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后现代主义和通俗文学 被引量:4
1
作者 黄禄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现代主义 通俗小说 西方后现代主义 通俗文学 侦探小说 科学小说 言情小说 西部小说 图书出版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主题变奏: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被引量:1
2
作者 高飞乐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7年第5期19-23,共5页
关键词 西方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文学 反本体论 文学话语 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 无主题 魔幻现实主义 文学理论 “黑色幽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后现代主义角度解读昆丁《低俗小说》的“戏仿”文化 被引量:2
3
作者 耿殿磊 许凌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0-42,共3页
西方现实主义美学原则注重"再现"和"模仿",无论是绘画等艺术门类,还是文学、影视作品都强调真实地重现。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西方后现代主义美学颠覆了传统艺术观。这种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是西方向后工业社会发展的转型结果,思... 西方现实主义美学原则注重"再现"和"模仿",无论是绘画等艺术门类,还是文学、影视作品都强调真实地重现。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西方后现代主义美学颠覆了传统艺术观。这种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是西方向后工业社会发展的转型结果,思想和意识的转变也必然体现在大众电影艺术中来,所以后现代电影的产生、发展以及被主流电影界所接受都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发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俗小说 后现代主义思潮 现代电影 电影流派 西方后现代主义 西方现实主义 美学原则 大众电影 戏仿 经典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诗学 被引量:1
4
作者 曾艳兵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19,共7页
后现代主义诗学理论与中国诗学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探讨。1.本体怀疑论与怀疑本体论。“本体怀疑论”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传统诗学虽然不乏怀疑精神,并注重朦胧性、感悟性、类似性和多义性,但却从来没有怀... 后现代主义诗学理论与中国诗学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探讨。1.本体怀疑论与怀疑本体论。“本体怀疑论”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传统诗学虽然不乏怀疑精神,并注重朦胧性、感悟性、类似性和多义性,但却从来没有怀疑过本体的存在。2.诗的误读与诗无达诂。在后现代主义那里,因为没有了本意,因此一切的理解都是误解;中国诗学却重视“诗无达诂”理论,即对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不同的读者都可以作出不无道理的无穷无尽的各式各样的解释。3.语言无意义与意在言外。在后现代主义那里,语言已成为本体,不论它是意义的生成,还是意义的虚无;在中国诗学中,语言却总是工具、媒介,没有语言根本就进入不了文学审美的过程,而拘泥于语言则永远不会达到“忘言”、“忘象”的最佳审美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语言 中国诗学 本体论 本体怀疑 后现代主义诗学 诗学理论 中国传统 现代主义 西方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后现代主义或当代中国的文化逻辑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象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8-56,共9页
类后现代主义或当代中国的文化逻辑刘象愚后现代主义像别的什么主义一样,都是舶来品。究竟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恐怕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西方的理论家们争论了30多年,从五六十年代发端,到七八十年代达到高潮,目前已经趋近... 类后现代主义或当代中国的文化逻辑刘象愚后现代主义像别的什么主义一样,都是舶来品。究竟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恐怕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西方的理论家们争论了30多年,从五六十年代发端,到七八十年代达到高潮,目前已经趋近尾声,大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展开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时期 当代中国文化 文化逻辑 大众文化 现实主义 商品化 资本主义 詹姆逊 精英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一世纪门槛前的思考——论后现代主义与后新时期文学 被引量:1
6
作者 曾艳兵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0-23,共4页
正如我们无法将西方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划出一条清晰可见的分界线一样,试图将我国新时期文学与后新时期文学作出这样的划定也显然是不可能的。不过,一般说来,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继现代主义之后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形成的一种文学倾向... 正如我们无法将西方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划出一条清晰可见的分界线一样,试图将我国新时期文学与后新时期文学作出这样的划定也显然是不可能的。不过,一般说来,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继现代主义之后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形成的一种文学倾向或思潮。后新时期文学则是指我国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新兴的一种文学倾向与思潮。虽然两者的起止时间相距近二十年,但它们却同时交汇于九十年代的今天。这种交汇便必然形成了后现代主义与后新时期文学的某些共同的倾向与特征,同时也必然会产生东西方文学的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新时期文学 西方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 作家 王朔 文学倾向 秋菊 深度模式 余华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东方化背景及其过程
