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西域流人与早期敦煌研究——以徐松与《西域水道记》为中心 被引量:6
1
作者 朱玉麒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98,共7页
早期的敦煌研究肇始于清代乾隆年间对西域的开发。从乾隆时期敦煌的地理描述直到载澜在乌鲁木齐向伯希和展示其敦煌文书,一百五十年间的敦煌研究是近世敦煌学的滥觞期,是"敦煌学前史"。当清代的流放地增加了西域的时候,西域... 早期的敦煌研究肇始于清代乾隆年间对西域的开发。从乾隆时期敦煌的地理描述直到载澜在乌鲁木齐向伯希和展示其敦煌文书,一百五十年间的敦煌研究是近世敦煌学的滥觞期,是"敦煌学前史"。当清代的流放地增加了西域的时候,西域流放者中的有识之士开始关注经行之地的敦煌。嘉庆年间的流放文人徐松是其中值得注意的个案。徐松对敦煌的研究体现在其《西域水道记》中。在这里,传世史料、田野调查与碑刻资料的印证是"三重证据法"的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流人 早期敦煌研究 徐松 西域水道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松及其《西域水道记》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亚洲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38-42,共5页
徐松是晚清地学巨子,代表作是《西域水道记》。该书将西域地区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以河流水系为脉络串联起来,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更可贵的是,该书是建立在作者实地调查的基础之上的著述,与乾嘉时期,只从事史料考据的研究迥然不同,而... 徐松是晚清地学巨子,代表作是《西域水道记》。该书将西域地区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以河流水系为脉络串联起来,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更可贵的是,该书是建立在作者实地调查的基础之上的著述,与乾嘉时期,只从事史料考据的研究迥然不同,而且又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探险家对中国西部进行探险之前,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松 西北 边疆史地 西域水道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松及其《西域水道记》 被引量:5
3
作者 赵俪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1-5,共5页
●1985年,作者在《西北史地》第1期上发表《西北学的拓荒者之——徐松》一文,主要依据缪荃荪所写《徐星伯事略》和何绍基的诗文,对徐氏事迹,作了初步的勾勒,而对《西域水道记》一书,所涉尚浅。本篇则针对《西域水道记》一书,做些专门的... ●1985年,作者在《西北史地》第1期上发表《西北学的拓荒者之——徐松》一文,主要依据缪荃荪所写《徐星伯事略》和何绍基的诗文,对徐氏事迹,作了初步的勾勒,而对《西域水道记》一书,所涉尚浅。本篇则针对《西域水道记》一书,做些专门的、较深入地介绍,意在对新疆地区之地理的、民族的、农牧工矿业的情况,就清代的历史局面,做出一些分析。此外,对徐松的另两种著作,也做了一定的评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水道记 徐松 西北史地 新疆地区 伊犁地区 何绍基 塔里木河 地理 伊犁河 惠远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域史地研究的《水经注》——徐松《西域水道记》(外二种)评介
4
作者 倪培翔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西域水道记 《水经注》 徐松 史地研究 《宋会要辑稿》 《全唐文》 评介 《登科考》 中国古代 《河南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屡丰接乎青黄 荒服臻乎富庶——从《新疆赋》等看18至19世纪新疆的屯垦开发
5
作者 李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50-55,共6页
清代著名学者徐松,在遣戍伊犁期间,驱驰万里,遍历新疆,先后撰写了被称为"西域三种"的《西域水道记》《汉书西域传补注》《新疆赋》,以其鲜明的边疆史地特色而广为流传。《新疆赋》《西域水道记》对清代新疆屯田多有记述,是了... 清代著名学者徐松,在遣戍伊犁期间,驱驰万里,遍历新疆,先后撰写了被称为"西域三种"的《西域水道记》《汉书西域传补注》《新疆赋》,以其鲜明的边疆史地特色而广为流传。《新疆赋》《西域水道记》对清代新疆屯田多有记述,是了解和研究18至19世纪新疆屯垦开发及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松 《新疆赋》 西域水道记 清代新疆屯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勋纪德碑》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郑炳林 《敦煌学辑刊》 1994年第2期61-76,共16页
