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6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经济学的复兴——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主题与意义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振明 黄新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23,共10页
政治经济学在近代西方曾是社会知识的总汇 ,近现代西方社会科学学科的分化特别是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分离导致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衰落。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 ,西方社会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 ,促使政治经济学的复兴 ,出现了政治学与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在近代西方曾是社会知识的总汇 ,近现代西方社会科学学科的分化特别是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分离导致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衰落。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 ,西方社会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 ,促使政治经济学的复兴 ,出现了政治学与经济学整合研究的“新政治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既不同于主流经济学又不同于传统的政治学 ,它是这两门学科的有机融合 ;它关注政治与经济的相互作用 ,拓展了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分析范围 ,是对主流经济学和政治学理论的有益补充 ,对这两门学科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创新和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政治 西方“新政治经济学” 主流经济学 政治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供给需求约束与全要素生产率——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解释
2
作者 赵峰 晏宇翔 李爱军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9,共11页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提升是解释和衡量生产力进步、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增长潜力的重要理论范畴。这一概念由索洛提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将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提升视为外生的、纯技术的过程。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技术进步理论,重新...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提升是解释和衡量生产力进步、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增长潜力的重要理论范畴。这一概念由索洛提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将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提升视为外生的、纯技术的过程。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技术进步理论,重新审视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本质含义,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具体实践,指出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不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也与生产关系优化和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紧密相关。当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更具系统性特征。作为有效评估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之一,全要素生产率也势必要通过构建中国新型供需关系、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卡点、推动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来实现质的提升。面对内需不足、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持续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从供需两侧发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形成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供给需求约束 质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技术进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心资本与新质生产力:协同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进路——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9
3
作者 陈绍辉 孙熙国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在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耐心资本与新质生产力成为协同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剖析,耐心资本聚焦于长期价值的创造与较高的风险承受,新质生产力则凭借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对传统生... 在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耐心资本与新质生产力成为协同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剖析,耐心资本聚焦于长期价值的创造与较高的风险承受,新质生产力则凭借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对传统生产要素进行全方位革新。在目标维度上,耐心资本对长期稳定投资回报的追求与新质生产力挖掘长期经济增长潜力、提升综合效益并实现稳健发展的目标相契合;在要素维度上,耐心资本所提供的资金要素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壮大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同时新质生产力催生的极具潜力的优质投资标的又反过来为耐心资本提供收益,由此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循环。在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实现耐心资本与新质生产力的高效协同驱动,迫切需要政策引导、市场培育与企业合作的紧密衔接和协同发力,凝聚成强大合力,进而有力推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进程,并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稳健前行提供坚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心资本 质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与价值转移的数理政治经济学分析
4
作者 李佳 张俊山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89,共11页
新质生产力理论亟待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进行系统化、数理化研究。新质生产力的数理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包含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与价值分配三部分内容。在新质生产力价值创造方面,复杂劳动者占比增加有助于提升单位平均劳动效... 新质生产力理论亟待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进行系统化、数理化研究。新质生产力的数理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包含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与价值分配三部分内容。在新质生产力价值创造方面,复杂劳动者占比增加有助于提升单位平均劳动效率。在新质生产力价值实现方面,需关注新质生产力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隐形失衡问题,提升传统行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确保前沿技术与新兴技术在行业间的全面、无障碍供给。在新质生产力价值转移方面,行业内利润从传统生产模式流向新质生产力生产模式,需创新行业内生产要素分配方式,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行业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生产力 数理政治经济学 价值创造 价值实现 价值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经济学视域下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探析
5
作者 郑毅平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3期107-109,共3页
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新质生产力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将创新摆在了核心位置,扬弃了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是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的... 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新质生产力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将创新摆在了核心位置,扬弃了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是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的先进而重大的生产力质态。从政治经济学角度透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既能透过经济现象把握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又能站在国家整体财富增长的维度考察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更能在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宏大视野中找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避免其陷入资本狭隘的增值逻辑和“劳动异化”的局限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农业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资本主义劳动力市场分层:激进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演进与启示
6
作者 李帮喜 李宁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131,共10页