7
作者 曾艳兵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2-15,共4页
在对“东方后现代景观一瞥”之后,我想对东方后现代背景以及后现代主义东方化过程作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西方后现代主义产生的总体社会背景是晚期资本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通常又被称作多国化资本主义、后工业化资本主义、媒介社会... 在对“东方后现代景观一瞥”之后,我想对东方后现代背景以及后现代主义东方化过程作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西方后现代主义产生的总体社会背景是晚期资本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通常又被称作多国化资本主义、后工业化资本主义、媒介社会、信息社会、电子社会、消费社会、高技术社会等等。这些社会的名称已经约略地反映出晚期资本主义的总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后现代主义 东方化 晚期资本主义 文学文本 后工业社会 商品化 文学创作 庄之蝶 中国当代 社会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策略研究
8
作者 曾耀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13,58,共5页
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在对权力话语进行疏离和消解时,采用了拼贴与挪用、变形与戏仿、反讽与游戏等策略,力图达到其目的。评估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价值,应该摒弃传统的二分法,摆脱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尽管西方后现代主义拒斥历史意识... 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在对权力话语进行疏离和消解时,采用了拼贴与挪用、变形与戏仿、反讽与游戏等策略,力图达到其目的。评估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价值,应该摒弃传统的二分法,摆脱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尽管西方后现代主义拒斥历史意识,但我们在评估其价值时仍然采用历史几度。电影在给观众提供眼花缭乱的画面时,应该能对特定历史中的现实关系进行再现,应该能对现实关系中的人物心态进行分析,从而帮助电影观众以历史主人翁的身份去改造现实和创造未来。在现代与后现代关于合法性的争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后现代主义 电影文本 后现代 反讽 戏仿 后现代特征 现代电影 权力话语 语言游戏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新时期”概念讨论与“后现代”话语生产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伟军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77-81,共5页
只要一提到“后现代主义”,我们便会遇到一系列无法绕开的问题:中国究竟有无后现代?如果有的话,它是以何种面目存在的?它如何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文学实践?面对后现代,我们在文化策略上是应该认同,还是抗拒?这种种疑问,恰恰显示... 只要一提到“后现代主义”,我们便会遇到一系列无法绕开的问题:中国究竟有无后现代?如果有的话,它是以何种面目存在的?它如何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文学实践?面对后现代,我们在文化策略上是应该认同,还是抗拒?这种种疑问,恰恰显示了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复杂性。如果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新时期 西方后现代主义 现代性” 新时期文学 先锋批评 后现代 先锋文学 “新时期”小说 阐释模式 后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三代诗歌后现代倾向的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基林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6-82,共7页
在对第三代诗歌众说纷纭中,孙文独持一家之言,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观察、探讨了第三代诗歌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关系。认为,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第三代诗歌,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反文化的倾向,表现了回归诗歌和生命本体的自觉意识,这与6... 在对第三代诗歌众说纷纭中,孙文独持一家之言,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观察、探讨了第三代诗歌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关系。认为,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第三代诗歌,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反文化的倾向,表现了回归诗歌和生命本体的自觉意识,这与60年代美国反文化的后现代思潮有某些相同之处。第三代诗歌有两种基本走向,即揭示或呈现存在的后现代倾向与文化或符号解构的后现代倾向。前者既接受了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又融合了法国新小说和美国反文化艺术的某些观念,后者主要受到了德里达解构主义思想影响,企图通过解构式艺术实验,消解传统文化与形而上符号学的某种系统和深度,使之呈现出多义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诗歌 后现代倾向 西方后现代主义 存在主义 反文化 解构主义 符号学 海德格尔 历史意识 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后现代景观一瞥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艳兵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8-11,共4页