《索勋纪德碑》研究郑炳林《索勋纪德碑》是《大唐河西道归义军节度索公纪德之碑》简称,原碑今存于敦煌市博物馆院内西侧廊下,碑文辑录见于徐松《西域水道记》卷三、张维《陇右金石录》、罗振玉《西陲石刻录》等书,这块碑是研究晚唐... 《索勋纪德碑》研究郑炳林《索勋纪德碑》是《大唐河西道归义军节度索公纪德之碑》简称,原碑今存于敦煌市博物馆院内西侧廊下,碑文辑录见于徐松《西域水道记》卷三、张维《陇右金石录》、罗振玉《西陲石刻录》等书,这块碑是研究晚唐归义军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义军 州刺史 敦煌文书 邈真赞 瓜州 张议潮 西域水道记 张淮深 碑文 节度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速来蛮刻石释文 被引量:4
7
作者 阎文儒 《敦煌研究》 1982年第1期34-42,共9页
敦煌莫高窟,现存元时“莫高窟”六体文字之小碑一方,尚无人解释,余特为释出,愿国人教正焉。关于莫高窟之解释,余在本年《文物》第六期曾有文考释,开窟在晋惠帝时的“大周李君修功德记”中云:“……大周圣历之辰,乐僔、法良发其宗,建平... 敦煌莫高窟,现存元时“莫高窟”六体文字之小碑一方,尚无人解释,余特为释出,愿国人教正焉。关于莫高窟之解释,余在本年《文物》第六期曾有文考释,开窟在晋惠帝时的“大周李君修功德记”中云:“……大周圣历之辰,乐僔、法良发其宗,建平东阳弘其迹,推甲子四百他岁,计窟室一千余龛……”若以武周圣历之辰(为公元六九八、六九九年),上推400年,为晋惠帝元康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阿修罗 元代 西夏文 功德 西藏 晋惠帝 地藏 喇嘛教 西域水道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的敦煌 被引量:4
8
作者 贾俊霞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6-61,共6页
明清时期的敦煌贾俊霞自从一九○○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这座人类文化宝库受到举世瞩目。中外学者纷至沓来,对敦煌遗存(壁画、雕塑、题记、建筑)和藏经洞遗书(敦煌遗书、敦煌卷子)从宗教、艺术、历史、考古、语言等各大面加以研究... 明清时期的敦煌贾俊霞自从一九○○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这座人类文化宝库受到举世瞩目。中外学者纷至沓来,对敦煌遗存(壁画、雕塑、题记、建筑)和藏经洞遗书(敦煌遗书、敦煌卷子)从宗教、艺术、历史、考古、语言等各大面加以研究,形成了以敦煌为研究对象的学术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敦煌莫高窟 敦煌县 吐鲁番 千佛洞 敦煌地区 沙州 党河 敦煌绿洲 西域水道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学刍议 被引量:6
9
作者 胡斯振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26-34,25,共10页
我国西北,在汉唐时期,曾经出现过十分繁荣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东方的中华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在蒙元时期,经过三次西征,西北宗藩,近有察哈台、窝阔台领地,远的达到钦察和波斯。十七世纪,沙皇俄国东侵,八十年代支持噶尔丹割据,并兴兵南... 我国西北,在汉唐时期,曾经出现过十分繁荣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东方的中华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在蒙元时期,经过三次西征,西北宗藩,近有察哈台、窝阔台领地,远的达到钦察和波斯。十七世纪,沙皇俄国东侵,八十年代支持噶尔丹割据,并兴兵南进,康熙帝三次回击,粉碎其阴谋。可是鸦片战争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同谋宰割中国,《北京条约》及其勘界等续约,使西北疆土,大片被沙俄侵占(共五十多万平方公里)。于是清朝一批文人学士,相继从事西北史地之学,打算以此共御外侮,挽救艰危。民国成立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史地 西北地区 中华帝国 丝绸之路 蒙元时期 十七世纪 汉唐时期 地理 元史 西域水道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清代新疆矿业兴衰之因 被引量:3
10
作者 路文彩 邓绍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2-30,共9页
