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6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诚朴勇毅 教稼圣地——学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
作者 江枚莲 《高校招生(高考指导)》 2025年第1期42-43,共2页
90年深厚底蕴,历久弥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一条路、一扇窗、一栋楼都蕴含故事。古朴、雄伟的三号楼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学校的历史沧桑;“九曲黄河”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为碧水青山嵌“绿装”……在这里,你能感受到科教融汇下的静谧与庄严... 90年深厚底蕴,历久弥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一条路、一扇窗、一栋楼都蕴含故事。古朴、雄伟的三号楼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学校的历史沧桑;“九曲黄河”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为碧水青山嵌“绿装”……在这里,你能感受到科教融汇下的静谧与庄严,也能看到为迎九秩华诞的热情与活力。春来耕耘,秋去赏菊,一页字、一簇木樨,花香与墨香萦绕交织,点起这人间好闻的烟火味儿,且听我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独特魅力向你娓娓道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态文明教育 九曲黄河 历史沧桑 无声的语言 独特魅力 历久弥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视域下涉农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2
作者 吴普特 《中国农业教育》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对于推进涉农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通过服务农业强国重大战略,推动转型升级,重塑学科专业新体系;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强化科教融汇,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 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对于推进涉农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通过服务农业强国重大战略,推动转型升级,重塑学科专业新体系;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强化科教融汇,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瞄准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加快未来农业研究院建设,打造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新样板,持续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良性循环机制,为实现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农业强国目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西农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汇 产教融合 教育科技人才 一体化改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秩教稼 兴农强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办学成就
3
《中国农业教育》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校以来,一代代西农人秉承“诚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校以来,一代代西农人秉承“诚朴勇毅”校训,恪守“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教育理念,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稽”之为,形成了“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和“团结、求真、坚韧、自信”的西农科学文化,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学成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985工程 农业现代化建设 特色办学之路 产学研 科教事业 西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秩教稼 兴农强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历史沿革
4
《中国农业教育》 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为西北地区最早的高等农林教育学府。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肩负着建设西北、兴学兴农、培育英才的历史重任。1999年9月,党中央、国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为西北地区最早的高等农林教育学府。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肩负着建设西北、兴学兴农、培育英才的历史重任。1999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科教体制统筹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高等农林教育 荣辱与共 西部大开发战略 统筹改革 西北地区 历史沿革 科教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王晓峰教授团队发现BR受体StBRI1通过增强马铃薯PM H+-ATPase活性促进块茎发育
5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99-99,共1页
园艺学院王晓峰教授团队近日在《The Plant Cell》期刊发表了题为Brassinosteroid Receptor StBRI1 Promotes Tuber Development by Enhancing Plasma Membrane H+-ATPase Activity in Potato的研究论文,揭示了BR信号通过StBRI1-PM H+-A... 园艺学院王晓峰教授团队近日在《The Plant Cell》期刊发表了题为Brassinosteroid Receptor StBRI1 Promotes Tuber Development by Enhancing Plasma Membrane H+-ATPase Activity in Potato的研究论文,揭示了BR信号通过StBRI1-PM H+-ATPase(PHA2)单元模块调控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分子机制,这些结果对于马铃薯高产分子育种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马铃薯高产 马铃薯块茎 ATPASE活性 块茎发育 分子育种 单元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以大学为依托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价值与限度——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11
6
作者 何得桂 高建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2期7515-7518,7521,共5页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阐述了建构以大学为依托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价值,指出建构以大学为依托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既是我国建立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加强多元化农技推广力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更是对政府主导型农业推广体...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阐述了建构以大学为依托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价值,指出建构以大学为依托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既是我国建立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加强多元化农技推广力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更是对政府主导型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补充和完善。论述了以大学为依托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限度,指出其面临可持续性发展、体制身份认同、综合功能发挥、与地方政府利益博弈等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推广 大学主导型 “一体两翼”模式 价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农业用水管理 保障粮食安全生产——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普特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计初 《中国水利》 2012年第6期16-16,25,共2页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严重障碍。要在保证农业用水零增长或负增长的前提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无疑给农业用水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在201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到来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严重障碍。要在保证农业用水零增长或负增长的前提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无疑给农业用水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在201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到来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普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用水 粮食安全 用水管理 安全生产 节水灌溉 副校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昝林森团队 创新牛科技 发展牛产业 振兴牛经济 被引量:1
