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草地退化区域的褐鳞苔草种植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沈紫微 丛英利 《温带林业研究》 2024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在面向草地退化区域的褐鳞苔草种植方面,传统的技术往往效果不佳,导致褐鳞苔草生长状况较差,存活数量有限,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面向草地退化区域的褐鳞苔草种植技术研究。【方法】首先,选择褐鳞苔草品种... 【目的】在面向草地退化区域的褐鳞苔草种植方面,传统的技术往往效果不佳,导致褐鳞苔草生长状况较差,存活数量有限,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面向草地退化区域的褐鳞苔草种植技术研究。【方法】首先,选择褐鳞苔草品种时考虑了草地退化区域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然后,选择了适应力强、对环境适应性好的品种,以确保种植的成功率和生长状况。为了提高褐鳞苔草的发芽率,进行了催芽处理。通过科学地调整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因素,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并利用育苗基质进行苗木的培育。选用富含养分的基质,并合理添加有机肥料,为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帮助其更好地适应退化草地的条件。最后,经过精心培育的苗木被移植到草方格沙丘内。认真安排移植的时间和方法,并注意对移植后的苔草进行适当的护理管理,例如浇水、施肥等,以确保它们能够顺利生长并逐步恢复草地的生态功能。【结果】经过试验证明,采用这种设计技术种植的褐鳞苔草具有良好的生长状况,存活基数也相对较大。【结论】表明该种植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可以为草地退化问题的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退化区域 褐鳞苔草 种植技术 催芽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曲县沙漠化草地褐鳞苔草固沙特性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康建军 赵明 +2 位作者 李广宇 张继强 王芳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2期47-51,73,共5页
褐鳞苔草(Carex brunnescens)是玛曲县沙漠化草地固沙的先锋植物,对维护玛曲高寒草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有重要作用。为了揭示褐鳞苔草种群的繁殖及固沙特征,对其地下部分的形态结构与种群繁殖特征,种群密度和地下部分数量指标... 褐鳞苔草(Carex brunnescens)是玛曲县沙漠化草地固沙的先锋植物,对维护玛曲高寒草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有重要作用。为了揭示褐鳞苔草种群的繁殖及固沙特征,对其地下部分的形态结构与种群繁殖特征,种群密度和地下部分数量指标与积沙特征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褐鳞苔草地下茎(水平茎)高度发达,当地面被风沙覆盖后,地下水平茎会迅速延长并在茎节点上长出垂直茎,垂直茎快速向上生长并穿透沙面形成新的植株(沙埋深度小于50 cm),周而复始使地下茎形成多层网状结构,起到固沙作用。当种群密度小于146株/m2、地下茎直径小于1.40mm、一级根系直径大于0.627 mm时存在明显的风蚀现象;种群密度为146~158株/m2、地下茎直径为1.40 mm、一级根系直径为0.612~0.627 mm时固沙效果较好;种群密度大于158株/m2、地下茎直径大于1.40 mm、一级根系直径小于0.612 mm时出现明显的堆积现象。以上结果表明,通过人工辅助和工程措施,褐鳞苔草可作为玛曲高寒沙漠化草地生态治理的优良草种,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 褐鳞苔草 固沙特性 推广应用 玛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源区退化草地褐鳞苔草种植技术及对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豆豆 李红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71-180,共10页