新缰地处边陲,土地辽阔,不仅具有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生态环境,而且拥有轻重工业发展的丰富矿藏资源。这个历史上美名为“金玉之邦”的中华瑰宝,早在清代就留下了开发矿业的详细记载,今天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然资源的作用,是关系新... 新缰地处边陲,土地辽阔,不仅具有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生态环境,而且拥有轻重工业发展的丰富矿藏资源。这个历史上美名为“金玉之邦”的中华瑰宝,早在清代就留下了开发矿业的详细记载,今天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然资源的作用,是关系新疆改革、开放、繁荣经济,实现各族人民走向富裕生活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就清代新疆矿业开发兴衰关系(1760--1911)作一初步探讨,为新疆的经济开发提供历史借鉴。不足之处,希予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新疆 新疆图志 历史借鉴 伊犁将军 十七年 乾隆 社会经济 十三年 西域水道记 塔尔巴哈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勒河名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俞涵斌 高自厚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35-39,69,共6页
甘、青、新交界处的疏勒河,本名冥水、籍端水。冥水、籍端本为汉名;疏勒之称,乃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译音。研究疏勒一称,对研究西北少数民族史、特别是裕固族史,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试图考证疏勒一称的语源、语义及其语音的演变过程,谬... 甘、青、新交界处的疏勒河,本名冥水、籍端水。冥水、籍端本为汉名;疏勒之称,乃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译音。研究疏勒一称,对研究西北少数民族史、特别是裕固族史,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试图考证疏勒一称的语源、语义及其语音的演变过程,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望史地学界斧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语族 西北少数民族 疏勒河流域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突厥语族 演变过程 少数民族语言 西域水道记 史地研究 斯坦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代发刊词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文杰 《敦煌研究》 1982年第1期7-8,共2页
敦煌研究登上国际学术讲坛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在国内,则早在二百多年前就已为我国文人和史家所论及。清雍正时汪漋的《游千佛洞》诗中,就曾以“神工劳劈划,匠手巧雕镌”,“大地形容盛、灵光绘画宣”等诗句,备赞敦煌莫高窟艺术。清... 敦煌研究登上国际学术讲坛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在国内,则早在二百多年前就已为我国文人和史家所论及。清雍正时汪漋的《游千佛洞》诗中,就曾以“神工劳劈划,匠手巧雕镌”,“大地形容盛、灵光绘画宣”等诗句,备赞敦煌莫高窟艺术。清嘉庆年间的学者徐松,就曾详录敦煌石窟碑文,并辑入其著作《西域水道记》中,成为今人研究敦煌的重要史料。藏经洞发现以后,首先发现敦煌遗书的重要价值者,是我国的金石家叶昌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研究 国际学术 敦煌遗书 敦煌莫高窟 重要价值 敦煌石窟 西域水道记 回顾与展望 藏经洞 石窟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可汗浮图城 被引量:5
13
作者 孟凡人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57-61,共5页
可汗浮图城,是唐初天山北麓东部地区的一座名城.这座城由于与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密切相关;由于它在庭州城的城建史中占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所以历来是研究西域史的学者们注意的问题之一.尤其对研究庭州地区史来说更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因... 可汗浮图城,是唐初天山北麓东部地区的一座名城.这座城由于与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密切相关;由于它在庭州城的城建史中占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所以历来是研究西域史的学者们注意的问题之一.尤其对研究庭州地区史来说更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拟对可汗浮图城的一些基本问题略作探讨,供同志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突厥 阿史那 高昌 天山北麓 重要地位 旧唐书 东突厥 历史事件 西域水道记 新唐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历史上和田的采玉和蚕桑生产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吟屏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36-43,共8页
