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苹果白纹羽根腐病菌褐座坚壳菌生物学特性及寄主范围测定
1
作者 罗强 莫艳芳 +5 位作者 施竹丽 王宇 普特 施竹凤 陈齐斌 杨佩文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340,共7页
【目的】明确苹果白纹羽根腐病菌褐座坚壳菌(Rosellinia necatrix)生物学特性和寄主范围,根据其生长条件偏好及致病能力,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管理措施,为该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褐座坚壳菌菌株F4J2-1为材料,采用菌落... 【目的】明确苹果白纹羽根腐病菌褐座坚壳菌(Rosellinia necatrix)生物学特性和寄主范围,根据其生长条件偏好及致病能力,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管理措施,为该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褐座坚壳菌菌株F4J2-1为材料,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研究不同pH(4.0~10.0)、温度(5~40℃)、光照(24 h全黑、24 h光照、12 h交替光照)、碳源(乳糖、可溶性淀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D-甘露醇和无蔗糖)和氮源(牛肉膏、硝酸钾、蛋白胨、硫酸铵、甘氨酸、硝酸钠、尿素和无氮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采用菌丝悬浮液接种法测定菌株对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茶树(Camellia sinensis)、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车厘子(Prunus avium)、柿子(Diospyros kaki)以及葡萄(Vitis vinifera)等云南省内广泛种植的不同重要经济作物的侵染能力。【结果】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R.necatrix F4J2-1菌株在温度20~25℃时表现出最佳生长状态,且当培养基pH接近中性(pH=7.0)时能够获得最大菌落面积,而在全黑暗培养条件下菌种显示出更旺盛的生命活力,就营养物质供给而言,发现蔗糖为最适宜碳源,牛肉膏为最适宜氮源;寄主范围测定结果表明,R.necatrix F4J2-1具有广泛的植物感染谱,能引起山楂、茶树、板栗、车厘子、柿子、葡萄等作物根部腐烂。【结论】R.necatrix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且对多种作物有致病性。因此,在新果园选址和果苗补栽种植过程中,应避免山楂、茶树、板栗、车厘子、柿子、葡萄等作物混栽,以防宿存的褐座坚壳菌菌株对新植果园或茶园造成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白纹羽根腐病 褐座坚壳菌 生物学特性 寄主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根腐病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生防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寸海春 何鹏搏 +6 位作者 何鹏飞 吴毅歆 Shahzad MUNIR 唐萍 孔宝华 张慧 何月秋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3,共6页
为了绿色、有效地防控苹果根腐病,采用稀释涂板法分离苹果根际细菌,以苹果根腐病病原菌褐座坚壳菌做指示菌,筛选抑菌菌株,并做潜力菌株S-25室内防病试验和菌株鉴定。结果表明,从苹果根际中分离到68株细菌,其中17株能抑制苹果根腐病菌褐... 为了绿色、有效地防控苹果根腐病,采用稀释涂板法分离苹果根际细菌,以苹果根腐病病原菌褐座坚壳菌做指示菌,筛选抑菌菌株,并做潜力菌株S-25室内防病试验和菌株鉴定。结果表明,从苹果根际中分离到68株细菌,其中17株能抑制苹果根腐病菌褐座坚壳菌的生长,其中菌株S-25能定殖于苹果枝条。该菌株对引起苹果病害的病原菌腐皮镰刀菌、葡萄座腔菌及黑腐皮壳菌的抑菌率达到50%以上,对生长速度较快的玉米纹枯病菌的抑菌率仍能达到48.89%。根据形态特征及gyrA、16S rRNA和rpoB多基因序列分析结果,S-25为解淀粉芽孢杆菌。S-25施用12个月后,预防根腐病效果达61.11%,治疗根腐病效果为27.78%,表明提前施用S-25能更好地防控苹果根腐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根腐病 褐座坚壳菌 解淀粉芽孢杆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水大樱桃白纹羽病病原菌分离鉴定
3
作者 姚凡 李毅斌 +3 位作者 赵永强 樊霞 杨江生 柳晓霞 《西北园艺》 2024年第8期53-56,F0002,共5页
