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之西塞山位于宜昌考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前程 《长江学术》 2010年第1期158-163,共6页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为怀古名作。古往今来,对于作品作于何地、铁锁横江在何处,学者们几乎众口一辞地指为鄂东黄石西塞山。然而,查考刘禹锡当年之行踪及相关史籍可知,鄂西宜昌"楚之西塞"才是刘禹锡诗作歌咏之地,将黄石西塞...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为怀古名作。古往今来,对于作品作于何地、铁锁横江在何处,学者们几乎众口一辞地指为鄂东黄石西塞山。然而,查考刘禹锡当年之行踪及相关史籍可知,鄂西宜昌"楚之西塞"才是刘禹锡诗作歌咏之地,将黄石西塞山同刘禹锡诗作联系在一起实属想当然的解释。这个错讹源自《水经注》的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 西塞山 宜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怀古诗词
2
作者 姚大勇 《现代中文学刊》 1994年第6期5-7,共3页
中国浩瀚的诗歌海洋中,怀古诗词(咏史与怀古的界限历来存有争议,本文取广义上的怀古,不将两者截然分开)卷帙浩繁,自《诗经·黍离》开其先河,历代文人学士创作了大量怀古作品,为我国的文学长河激扬起朵朵浪花。怀古诗词数量繁多,虽可... 中国浩瀚的诗歌海洋中,怀古诗词(咏史与怀古的界限历来存有争议,本文取广义上的怀古,不将两者截然分开)卷帙浩繁,自《诗经·黍离》开其先河,历代文人学士创作了大量怀古作品,为我国的文学长河激扬起朵朵浪花。怀古诗词数量繁多,虽可用"怀古’来作总的概括,但作者所感之现实,所思之古事,及其表现方式、作品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 咏史 黍离 文人学士 人世沧桑 张玉谷 乌衣巷 许浑 西塞山怀古 咸阳城东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刘禹锡的咏史诗 被引量:1
3
作者 肖瑞峰 《贵州文史丛刊》 1984年第2期117-126,共10页
在流派众多的中唐诗坛,刘禹锡“无体不备,蔚为大家”。其中,“咏史”一体,尤为他所擅长。他的咏史诗,寄兴深微,气韵沉雄,因而历来传诵不衰。“咏史”之名,起自班固。但班诗仅咏“缇萦救父”一事,实是史传的联缀,因而曾被钟嵘讥为“质木... 在流派众多的中唐诗坛,刘禹锡“无体不备,蔚为大家”。其中,“咏史”一体,尤为他所擅长。他的咏史诗,寄兴深微,气韵沉雄,因而历来传诵不衰。“咏史”之名,起自班固。但班诗仅咏“缇萦救父”一事,实是史传的联缀,因而曾被钟嵘讥为“质木无文”,《文选》亦弃而未录。曹植、王粲的咏史之作,虽然不乏文采,却一遵“概括本传,不加藻饰”的格式,鲜有寄托。魏人杜挚的《赠毋丘俭》诗,“叠用八古人名”,不复专咏一事,可惜“堆垛寡变”。直至西晋左思,才跳出传统的窠臼,将一己情怀挽入咏史诗中,开创了藉咏史以咏怀的先河。其代表作《咏史八首》,“题实因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锡 杜挚 质木无文 李商隐 西塞山怀古 蜀先主庙 《文选》 乌衣巷 金陵怀古 施补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的口语修辞特色
4
作者 刘子智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30-32,共3页
随机应变平中见奇毛泽东口语修辞的显著特色之一就是善于随机应变,常在言谈中寻求别致,从平凡中提炼神奇。可谓从容潇洒,应付裕如。例如: (1)一天,毛泽东检查卫士封耀松的作业,这是小封默写的白居易的诗《卖炭翁》。毛泽东用手指甲在其... 随机应变平中见奇毛泽东口语修辞的显著特色之一就是善于随机应变,常在言谈中寻求别致,从平凡中提炼神奇。可谓从容潇洒,应付裕如。例如: (1)一天,毛泽东检查卫士封耀松的作业,这是小封默写的白居易的诗《卖炭翁》。毛泽东用手指甲在其中一行的下边划道:“这句怎么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道 卖炭翁 辞趣 一只手 西塞山怀古 向上爬 历史背景 我生 平中 赵超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