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中央政府对黄河上游地区的统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以西宁办事大臣的设置为例
1
作者 张曦 申雨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9,共8页
为适应青海地区的特殊形势,统筹规划对西北及边疆区域的统治政策,雍正三年,清中央政府在平定和硕特蒙古部亲王罗卜藏丹津叛乱后,设置了西宁办事大臣一职,作为管理青海的最高军政长官,直至清末。这一统治制度的设置,对维护我国西部地区... 为适应青海地区的特殊形势,统筹规划对西北及边疆区域的统治政策,雍正三年,清中央政府在平定和硕特蒙古部亲王罗卜藏丹津叛乱后,设置了西宁办事大臣一职,作为管理青海的最高军政长官,直至清末。这一统治制度的设置,对维护我国西部地区的稳定与安全,促进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文章围绕西宁办事大臣设置前青海地区的历史背景与设置后的相关情况,试图展示在清中央政府的主导下,整合以西宁为中心的西北地区,有效强化多元一体大一统国家建设的历史成果,促进黄河流域的交往交流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中央政府 西宁办事大臣 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雍乾时期西宁办事大臣建制考述 被引量:3
2
作者 杜党军 张冬林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4-148,共5页
清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在借鉴康熙朝遣官办理青海事务的基础上,于雍正三年(1725年)正式设立了"钦差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代表中央政权全面统管青海民族地区军政。其后随着青海社会的逐渐稳定,乾隆在雍正设立西宁办... 清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在借鉴康熙朝遣官办理青海事务的基础上,于雍正三年(1725年)正式设立了"钦差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代表中央政权全面统管青海民族地区军政。其后随着青海社会的逐渐稳定,乾隆在雍正设立西宁办事大臣的基础上对这一重要的民族地区管理建制多有调整,其间既有员额、人选、任期、养廉银等具体内容上的不断规范和充实,也有过两次临时裁撤西宁办事大臣的动摇决定;乾隆时期对西宁办事大臣建制的调整使西宁办事大臣建制渐趋完善,同时也折射出清廷对青海统治政策发生大的微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办事大臣 雍正 乾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办事大臣达鼐事迹考 被引量:3
3
作者 达力扎布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82-88,共7页
达鼐(1691-1735年),八旗蒙古正白旗人,从雍正三年至十年间担任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雍正十年以政务懈怠革职留任,雍正十三年病逝于西宁。在任期间编设青海蒙古旗,安排朝觐、会盟,在"番部"设官、立法,管理蒙"番... 达鼐(1691-1735年),八旗蒙古正白旗人,从雍正三年至十年间担任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雍正十年以政务懈怠革职留任,雍正十三年病逝于西宁。在任期间编设青海蒙古旗,安排朝觐、会盟,在"番部"设官、立法,管理蒙"番"事务七年,为清朝处理青海蒙藏事务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鼐 青海 西宁办事大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办事大臣的设置及其对青海地区的管治 被引量:4
4
作者 蔡家艺 朱光瑂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0年第1期30-38,5,共10页
自从漠南蒙古各部归附清朝政府后,喀尔喀、卫拉特蒙古诸部不久也先后被招抚和征服,从而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满族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在蒙古地区的统治,一方面运用“联姻”政策,对蒙古各部上层贵族进行拉拢,使之为其披坚执锐。“属(?)前... 自从漠南蒙古各部归附清朝政府后,喀尔喀、卫拉特蒙古诸部不久也先后被招抚和征服,从而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满族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在蒙古地区的统治,一方面运用“联姻”政策,对蒙古各部上层贵族进行拉拢,使之为其披坚执锐。“属(?)前驱”。另一方面,又在其聚居区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办事大臣 青海蒙古 青海地区 年羹尧 循化 札萨克 衙门 佐领 清朝政府 罗卜藏丹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办事大臣考
5
作者 周伟洲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32-41,共10页
清代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正式设置于雍正三年平定青海蒙古罗布藏丹津反乱之后。清朝设置西宁办事大臣的原因:一是为安辑、管理青海蒙古及藏族(时称"西番"或"番");二是重视当时青海蒙、藏地... 清代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正式设置于雍正三年平定青海蒙古罗布藏丹津反乱之后。清朝设置西宁办事大臣的原因:一是为安辑、管理青海蒙古及藏族(时称"西番"或"番");二是重视当时青海蒙、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西防准噶尔,南护卫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办事大臣 设置 历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办事大臣设置缘由初探
6
作者 陈柏萍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4-129,共6页
