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南部沿海近岸西加鱼毒素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徐轶肖 王爱辉 +2 位作者 胡蓉 江天久 江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0-336,共7页
为了查清我国南部沿海珊瑚礁鱼类体内的西加鱼毒素状况,首次在海南三亚、琼海、广西涠洲岛、珠海担杆列岛、广东徐闻县灯楼角和福建东山岛收集渔民从附近珊瑚礁海域捕捞的野生鱼类,采用酶联免疫法、小白鼠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为了查清我国南部沿海珊瑚礁鱼类体内的西加鱼毒素状况,首次在海南三亚、琼海、广西涠洲岛、珠海担杆列岛、广东徐闻县灯楼角和福建东山岛收集渔民从附近珊瑚礁海域捕捞的野生鱼类,采用酶联免疫法、小白鼠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毒素测定.结果表明,6个调查海区均检测出染毒鱼类,总阳性检出率达50%,其中福建东山岛(77.8%)〉广东徐闻县灯楼角(66.7%)〉广东珠海担杆列岛(55.6%)〉广西涠洲岛(37.5%)〉海南三亚(37.5%)〉海南琼海(16.7%),与海域环境质量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鱼组织毒素含量为0~169ngP-CTX-1/kg肉,8个样品(占总样17.4%)超过100ng P-CTX-1/kg肉,达到可致人中毒水平.染毒鱼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蝴蝶鱼科(Chaetodontidae)、鹦嘴鱼科(Scaridae)、鳂科(Holocentridae)、笛鲷科(Lutjanidae)和鮨科(Serranidae).酶联免疫法与小鼠生物法对鱼毒定性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但仅在福建东山岛2个鱼样中检测到P-CTX-1成分.染毒鱼类的毒素含量和鱼体重/体长没有相关性,也与其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加鱼毒素 珊瑚礁鱼类 酶联免疫法 小白鼠生物法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