在天水大樱桃主要产区,通过组织分离法对疑似白纹羽病样进行分离培养,选取优势病原菌种类,采用离体枝条接种法进行致病性测定,观察分离物形态特征并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通过组织分离和纯化,获得3株分离物,经形态学观察和... 在天水大樱桃主要产区,通过组织分离法对疑似白纹羽病样进行分离培养,选取优势病原菌种类,采用离体枝条接种法进行致病性测定,观察分离物形态特征并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通过组织分离和纯化,获得3株分离物,经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均为褐座坚壳菌[Rosellinianecatrix(Hart.)Berl]。对3株分离物进行致病性测定,均能侵染大樱桃枝条,并且在枝条表面形成白色网状菌索。试验证明,大樱桃白纹羽病在天水地区存在,且致病菌为褐座坚壳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水 大樱桃 白纹羽病 褐座坚壳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苹果白纹羽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4
作者 潘新龙 周聪 +8 位作者 寸海春 孔宝华 何月秋 马锦泉 张彦明 赵升文 马钧 曹克强 马永翠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6-170,共5页
为了明确云南苹果产区是否发生白纹羽病,本文按照柯赫氏法则,采用组织分离法和苹果枝条离体接种法,确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采用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鉴定分离物的生物学归属。结果表明,分离菌株STX1.E.3、TJX-6、Y8-8与ZTZS-6在离体条件... 为了明确云南苹果产区是否发生白纹羽病,本文按照柯赫氏法则,采用组织分离法和苹果枝条离体接种法,确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采用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鉴定分离物的生物学归属。结果表明,分离菌株STX1.E.3、TJX-6、Y8-8与ZTZS-6在离体条件下能侵染苹果枝条,并在枝条表面形成白色丝网状菌索和褐色的水渍状圆形病斑,它们都属于引起苹果白纹羽病的褐座坚壳菌Rosellinia necatrix(Hart.)Berl。该病菌在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曲靖市马龙区、昆明市西山区和昭通市鲁甸县均有分布。这是云南省苹果白纹羽病的首次报道,为该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苹果 白纹羽病 褐座坚壳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砂梨主产区白纹羽病的病原鉴定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阳紫凌 王先洪 +2 位作者 王利平 洪霓 王国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59-1468,共10页
【目的】鉴定明确我国砂梨主产区白纹羽病的病原菌种类,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我国砂梨主产区调查白纹羽病的发生危害特点并采集病根样品,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单菌丝纯化获得分离株,对获得的菌株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 【目的】鉴定明确我国砂梨主产区白纹羽病的病原菌种类,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我国砂梨主产区调查白纹羽病的发生危害特点并采集病根样品,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单菌丝纯化获得分离株,对获得的菌株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种类鉴定和致病性验证。【结果】从湖北、福建、贵州、四川和山东等砂梨主产区采样到48份病根样品,共分离获得128个座坚壳(Rosellinia)菌株。所有菌株的菌落初期为白色,9 d后有黑色素沉淀;菌丝均无色透明,产生有分支,部分在隔膜处呈梨形膨大。36个代表菌株多基因(ITS、TUB、RPB2和LSU)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显示,所获得的座坚壳(Rosellinia)菌株均属褐座坚壳菌(R.necatrix),但不同来源菌株的基因序列有异,在系统进化树中聚集在3个不同的亚分支。从3个亚分支中选取其品种来源均为翠冠梨的3个菌株HB1-1-15、FJ1-2-2和GZ1-2-3,于小麦粒上培养14 d后拌土接种到杜梨生根试管苗后均可产生与田间相同的症状,但3个菌株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我国砂梨主产区白纹羽病的病原均为褐座坚壳菌(R.necatrix),不同来源菌株的基因序列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是我国梨白纹羽病病原系统鉴定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梨 白纹羽病 褐座坚壳菌 序列分析 致病性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