8
作者 韩羽 《中国科技产业》 2015年第2期56-58,共3页
在2014年第八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昝林森教授团队科研成果"秦川牛肉用选育改良及其优质高效产业化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秦川牛肉役兼用,系中国良种黄牛的代表性品种,因产... 在2014年第八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昝林森教授团队科研成果"秦川牛肉用选育改良及其优质高效产业化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秦川牛肉役兼用,系中国良种黄牛的代表性品种,因产于陕西关中八百里秦川而得名,以其"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好"而位居我国"五大良种黄牛"之首,曾被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用于改良当地黄牛,"十五"期间被列入农业部重点推广畜种。如今,秦川牛养殖已成为陕西及甘肃、宁夏等省区许多地方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秦川牛 产业化 创新 产学研合作 经济 当地黄牛 选育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0年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马桥镇小麦品种示范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瑞永 唐怀坡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期39-41,共3页
为尽快了解新品种的适应生态区域,实现良种与生产条件相对应,开展了小麦品种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西农875株高最矮,西农1401株高最高;西农281、西农864、西农875抗倒性较差;周麦18穗数最少,西农1353穗数最高;西农8087穗粒数最少,周麦18... 为尽快了解新品种的适应生态区域,实现良种与生产条件相对应,开展了小麦品种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西农875株高最矮,西农1401株高最高;西农281、西农864、西农875抗倒性较差;周麦18穗数最少,西农1353穗数最高;西农8087穗粒数最少,周麦18穗粒数最多;西农875千粒重最低,西农8087千粒重最高;西农1353、西农1098、西农1355、西农833、西农281产量居前5位。综合各性状可知,西农1353、西农1355、西农1098、西农833等4个小麦新品种可以在新马桥镇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性状 产量 安徽固镇 新马桥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2020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收获季 酒香正浓时——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葡萄酒学院终身名誉院长李华教授
10
作者 殷华 陆放 韩文龙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76,共2页
葡萄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栽培作物,全世界的栽培面积1000多万hm^2.其中有许多适用于酿造葡萄酒的品种,全世界人工种植的酿酒葡萄品种就有1万多个。葡萄酒是国际上仅次于啤酒的第二大饮料酒,主产于欧洲。葡萄酒发展历史悠久,现在已形... 葡萄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栽培作物,全世界的栽培面积1000多万hm^2.其中有许多适用于酿造葡萄酒的品种,全世界人工种植的酿酒葡萄品种就有1万多个。葡萄酒是国际上仅次于啤酒的第二大饮料酒,主产于欧洲。葡萄酒发展历史悠久,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独立完整的体系,在国际贸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葡萄酒 副校长 酿酒葡萄品种 酒香 收获 院长 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11
作者 胡钢 杨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7期391-392,共2页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多年实践为例,探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效果,旨在通过不断地更新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全面教育教学质量观,及时研究解决本科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齐抓共管,把本科教育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对其他高校特...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多年实践为例,探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效果,旨在通过不断地更新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全面教育教学质量观,及时研究解决本科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齐抓共管,把本科教育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对其他高校特别是农业院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学 高等教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让科技特派员活跃在“三秦大地” 被引量:1
12
作者 齐高强 《中国农村科技》 2022年第8期56-57,共2页
长期以来,肩负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重要使命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直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工作。截至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选派政治素质高、奉献精神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科技特派员2500余名,陕西省所有... 长期以来,肩负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重要使命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直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工作。截至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选派政治素质高、奉献精神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科技特派员2500余名,陕西省所有主导产业区基本实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特派员全覆盖,他们躬耕田间地头,为农民排忧解难,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西农智慧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产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科技特派员 农业现代化发展 三秦大地 政治素质 奉献精神 现代农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型农林院校工科学科基础课整合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13
作者 康君奇 《陕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3期195-197,共3页
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工原理、电学、力学及测量学等工科学科基础课及其实验室的运行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阐明该校及合并型农林院校工科学科基础课及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根源,提出了相应的整合意见、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农林院校 工科学科 基础课整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 专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
14
作者 张文娟 《中国农村科技》 2013年第8期56-59,共4页
