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褐藻素通过线粒体通路和氧化应激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国平 常秀亭 +3 位作者 罗小菊 赵映淑 王为服 康新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53-959,共7页
目的旨在探讨褐藻素(Fx)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相应的试剂盒检测PC-3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荧光探针染色检测PC-3细胞中的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形态和线粒体超氧化物。同时采用相应的试剂盒检测PC-3细胞... 目的旨在探讨褐藻素(Fx)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相应的试剂盒检测PC-3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荧光探针染色检测PC-3细胞中的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形态和线粒体超氧化物。同时采用相应的试剂盒检测PC-3细胞中三磷酸腺苷、过氧化氢、丙二醛和超氧化物的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C-3细胞中Bcl-2、Bax和细胞色素c蛋白的表达。采用相应的试剂盒检测PC-3细胞中caspase-9和caspase-3/7活性。结果 Fx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PC-3细胞活力,呈剂量依赖性地诱导PC-3细胞凋亡(P<0.05)。经Fx处理后,PC-3细胞中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降低,线粒体碎片化,线粒体超氧化物水平升高(P<0.05),且Fx的作用效果成剂量依赖性。Fx剂量依赖性地降低PC-3细胞中的三磷酸腺苷水平和总抗氧化能力,剂量依赖性地增加过氧化氢、丙二醛和超氧化物的含量(P<0.05)。经Fx处理后,PC-3细胞中Bax和细胞质中细胞色素c的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增加,PC-3细胞中Bcl-2和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的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结论 Fx通过引发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氧化应激和激活线粒体介导的凋亡信号通路诱导PC-3细胞凋亡,提示Fx有望成为治疗前列腺癌的潜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素 前列腺癌 细胞凋亡 线粒体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藻素对HSC-T6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戴启心 宋伟 +2 位作者 张润锦 王恺 邹书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32-1137,共6页
目的:探讨褐藻素对HSC-T6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HSC-T6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药物组,用不同浓度的褐藻素培养HSC-T6细胞。采用CCK-8检测在24 h、48 h和72 h褐藻素对HSC-T6细胞活力变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褐藻素对HSC-T6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HSC-T6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药物组,用不同浓度的褐藻素培养HSC-T6细胞。采用CCK-8检测在24 h、48 h和72 h褐藻素对HSC-T6细胞活力变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CK-8检测的结果表明,褐藻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5~75μmol/L)内能显著抑制HSC-T6细胞的活力(P〈0.01),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24 h后高浓度(60μmol/L)组对HSC-T6细胞周期影响的效果显著(P〈0.01),G_1期比例显著下降(P〈0.01),G_2期和S期的比例显著升高(P〈0.01),48 h后低浓度(15μmol/L)和中浓度(30μmol/L)组对HSC-T6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增强,呈剂量依赖性(P〈0.05);低、中、高浓度组早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都显著升高,呈剂量依赖性(P〈0.05)。蛋白印迹法实验结果表明,低、中、高浓度组Bax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中、高浓度组Bcl-2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褐藻素可以通过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和G2期而抑制HSC-T6细胞生长;同时能通过下调Bcl-2和上调Bax的表达而诱导HSC-T6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素 HSC-T6细胞 细胞活力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藻素通过调控Nrf2/Keap1通路缓解糖尿病大鼠心肌肥大 被引量:5
3
作者 郑冬晓 陈琳琳 +5 位作者 韦其慧 朱梓然 刘子略 金琳 杨观玉 谢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2-759,共8页
目的探索褐藻素(FX)对糖尿病心肌病的保护效应和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进行分组:糖尿病组(DM)、褐藻素干预糖尿病组(DM+FX)和二甲双胍干预糖尿病组(DM+Met),另取正常大鼠给予正常喂养作为正常组(Con)。... 目的探索褐藻素(FX)对糖尿病心肌病的保护效应和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进行分组:糖尿病组(DM)、褐藻素干预糖尿病组(DM+FX)和二甲双胍干预糖尿病组(DM+Met),另取正常大鼠给予正常喂养作为正常组(Con)。造模成功后连续12周每日灌胃给药,褐藻素组每日给予200 mg/kg褐藻素灌胃,二甲双胍组每日给予230 mg/kg灌胃,糖尿病组同步灌胃生理盐水。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脏细胞肥大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心脏中纤维化蛋白TGF-β1和FN蛋白表达水平。H9C2细胞分为3组:正常糖组(NG,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45 mmol/L葡萄糖)和褐藻素干预高糖组(HG+1μmol/L FX)。FITC标记的鬼笔环肽检测大鼠心肌细胞H9C2表面积变化;qRT-PCR法测定各组细胞肥大因子ANP、BNP和β-MHC基因表达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组织和H9C2细胞中Nrf2、Keap1、HO-1、SOD1蛋白表达水平;DCFH-DA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变化。结果褐藻素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肥大,同时上调心脏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抑制Keap1蛋白表达(P<0.05)。褐藻素可抑制高糖诱导H9C2心肌细胞表面积增加,降低ANP、BNP和β-MHC的mRNA表达水平(P<0.05)。褐藻素可促进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中Nrf2入核,上调下游靶蛋白SOD1和HO-1蛋白表达(P<0.05)来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降低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结论褐藻素具有良好的抗糖尿病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肥大作用,同时上调Nrf2信号通路并促进下游抗氧化蛋白SOD1和HO-1的表达,降低活性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素 糖尿病心肌病 Nrf2/Keap1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