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气象灾害预测的经验表征、地方认同与文化传承
1
作者 李全敏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49,共6页
我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变化多端,气象灾害时有发生。当地各民族按天象和物象变化,积累了以物候预测和季候分类为经验表征的气象灾害预测的地方性知识。这一地方性知识在地方情境空间中既体现出各民族对气象灾害预测信... 我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变化多端,气象灾害时有发生。当地各民族按天象和物象变化,积累了以物候预测和季候分类为经验表征的气象灾害预测的地方性知识。这一地方性知识在地方情境空间中既体现出各民族对气象灾害预测信息获知和时间管理模式的地方认同,也体现出其对古已有之的节气知识的传承性运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气象灾害预测的经验表征、地方认同与文化交融对传承中华民族气象文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皆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 气象灾害预测 经验表征 地方认同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曦 刘天平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21,共4页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的稳定问题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严峻制约。在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态势下必须重新明确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功能定位,尽快调整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战略思路,切实...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的稳定问题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严峻制约。在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态势下必须重新明确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功能定位,尽快调整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战略思路,切实扭转由单纯追求以GDP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方式。确立以人力资本投资、社会资源开发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战略,构建新的反贫困治理结构,塑造新的社会发展体系,建立新的社会稳定机制,以缓解消除贫困、促进文化融合、维护社会稳定为重点,推进西南边疆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 贫困态势 社会稳定 战略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文化产业与对外传播——基于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对东盟传播实践的思考 被引量:7
3
作者 丁智才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1-166,共6页
文化与传播是内生互动的,文化亲缘关系和跨界民族存在是边疆民族地区对外传播的独特优势。民族文化产业既是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保护传承的差异化战略,也是新形势下对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以对外文化贸易为主的对外传播又会... 文化与传播是内生互动的,文化亲缘关系和跨界民族存在是边疆民族地区对外传播的独特优势。民族文化产业既是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保护传承的差异化战略,也是新形势下对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以对外文化贸易为主的对外传播又会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的繁荣。要充分利用本土化、民族化的文化资源实现国际化创意,拓宽民族文化产业的对外传播渠道,打造民族文化产业走出去品牌,培育民族文化产业走出去骨干企业,培养民族文化产业国际贸易人才,从而提升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对东盟的传播能力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传播 文化亲缘 民族文化产业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 东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区域国际化发展研究——基于中国—东盟教育区域国际化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雪岩 龙耀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1-205,共5页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区域国际化发展有地缘、区位、族缘、亲缘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要推动该地区的教育区域国际化发展,需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并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教育免签证",同时要重点实施"政府公...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区域国际化发展有地缘、区位、族缘、亲缘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要推动该地区的教育区域国际化发展,需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并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教育免签证",同时要重点实施"政府公派出国留学东南亚项目"和"政府公派出国学外语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 教育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文化产业的对外传播效用探析——以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对东盟传播为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丁智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3期80-84,共5页
在冷战后全球化背景与和谐世界话语氛围中,对外传播要进行战略转型,以文化传播实现间接、潜在、深层持久的传播效果。而文化是实践的产物,文化产业是文化大发展时期对外传播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由于文化情境与文化亲缘关系,民族文化... 在冷战后全球化背景与和谐世界话语氛围中,对外传播要进行战略转型,以文化传播实现间接、潜在、深层持久的传播效果。而文化是实践的产物,文化产业是文化大发展时期对外传播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由于文化情境与文化亲缘关系,民族文化产业成为边疆民族地区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近年来,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对东盟国家进行了较好的传播实践,由此可探讨分析民族文化产业对外传播的路径由来与能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传播 文化传播 民族文化产业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 东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地搬迁脱贫农户需求层次跟踪研究:缺失、聚拢与代际寄托——以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为例证
6
作者 刘亚娟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3-142,160,共11页
易地搬迁农户在脱贫攻坚战略支持下已经顺利摆脱绝对贫困,后续面临的长期稳定脱贫重任需要激发脱贫农户内生动力。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关于个体需求与其内生动力密切关联的观点,从2021年4月—2022年3月在广西、云南、西藏3省(自治区... 易地搬迁农户在脱贫攻坚战略支持下已经顺利摆脱绝对贫困,后续面临的长期稳定脱贫重任需要激发脱贫农户内生动力。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关于个体需求与其内生动力密切关联的观点,从2021年4月—2022年3月在广西、云南、西藏3省(自治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调研数据发现:易地搬迁脱贫农户需求层次由低到高渐次缺失;生理需求居于核心层次,其它层次需求相对于生理需求,具有“保护”职能和“牺牲”职责,整体需求层次呈现聚拢型;自我实现需求存在代际寄托倾向。因此,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吸引青壮劳力返乡创业就业,设立心理疏导机构,完善对口帮扶机制,突出边疆民族特色,同时发挥政府机构和家庭内部力量,引导脱贫农户主动追求成长,可以极大地激发脱贫农户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层次 易地搬迁农户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减贫:成效、问题与策略——基于西南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实地考察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俊程 胡红霞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6期62-68,共7页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大多自然地理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文化教育滞后,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部分沿边跨境地区因婚、因毒致贫返贫问题突出,是脱贫攻...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大多自然地理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文化教育滞后,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部分沿边跨境地区因婚、因毒致贫返贫问题突出,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针对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的实际,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分类整改全面消除C/D级危房、构建多元增收渠道、开展教育对接帮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真正做到"拔穷根",确保这些典型贫困地区在2020年真脱贫、脱真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减贫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 脱贫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彻落实总书记治边思想 推动档案事业服务边疆治理 被引量:4
8
作者 华林 冯安仪 杨慧文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17,共2页
2023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指出,100年来,云南大学扎根祖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总书记的贺信体现了党中央对边疆地区高校的关怀,同时也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边疆经... 2023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指出,100年来,云南大学扎根祖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总书记的贺信体现了党中央对边疆地区高校的关怀,同时也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边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两个大局”,提出“治国必治边”的战略思想以及“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等边疆治理的重要原则,在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时代边疆治理背景下,如何贯彻落实总书记治边思想,推进档案事业更好服务边疆治理现代化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事业 边疆治理 云南大学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 依法治疆 治边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 边疆地区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云南与东盟跨境教育产教融合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章梦雪 杨宇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1-119,共9页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为应对全球格局变化、适应新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提出的重大构想。后疫情时代多重制度环境的不确定性,驱动中国大学发展理念变迁和发展模式变革,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促使我国西南边疆民族地...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为应对全球格局变化、适应新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提出的重大构想。后疫情时代多重制度环境的不确定性,驱动中国大学发展理念变迁和发展模式变革,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促使我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跨境教育产教融合呈现出新的发展图景。产教融合是提升跨境教育合作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跨境教育产教融合背景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云南省与东盟跨境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情况和模式,构建其问题的透析模型,提出推动云南省高校、企业探寻跨境教育产教融合的实践理路,发挥云南省高等教育系统在推动中国-东盟跨境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先导作用,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南向”战略中落地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 跨境教育 产教融合 中国-东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