首先要对女性主义和社会性别概念进行界定。本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引进英文femi-nism时,译为女权主义,这是根据feminism的政治主张和要求意译出的,与西方妇女解放运动... 女性主义和社会性别谈中国女性主义研究状况,首先要对女性主义和社会性别概念进行界定。本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引进英文femi-nism时,译为女权主义,这是根据feminism的政治主张和要求意译出的,与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第一阶段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相适应。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研究 社会性别培训 西方女性主义 性别歧视 男女平等 中国妇女 妇女研究 性别概念 女性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艺术教育的工具主义研究范式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波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1-34,共4页
西方艺术教育工具主义研究范式自诞生以来,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艺术教育研究领域最重要的思潮之一。其产生和应用丰富了艺术教育理论体系,揭示其教育思想基础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反思其方法论上的缺陷和不足,对我国现代艺术教育... 西方艺术教育工具主义研究范式自诞生以来,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艺术教育研究领域最重要的思潮之一。其产生和应用丰富了艺术教育理论体系,揭示其教育思想基础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反思其方法论上的缺陷和不足,对我国现代艺术教育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艺术教育 工具主义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女性主义教育思潮探略 被引量:7
5
作者 许瑞芳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7S期151-152,共2页
女性主义教育思潮根植于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和体现。教育一直都是女性主义者关注的领域,虽然不同的女性主义团体和派别在具体教育问题上存在着意见分歧,但是她们都把改变学校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作为实现自身所追求... 女性主义教育思潮根植于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和体现。教育一直都是女性主义者关注的领域,虽然不同的女性主义团体和派别在具体教育问题上存在着意见分歧,但是她们都把改变学校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作为实现自身所追求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用性别的视角重新审视教育理论与实践。在教育目的观、课程设置、教师与学生关系和教育研究等方面,她们提出了独特的教育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思潮 西方女性主义 教育理论与实践 重要组成部分 性别不平等 教育目的观 教育领域 意见分歧 教育问题 学校教育 重新审视 课程设置 教育研究 学生关系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女性主义和男权中心看文艺作品的西化烙印 被引量:2
6
作者 蔡圣勤 罗晓燕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西方文化对我东方文化的渗透之多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反资产阶级思潮的极端阶段的“革命”文艺作品却处处体现西方文学艺术作品的印迹。是文艺发展中必然的异曲同工,还是无形影响?本文从对比东西方作品着手,从创作手法等方面对这一现象... 西方文化对我东方文化的渗透之多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反资产阶级思潮的极端阶段的“革命”文艺作品却处处体现西方文学艺术作品的印迹。是文艺发展中必然的异曲同工,还是无形影响?本文从对比东西方作品着手,从创作手法等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文化交流 影视艺术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学与当代西方艺术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郁火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90,143,共6页
符号学是西方艺术研究领域当下流行的研究方法,它的先驱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士。艺术符号学研究由于研究对象的形象性而赋予了一系列特点。夏皮罗的符号学研究考察了艺术作品中人物的姿态、位置、背景所蕴含的符号学意... 符号学是西方艺术研究领域当下流行的研究方法,它的先驱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士。艺术符号学研究由于研究对象的形象性而赋予了一系列特点。夏皮罗的符号学研究考察了艺术作品中人物的姿态、位置、背景所蕴含的符号学意义;鲍尔强调阐释者选择的方式决定艺术品的意义;布赖森深入讨论了艺术符号学研究过程中"语境"和"文本"的关系问题,他们的研究给西方传统艺术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当代西方艺术研究 “符号-事件” 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比较与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庄元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34,共4页
在对我国与欧洲、美国等西方艺术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体系、教学质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比较的基础上,对在与国际接轨过程中如何发展我国的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 艺术学科 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 西方国家 中国 办学理念 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 教学质量 比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艺术史研究中的鉴赏理论与方法——以美国鉴赏家伯纳德·贝伦森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郁火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25,共7页
