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逐步将黔西北山区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几点思考——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
1
作者 李奇 陈礼鹏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11期40-44,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高标准农田建设往往按照“先易后难”顺序有序实施,剩余要建设的多是位置偏远、地块零散、高低不平、土壤瘠薄、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高标准农田建设往往按照“先易后难”顺序有序实施,剩余要建设的多是位置偏远、地块零散、高低不平、土壤瘠薄、建设难度大、成本高“难啃的硬骨头”。本文的研究案例贵州省毕节市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沟壑纵横,切割较深,地形较为破碎,连片平整的土地少,工程性、季节性缺水问题突出,耕地质量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成本高、建设难度大。本文简要阐述了毕节市永久基本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基本情况,综合分析了本区农田建设面临的困难挑战,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路径与方法,以期为进一步提升农田建设质量和项目管理水平,逐步把黔西北山区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山区 永久基本农田 高标准农田 路径方法 贵州省毕节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北山区边(滑)坡综合分类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任伟中 范建海 +2 位作者 孔令伟 张世飚 徐建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735-2740,共6页
鄂西北山区是国内滑坡地质灾害多发地区,而且目前在鄂西北山区的交通、水电、能源、资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很大,由此造成及将来可能诱发大量的工程开挖型和水库蓄水型滑坡。因此,尽快建立该地区边(滑)坡的综合分类体系是进一步研究... 鄂西北山区是国内滑坡地质灾害多发地区,而且目前在鄂西北山区的交通、水电、能源、资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很大,由此造成及将来可能诱发大量的工程开挖型和水库蓄水型滑坡。因此,尽快建立该地区边(滑)坡的综合分类体系是进一步研究该地区边(滑)坡的发育规律、破坏模式、成灾机制、时空预测及相应防治对策等的基础性工作,为今后深入研究该地区边(滑)坡问题提供基础性成果资料。文中讨论了建立该地区边(滑)坡综合分类体系的基本原则,明确了构建该地区边(滑)坡综合分类体系的3个最主要的特征;提出了该地区边(滑)坡多层次综合分类体系框图;对该地区边(滑)坡主要典型类别划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初步划分出19类典型边坡。并列举了几个典型类别边(滑)坡的工程实例,初步分析了其变形破坏模式和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分析计算方法和处治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滑)坡 西北山区 综合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北山区乡村公路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覃永晖 吴晓 +1 位作者 李梦强 刘弈彤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96-298,共3页
2008年3月的全国"两会"提出当前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要放在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上,公路作为农村的基础设施之首,是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湘西北山区乡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公路建设的... 2008年3月的全国"两会"提出当前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要放在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上,公路作为农村的基础设施之首,是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湘西北山区乡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公路建设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山区 乡村公路建设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山区光伏提水灌溉系统蓄水池容积的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曹亮 马兰 +1 位作者 吴永忠 朱俊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山区农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但山区耕地分布不连片且不易进行集约化开发,导致长期以来山区农业粮食产量低。利用机动灵活的光伏提水灌溉是改变现有低效生产的重要途径,而蓄水池是光伏提水灌溉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作物需水... 山区农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但山区耕地分布不连片且不易进行集约化开发,导致长期以来山区农业粮食产量低。利用机动灵活的光伏提水灌溉是改变现有低效生产的重要途径,而蓄水池是光伏提水灌溉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作物需水量、太阳能资源,确定光伏提水系统、田间灌溉系统各项参数。利用Origin软件对水泵流量—时间曲线、蓄水池水量—时间曲线进行模拟,计算出容积为16.44 m^3的蓄水池即可满足典型农户1.52 hm^2青储玉米的滴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提水系统 蓄水池 田间灌溉系统 ORIGIN软件 西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山区县域乡村空间发展引导的探索和实践——以岷县县域村庄布局规划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沈婕 王瑾 马远航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5期37-40,共4页
近年来,随着从中央到地方对于乡村的关注持续升温,乡村地区发展开启新的局面。然而我国西北山区乡村发展面临生态系统脆弱、社会经济落后等诸多严峻问题,乡村的无序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人口、贫困、环境之间形成恶性循环。
关键词 西北山区 村庄布局 乡村空间 人居环境建设 乡村发展 环境承载能力 乡村居民点 乡村地区 适宜性评价 社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山区大豆高产栽培密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付业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1382-11384,11399,共4页
[目的]为筛选毕豆2号的最佳栽培密度。[方法]2006~2008年,在贵州毕节分别选择德沟、赫章双坪、何官屯作为3个试点,设置6组处理,测定各项指标。[结果]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株高、底荚高度和节间长度均随之增加,主茎节数、分枝数、茎杆重... [目的]为筛选毕豆2号的最佳栽培密度。[方法]2006~2008年,在贵州毕节分别选择德沟、赫章双坪、何官屯作为3个试点,设置6组处理,测定各项指标。[结果]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株高、底荚高度和节间长度均随之增加,主茎节数、分枝数、茎杆重量均减小,叶面积指数呈上升趋势,单株荚数、粒数和粒重逐渐减少。[结论]处理④为最佳栽培密度,其产量最高,达2 982.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豆2号 栽培密度 西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北山区上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涂学仕 代金君 +1 位作者 周波 戴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6期14099-14103,共5页
