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褶积型线性反演问题的伪广义逆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生昌 王芳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1-57,共7页
本文以褶积型线性反演问题的傅氏变换形式为基础,把傅氏变换矩阵的性质与求解反演问题的广义逆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原理简明,算法简便的求解褶积型线性反演问题的反演方法——伪广义逆方法,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位场的向下延拓问题(一... 本文以褶积型线性反演问题的傅氏变换形式为基础,把傅氏变换矩阵的性质与求解反演问题的广义逆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原理简明,算法简便的求解褶积型线性反演问题的反演方法——伪广义逆方法,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位场的向下延拓问题(一种典型的不适定“褶积型”问题),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积型 线性反演 地球物理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干涉测量法近地表散射波分离技术 被引量:8
2
作者 徐基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10-1923,共14页
针对山地地震勘探数据低信噪比问题,近地表散射波分离意义显得尤为突出,地震干涉测量法为此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本文将地震干涉测量理论和散射理论结合起来,导出了近地表散射波地震干涉测量表达式,分为互相关型和褶积型表达式,它们由实... 针对山地地震勘探数据低信噪比问题,近地表散射波分离意义显得尤为突出,地震干涉测量法为此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本文将地震干涉测量理论和散射理论结合起来,导出了近地表散射波地震干涉测量表达式,分为互相关型和褶积型表达式,它们由实际波场和背景波场干涉测量构成.根据近地表散射波分离理论,结合陆上地震勘探实际观测系统,采用褶积和反褶积混合型地震干涉测量配置,用实际地震资料展示了近地表散射波分离技术的应用效果.经过理论分析和砾石区实际资料试验,表明地震干涉测量不仅能分离测线上散射源产生的散射波,而且能分离部分侧面散射波.该技术的优点在于它适应于起伏地形和不均匀近地表结构,并且不需要起伏地形和近地表速度信息.为了从实际资料中消除近地表散射波,本文采用多道匹配滤波自适应减法,在砾石区见到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地震勘探 近地表地震散射波 地震干涉测量 互相关地震干涉测量 褶积型地震干涉测量 褶积型地震干涉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探地雷达的路基地下异常体全波形反演 被引量:8
3
作者 胡磊磊 陈康 +1 位作者 黄德军 杨荣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5-202,共8页
路面塌陷及地下空洞隐患往往较为隐蔽且事发突然,造成了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对于道路塌陷及地下空洞隐患的检测分析显得至关重要。探地雷达(Groud Penetrating Radar,GPR)因其具有精度高、效率快、连续无损、实时成像等优点,是目... 路面塌陷及地下空洞隐患往往较为隐蔽且事发突然,造成了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对于道路塌陷及地下空洞隐患的检测分析显得至关重要。探地雷达(Groud Penetrating Radar,GPR)因其具有精度高、效率快、连续无损、实时成像等优点,是目前城市道路塌陷隐患探测的主要方法。针对GPR传统目标函数全波形反演(Full Waveform Inversion,FWI)中激励源子波估计不准确而导致反演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褶积型目标函数FWI算法。对于路面塌陷及地下空洞2种情况,通过建立合成数据模型,与传统目标函数FWI的反演结果进行对比,说明了褶积型目标函数FWI算法在激励源子波估计不准确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得到良好的反演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将该算法用于2组不同灾害类型的GPR实测数据中,分析反演得到的地下介质相对介电常数分布情况,验证了褶积型目标函数FWI算法对于实测数据的实用性,从而为路基地下异常体探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全波形反演 褶积型目标函数 路面塌陷 地下异常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