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民族研究特色数据库建设探讨 被引量:19
1
作者 宋光淑 张月芬 张禹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46,共4页
西南民族研究文献具有数量大、文献种类多、载体复杂、文种多样、多媒体信息不断增加的特点,西南民族研究特色数据库建设从建库规划开始,就应把全面、准确、完整收集反映西南少数民族各个方面的不同载体的文字记载及西南少数民族各个领... 西南民族研究文献具有数量大、文献种类多、载体复杂、文种多样、多媒体信息不断增加的特点,西南民族研究特色数据库建设从建库规划开始,就应把全面、准确、完整收集反映西南少数民族各个方面的不同载体的文字记载及西南少数民族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为建库的主要目标。本文提出三种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民族研究 特色数据库 数据库建设 民族文献 软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成志与西南民族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水乔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4-57,共4页
杨成志与西南民族研究王水乔1928年7月,由蔡元培任院长的中央研究院与国立中山大学合派杨成志、容肇祖及俄国人史禄国教授夫妇共四人,前往云南进行民族调查。一月后其中三人返回广东,杨成志即自告奋勇,独自一人承担起民族调查... 杨成志与西南民族研究王水乔1928年7月,由蔡元培任院长的中央研究院与国立中山大学合派杨成志、容肇祖及俄国人史禄国教授夫妇共四人,前往云南进行民族调查。一月后其中三人返回广东,杨成志即自告奋勇,独自一人承担起民族调查的责任,在川滇交界的凉山彝族地区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成志 西南民族 民族调查 民族地区 云南民族 历史研究 调查与研究 民族研究 大学语言 西南民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南民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曜 《云南社会科学》 1982年第1期18-26,共9页
开展西南民族研究的必要性 四川、西藏、贵州、广西、云南五省(区)是位居我国西南边疆的多民族地区,有藏、门巴、珞巴、羌、彝、白、哈尼、傣、傈僳、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崩龙、独龙、基诺、苗、布依、侗、水... 开展西南民族研究的必要性 四川、西藏、贵州、广西、云南五省(区)是位居我国西南边疆的多民族地区,有藏、门巴、珞巴、羌、彝、白、哈尼、傣、傈僳、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崩龙、独龙、基诺、苗、布依、侗、水、仡佬、壮、瑶、仫佬、毛难、京、土家、满、蒙古、回等三十四个少数民族,以及正在识别的若干民族,人口约三千五百万,占我国少数民族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他们的语言分属两大语系四个语族,即: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南亚语系的孟高棉语族。与之相适应,西南民族历史上也可分为四大族群,即:氐羌族群、百越族群、苗蛮族群和云南濮人族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民族研究 我国西南 起义 云南 各族人民 民族 少数民族 南诏 回顾与展望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民族主义视域下的西南民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贾红霞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8-208,共11页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日本全面侵华所带来的亡国危机激发出强烈而广泛的民族主义思潮,深刻影响了西南民族研究的目的、理论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民族主义视域下的西南民族研究肩负起了赓续中华民族生存、重塑中华民族文化多元内涵、反击帝国...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日本全面侵华所带来的亡国危机激发出强烈而广泛的民族主义思潮,深刻影响了西南民族研究的目的、理论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民族主义视域下的西南民族研究肩负起了赓续中华民族生存、重塑中华民族文化多元内涵、反击帝国主义文化殖民图谋等重任。在民族主义思潮激荡之下,理论上出现了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宗族论”等争议,但在西南民族研究过程中又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整体认同和尊重国内各民族多元文化的新进路。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促使学者群趋西南民族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他们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田野调查和研究,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元文化内涵;对汉族和西南少数民族交往融合历程的研究,促进了中华民族一体意识的深化;对多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借鉴与融汇,使得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成效卓著,不仅打破了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在西南民族研究中的优势地位和文化殖民意图,而且使得这一区域研究的话语权逐渐为国人所拥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全面抗战时期 西南民族研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回迁云南民族大学纪要
5
作者 拾闻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云南民族大学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 学术研究 何耀华 赵廷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庆祝建会20周年
6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F002-F002,F003,共2页
关键词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 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首届年会在昆明举行
7
作者 吴野 《云南社会科学》 1982年第1期117-118,共2页
为了更有效地团结西南各省(区)从事民族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干部群众,把西南民族的研究工作推向前进,经过一年时间的筹备,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于十一月三日在昆明成立,并举行了首届年会。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民委、中国社... 为了更有效地团结西南各省(区)从事民族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干部群众,把西南民族的研究工作推向前进,经过一年时间的筹备,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于十一月三日在昆明成立,并举行了首届年会。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民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委民族工作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研究学会 首届年会 中国西南 西南民族研究 马克思主义民族 昆明 云南省 综合考察 民族 民族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西南少数民族乐器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甘绍成 吴怡玥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8-168,共11页
文章对上世纪50年代至今,学界在西南少数民族乐器研究方面所发表、出版的论文及著作成果进行分析、梳理,试图围绕该领域中有关综合介绍与研究、制作与改良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文化研究、传承与保护研究、功能与价值研究、比较研究等... 文章对上世纪50年代至今,学界在西南少数民族乐器研究方面所发表、出版的论文及著作成果进行分析、梳理,试图围绕该领域中有关综合介绍与研究、制作与改良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文化研究、传承与保护研究、功能与价值研究、比较研究等方面,总结该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思考与建议,以期能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乐器研究 回顾 思考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少数民族农业旅游资源以及典型特色——评《旅游感知视角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9
作者 李永芬 高姗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24,共1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与农民一直是社会聚焦的热点,同时也是政府扶持发展的重点,通过大量资金的投入及发展机会的注入,以达到改善农村面貌的目的;但是农村大力发展经济的模式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例如环境严...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与农民一直是社会聚焦的热点,同时也是政府扶持发展的重点,通过大量资金的投入及发展机会的注入,以达到改善农村面貌的目的;但是农村大力发展经济的模式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例如环境严重污染、传统文化没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模式 背景下 旅游感知 《旅游感知视角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发展模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照叶树林文化论与云南民族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刚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79-85,共7页