[目的]研究粤西北山区上一轮土地整治的实施效果。[方法]以连州市作为研究区域,针对连州市上一轮的土地整治相关规划的实施情况及实施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十一五"期间,连州市土地整治工作在数量上圆满完成了相关各项规划的... [目的]研究粤西北山区上一轮土地整治的实施效果。[方法]以连州市作为研究区域,针对连州市上一轮的土地整治相关规划的实施情况及实施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十一五"期间,连州市土地整治工作在数量上圆满完成了相关各项规划的具体要求,耕地数量得到保护,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上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也表现出规划滞后、目标单一、进度缓慢以及各规划之间衔接不够等不足。[结论]从连州市上一轮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亟需一套系统的、综合的土地整治规划来指导新时期的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山区 土地整治规划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北山区村镇公路建设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覃永晖 吴晓 +1 位作者 张连彪 张强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19,共4页
2008年3月中国的"两会"提出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要放在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上,公路作为农村的基础设施之首,是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结合调研结果,分析得出湘西北地区村镇公路建设中主要存在公路网络规划较乱、施工质量较... 2008年3月中国的"两会"提出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要放在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上,公路作为农村的基础设施之首,是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结合调研结果,分析得出湘西北地区村镇公路建设中主要存在公路网络规划较乱、施工质量较低、养护维护缺管、建设资金匮乏4个方面的问题,严重束缚了湘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进展,针对上述问题从规划模式、施工质量、养护管理、资金筹措4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山区 村镇公路 问题分析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山区食用豆种质资源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付业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3455-3456,共2页
收集了黔西北山区800份食用豆种质资源,对同名异种及同种异名进行整理,最后保存600份,并对298份普通菜豆进行深入研究,对粒形、生育期、生物学特性及品质等主要特征进行初步鉴定,筛选出大方账钩豆、毕节大肉金豆等10多个产量高、品质好... 收集了黔西北山区800份食用豆种质资源,对同名异种及同种异名进行整理,最后保存600份,并对298份普通菜豆进行深入研究,对粒形、生育期、生物学特性及品质等主要特征进行初步鉴定,筛选出大方账钩豆、毕节大肉金豆等10多个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为食用豆开发利用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豆 种质资源 西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山区半无叶豌豆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运 潘正康 +3 位作者 王昭礼 余莉 赵彬 张时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2期120-121,共2页
引进5个半无叶豌豆新品种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苏豌3号在黔西北地区综合表现较好,平均产量3 402.6 kg/hm2,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可在该区域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陇豌1号和草原276有一定产量优势,可作进一步观察鉴定;S-3008和苏豌1号不适... 引进5个半无叶豌豆新品种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苏豌3号在黔西北地区综合表现较好,平均产量3 402.6 kg/hm2,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可在该区域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陇豌1号和草原276有一定产量优势,可作进一步观察鉴定;S-3008和苏豌1号不适宜黔西北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无叶豌豆 品种 引种 西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山区杂交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余莉 吕丽丹 孙美香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0期48-49,共2页
对黔西北山区杂交玉米10个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黔兴205、毕试2011、干单4号比对照品种兴黄单892产量高,其中产量最高的是黔兴205,为4 655 kg/hm2,比对照增产15.51%。
关键词 杂交种 玉米 品种 西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山区玉米双行聚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莉 龙忠利 +1 位作者 余慧明 王昭礼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3期62-62,66,共2页
介绍了黔西北山区玉米双行聚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用良种、选地整地、播前准备、培育壮苗、适期移植、科学施肥、田间管理和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
关键词 玉米 双行聚垄 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 西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北山区村寨建构类型田野调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霄鹏 仲金玲 《古建园林技术》 2016年第1期55-58,共4页
湖北省利川鱼木寨是现存具有土家村寨村落建筑特色的古寨之一,因其四面绝壁、地势险要、与外界联系有限,所以保存有完好的土家族建筑和民俗。土家古堡、雄关、古墓、栈道和民宅无不彰显着鱼木寨独有的特色。村寨内城堡、寨墙和古栈道保... 湖北省利川鱼木寨是现存具有土家村寨村落建筑特色的古寨之一,因其四面绝壁、地势险要、与外界联系有限,所以保存有完好的土家族建筑和民俗。土家古堡、雄关、古墓、栈道和民宅无不彰显着鱼木寨独有的特色。村寨内城堡、寨墙和古栈道保存完好,数十座古墓石雕工艺精湛,遍布隘关险道,村民生产生活用具古朴传统,民族风俗别有风味。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相关文献,从鱼木寨的村庄形态、村寨形胜以及民居形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揭示土家村寨村落建构类型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山区 村落建构类型 田野调查 鱼木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山区马铃薯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14
