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体本体论人学的基本建制及其动摇——马克思人学存在论革命研究(上)
1
作者 陈曙光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9-165,共7页
人类理性天然具有一种对事物穷根究底的品格,对人自身也一样,天然地要求反思人之为人的存在论根据。自古希腊以来,人类便开始了对于人自身的终极追问,这一追问塑造了人学史上坚不可摧的实体本体论传统。实体本体论的僭越严重地冒犯了&qu... 人类理性天然具有一种对事物穷根究底的品格,对人自身也一样,天然地要求反思人之为人的存在论根据。自古希腊以来,人类便开始了对于人自身的终极追问,这一追问塑造了人学史上坚不可摧的实体本体论传统。实体本体论的僭越严重地冒犯了"存在",遮蔽了人的现实生活,它试图把现实的人消融于无限的"实体"之中。西方传统人学在实体本体论的引领之下,走进了一条没有出口的胡同。这种人学形态的集大成之时同时也必定是它的终结之日。为实体祛魔,恢复感性的崇高地位,这是19世纪哲学家们遭遇的重大课题。在终结实体形而上学的人学革命中,费尔巴哈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费尔巴哈开辟了"回归感性"的人学存在论道路,以"我欲故我在"的存在论原则颠覆了"我思故我在"的理性主义哲学传统,极大地动摇了实体本体论人学的基本建制,但终归未能贯彻到底而止步于"感性直观"。"感性直观本体论"的出场确实提供了发动一场人学存在论革命的可能性,但绝不是这场革命的实现,更不是这场革命的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传统人学 存在论革命 实体本体论 感性直观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