“毕业带走最重要的不是一纸证书,而是大学文化所赋予的学术精神,希望每位毕业生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都得到了学术精神的灵魂熏陶,因为它是每个毕业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在未来的征程中,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得意彷徨,都希望你们能... “毕业带走最重要的不是一纸证书,而是大学文化所赋予的学术精神,希望每位毕业生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都得到了学术精神的灵魂熏陶,因为它是每个毕业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在未来的征程中,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得意彷徨,都希望你们能记住在杨凌的日日夜夜,记住母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业大学 世界 校长 学术精神 毕业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记迪 龚小庆 李智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9期280-281,共2页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涌现出了许多新兴的职业课程,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是典型的代表之一。这一课程的开设,为产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涌现出了许多新兴的职业课程,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是典型的代表之一。这一课程的开设,为产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教学活动的发展。本文展开了有关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就当前本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实现产业高效、高质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 教学改革 问题 建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翟惠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66-266,F0003,共2页
近几十年来全球生态退化问题较为突出,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迫在眉睫,但已有的修复工程往往对各生态系统要素之间的协同特征和有机联系缺乏关注,生态修复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较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应从社会-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角度,... 近几十年来全球生态退化问题较为突出,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迫在眉睫,但已有的修复工程往往对各生态系统要素之间的协同特征和有机联系缺乏关注,生态修复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较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应从社会-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角度,实现从追求单一目标到考虑要素相互作用,从关注局地到关注跨区域影响的转型,这对旱区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旱地农业 生态系统 修复工程 保护与修复 科研进展 系统性和整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稼圣地 树德务滋 佳气接终南百代宏图奠胜基 晴光临渭水千间广厦育英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赏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常娜 张静 曹伟 《中外建筑》 2018年第7期10-19,共10页
1历史沿革、校址勘选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委会于1932年成立,经历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34-1938)、国立西北农学院(1938-1950)、西北农学院(1950-1985)、西北农业大学(1985)(图1)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99)等几个时期。193... 1历史沿革、校址勘选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委会于1932年成立,经历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34-1938)、国立西北农学院(1938-1950)、西北农学院(1950-1985)、西北农业大学(1985)(图1)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99)等几个时期。1933年,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开始选择校址。当时对择定校址有多种倡议,经筹委会研究,认为武功是"后稷之遗迹所在地","周秦汉唐之际,化物蔚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园林景观 空间格局 校园景观 农林院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景观元素 教学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科技推广“西农模式” 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中国科技产业》 2021年第4期59-59,共1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近二十年来,学校努力践行“强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近二十年来,学校努力践行“强农兴农”初心使命,深入探索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以产业核心区试验示范站为载体的科技推广“西农模式”,有效破解了“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支撑引领区域农业升级发展,被赞誉为“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科技推广 西农 基层农技 农耕文明 农业升级 最后一公里 陕西杨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心之下 以实际行动践行“兴农梦”——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王成社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伟宁 《中国高新科技》 2019年第17期24-25,共2页
粮食安全是人民生活的头等大事,也是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保障。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北方人民生活的主粮,小麦的产量目前在全国粮食作物总产量排第三位,在保障粮食安全上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我国小麦育种领域的一位老兵,西北... 粮食安全是人民生活的头等大事,也是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保障。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北方人民生活的主粮,小麦的产量目前在全国粮食作物总产量排第三位,在保障粮食安全上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我国小麦育种领域的一位老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王成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小麦育种发展历程,有着独到的见解,并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追求,为我国的小麦生产增添了多个优良的小麦新品种,也为我国小麦新品种的培育开辟了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学院 小麦育种 人民生活 粮食安全 粮食作物 小麦生产 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葡萄酒教父的新使命——本刊专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终身名誉院长李华 被引量:3
20
作者 易黎 亓桂梅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7年第2期73-75,共3页
中国现代葡萄酒产业永远绕不开一个人——李华。他是新中国第一个葡萄及葡萄酒博士;他在中国第一个开办了葡萄酒专业;他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葡萄酒行业标准;他创办了亚洲第一所葡萄酒学院;他从教30年,直接、间接培养的硕士、博士研究... 中国现代葡萄酒产业永远绕不开一个人——李华。他是新中国第一个葡萄及葡萄酒博士;他在中国第一个开办了葡萄酒专业;他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葡萄酒行业标准;他创办了亚洲第一所葡萄酒学院;他从教30年,直接、间接培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将近400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葡萄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院 博士研究生 院长 葡萄酒产业 行业标准 新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