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褐煤提质废水絮凝预处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宋铁红 张芳 +3 位作者 董利鹏 谢添 王晓玲 韩相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26,共4页
通过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和聚合氯化铝铁(PAFC)3种絮凝剂对褐煤提质废水混凝沉淀处理效果的比较,考察了3种絮凝剂的投加量对废水浊度、NH3-N、TP及COD的去除效果,并结合了絮体沉降性能,优选出混凝处理效果最好的PAFC作为... 通过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和聚合氯化铝铁(PAFC)3种絮凝剂对褐煤提质废水混凝沉淀处理效果的比较,考察了3种絮凝剂的投加量对废水浊度、NH3-N、TP及COD的去除效果,并结合了絮体沉降性能,优选出混凝处理效果最好的PAFC作为处理褐煤提质废水的絮凝剂。并确定了该絮凝剂对褐煤提质废水混凝沉淀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PAFC在投加量为250 mg/L,p H为3.5时,褐煤提质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56.63%,浊度去除率为92.21%,30 min静沉比为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提质废水 絮凝 絮凝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法深度处理褐煤提质废水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宏哲 董利鹏 +3 位作者 王芳芳 王晓玲 韩相奎 汤洁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7-89,97,共4页
采用Fenton法深度处理褐煤提质废水,分析了各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运行工况。结果表明,最佳运行条件为pH=3,n(H_2O_2)/n(Fe^(2+))=3,H_2O_2和FeSO_4投加量分别为24.94、8.31 mmol/L,反应时间1h。出水COD≤30mg/L,色度15倍... 采用Fenton法深度处理褐煤提质废水,分析了各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运行工况。结果表明,最佳运行条件为pH=3,n(H_2O_2)/n(Fe^(2+))=3,H_2O_2和FeSO_4投加量分别为24.94、8.31 mmol/L,反应时间1h。出水COD≤30mg/L,色度15倍,去除率分别达到91%和98%。实验结果表明,Fenton法是深度处理褐煤提质废水的一种有效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提质废水 FENTON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煤提质废水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侯克怡 王晓玲 +2 位作者 汤洁 褚腊林 李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08-311,共4页
由于褐煤矿质组成的特点和提质工艺的复杂性,决定了褐煤提质废水在水质组成及含量上具有自身独特的环境学特征。为了建立高效、稳定以及出水水质安全的褐煤提质废水处理技术体系,采用常规分析、色谱、质谱等技术,分析研究了洗选蒸脱法... 由于褐煤矿质组成的特点和提质工艺的复杂性,决定了褐煤提质废水在水质组成及含量上具有自身独特的环境学特征。为了建立高效、稳定以及出水水质安全的褐煤提质废水处理技术体系,采用常规分析、色谱、质谱等技术,分析研究了洗选蒸脱法褐煤提质工艺废水的污染特性和特征污染物。研究结果表明,褐煤提质加工的废水的CODCr、BOD5、NH4+-N、挥发酚、氰化物等常规污染指标较高,可生化性差,有机污染组分复杂且不同组分含量差异较大,需经过严格的水处理工艺才能满足污水排放标准的要求。研究为褐煤提质废水处理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提质废水 污染成分 GC/MS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