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边疆在明清史研究中的地位——美国现代学术视野下的中国西南边疆史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邹立波 李沛容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9-156,共8页
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学界研究中国明清时期西南边疆史的分水岭。受西方人类学界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研究,及西方中国学研究"边疆"范式的激发和推动,西南边疆史研究日益演变为美国学界中国史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涌现出一... 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学界研究中国明清时期西南边疆史的分水岭。受西方人类学界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研究,及西方中国学研究"边疆"范式的激发和推动,西南边疆史研究日益演变为美国学界中国史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涌现出一批颇具学术影响力的著作。基于反思与批判以往"汉族中心观"和"汉化"研究范式的共同学术目标,美国学界强调边疆的地方性视野,并引入早期殖民帝国、族群认同等概念和理论,对晚期中华帝国与边疆复杂关系的研究颇富创见和启发的同时,又将两者置于另一类二元对立的框架内。但是西南边疆史研究,无疑能够对国内外学术界重新理解和修正晚期中华帝国历史及其与边疆的关系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边疆史 美国 明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国瑜与西南边疆史地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林超民 《思想战线》 1988年第6期92-95,98,共5页
(一) 方国瑜先生是以研究西南边疆史地和民族历史而闻名于世的,大概很少人知道,在三十岁以前,他却是研究汉语史、音韵学的专家。一九二三年,刚满二十岁的方先生从故乡云南丽江跋涉到北京,考进北京师范大学预科,以品学兼优见重于师友。... (一) 方国瑜先生是以研究西南边疆史地和民族历史而闻名于世的,大概很少人知道,在三十岁以前,他却是研究汉语史、音韵学的专家。一九二三年,刚满二十岁的方先生从故乡云南丽江跋涉到北京,考进北京师范大学预科,以品学兼优见重于师友。因一场大病,休学回家乡疗养两年,一九二九年秋回到北京复学。当时“整理国故”之风方兴未艾,方先生便要求到北师大国文系本科学习。系主任钱玄同以先生在预科读书时已有几篇论文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国瑜 地理 中国历发展 西南地区 西南边疆史 大理政权 经济文化联系 多民族国家 社会经济 南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