我们曾借用“文化地震学”的概念来记录和测试人类文化的变化与更替。如果我们将现代主义看作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第三级,也就是最高一级的“文化地震”:它推翻了我们的信仰和观念中最稳固和最坚定的东西,把属于过去的广大地域夷为废墟,它... 我们曾借用“文化地震学”的概念来记录和测试人类文化的变化与更替。如果我们将现代主义看作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第三级,也就是最高一级的“文化地震”:它推翻了我们的信仰和观念中最稳固和最坚定的东西,把属于过去的广大地域夷为废墟,它是压倒一切的位移,它怀疑整个文化与文明,并疯狂地另起炉灶。那么,对于后现代主义而言,“文化地震学”的概念便已很难再对它进行描述和测试了,因为后现代主义推倒的已不是某种信仰和观念,或某一时代的文明和文化,甚至也不是既往的所有的信仰和观念、文明和文化,而是推倒了信仰和观念本身,也就是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信仰、观念、文明和文化,这一切都只不过是人类一厢情愿的虚构,是语言构筑起来的迷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作家 后现代景观 西方后现代主义 博尔赫斯 新小说派 《白鹿原》 叙述者“我” 中国当代文学 地震学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83-86,共4页
中国当代先锋文学在产生环境、艺术形式、精神品格诸方面,与西方后现代文学均有相似之处。相对于五四时期的文学现代化运动,80年代后的先锋文学无疑更为激进,历史性和阶段性也更为明显。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当代中国并没有出现真... 中国当代先锋文学在产生环境、艺术形式、精神品格诸方面,与西方后现代文学均有相似之处。相对于五四时期的文学现代化运动,80年代后的先锋文学无疑更为激进,历史性和阶段性也更为明显。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当代中国并没有出现真正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由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在吸收、借鉴西方后现代理论过程中出现的单纯模仿的教条主义倾向,以及所面临的许多来自外部的危机,注定了它极有可能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个匆匆过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文学 西方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后现代理论 魔幻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文学 文学运动 文学观念 先锋派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思潮对中国文艺的影响与作用
13
作者 封蕴绮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11,共6页
后现代思潮是当今世界性的文化思潮,正对各国各民族自身传统与现代的哲学、美学、科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宗教及文学艺术观念发生着巨大的冲击。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系统介绍与研究西方后现代主义仅始于90年代,且大多局限于科学哲... 后现代思潮是当今世界性的文化思潮,正对各国各民族自身传统与现代的哲学、美学、科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宗教及文学艺术观念发生着巨大的冲击。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系统介绍与研究西方后现代主义仅始于90年代,且大多局限于科学哲学领域。但是,文学艺术历来都是敏感的,所以,自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思潮 中国文艺 后现代 波普尔 西方后现代主义 现代文艺 传统与现实 文艺复兴 科学哲学 文化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是审美文化? 被引量:25
14
作者 聂振斌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16,共4页
什么是审美文化?聂振斌什么是审美文化?现阶段大概谁也没有能力给它下一个精确的、科学的、大家都能接受的定义,但不等于这一问题不需要追问,不需要研究。事实上,如果真的把这一问题悬置起来不闻不问,我们研究的范围、对象将是漫... 什么是审美文化?聂振斌什么是审美文化?现阶段大概谁也没有能力给它下一个精确的、科学的、大家都能接受的定义,但不等于这一问题不需要追问,不需要研究。事实上,如果真的把这一问题悬置起来不闻不问,我们研究的范围、对象将是漫无边际的,研究的目的、方向也将是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文化 艺术审美 理性主义 西方后现代主义 后工业社会 象牙塔 社会生活 文化发展 消费文化 人类中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闲体育:人性的回归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丽岩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04-205,共2页
从新的视角审视休闲体育的含义,以休闲体育的人文内涵、价值基础、传统文化、西方思潮等为途径,系统论述休闲体育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所体现的本质特征———人性的回归,并提出未来体育的发展方向———休闲体育下的娱乐与健康。
关键词 休闲体育 人性回归 人文内涵 价值基础 传统文化 精神需求 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后朦胧诗的审美意识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晓非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81-87,共7页
