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南季风潮与2004年5月我国南方暴雨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李曾中
方翔
朱福康
郑新江
李峰
-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
-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1-437,共7页
-
基金
广州热带气象研究所热带海洋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0406)资助
-
文摘
以2004年5月初及5月中旬我国华南等地两次较大暴雨过程为例,分析了西南季风潮与我国前汛期降水的关系.初步结论指出:西南季风潮的爆发与我国华南降水,特别是大暴雨的形成关系极为密切,而这次西南季风潮的爆发又与来自南半球的越赤道气流直接有关.同时指出,这次西南季风潮的爆发主要与来自85°~95°E孟加拉湾地区所在经度的越赤道气流有关,它们是印度洋“半球间宏观系统”的一个部分.而南海季风潮仅仅是西南季风潮的一种特例,在这两次重大降水过程中没有南海季风潮的爆发和影响.
-
关键词
西南季风潮
前汛期降水
特大暴雨
半球间宏观系统
越赤道气流
-
Keywords
southwest monsoon tide(SWMT)
the precipitation from April to June
rain storms
macroscopical system between two hemispheres
cross-equator flow(CEF)
-
分类号
P426.6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2004年5月西南季风潮及天气影响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郑新江
方翔
朱福康
李云
李曾中
-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9-483,共5页
-
基金
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热带海洋气象科学研究基金(No.200406)资助
-
文摘
2004年5月13-22日广东省的连阴雨天气过程是典型的华南前汛期天气过程。它是与孟加拉湾西南季风潮发生发展相联系的。分析发现,这次孟加拉湾西南季风潮发生发展过程大致上可分为“起潮”过程、“浪花”过程和“落潮”过程三个阶段。在这次过程中,印度洋南半球越赤道气流起了激发的作用。
-
关键词
华南前汛期
西南季风潮
越赤道气流
-
Keywords
pre-summer rainy period in South China
SW monsoon surge
cross-equatorial flow
-
分类号
P42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南沙首次西南季风潮爆发迟早的分析及预报
被引量:3
- 3
-
-
作者
谢巨伦
-
机构
南海舰队海洋水文气象中心
-
出处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9-33,共5页
-
文摘
利用1969~1978年全球网格点逐月海表温度资料、1969~1989年天气图资料和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及距平图资料,分析了南沙(5°~12° N、 110°~120° E)首次西南季风潮(第一次连续出现2天以上风速≥11m/s的西南风)爆发迟早与其前期北半球的500hPa高度值和海表温度的关系,发现首次季风潮爆发的迟早与4月份东亚沿岸中纬度地区500hPa的高度、3~5月南海和4月日本东部海面的海表温度呈正相关,即高度高、海表温度高,季风潮爆发迟,反之爆发早。并在这基础上归纳季风潮爆发的中、长期预报指标。
-
关键词
西南季风潮
相关关系
海表温度
东亚槽强度
季风
-
Keywords
the monsoon surge
correlation factor
SST
the intensity of the East Asia trough
-
分类号
P732.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P425.4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