清雍正年间平定了罗卜藏丹津事件后,为了加强对青海蒙藏民族的统治,清朝设立了西宁办事大臣。西宁办事大臣的设置既是清朝"经略青海"、"稳定西藏""、防御新疆准噶尔部"整体战略的体现,也是清中央自身政... 清雍正年间平定了罗卜藏丹津事件后,为了加强对青海蒙藏民族的统治,清朝设立了西宁办事大臣。西宁办事大臣的设置既是清朝"经略青海"、"稳定西藏""、防御新疆准噶尔部"整体战略的体现,也是清中央自身政权巩固、社会稳定、国力强盛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办事大臣 设置 缘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办事大臣
7
作者 卫心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4年第1期79-79,共1页
办事大臣这里说的办事大臣,指雍正二年设的“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称青海办事大臣,因驻西宁,又称西宁办事大臣。清朝雍正元年以前,俱派理藩院司员驻扎西宁,办理民族事务。平定罗卜藏丹津事件后,简派大臣驻西宁总理之... 办事大臣这里说的办事大臣,指雍正二年设的“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称青海办事大臣,因驻西宁,又称西宁办事大臣。清朝雍正元年以前,俱派理藩院司员驻扎西宁,办理民族事务。平定罗卜藏丹津事件后,简派大臣驻西宁总理之,而遣部郎协理。首任办事大臣达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办事大臣 和硕特部 青海蒙古 驻藏大臣 理藩院 千百户制度 政教合一制度 札萨克 封建统治秩序 藏族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驻藏大臣一览表 被引量:5
8
作者 国庆 《西藏研究》 1986年第3期60-77,共18页
关键词 十三年 西宁办事大臣 驻藏大臣 十七年 乾隆 道光 嘉庆 换回 清代 到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改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心雨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4年第1期78-,82,共2页
西宁改制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定鼎北京,建立清朝。次年,西宁等地区归入清朝版图。在清初约八十年间对这里的政区划分和军政建置,一如明制,未暇经理。平定罗卜藏丹津事件后,加强中央统治,改革军政建制。除仍设西宁镇总兵和在... 西宁改制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定鼎北京,建立清朝。次年,西宁等地区归入清朝版图。在清初约八十年间对这里的政区划分和军政建置,一如明制,未暇经理。平定罗卜藏丹津事件后,加强中央统治,改革军政建制。除仍设西宁镇总兵和在西宁道派驻按察司佥事以外,雍正二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噶尔 守御千户所 地方行政体制 西宁办事大臣 藏族 西方极乐世界 乾隆五十六年 新开发地区 罗卜藏丹津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藏区驿传制度蠡测 被引量:13
10
作者 国庆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1-78,共8页
关键词 驿传制度 驻藏大臣 打箭炉 《西藏志》 扎什伦布 驿站 中央政府 清政府 驿道 西宁办事大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道光初年那彦成对青海蒙藏事务的整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杜常顺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0年第2期12-17,共6页
清道光初年,陕甘总督那彦成受命对青海地区的蒙藏事务进行了一次大的整理,这在清代青海蒙藏族史上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了解清代中后期青海蒙藏两族历史变迁的一些情况,以及清王朝所采取的有关相应对策。... 清道光初年,陕甘总督那彦成受命对青海地区的蒙藏事务进行了一次大的整理,这在清代青海蒙藏族史上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了解清代中后期青海蒙藏两族历史变迁的一些情况,以及清王朝所采取的有关相应对策。本文作如下粗浅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彦成 蒙藏地区 藏族 蒙古 道光 千百户制度 河南 西宁办事大臣 蒙旗 北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王朝对甘青藏传佛教寺院敕赐匾额简说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桑开珠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4-77,共4页
关键词 佛教寺院 中央王朝 匾额 格鲁派 宗喀巴 罗卜藏丹津 藏传 拉卜楞寺 西宁办事大臣 塔尔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柔部落纵议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宗益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0年第4期59-61,共3页
笔者在搜集《祁连县志》资料时,接触到了藏族阿柔部落的有关史料,似对青海民族史的研究有一些参考价值,故不揣冒昧,班门弄斧,敬请史家不吝赐教。 据说安多藏族在历史上分为3大部分,即尕部、佟部、智部。智部分为18大族,阿柔为其中之一族... 笔者在搜集《祁连县志》资料时,接触到了藏族阿柔部落的有关史料,似对青海民族史的研究有一些参考价值,故不揣冒昧,班门弄斧,敬请史家不吝赐教。 据说安多藏族在历史上分为3大部分,即尕部、佟部、智部。智部分为18大族,阿柔为其中之一族,是青海藏族中历史悠久、属众最多的部族之一。原居阿尼玛卿雪山以北、黄河以西的三角地带,清道光初年移居大通河流域。明清时译称阿里克或阿力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部落 清政府 大通河流域 雪山 黄河 西宁办事大臣 阿尼玛卿 蒙古族 祁连县 果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管理青海牧区的方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建宁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6年第3期13-18,共6页