艺术鉴赏方法理论是在19、20世纪流行于西方的重要的艺术研究方法,它从经验出发,在观察、比较具体作品细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艺术家的表现手法和描绘特征,来最终推断艺术作品的创作者等艺术史信息。伯纳德·贝伦森是西方艺术理论界... 艺术鉴赏方法理论是在19、20世纪流行于西方的重要的艺术研究方法,它从经验出发,在观察、比较具体作品细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艺术家的表现手法和描绘特征,来最终推断艺术作品的创作者等艺术史信息。伯纳德·贝伦森是西方艺术理论界著名的艺术鉴赏家,他在继承莫雷利艺术鉴赏传统的基础上,对艺术鉴赏理论的性质、方法和步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释,并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加以完善,最终使之成为了一种在西方艺术史论研究领域行之有效的权威研究方法。艺术鉴赏方法有力地回击了20世纪初期艺术史研究领域黑格尔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为艺术研究手法的多样性做出了突出贡献,具有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艺术 研究方法 艺术鉴赏理论 伯纳德·贝伦森 艺术家人格表现 《圣母子与圣徒》 《九幅有待鉴定的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式流变:对西方女性杂志学术研究的回溯
10
作者 欧勤扬 李苓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49,共4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社会的女权主义运动达到第二次高潮。凭借着社会运动高潮,女性主义研究开始进入西方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并逐步在教育和研究领域产生影响,诞生了各个支流学派,比如女性主义文学、女性主义社会学等。
关键词 西方社会 学术研究 女性杂志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西方高等教育 女性主义社会学 回溯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现代艺术与20世纪中国文学关系研究
11
作者 胡景敏 马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2-158,共7页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研究中,学术界对于西方各种文学、哲学和美学思潮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研究较多,而对于西方现代艺术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研究则被忽略了。西方现代艺术对中国文学的显性与潜在影响极大,其直观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现代作家对于世...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研究中,学术界对于西方各种文学、哲学和美学思潮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研究较多,而对于西方现代艺术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研究则被忽略了。西方现代艺术对中国文学的显性与潜在影响极大,其直观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现代作家对于世界和现代主义的认识。西方现代艺术给予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主要在其革命创新精神、对自我的发现、科学思想、思想性等方面,影响的发生呈现出非常复杂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艺术 20世纪中国文学 影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人的酒杯──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阅读札记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志红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8-72,共5页
一种概况的粗略描述当我们提出“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这个概念的时候,它的背后同时屹立着多重背景。它所携带的信息内涵十分丰富,我们犹如站在一座富矿的入口处,等着将一块块宝藏装进我们的背篓。作为一种新鲜而又充满活力的... 一种概况的粗略描述当我们提出“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这个概念的时候,它的背后同时屹立着多重背景。它所携带的信息内涵十分丰富,我们犹如站在一座富矿的入口处,等着将一块块宝藏装进我们的背篓。作为一种新鲜而又充满活力的理论形态,它是如何生成的?它从何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文学批评 中国当代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批评 西方女权主义理论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文学研究 二十世纪 西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纠葛 被引量:2
13
作者 臧晴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3,共8页
自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被引入国内以来,关键词研究一度成为文学艺术研究领域的一股热潮:以“关键词”直接命名的各种专著有三四十余种,其中不乏《西方文论关键词》《文化研究关键词》等名作,以此命名的各类... 自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被引入国内以来,关键词研究一度成为文学艺术研究领域的一股热潮:以“关键词”直接命名的各种专著有三四十余种,其中不乏《西方文论关键词》《文化研究关键词》等名作,以此命名的各类专栏与译著更是不胜枚举。然而,不少研究仍停留在词典编纂式的研究阶段,从知识论的角度来梳理特定词源的语义源流和古今演绎,尚无法呈现词语背后生活与思想的复杂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艺术研究 西方文论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文化与社会 雷蒙·威廉斯 关键词研究 词典编纂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的思想及其对艺术实践研究的意义
14
作者 莫运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73-77,共5页
"实践"概念在西方传统哲学里主要是在价值论或认识论的领域内使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引入了本体论的一维,并将实践的本体论与认识论、价值论相结合,是研究艺术实践理论的指导思想。艺术实践是以人为中心的出于实现人的类特... "实践"概念在西方传统哲学里主要是在价值论或认识论的领域内使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引入了本体论的一维,并将实践的本体论与认识论、价值论相结合,是研究艺术实践理论的指导思想。艺术实践是以人为中心的出于实现人的类特性需要的创造性活动,它是对艺术存在的形而上的追问,同时包含了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维度,它既是创作主体,同时也是欣赏主体的人生实践的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艺术实践 西方传统哲学 马克思主义 艺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艺术史学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5
15
作者 常宁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7年第2期34-38,共5页
