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六安西峰寺钼矿化区正长岩类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钟富明 袁峰 +3 位作者 詹建华 徐学军 孙维安 王继强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09-920,共12页
安徽六安西峰寺钼矿化区地处大别造山带内,发育岩浆岩类型主要为正长岩类,可进一步分为细晶正长岩、似斑状正长岩、粗粒正长岩、正长斑岩等,辉钼矿化与后期正长斑岩脉侵入密切相关。利用LA-ICP-MS技术,对不同岩体中的锆石进行了U-Th-Pb... 安徽六安西峰寺钼矿化区地处大别造山带内,发育岩浆岩类型主要为正长岩类,可进一步分为细晶正长岩、似斑状正长岩、粗粒正长岩、正长斑岩等,辉钼矿化与后期正长斑岩脉侵入密切相关。利用LA-ICP-MS技术,对不同岩体中的锆石进行了U-Th-Pb同位素测定,得到的侵入岩^(206)Pb/^(238)U年龄从老至新依次为似斑状正长岩(128.2±1.7)Ma、细晶正长岩(128.1±1.5)Ma、正长斑岩(126.8±1.6)Ma、粗晶正长岩124.2±1.6 Ma,均形成于早白垩世。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区域对比,认为西峰寺钼矿化区与沙坪沟、千鹅冲等多个大型-超大型钼矿床具有相似的成矿背景和时代,具有较好的钼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化 锆石U—Pb 西峰寺 安徽六安 LA—ICP-MS 早白垩 正长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西峰宝刹碑记》札记
2
作者 吴浩军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8-162,共5页
酒泉西峰寺因刘萨诃和尚而建,至迟在7世纪上半叶就已存在,并立有碑碣。现存西峰宝刹碑立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碑文撰写者为弘治元年(1488)大整肃中被谪戍边卫的方士赵玉芝。本文对《西峰宝刹碑记》进行了校录考释,从碑记及其他资料中... 酒泉西峰寺因刘萨诃和尚而建,至迟在7世纪上半叶就已存在,并立有碑碣。现存西峰宝刹碑立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碑文撰写者为弘治元年(1488)大整肃中被谪戍边卫的方士赵玉芝。本文对《西峰宝刹碑记》进行了校录考释,从碑记及其他资料中探讨了撰碑者赵玉芝、碑文所述刘萨诃和尚,以及西峰寺在明代的几次大规模的修葺或重建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修西峰宝刹碑记》 刘萨诃 赵玉芝 西峰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