激进政治经济学以劳动力市场分层理论为基础,提出当代资本主义存在劳动力市场日渐分层与劳动力群体分化的问题。通过构建主要—次要劳动力市场层级,劳动力市场分层理论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劳动力市场分层的制度性根源,并进一步指出了当... 激进政治经济学以劳动力市场分层理论为基础,提出当代资本主义存在劳动力市场日渐分层与劳动力群体分化的问题。通过构建主要—次要劳动力市场层级,劳动力市场分层理论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劳动力市场分层的制度性根源,并进一步指出了当代资本主义因经济结构调整产生的去工业化倾向、金融化趋势对劳动力市场分层的固化。劳动力市场分层理论是激进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理论武器之一,虽然存在回避资本主义私有制、模糊阶级立场、弱化剩余价值理论等问题,但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缺陷,揭露了当代资本主义劳动力市场不平等现象的实质。激进政治经济学的劳动力市场分层理论不断演进,增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性,对解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资本主义 激进政治经济学 劳动力市场分层 自由主义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主流经济学人文困境与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核心要义
7
作者 周文 白佶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108,共11页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局限及其庸俗化的数理取向,构建了以人为核心...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局限及其庸俗化的数理取向,构建了以人为核心的经济理论体系,推动经济学范式由单一的物质增长导向向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实现了经济运行逻辑与文明演进规律的有机融合。在新发展阶段,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深化发展必然要求从局部创新迈向系统建构,形成兼具实践解释力和价值引领性的原创性知识体系。为此,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石,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经济思想,紧密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经验,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经济理论创新和实践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人文经济学 自主知识体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政治经济学史看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出场逻辑和科学意蕴 被引量:14
8
作者 邓玉龙 吴静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5,共9页
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出场,有着深厚的理论、历史、现实原因:从理论逻辑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从历史逻辑来说,是社会发展从工业化转型到数字化转型历史规律的理论再现;从现实逻辑来说,是对生产力跃迁的结构性考察。... 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出场,有着深厚的理论、历史、现实原因:从理论逻辑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从历史逻辑来说,是社会发展从工业化转型到数字化转型历史规律的理论再现;从现实逻辑来说,是对生产力跃迁的结构性考察。新质生产力之“新”,在于创新传统生产力和新式生产力融合方式,相互吸收、融合为更高层次的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之“质”,不同于以往一切生产力的新质态,来源于传统生产力量变积累后的质变,代表着未来先进生产力的潜质;新质生产力之“力”,在于全要素融合发展形成合力。人文经济学作为新质生产力的理念指引,强调人文与经济的辩证统一,牵引新质生产力发展从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生产力 政治经济学 出场逻辑 创造性内涵 人文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定位、研究对象与研究主线 被引量:6
9
作者 白永秀 刘盼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学理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结果,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中的学科定位及其研究内容共同决定它属于理论经济学。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学理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结果,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中的学科定位及其研究内容共同决定它属于理论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立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改革和发展实践,以揭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规律和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践为研究任务,以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为研究对象,以追求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的协调统一为研究主线,是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质生产力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公平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
10
作者 龚一鑫 朱春晖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国情和发展实际出发,提出了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回答了中国实现怎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国情和发展实际出发,提出了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回答了中国实现怎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守正创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10月)一书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中国发展实际出发,将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相统一,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新发展,阐释了新时代下怎样以新发展理念引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高质量发展,对于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系统化、科学化,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 发展理念 立场观点 实践逻辑 与发展 守正创 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特色 被引量:2
11
作者 季燕霞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6-51,共6页
新政治经济学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成果,它将政策、制度纳入分析的框架,阐述政治决策及制度创新对经济的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新政治经济学以“经济人”假说作为政治行为及制度、政策分析的逻辑起点,将个人主义方法论一贯... 新政治经济学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成果,它将政策、制度纳入分析的框架,阐述政治决策及制度创新对经济的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新政治经济学以“经济人”假说作为政治行为及制度、政策分析的逻辑起点,将个人主义方法论一贯到底,以“市场交换”的理念审视政治过程。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给我国政治与经济的深化改革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创新带来诸多有益启示:政治公正孕育经济繁荣;制度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宏扬宪政精神,有效抑制政治过程中不合理的私人利益;社会科学研究应当促进社会实践发展及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政治 经济增长 宪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阈中资本的辩证作用与耐心资本的发展理路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绍辉 孙熙国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99,共9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是以增殖为逻辑、以商品为物质载体、以生产实践为中介的运动着的价值,在客观上发挥着调节社会生产要素在各部门分配和流通的职能,具有“资本的文明面”和资本文明悖论的双重作用。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是以增殖为逻辑、以商品为物质载体、以生产实践为中介的运动着的价值,在客观上发挥着调节社会生产要素在各部门分配和流通的职能,具有“资本的文明面”和资本文明悖论的双重作用。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为资本设置‘红绿灯’”,“既不让‘资本大鳄’恣意妄为,又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功能”,“发展耐心资本”。耐心资本作为一种新兴的、更为理性的资本形态,以长期视角、价值共创和稳健持守为核心内涵,强调长期投入、风险管控以及预期稳定的资本回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发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系统合力,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壮大耐心资本,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 耐心资本 政治经济学 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实践的新进展及启示
13