一、当代艺术史学科的危机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西方艺术史学科今天正处在危机中,或者更客观地说是处在一种变动之中。某些艺术史学者的工作对学科似乎具有破坏性,但这又是非常自然的事。因为大胆、新颖、而且措辞强烈的研究方法总是靠... 一、当代艺术史学科的危机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西方艺术史学科今天正处在危机中,或者更客观地说是处在一种变动之中。某些艺术史学者的工作对学科似乎具有破坏性,但这又是非常自然的事。因为大胆、新颖、而且措辞强烈的研究方法总是靠向正统的学术堡垒发动进攻来产生影响的。他们还经常加大攻击的力度以增强影响力。在最近的十年,西方专业学术会议和出版物中不断发出这样的警告。其中在普莱茨奥斯[Donald Preziosi]的《反思艺术史》(Rethinking Art History,1989)和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的《艺术史的终结?》(The End of the History of Art?1987)两书中就一再提醒我们艺术史学科正在出现的危机。某些人以调侃的口吻指出,正象灾难事件使报纸畅销一样,激烈的争论、危言耸听、甚至披露丑闻也能使书籍畅销。许多有影响的学者严肃地指出:不只是因为年轻一代的艺术史家们在没有找到可靠的新方法之前,就急于摧毁过去的规范,艺术史学科自身确实不稳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艺术 女性主义 艺术作品 研究方法 符号学 女性艺术 解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 艺术 当代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05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6
作者 荒林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9-104,共6页
本论文主要以2001年至2005年中国期刊网的研究论文及相关著述为依据,描述五年期间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女性文学研究中呈现的女性话语权力之争和话语独立理想比之过去更加明确,女性主体性认知复杂性的辨析,身体写作的尖锐争论,... 本论文主要以2001年至2005年中国期刊网的研究论文及相关著述为依据,描述五年期间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女性文学研究中呈现的女性话语权力之争和话语独立理想比之过去更加明确,女性主体性认知复杂性的辨析,身体写作的尖锐争论,性话语权的辩护,及由此带来的女性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都构成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不同于过去阶段的新的拓展。女性作家文本的丰富充裕为女性文学批评提供了细读研究的条件,五年来,文本细读和作品比较研究取得了相当的实绩,研究方法的成熟也带来了女性文学教学的多样和学科建设的思考,女性文学学科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对于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文论和译著介绍更多强调与中国语境对话,也更加强调系统与多元译介。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不仅与中国女性写作实践同步前行,而且与全球女性主义学术进行自觉接轨和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概况 主要成果和新的拓展 女性作家作品研究 女性文学学科建设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西方鲁迅研究述评 被引量:7
17
作者 尹慧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1年第12期42-49,共8页
“中国研究者对于鲁迅小说技巧的注意中心多在人物刻划,西方研究者却极注意他小说中叙述者的运用和他的叙述艺术。我甚至觉得这种注意或许过份了些。”这是一位西方汉学家的概括。就我自己若干年来读过和翻译过的外论看,我觉得这个概括... “中国研究者对于鲁迅小说技巧的注意中心多在人物刻划,西方研究者却极注意他小说中叙述者的运用和他的叙述艺术。我甚至觉得这种注意或许过份了些。”这是一位西方汉学家的概括。就我自己若干年来读过和翻译过的外论看,我觉得这个概括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认为西方研究者对鲁迅叙述艺术注意得“过份”之说倒不一定恰当。我以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人称叙述者 叙述艺术 鲁迅小说 研究 鲁迅研究 人物刻划 西方汉学 述评 实际情况 祥林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学研究领域里的一朵新葩——读《论艺术形式美》 被引量:1
18
作者 宜诚 《江淮论坛》 CSSCI 1992年第5期111-112,共2页
艺术形式美的问题,近年来颇引起不少学者的注目,于培杰的新著《论艺术形式美》,便一定程度地拓宽和开掘了这一领域的广度和深度。 首先,该书的著者凭着对艺术形式诸门类研究现状的真切把握,对这一领域中的一些薄弱地带作了尝试性的挖潜... 艺术形式美的问题,近年来颇引起不少学者的注目,于培杰的新著《论艺术形式美》,便一定程度地拓宽和开掘了这一领域的广度和深度。 首先,该书的著者凭着对艺术形式诸门类研究现状的真切把握,对这一领域中的一些薄弱地带作了尝试性的挖潜。如果说西方美学的媲祖毕达哥拉斯学派对音乐中的数的关系进行过最初的思考,那么其后继者请如荷迦兹、鲁道夫·阿思海姆等大都侧重于对视觉形象形式(如形体,色彩等)的分析,先辈们在这方面探讨上的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形式美 研究现状 音乐 美学研究 视觉形象 毕达哥拉斯学派 道夫 西方美学 地带 物质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理论研究格局的历史发展
19
作者 郭银星 《社会科学辑刊》 1985年第4期82-84,共3页
人类是在历史的艺术创作活动中,不断加深和明确对艺术本质的认识的.艺术理论的研究,是对艺术本质和意义的自觉认识活动,因而,新的艺术理论研究格局的出现,标志着艺术发展的新阶段和对艺术的新的认识高度.在艺术的不同发展阶段上,粗略地... 人类是在历史的艺术创作活动中,不断加深和明确对艺术本质的认识的.艺术理论的研究,是对艺术本质和意义的自觉认识活动,因而,新的艺术理论研究格局的出现,标志着艺术发展的新阶段和对艺术的新的认识高度.在艺术的不同发展阶段上,粗略地考察,艺术理论的研究也相应地出现了四种不同格局.第一阶段是古希腊时代.在这一阶段上的艺术理论研究,以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为代表,是单向的二元模式.这种理论研究模式,是在确立了艺术存在的独立性以后,围绕艺术本质究竟是对客观的模拟再现,还是作家的主观精神表现而展开,并应用于具体的艺术批评.古希腊时代艺术理论研究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理论 研究格局 理论研究与批评 西方现代艺术 艺术本质 历史发展 本体论 研究方法 艺术发展 二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西方艺术与国际关系
20
作者 雷蒙德.G.奥康纳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98-103,共6页
本文是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方面——视觉艺术品在人们认识异国民族中所起的作用的初步报告。这个题目把我的专业,美国外交史,和我对艺术以及收集非西方艺术品的兴趣结合起来了。 不同的文化通常创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艺术构成一种交流... 本文是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方面——视觉艺术品在人们认识异国民族中所起的作用的初步报告。这个题目把我的专业,美国外交史,和我对艺术以及收集非西方艺术品的兴趣结合起来了。 不同的文化通常创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艺术构成一种交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艺术风格 艺术构成 外交史 西方 国际关系研究 交流方式 民族 文化 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