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2021年西北内陆棉区棉花生产表观成本、产值和收益监测报告 被引量:7
1
作者 毛树春 程思贤 +15 位作者 赵富强 练文明 王西和 陈兵 王文魁 马丽 曹阳 田立文 程少雨 梁亚军 马小艳 徐海江 李茂春 咸丰 冯克云 王占彪 《中国棉花》 2022年第12期4-16,共13页
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内陆棉区已成为全国棉花生产的重心。研究西北内陆棉区棉花产量、产值和收益,对了解新时代全国棉花生产状况和评价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监测结果表明,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该区每666.67 m^(2)棉花生产(不包... 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内陆棉区已成为全国棉花生产的重心。研究西北内陆棉区棉花产量、产值和收益,对了解新时代全国棉花生产状况和评价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监测结果表明,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该区每666.67 m^(2)棉花生产(不包括轧花加工)表观总成本分别为2184.96元、2220.47元和2346.34元,每666.67 m^(2)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为375.94 kg和144.74 kg、402.59 kg和161.04 kg、354.81 kg和136.60 kg,每666.67 m^(2)主产品表观产值分别为2263.27元、2789.56元和3724.65元,每666.67 m^(2)生产性表观纯收益分别为78.31元、569.09元和1378.31元,加上政策性补贴和自用工劳动报酬的每666.67 m^(2)表观总收益分别达到1207.20元、1372.20元和1605.08元,呈现典型的高投入、高产量、高产值和高收益特征,但受气候和市场变化年际间波动大。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西北内陆棉区每千克皮棉表观总成本分别为15.15元、13.79元和17.57元;每千克皮棉表观物化成本分别为9.36元、8.54元和11.07元,呈现波动,其中2020年高产年景为最低;每千克皮棉表观人工费用相对其他棉区偏低,分别为4.50元、3.54元和3.96元;每工日皮棉产量相对较高,分别为21.23 kg、27.46 kg和26.34 kg。结果表明,西北内陆棉花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北疆亚区和甘肃河西走廊亚区,是在全国率先建设高品质棉花种植带的最佳产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具有经营规模适度、条田平整、农机装备先进、灌溉设施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劳动者素质高的综合优势,所产棉花呈现更强的竞争力。未来西北内陆棉区棉花要走稳走准适度规模、质量兴棉、绿色兴棉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进一步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在加快建设棉花强国中发挥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内陆棉区 生产 表观成本 表观产值 表观收益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0年国家西北内陆棉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枯黄萎病抗性评述 被引量:3
2
作者 郑志鸿 王宁山 +3 位作者 鲍健 艾尼江 赵建军 冯国礼 《中国棉花》 2021年第4期35-38,共4页
对2015-2020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区域试验的192个棉花品种(系)枯萎病、黄萎病的抗性分析,为棉花抗病育种及品种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参试棉花品种(系)未出现对枯萎病和黄萎病免疫的品种;参试棉花品种(系)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较高,除201... 对2015-2020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区域试验的192个棉花品种(系)枯萎病、黄萎病的抗性分析,为棉花抗病育种及品种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参试棉花品种(系)未出现对枯萎病和黄萎病免疫的品种;参试棉花品种(系)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较高,除2018年高抗和抗病品种(系)占比为88.2%外,其他年份均在92%以上;参试的品种(系)的黄萎病抗性水平除2017年较高外,其余各年均较低,以耐病为主,6年耐病品种(系)平均占比为56.2%;参试品种的总体抗枯萎病指数(r_(F))远大于总体抗黄萎病指数(r_(V))和总体兼抗指数(r_(FV)),各年份均表现为r_(F)>r_(V)>r_(FV),且三者均呈振荡上升趋势;早中熟常规棉的抗枯萎病、黄萎病性及兼抗性表现均优于早熟常规棉。可见,黄萎病抗性的提高是西北内陆棉区选育兼抗棉花品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花品种域试验 西北内陆棉区 抗病性鉴定 枯萎病 黄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北内陆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与试验环境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乔银桃 孙世贤 +2 位作者 赵素琴 杨晓妮 许乃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01-1308,共8页
在农作物多环境品种试验中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品种生态区划分和试验环境评价与选择是提高品种选择效率的有效方法。西北内陆棉区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主产棉区,探索该棉区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和品种试验环境科学评价与... 在农作物多环境品种试验中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品种生态区划分和试验环境评价与选择是提高品种选择效率的有效方法。西北内陆棉区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主产棉区,探索该棉区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和品种试验环境科学评价与选择,有利于试验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棉花品种试验效率的提升。本研究基于2011—2020年西北内陆棉区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产量数据,采用LG双标图和GGE双标图方法探索了试验环境间的相关性模式,并对各试验环境的代表性、鉴别力和理想指数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LG双标图揭示了西北内陆早熟棉区除乌苏外的沙湾、五家渠、奎屯、石河子、敦煌、博乐和精河等试点均属于同一品种生态区;南疆早中熟棉区除麦盖提外的巴州、阿拉尔、莎车、库车、拜城、库尔勒和图木舒克等试点属于同一品种生态区。2)各试验环境的鉴别力差异不显著,而早熟棉区的乌苏试点和早中熟棉区的麦盖提点的代表性及理想指数显著差于其余试点,其他试点间的差异不显著。3)早熟棉区各试验环境依据理想指数的综合优劣排序为沙湾>精河>五家渠>敦煌>博乐>石河子>奎屯>乌苏,早中熟棉区各试验环境的理想指数综合优劣排序为巴州>图木舒克>阿拉尔>库尔勒>莎车>拜城>库车>麦盖提。可见,乌苏和麦盖提点在品种试验方案优化中应当考虑更换,以提高试验的总体效率。本研究充分展示了LG双标图和GGE双标图在区域试验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效果,为西北内陆棉区棉花品种试验方案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可为其他作物和其他目标区域的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内陆棉区 GGE双标图 LG双标图 试验环境 品种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棉花品种金垦1643的选育及主要栽培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吉莲 宁新柱 +4 位作者 马麒 陈红 徐守振 邓福军 林海 《中国棉花》 2021年第11期25-26,F0003,共3页
本文介绍了金垦1643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垦1643 西北内陆棉区 抗病性 纤维品质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品种创棉513 被引量:2
5
作者 庞立根 陈杰 +3 位作者 贾朋东 郭明捷 王智 熊万光 《中国棉花》 2022年第7期18-20,F0004,共4页
创棉513于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从选育过程与方法、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和抗病性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主要的栽培技术措施。创棉513在西北内陆早熟棉区生育期124 d,株型较紧凑,Ⅱ式果枝,株高70... 创棉513于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从选育过程与方法、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和抗病性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主要的栽培技术措施。创棉513在西北内陆早熟棉区生育期124 d,株型较紧凑,Ⅱ式果枝,株高70.1 cm,霜前花率100%,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Ⅱ型品种要求。2020年生产试验中,创棉513的666.7 m^(2)籽棉、皮棉产量分别为394.9 kg、185.1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内陆棉区 品种选育 513 特征特性 栽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棉新品种巴43541的选育及其主要栽培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孙绘健 李卫平 +4 位作者 罗静 杜珊珊 何忠盛 王东力 马建新 《中国棉花》 2021年第1期26-27,共2页
介绍了优质丰产棉花新品种巴43541的选育过程及其主要栽培技术。
关键词 品种 巴43541 育种 栽培 西北内陆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