清代管理青海牧区的方略李建宁清朝是一个以满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封建王朝,十分重视民族问题,立国之初,就在中央设置了一个专门处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理藩院,下设六个司,掌管民族地区的封爵、朝觐、驿站、兵事等事宜。清代的青... 清代管理青海牧区的方略李建宁清朝是一个以满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封建王朝,十分重视民族问题,立国之初,就在中央设置了一个专门处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理藩院,下设六个司,掌管民族地区的封爵、朝觐、驿站、兵事等事宜。清代的青海不仅地处“‘西陲”、“边疆”,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牧区 青海蒙古族 西宁办事大臣 罗卜藏丹津 喇嘛教 清政府 藏族部落 茶马贸易 和硕特蒙古 《理藩院则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什代海十八部落源流浅谈 被引量:1
15
作者 索南达杰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汪什代海 部落 西宁办事大臣 源流 发展轨迹 八思巴 社会组织 萨迪 大医 明清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塔宁夫妇对安多藏区的考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一得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49-49,共1页
波塔宁(1835—1920)与波塔宁娜(1843—1893)夫妇是俄国著名的考察家。生前曾数次到中国西北地区考察。1883年他们经海路绕道欧洲,经由北京、五台山到兰州、西宁,开始了对安多藏区的考察。 1885年5月波塔宁来到了拉卜楞寺。由于他们持有... 波塔宁(1835—1920)与波塔宁娜(1843—1893)夫妇是俄国著名的考察家。生前曾数次到中国西北地区考察。1883年他们经海路绕道欧洲,经由北京、五台山到兰州、西宁,开始了对安多藏区的考察。 1885年5月波塔宁来到了拉卜楞寺。由于他们持有西宁办事大臣的书信,所以受到了嘉木样三世及喇嘛们的欢迎,他们参观了嘉木样的昂欠,拜访了嘉木样本人。之后去了松潘,又绕道陇南来到兰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多藏区 中国西北地区 考察家 西宁办事大臣 五台山 拉卜楞寺 俄国 夫妇 兰州 绕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海八族人口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雪嫄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藏族部落 西宁办事大臣 汪什代海 青海地区 1935年 罗卜藏丹津 丹噶尔 格鲁派 青海蒙古 日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木样世系与土观世系关系史述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扎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17-25,共9页
嘉木样世系与土观世系关系史述略扎扎嘉木样与土观是属藏传佛教在安多地区最大的活佛世系之例。自17世纪末叶至20世纪中叶的二百五十多年中,做为拉卜楞寺寺主的嘉木样呼图克图世系与做为驻京呼图克图的土观世系历辈活佛之间始终保... 嘉木样世系与土观世系关系史述略扎扎嘉木样与土观是属藏传佛教在安多地区最大的活佛世系之例。自17世纪末叶至20世纪中叶的二百五十多年中,做为拉卜楞寺寺主的嘉木样呼图克图世系与做为驻京呼图克图的土观世系历辈活佛之间始终保持师徒关系,互为依托,极为密切。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卜楞寺 世系 塔尔寺 章嘉国师 西宁办事大臣 西藏 僧众 青海蒙古 安多地区 宗喀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游日记》考
19
作者 房建昌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79-83,共5页
《藏游日记》乃题润藩所著,内言其受聘于西学士吕推、李默德两位法国人,于光绪十九年(1893)六月下旬由于阗县城东出,南穿前藏,至二十年六月中旬经青海湖南岸抵丹噶,再由西宁入兰州的途中记载。实际仅记至西宁,全记不过万字出头,吴丰培... 《藏游日记》乃题润藩所著,内言其受聘于西学士吕推、李默德两位法国人,于光绪十九年(1893)六月下旬由于阗县城东出,南穿前藏,至二十年六月中旬经青海湖南岸抵丹噶,再由西宁入兰州的途中记载。实际仅记至西宁,全记不过万字出头,吴丰培先生据抄本整理,收入《川藏游踪汇编》(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功莫大焉。此记有吴先生“跋”,余以为意有未慊,故略考于后,以为补正。一、润藩言:光绪二十年五月,吕推于途中被杀。吴先生跋言:“当时外人屡谋入藏考察,或公开领取护照,或化装潜入,进行窥测,往往引起外交纠纷。此虽外人被杀,未闻引起交涉,故《东华录》等书亦未记载,得此补之,亦可知外人窥藏之又一途程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年 日记 西宁办事大臣 拉卜楞 通天河 青海湖南岸 总理衙门 入藏 民族出版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初青海的皮毛业贸易
20
作者 杨作山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19-24,共6页
清末民初,西北各族与内地的皮毛贸易,已替代茶马互市成为一项最活跃的经济活动。皮毛贸易不仅加强了西北各族人民与内地人民之间的互相联系,外国商人也从中攫取了大量的廉价原料,马步芳家族在皮毛贸易中积聚资金,成为新崛起的军阀。本... 清末民初,西北各族与内地的皮毛贸易,已替代茶马互市成为一项最活跃的经济活动。皮毛贸易不仅加强了西北各族人民与内地人民之间的互相联系,外国商人也从中攫取了大量的廉价原料,马步芳家族在皮毛贸易中积聚资金,成为新崛起的军阀。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清朝建立以后,随着清廷在全国范围内统治秩序的确立,以及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民间贸易的繁荣,茶法、马政也开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康熙初年,裁撤了苑马监和茶事御史,放宽私茶贸易禁令,茶叶改由民间自由贸易。青海地区蒙、藏等族携带羊毛、皮张、土特产等,到东部汉、回等族聚居处,换取茶叶、布疋、粮食等生活必需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苑马监 茶马互市 马政 统治秩序 农牧业经济 廉价原料 西宁办事大臣 民间贸易 生活必需品 丹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