【目的】探索高寒退化草地褐鳞苔草种植及改良土壤的技术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野外温室条件下开展ABT6号生根粉、播种深度和育苗基质处理对褐鳞苔草种子出苗及苗木生长的影响;然后将苗木种植至铺设有草方格的沙丘上,观... 【目的】探索高寒退化草地褐鳞苔草种植及改良土壤的技术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野外温室条件下开展ABT6号生根粉、播种深度和育苗基质处理对褐鳞苔草种子出苗及苗木生长的影响;然后将苗木种植至铺设有草方格的沙丘上,观测其生长适应性及对土壤肥力的提升效果。【结果】用20 mg/kg的ABT6号浸种12 h,盆栽穴播深度0.5~1.0 cm时种子出苗和成苗效果最好;以50%草炭土+25%珍珠岩+25%蛭石混合,50%亚高山草甸土+30%高寒风沙土+20%腐熟羊粪混合,45%草炭土+54%高寒风沙土+1%复合肥混合3种基质育苗成苗率均达95%以上,且差异不显著。与未做任何措施的沙丘和未做任何措施的沙丘移栽褐鳞苔草相比较,铺设草方格的沙丘种植褐鳞苔草2年后其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了34.9%和18.1%,种群密度增加了423.9%和55.1%,地下茎总长度增加了648.6%和170.7%,总生物量鲜质量增加了319.8%和117.6%;且根区0~15 cm土壤有机质提高了177.6%和49.8%,速效钾提高了202.6%和56.6%,速效氮提高了138.6%和48.0%,速效磷提高了170.8%和29.5%。【结论】褐鳞苔草种子繁育苗种植在铺设有草方格的沙丘后其生长适应性良好,可显著提高土壤肥力,该技术在高寒退化草地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退化 褐鳞苔草 种植技术 土壤改良 ABT6号生根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源区褐鳞苔草的固沙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马和 康建军 +3 位作者 赵明 谈嫣蓉 朱丽 邴丹珲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4-723,共10页
褐鳞苔草(Carex brunnescens)是黄河源区(玛曲)沙漠化草地具有较强固沙能力的先锋植物,对维护玛曲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有重要作用。为了揭示褐鳞苔草固沙的生物学特征,本研究在野外观测了其物候学特征,地上和地下器官生长进程以及地... 褐鳞苔草(Carex brunnescens)是黄河源区(玛曲)沙漠化草地具有较强固沙能力的先锋植物,对维护玛曲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有重要作用。为了揭示褐鳞苔草固沙的生物学特征,本研究在野外观测了其物候学特征,地上和地下器官生长进程以及地下器官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褐鳞苔草返青早,生育期较长,具有二次开花和结果的生长特性。褐鳞苔草单株叶宽、单株叶长、单株叶片数量、群落密度、群落盖度和群落叶片密度从展叶期-果实成熟期-黄枯期呈显著增加而后趋于稳定;而单株叶丛高度、单株叶面积和群落叶片面积呈显著增加而后减小的趋势。褐鳞苔草地下茎(水平茎和垂直茎)和根系适宜生存的沙层深度为0-60cm。不同沙层深度(0-20、20-40和40-60cm)均以直径为0.2~0.5mm的中根数量最多,在20-40cm沙层内细根(<0.2mm)的根系总长度均最大,0-20cm沙层内中根根系总长度最大。在10-30cm沙层内,水平茎,垂直茎和主根长度、鲜重和干重均最大,40-50cm沙层内最小。以上结果表明,褐鳞苔草能很好地适应高寒风沙生境,可作为玛曲高寒沙漠化草地生态恢复的建群种,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玛曲) 沙漠化 褐鳞苔草 固沙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鳞苔草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朱丽 王芳 +2 位作者 赵明 邴丹珲 康建军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9期56-58,共3页
褐鳞苔草是玛曲草地生态系统的优势种,具有适应高寒环境、生长速度快、固沙效果好、耐践踏、耐干旱等特点,但因种子具有强休眠、低萌发率的特性,致使其繁殖困难,自然状态下主要靠地下茎繁殖,不利于大面积推广应用。对褐鳞苔草种子形态... 褐鳞苔草是玛曲草地生态系统的优势种,具有适应高寒环境、生长速度快、固沙效果好、耐践踏、耐干旱等特点,但因种子具有强休眠、低萌发率的特性,致使其繁殖困难,自然状态下主要靠地下茎繁殖,不利于大面积推广应用。对褐鳞苔草种子形态特征观测、解剖观察、生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褐鳞苔草在长期适应生态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种子生活力较低(56.33%)、种子小(千粒重1.731 1 g)且种皮坚硬的形态特征以及生理特征抑制了种子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鳞苔草 种子 生活力 形态特征 萌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