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白僵菌属虫生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亦菲 郑亚强 +6 位作者 徐天梅 LOINHEUANG Chanhom PHANGTHAVONG Souksamone 谢志福 苏造堂 樊清艳 陈斌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9-567,共9页
为掌握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白僵菌属虫生真菌资源,为害虫生防真菌资源及生防制剂开发提供依据,本研究于2016年11月―2018年1月,对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白僵菌属虫生真菌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采用形态和分子测序技术进行白僵菌种类鉴定... 为掌握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白僵菌属虫生真菌资源,为害虫生防真菌资源及生防制剂开发提供依据,本研究于2016年11月―2018年1月,对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白僵菌属虫生真菌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采用形态和分子测序技术进行白僵菌种类鉴定,并用物种多度、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白僵菌属虫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和生境及海拔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设置的60个样方中共采集白僵菌属虫生真菌侵染罹病虫体207头,经过分离培养和鉴定获得白僵菌属虫生真菌5种,分别为球孢白僵菌、布氏白僵菌、多形白僵菌、B.loeiensis和猫棒白僵菌,其中球孢白僵菌为优势种,相对多度为91.3%,其次为布氏白僵菌,其相对多度为6.3%,B.loeiensis相对多度为1.44%,多形白僵菌和猫棒白僵菌相对多度相同均为0.48%。从白僵菌属虫生真菌种类的生境分布特征来看,热带石灰岩山季雨林和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白僵菌的种类、数量及寄主昆虫的多样性均高于热带丛生竹林和热带季雨林保护区。从白僵菌属虫生真菌种类的海拔分布特征来看,低海拔区白僵菌物种数和菌株数均明显高于高海拔和中海拔区,且低海拔区Shannon-Wiener指数均较高于中海拔和高海拔区,而均匀度从高到低依次是低海拔、高海拔和中海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虫生真菌 生物多样性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玫烟色棒束孢分布的时空动态及寄主多样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郑亚强 王文倩 +4 位作者 陈斌 PHANGTHAVONG Souksamone 赵永鑫 徐天梅 肖关丽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1-380,共10页
为明确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虫生玫烟色棒束孢的时空动态及寄主多样性,以期为玫烟色棒束孢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本研究于2017年7月-2018年9月,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石灰岩山季雨林、热带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丛生竹林... 为明确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虫生玫烟色棒束孢的时空动态及寄主多样性,以期为玫烟色棒束孢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本研究于2017年7月-2018年9月,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石灰岩山季雨林、热带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丛生竹林、暖热性针叶林5种生境中玫烟色棒束孢的发生季节、生境分布和寄主进行了调查研究,采用形态学和ITS序列对菌株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共采集玫烟色棒束孢674株。从时间动态来看,玫烟色棒束孢于当年10月至次年4月为发生流行期,12月或次年1月为发生高峰期。从空间分布来看,玫烟色棒束孢主要分布于热带丛生竹林和石灰岩山地雨林的低、高和中海拔地带,分别采集到150和133、118、104株,相对丰度分别为22.3%、19.7%、17.5%和15.4%;热带季雨林和季风性常绿阔叶林中相对较少,分别采集到77和73株,相对丰度分别为11.4%和10.8%;暖热性针叶林生境仅采集到19株,相对丰度为2.8%。从海拔分布来看,石灰岩山季雨林生境中,玫烟色棒束孢在高、中、低海拔生境中分布的差异不明显,低海拔生境中菌株数量略高于中海拔和高海拔生境。玫烟色棒束孢的寄主节肢动物有2纲12目,包括昆虫纲11目,蛛形纲1目,其中优势寄主为鳞翅目和膜翅目,其相对丰度分别为40.4%和36.4%。该研究为玫烟色棒束孢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重要内容,也为害虫生防高毒力玫烟色棒束孢菌株筛选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玫烟色棒束孢 生境分布 季节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兰英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1期47-49,53,共4页
调查、分析、研究了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昆虫群落的种群、种类区系组成、分布特点。提出建立昆虫防治研究站、建立病虫害管理技术档案等昆虫资源管理方面的建议,并分析了昆虫资源在食用、药用、观赏、害虫天敌等方面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昆虫资源 区系组成 分布特点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扩建部分)南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余昌元 《林业调查规划》 2002年第4期76-81,共6页
西双版纳是我国南药最适宜的繁殖和栽培基地之一。据调查 ,仅自然保护区扩建部分及周边分布的南药(含引种栽培 )种类计有 32种 ,但由于乱采滥伐 (挖 )、毁林开荒等原因 ,导致对南药资源的严重破坏。为了实现南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提出... 西双版纳是我国南药最适宜的繁殖和栽培基地之一。据调查 ,仅自然保护区扩建部分及周边分布的南药(含引种栽培 )种类计有 32种 ,但由于乱采滥伐 (挖 )、毁林开荒等原因 ,导致对南药资源的严重破坏。为了实现南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提出了理顺管理体制、引种栽培、招商引资、人才培训等开发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扩建部分 南药资源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干热季不同植被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永鑫 徐天梅 +2 位作者 郑亚强 苏造堂 陈斌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2-140,共9页