照叶树林文化论是目前国外对我国西南及东南亚少数民族研究中的一个理论,由日本学者首先提出并逐步使之系统化。其内容包括生态研究、农耕的起源和发展,生产、生活习俗和文化传播等。作者认为:作为一个较大区域的整体文化论,其理论构架... 照叶树林文化论是目前国外对我国西南及东南亚少数民族研究中的一个理论,由日本学者首先提出并逐步使之系统化。其内容包括生态研究、农耕的起源和发展,生产、生活习俗和文化传播等。作者认为:作为一个较大区域的整体文化论,其理论构架和理论特色有其新颖独到之处,结合我国西南民族研究,借鉴这一理论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以拓展和加深我们的研究领域。但也要看到,这一理论也有片面和不足的地方,对此应持慎重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论 文化要素 树林 日本民族学会 文化研究 理论特色 文化传播 云南地区 西南民族研究 文化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希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绍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8,共3页
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理论刊物《社会科学研究》创刊已经十年了。这不平凡的十年历程,正好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迄今的历史大体相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功绩在于为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以此为发轫,经过十三大,... 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理论刊物《社会科学研究》创刊已经十年了。这不平凡的十年历程,正好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迄今的历史大体相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功绩在于为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以此为发轫,经过十三大,通过全党特别是理论界同志的努力,已基本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西南民族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 民族 十一届三中全会 民族 民族地区 有中国特色 哲学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史专家尤中
12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2,共1页
尤中,我校档案系教授,中国民族史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1927年4月14日出生于云南省宣威县,1954年云南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我校西南边疆民族历史研究所所长、云南省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尤中,我校档案系教授,中国民族史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1927年4月14日出生于云南省宣威县,1954年云南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我校西南边疆民族历史研究所所长、云南省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百越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云南省方志协会常务理事。尤中先生早年在著名中国民族史学家方国瑜教授的指导下,刻苦钻研、勤奋学习,师从前人,又敢于超越前人,在广泛搜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拓展学术视野进行比较研究,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体系。从1956年起,尤中先生开始承担云南民族史的教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史学 西南边疆 云南民族 中国西南地区 古籍整理 百越民族 历史资料 民族历史 西南民族研究 方国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娃桑布
13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达娃桑布,生于1962年,西藏白朗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优秀专家,先后任《西藏艺术研究》藏文版主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西藏卷》副主编、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理事、国际藏学会会员、西藏自治区文艺理论研究学会特邀研究员、西藏... 达娃桑布,生于1962年,西藏白朗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优秀专家,先后任《西藏艺术研究》藏文版主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西藏卷》副主编、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理事、国际藏学会会员、西藏自治区文艺理论研究学会特邀研究员、西藏自治区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西藏自治区出版工作者协会理事、《西藏研究》编委会委员、西藏自治区藏语文宣传审读阅评专家委员会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邀研究 文艺理论研究 翻译工作者 编委会委员 藏语文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 学会会员 西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振勇教授
14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陈振勇,1976年生,河南许昌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成都体育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编委,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副书记、副院长兼武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 陈振勇,1976年生,河南许昌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成都体育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编委,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副书记、副院长兼武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武术研究》编委,四川省教育厅科研创新团队《四川少数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发展》负责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授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省教育厅 学术委员会 博士生导师 体育文化资源 科研创新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著名社会科学家选介
15
作者 李裕军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2,共1页
周光大副教授,湖南祁东人,汉族,1936年2月生,是我国比较有影响的民族学家和民族理论学家,现为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研究室主任,广西民族学会理事长,广西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学会理事、民族... 周光大副教授,湖南祁东人,汉族,1936年2月生,是我国比较有影响的民族学家和民族理论学家,现为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研究室主任,广西民族学会理事长,广西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学会理事、民族理论学会理事。周光大副教授1955年毕业于衡阳师范,分配在中南民族学院预科部任历史科教员,深受我国著名民族学家岑家梧教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家 中国当代 马克思主义民族 大副 民族研究 民族学家 民族理论 教授 西南民族研究 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措顿珠教授
16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西藏政教史 西藏自治区 格萨尔王传 布达拉宫 罗布林卡 西南民族研究 《格萨尔》 中专学校 英雄史诗 国民党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彝族起源及形成的再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陇贤君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2-69,共8页
在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中,由于对彝族复合型的民族特征认识不够,所以在其族源和民族形成等问题上一直众说纷纭。作者通过对考古材料和汉、彝史籍记载的研究,认为彝族是以古代夷叟为中心融合其它民族而形成的,其共同体早在春秋战国时即初... 在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中,由于对彝族复合型的民族特征认识不够,所以在其族源和民族形成等问题上一直众说纷纭。作者通过对考古材料和汉、彝史籍记载的研究,认为彝族是以古代夷叟为中心融合其它民族而形成的,其共同体早在春秋战国时即初步形成,当时被称为“夷”。由于这个共同体与其它族系的民族广泛杂居,加之地理环境和中原王朝在其分布区设置郡县,使这个共同体又被分割和打破,时常处在调整与组合中,形成各部分裂,各自为政的局面。这就是后来彝族支系众多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彝族 部落 支格阿龙 不同民族 西南民族研究 文化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 彝族先民 融合 三星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