作者 周人杰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84,共6页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承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西方媒体与资本、权力关系的剖析和批判鞭辟入里.其批判的逻辑申蕴含着对我国媒体改革的启示。我国媒体改革可以考虑适当运用市场化的手段追求公益性目的,以"看不见的手&q...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承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西方媒体与资本、权力关系的剖析和批判鞭辟入里.其批判的逻辑申蕴含着对我国媒体改革的启示。我国媒体改革可以考虑适当运用市场化的手段追求公益性目的,以"看不见的手"实现"看不见的宣传",从传统的政治宣传走向现代的政治传播,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助力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政治经济学 媒体 报业改革 看不见的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除“抽象统治”的双重逻辑进路——《资本论》的形而上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建东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在资本主义社会,抽象权力由天国降至尘世,形而上学与资本逻辑结成“神圣同盟”,二者一道实现了对人的双重“抽象统治”。为破除“抽象统治”,马克思将致思旨趣转向“此岸世界的真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揭露了“抽象统治”的内在机... 在资本主义社会,抽象权力由天国降至尘世,形而上学与资本逻辑结成“神圣同盟”,二者一道实现了对人的双重“抽象统治”。为破除“抽象统治”,马克思将致思旨趣转向“此岸世界的真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揭露了“抽象统治”的内在机理:商品、货币、资本等社会的“物”的存在,掩藏了存在背后的“形式规定”,亦即“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关系。在揭露这一机理的过程中,《资本论》贯穿着形而上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双重逻辑进路,且二者形成了互构关系: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对现实历史的科学揭示,为在形而上学层面破解存在秘密奠定了实证基础;形而上学批判则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明确了前提、对象和方法。在这种高度统一中,马克思开辟了终结形而上学和资本逻辑双重“抽象统治”的“新唯物主义”道路,为人的自主活动和自由解放指明了历史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 形而上学批判 政治经济学批判 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学意蕴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佶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26,共16页
中国式现代化高度重视生产力的作用,并以不断创新的伟大实践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开创了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主动回应了世界性发展难题和普遍性发展困境。它深深根植于中国实践,遵循中国独特的经济逻辑,深刻... 中国式现代化高度重视生产力的作用,并以不断创新的伟大实践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开创了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主动回应了世界性发展难题和普遍性发展困境。它深深根植于中国实践,遵循中国独特的经济逻辑,深刻回答了经济建设的首要问题,强调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了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展现出了独特的历史规定性和时代创新性。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消除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悖论,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现代化新道路,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西方现代化 政治经济学 共同富裕 人类文明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经济思想: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 被引量:20
16
作者 胡鞍钢 杨竺松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4,共7页
习近平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许多重要经济思想和理论成果。比如,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判断;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人... 习近平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许多重要经济思想和理论成果。比如,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判断;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思想;提出了"五大发展"新理念,对破解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所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习近平经济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新的原创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常态 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经济思想流派对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新庚 肖继军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68,共4页
西方经济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既有推进中国政治经济学多元发展积极的一面,又有排斥阻碍发展的消极影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去意识形态论、鼓吹自由化和私有化等思想严重冲击了中国政治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干预、... 西方经济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既有推进中国政治经济学多元发展积极的一面,又有排斥阻碍发展的消极影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去意识形态论、鼓吹自由化和私有化等思想严重冲击了中国政治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干预、福利国家、经济制度等思想对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西方经济思想 流派 中国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的政治经济学要义 被引量:13
18
作者 周文 何雨晴 《齐鲁学刊》 CSSCI 2022年第2期77-86,共10页
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正是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的光辉典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从政治经济学视角考察,首先,生产关系新变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首... 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正是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的光辉典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从政治经济学视角考察,首先,生产关系新变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首要依据;其次,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新发展格局的阶段性特征。新发展格局既拓展了政治经济学的内涵,也丰富和发展了市场经济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与国际化的有机结合。新发展格局的政治经济学意义在于,政治经济学必须不断创新才能有生命力;同时,政治经济学理论不仅应该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而且更应该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市场经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教学的关系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郭广迪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3-160,共8页
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教学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这两门课程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结果是这两门主要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都受到严重影响。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应当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之... 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教学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这两门课程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结果是这两门主要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都受到严重影响。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应当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把握这两门课程之间的基本关系,明确它们不同的教学目的,进而依据各自的教学目的调整教学内容,理顺教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教学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政治经济学的学术旨趣 被引量:2
20
作者 时家贤 武巍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51,共5页
新政治经济学是现时代经济和社会转型的产物,是人们对社会、政治、经济运动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尤其是经济学和政治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对社会、政治、经济运动规律研究方法创新的必然结果。综合学术界的各种主张,新政治经济学... 新政治经济学是现时代经济和社会转型的产物,是人们对社会、政治、经济运动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尤其是经济学和政治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对社会、政治、经济运动规律研究方法创新的必然结果。综合学术界的各种主张,新政治经济学的学科范围和主要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发展的政治经济学、政治的经济学、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法律经济学、规制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等等。可见,新政治经济学是一个相当宽泛的理论体系,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流派。它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研究领域中重新占有主流地位的一系列方法的集合、学科的集合和理论的集合,它的学科方向和地位尚处于凝练之中。新政治经济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其理论体系的广博性,而在于其研究取向或学术旨趣,其学术旨趣为观察、分析中国经济问题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学术旨趣 制度结构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