为明确自然保护区干热季不同植被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采用Biolog-ECO法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干热季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丛生竹林、暖热性针叶林及石灰岩山季雨林(高中低海拔)4种植被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 为明确自然保护区干热季不同植被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采用Biolog-ECO法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干热季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丛生竹林、暖热性针叶林及石灰岩山季雨林(高中低海拔)4种植被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供试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及碳源利用率之间均差异极显著(代谢活性:F=3.708,P<0.01;碳源利用率:F=101.956,P<0.01),其中石灰岩山季雨林中海拔土壤微生物的平均颜色变化率和碳源利用率均最高,暖热性针叶林最低。D-纤维二糖、β-甲基-D-葡萄糖苷、葡萄糖-1-磷酸盐、D-苹果酸、L-丝氨酸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差异的敏感碳源。不同植被型土壤微生物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丛生竹林>石灰岩山季雨林(中海拔)>石灰岩山季雨林(低海拔)>石灰岩山季雨林(高海拔)>暖热性针叶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石灰岩山季雨林(高海拔)与暖热性针叶林土壤微生物有明显的空间分异,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丛生竹林和石灰岩山季雨林(低海拔)均无明显的空间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植被类型 土壤微生物群落 代谢功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望天树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兰新 郭贤明 +4 位作者 赵新坤 许海龙 宋军平 陶庆 邓志云 《林业调查规划》 2007年第6期70-74,共5页
对分布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望天树群落进行调查,分析了望天树的主要群落结构种类,从乔木层次分布、树干径级分布、更新状况几方面入手,对各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各群落结构情况及径级分布情况,分析了各群落的稳定性。
关键词 望天树 群落结构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仁种植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郭贤明 赵新坤 +2 位作者 付双福 曾彩云 王兰新 《林业调查规划》 2007年第2期63-67,共5页
砂仁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广泛种植,给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带来了一定的危害。通过在原始林和砂仁种植地的热带季节雨林植物群落下设置样地进行调查,掌握了因种植砂仁给季节雨林所造成的物种损失情况以及对群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结合保护... 砂仁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广泛种植,给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带来了一定的危害。通过在原始林和砂仁种植地的热带季节雨林植物群落下设置样地进行调查,掌握了因种植砂仁给季节雨林所造成的物种损失情况以及对群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结合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实际,提出了解决保护区与当地群众存在的保护与发展之间矛盾的相应管理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植物物种多样性 热带季节雨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综合治理 被引量:7
8
作者 赵建伟 杨云中 何顺强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A01期244-247,共4页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分为互不相连的勐养、勐仑、勐腊、尚勇、曼稿5个子保护区,总面积24.7万hm2。保护区内有122个村寨18 415人,周边有138村寨29 714人,保护区虽经多年的保护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一些新出现的问题:偷猎、盗伐、...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分为互不相连的勐养、勐仑、勐腊、尚勇、曼稿5个子保护区,总面积24.7万hm2。保护区内有122个村寨18 415人,周边有138村寨29 714人,保护区虽经多年的保护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一些新出现的问题:偷猎、盗伐、林火、林权界线不清、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资金不足等等,提出了进行综合治理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治理 社区共管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建立社区村民自助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余波 《林业调查规划》 2005年第4期119-121,共3页
在中德合作“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林保护与恢复项目”(GTZ)资助下,通过对保护区内不同民族的3个示范村建立村民自助组织,探讨了西双版纳自然资源保护和社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村民自助组织的目标、管理机构、资金管理等问题进行... 在中德合作“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林保护与恢复项目”(GTZ)资助下,通过对保护区内不同民族的3个示范村建立村民自助组织,探讨了西双版纳自然资源保护和社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村民自助组织的目标、管理机构、资金管理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村民自助组织建立后的3大效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村民自助组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村民自助组织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建设