作者 范厚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5期125-127,共3页
根据对黔西北山区马铃薯生产情况的调查,阐述了马铃薯生产的主要优势,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为马铃薯高产、超高产栽培提供科技支撑。
关键词 马铃薯 生产优势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西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黔西北山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和目标
15
作者 范厚明 梁黔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1期173-175,共3页
通过对黔西北山区自然气候环境的阐述 ,深刻地分析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提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向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种养业为基础 ,以加工增值为重点 ,根据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 ,遵循社会主义市... 通过对黔西北山区自然气候环境的阐述 ,深刻地分析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提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向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种养业为基础 ,以加工增值为重点 ,根据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 ,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方式 ,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联合起来 ,使农业成为一个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完整产业体系。发展的目标是立足资源优势 ,推进农业产业化 ,发展市场农业 ,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 ,积极培育带动主体 ,加快基地建设 ,开发培植优势产业和产品 ,从根本上增强农民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山区 发展 农业产业化 方向和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引种在湘西北山区不同生态条件下米质变化的研究
16
作者 严斧 覃正国 +2 位作者 李文芳 许建宇 黄军越 《湖南农业科学》 2004年第3期6-8,11,共4页
23个北方与华东粳稻引种到湘西北山区不同生态条件下种植,米质变化趋势为精米粗蛋白质含量提高,直链淀粉含量降低,食味品质有所改善。在低海拔地区作连晚和在较高海拔地区作中稻种植,有利于提高出糙率和精米率。
关键词 粳稻 引种 西北山区 米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山区大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7
作者 吕丽丹 范厚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9期189-190,共2页
经过连续多年的试验研究,总结提出了以地膜覆盖为中心,以选用优良品种为重点,实行蒜粮分带、科学施肥、适时早播、加强田间管理等大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加快毕节地区大蒜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大蒜 高产高效 栽培 西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北山区村落建构类型田野调查
18
作者 范霄鹏 邓啸骢 《古建园林技术》 2015年第2期50-54,共5页
王化沟村位于我国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区,山区寒冷多风、地表径流纵横,覆盖植被茂盛且在垂直方向划分层带。由于其所处自然条件,悬空村形成了依环境而立足独特的村落建构样式,其独特性体现于势、形、质三个层面。因用地浅狭村落立于山腰... 王化沟村位于我国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区,山区寒冷多风、地表径流纵横,覆盖植被茂盛且在垂直方向划分层带。由于其所处自然条件,悬空村形成了依环境而立足独特的村落建构样式,其独特性体现于势、形、质三个层面。因用地浅狭村落立于山腰陡坡上,沿等高线依势展开,形态屈曲,建造村落所用土、木、石源于管涔山区。但乡土村落与民居的建造从不以风格样式为追求目标,为适应所在环境、实现实用安居的建造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山区 村落建构类型 王化沟村 空间结构 民居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山区旱坡地玉米主要性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学忠 潘国元 +2 位作者 邓培延 王显立 李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4期459-461,464,共4页
以 1998~ 1999年毕节地区杂交玉米坡地组区试结果为材料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研究了玉米 19个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黔西北山区旱坡地玉米的理想性状是生育期适中 ,全生育期 130~ 15 0d ,营养生长期相对较长 ,灌浆... 以 1998~ 1999年毕节地区杂交玉米坡地组区试结果为材料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研究了玉米 19个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黔西北山区旱坡地玉米的理想性状是生育期适中 ,全生育期 130~ 15 0d ,营养生长期相对较长 ,灌浆速度快 ,抽雄吐丝期短。果穗粗、粒大而深 ,千粒重高 ,硬粒或半硬粒 ,果穗较长 ,轴细 ,行粒数较多 ,秃顶小 ;株高、穗位适中 ,株型紧凑 ,茎秆粗壮坚韧 ,抗倒伏 ,抗纹枯病 ,丝黑穗病 ,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山区 旱坡地 玉米 数量性状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北山区酿造糯高粱再生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恭平 熊飞 袁爱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3期8-8,10,共2页
为探索酿造高粱新品种在鄂西北山区"一种两收"再生栽培的可行性,采用酿造糯高粱新品种川糯粱1号在鄂西北山区竹山县进行"一种两收"栽培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川糯粱1号品种在本地区采取适期早播、地膜覆盖、合理密植... 为探索酿造高粱新品种在鄂西北山区"一种两收"再生栽培的可行性,采用酿造糯高粱新品种川糯粱1号在鄂西北山区竹山县进行"一种两收"栽培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川糯粱1号品种在本地区采取适期早播、地膜覆盖、合理密植、及时收割留高茬等配套技术,"一种两收"再生栽培可行,且可获得2季丰收,2季产量可达到12 526 kg/hm2,种植和加工转化的生产效益均高于玉米,是山区调减玉米增加效益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造高粱 再生栽培 产量 效益 西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