引言中国大陆上的后朦胧诗是继朦胧诗之后引人注目的新潮诗。如果说朦胧诗曾经引起过争议,逐渐为诗歌理论界认同,那么后朦胧诗则是流派杂陈,众说纷纭,诗歌理论界至今仍莫衷一是。对后朦胧诗的态度,或者是不屑一顾,或者是侧目而视... 引言中国大陆上的后朦胧诗是继朦胧诗之后引人注目的新潮诗。如果说朦胧诗曾经引起过争议,逐渐为诗歌理论界认同,那么后朦胧诗则是流派杂陈,众说纷纭,诗歌理论界至今仍莫衷一是。对后朦胧诗的态度,或者是不屑一顾,或者是侧目而视,或者是盲目肯定,或者是全盘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朦胧诗 审美意识 生命意识 当代诗歌 现代主义文学 审美空间 西方后现代主义 生命体验 诗歌创作 中国当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文学版本的互文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玉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69-71,共3页
互文性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标志性术语,他表示的是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应该和其他的文学作品会有相互关联的地方,这些方法就可以作为对文学作品的公开的隐喻或者对作品的同化。互文性最初由法国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提出,并把互文性作为符号... 互文性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标志性术语,他表示的是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应该和其他的文学作品会有相互关联的地方,这些方法就可以作为对文学作品的公开的隐喻或者对作品的同化。互文性最初由法国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提出,并把互文性作为符号系统的互换,他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符号之间的互换,因此这样每个符号都构成了指意系统互换的领域。[1]《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文学作品 西方后现代主义 符号学家 指意 导演李安 克里斯蒂娃 约伯 经典故事 阅读快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冲突下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播——评《音乐文化》
18
作者 侯璐璐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I0010-I0010,共1页
西方后现代主义音乐传入中国后,传统音乐文化受到不小的冲击。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钻石,是民族艺术的结晶。在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我国应如何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如何传承并创新传统音乐文化?笔者在开展陕西省教育厅科... 西方后现代主义音乐传入中国后,传统音乐文化受到不小的冲击。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钻石,是民族艺术的结晶。在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我国应如何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如何传承并创新传统音乐文化?笔者在开展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编号:19JK0018)和宝鸡文理学院校级重点项目(编号:ZK14052)过程中,对《音乐文化》一书进行了细致研究,认为其在解决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问题上作了很有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教育厅 宝鸡文理学院 校级重点 科研项目 多元文化融合 西方后现代主义 传统音乐文化 华夏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大音希声”到《4分33秒》──关于“无声之乐”及其存在方式的美学思考 被引量:17
19
作者 冯长春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2-97,共6页
音乐的存在方式是音乐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元命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老子的“大音希声”及孔子的“无声之乐”的美学思想与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的相关音乐创作思想进行跨时空的对比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寻其异同,并探求“... 音乐的存在方式是音乐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元命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老子的“大音希声”及孔子的“无声之乐”的美学思想与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的相关音乐创作思想进行跨时空的对比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寻其异同,并探求“无声之乐”这一特殊音乐现象的本质及其存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声之乐 大音希声 西方后现代主义 存在方式 4分33秒 音乐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极交流的叙述形式——苏童《米》的“中间小说”特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钟本康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4-39,共6页
苏童曾说过:“我写《妻妾成群》,主要是想变变花样,向传统退一步,关注故事、人物,看看有些什么效果。而过去则是有意对之进行消解。”“向传统退一步”,就意味着承续传统的某些成规,自然与苏童小说过去那种蔑视规范的精神相左,但也不等... 苏童曾说过:“我写《妻妾成群》,主要是想变变花样,向传统退一步,关注故事、人物,看看有些什么效果。而过去则是有意对之进行消解。”“向传统退一步”,就意味着承续传统的某些成规,自然与苏童小说过去那种蔑视规范的精神相左,但也不等于艺术上的“后撤”或“复旧”,实际上是一种更新和超越的方式。倘使将传统与反传统作为对立的两极,那末,“向传统退一步”就会有两极之间的交流,结果便出现“中间物”。鲁迅在《坟·写在坟后面》中说:“一切事物,在转变中,是总有多少中间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小说 叙述形式 王尔德 反传统 传统小说 现实主义 通俗小说 起伏跌宕 西方后现代主义 灵与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