10
作者 郑德祥 《生态经济》 1988年第S1期74-75,共2页
西双版纳是我国除台湾和海南岛以外的一个热带、亚热带地区。西双版纳的植被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据调查、高等植物四千至五千种,约占全国总数的六分之一,其中,列为国家珍稀的树种占全国保护树种的四分之... 西双版纳是我国除台湾和海南岛以外的一个热带、亚热带地区。西双版纳的植被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据调查、高等植物四千至五千种,约占全国总数的六分之一,其中,列为国家珍稀的树种占全国保护树种的四分之一。还有我国稀有的云南龙脑香、望天树、天料木、鸡毛松、铁刀木、云南肉豆蔻、毛坡垒、云南美登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亚热带地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云南美登木 热带雨林 植被类型 海南岛 高等植物 自然保护区管理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 被引量:5
11
作者 沈庆仲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A02期22-25,共4页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4.2510万hm2,由相互不连接的5片组成,利用保护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结合科研项目,自1990年开始,开展了生态旅游的实践和探索,先后建成了版纳野象谷、勐腊望天树等4个知名景区,展示了西双版纳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4.2510万hm2,由相互不连接的5片组成,利用保护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结合科研项目,自1990年开始,开展了生态旅游的实践和探索,先后建成了版纳野象谷、勐腊望天树等4个知名景区,展示了西双版纳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当地社区受益匪浅,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难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发展建议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巡护监测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陶永祥 王巧燕 王芳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S2期534-535,536,共4页
保护区实施巡护监测工作是保护区有效管理的关键,也是保护区管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日常工作.巡护监测对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数据收集,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尤其对动植物资源的有效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勐仑保护区的巡护监测发展历... 保护区实施巡护监测工作是保护区有效管理的关键,也是保护区管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日常工作.巡护监测对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数据收集,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尤其对动植物资源的有效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勐仑保护区的巡护监测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巡护 监测 森林资源管护 野生植物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开展计划烧除利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陶庆 王兰新 +2 位作者 赵建伟 汤忠明 郭贤明 《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第4期97-100,共4页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保护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保护区开展了计划烧除工作。开展计划烧除能有效改善野生动物栖息地质量,增加动物食源,缓解日益突出的人与野生动物的矛盾冲突,增加群落生物多样性,有效防止发生重特大...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保护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保护区开展了计划烧除工作。开展计划烧除能有效改善野生动物栖息地质量,增加动物食源,缓解日益突出的人与野生动物的矛盾冲突,增加群落生物多样性,有效防止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计划烧除对中、大型野生动物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但对土壤内的节肢动物影响较大,林下基径3 cm以下的幼树大部分被烧死,频度较高的计划烧除对群落更新有一定的影响,产生的烟雾及灰尘对附近的空气也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烧除 利弊分析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监测概述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顺强 《林业调查规划》 2008年第6期84-86,共3页
介绍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陈述了目前所开展的监测工作范围、方法及工具,对监测路线的走向作了说明.总结部分动物分布和栖息地的关系:哺乳动物栖息地特征因素很多,但植被的密度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保护区低海拔沟谷多为野象、... 介绍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陈述了目前所开展的监测工作范围、方法及工具,对监测路线的走向作了说明.总结部分动物分布和栖息地的关系:哺乳动物栖息地特征因素很多,但植被的密度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保护区低海拔沟谷多为野象、野牛、猿、猴和鼷鹿等动物的栖息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资源 资源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茶树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及其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鸿培 文芒才 +1 位作者 肖文武 郭贤明 《林业调查规划》 2011年第5期67-69,共3页