在古代西域诸国中,于阗(即今和田)历来以产玉和出丝而著称于世,人们赞誉其为丝绸之路上的“玉邑”和“绢都”。但是关于古代和田的采玉和蚕桑生产还没有人系统地进行过研究,有些文章和论著虽涉及到这些问题,也往往不作深究。探讨古代和... 在古代西域诸国中,于阗(即今和田)历来以产玉和出丝而著称于世,人们赞誉其为丝绸之路上的“玉邑”和“绢都”。但是关于古代和田的采玉和蚕桑生产还没有人系统地进行过研究,有些文章和论著虽涉及到这些问题,也往往不作深究。探讨古代和田的采玉和蚕桑生产,论证学界众说纷纭的某些问题,对于开发建设边疆,不无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和田 丝绸之路 十三年 叶尔羌 乾隆皇帝 三十年 中原地区 西域 西域水道记 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登碑杂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之勤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67-72,共6页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西南,紧邻中苏边界的苏木拜河东岸,有一座格登山。山上有一座清朝乾隆皇帝为纪念格登山之战而建立的《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俗称为格登碑。格登山之战发生在乾隆二十年(公元一七五五年),在清朝平定准噶...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西南,紧邻中苏边界的苏木拜河东岸,有一座格登山。山上有一座清朝乾隆皇帝为纪念格登山之战而建立的《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俗称为格登碑。格登山之战发生在乾隆二十年(公元一七五五年),在清朝平定准噶尔部的战争中是一个重要战役。在这个战役中,清将阿玉锡等三人率锐卒二十二,夜袭准噶尔部首领达瓦齐的大营。准部惊溃,降者六千余人。达瓦齐率残部少数人马逃往南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部 特克斯 清朝政府 二十年 新疆图志 乾隆皇帝 西北边疆 西域水道记 南疆 沙俄侵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典籍与古代水利
16
作者 张骅 《文博》 1996年第1期5-9,48,共6页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所以兴修水利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安定和政权的兴衰,以及文化的繁荣.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今伊拉克)的发祥起因于对黄河、恒河、尼罗河、底格里斯...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所以兴修水利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安定和政权的兴衰,以及文化的繁荣.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今伊拉克)的发祥起因于对黄河、恒河、尼罗河、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的开发和利用.相反严重的水旱灾害,导致农民起义的暴发,政权的更迭,文明的毁灭.中国历史上的多数王朝,把兴修水利作为安邦治国之策,在浩繁的历史、科技典籍中,留下了大量的水利著作,总结积累了宝贵的治水经验,记述了许多治水奇迹.如四川都江堰、广西兴安运河,从秦代沿用至今,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典籍 古代水利 水旱灾害 《史 《水经注》 水利工程 地理著作 《山海经》 西域水道记 经济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回姓氏何以马姓居多
17
作者 薛文波 《宁夏社会科学》 1983年第1期57-57,共1页
关于回回姓氏何以马姓居多的问题,甘肃省伊协副主任薛文波撰文陈述了自己的见解:我确信马姓来源是由于回回名字的译音。这和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译音有关.如《明史》载:“天方古筠冲也,名天堂,又曰默加……相传回回教之祖曰马哈... 关于回回姓氏何以马姓居多的问题,甘肃省伊协副主任薛文波撰文陈述了自己的见解:我确信马姓来源是由于回回名字的译音。这和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译音有关.如《明史》载:“天方古筠冲也,名天堂,又曰默加……相传回回教之祖曰马哈麻者……”。明代马欢《涯瀛胜览》载:“到一城,名蓦底纳,有马哈麻圣人灵寝”。又明代黄瑜《双槐树钞》:“今所谓回回历者,相传为西域之地,年号阿剌必,时异人马哈麻之所作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 回回历 姓氏 甘肃省 明代 创始人 译音 西域水道记 副主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