针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火工作现状,2008年在曼稿子保护区建立了一条以林下种植茶树为主的生物防火隔离带,并委托当地群众进行管理,茶叶收益归其所有.通过2年时间的检验,认为防火隔离带在有效阻隔外部火源进入保护区、控制当地... 针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火工作现状,2008年在曼稿子保护区建立了一条以林下种植茶树为主的生物防火隔离带,并委托当地群众进行管理,茶叶收益归其所有.通过2年时间的检验,认为防火隔离带在有效阻隔外部火源进入保护区、控制当地群众蚕食保护区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并有助于增加群众收入,减少了每年防火经费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火隔离带 森林火灾 茶树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南坪村发展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
16
作者 宋军平 王巧燕 张莉 《林业调查规划》 2012年第5期71-74,共4页
根据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基本情况,以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中的南坪村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分析多年来村民贫困的特征、成因,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藉此提出综合开发利用林下资源,加强人... 根据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基本情况,以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中的南坪村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分析多年来村民贫困的特征、成因,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藉此提出综合开发利用林下资源,加强人力资源素质培训,规范市场管理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社区 社区共管 人力资源 林下资源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探讨
17
作者 罗琼英 曹亚康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A01期55-57,共3页
阐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的压力和所采取的建立跨境森林防火机制,实行森林防火计划烧除工作等措施和方法。分析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森林防火 森林火灾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思考
18
作者 沈庆仲 《云南林业》 2011年第3期36-37,共2页
一、生态旅游业是西双版纳州的支柱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初,西双版纳州就确立了"旅游兴州"、"旅游强州"的发展战略,旅游业很快成为西双版纳州的一项支柱产业。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自然保护区景区经成为全州... 一、生态旅游业是西双版纳州的支柱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初,西双版纳州就确立了"旅游兴州"、"旅游强州"的发展战略,旅游业很快成为西双版纳州的一项支柱产业。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自然保护区景区经成为全州旅游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业 西双版纳 森林生态旅游 支柱产业 旅游产业 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与发展——以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为例
19
作者 陶慧兰 依丹丹 肖宇 《花卉》 2022年第14期181-183,共3页
本文认为自然保护区作为区域生态保护的重要基地,需要承担保护与发展的双重任务,同时在开展科研研究、教育事业以及休闲娱乐中也发挥明显作用。经过多年发展,西双版纳保护区生态旅游事业发展迅速,具有明显区位优势。但是,在推动生态旅... 本文认为自然保护区作为区域生态保护的重要基地,需要承担保护与发展的双重任务,同时在开展科研研究、教育事业以及休闲娱乐中也发挥明显作用。经过多年发展,西双版纳保护区生态旅游事业发展迅速,具有明显区位优势。但是,在推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对其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均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以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背景作为切入点,总结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并结合其生态旅游发展问题,提出对应的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热带季节雨林破坏后的恢复状况调查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贤明 张培松 +2 位作者 付双福 王兰新 何顺强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6期66-70,共5页
由于热带季节雨林是种植砂仁最适合的场所,因此当地居民大量地将砂仁种植在季节雨林下,对其群落结构及组成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大量物种的流失。对遭受破坏的群落恢复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由于人为活动增加了林下的透光度和生长空间,... 由于热带季节雨林是种植砂仁最适合的场所,因此当地居民大量地将砂仁种植在季节雨林下,对其群落结构及组成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大量物种的流失。对遭受破坏的群落恢复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由于人为活动增加了林下的透光度和生长空间,对幼树和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只要停止人为破坏活动,经过一定时间,群落仍可得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季节雨林 生态恢复 调查 物种 种群 群落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